王晋芳;韩柳;郭海玲;田润溪;高宁;姜雨婷;赵俊强;郝玉芳
目的 通过节点控制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进行改进,提高复用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方法 成立项目团队,明确质量改进目标,分析手术器械处理质量不合格的末端原因,确定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关键节点,通过信息追溯系统设立于各工作环节的计算机工作站,建立控制节点和控制流程,拦截失误和不规范操作.结果 节点控制后复用医疗器械包处理质量合格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 节点控制质量管理系统可前瞻性发现和拦截失误及不规范操作,从而提高复用医疗器械包的处理质量.
作者:郑文;桓丽倩;周海燕;陈金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管理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院前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2月院前转运至我院心血管内科收住住院的240例危重症患者按转运时间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院前转运时采用常规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组院前转运时给予“互联网+”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病情变化,比较两组院前救护阶段抢救时间和院前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抢救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 “互联网+”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管理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可常规将“互联网+”远程心电监测管理应用到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院前救护工作.
作者:冷梅芳;胡婷婷;刘君;邹雅;陈玉婵;熊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生命意义与活跃老化的现状,并探讨活跃老化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老年群体活力老化健康照护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心理健康量表、生命意义量表、活力老化量表,对382名60~89岁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得分0.92±0.53,其中身体症状维度得分高(1.15±0.62);生命意义量表得分4.39±1.12,其中生活质量维度得分高(4.58±1.22);活力老化量表得分4.18±0.53,其中生活调适得分高(4.57±1.61).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生命意义与活力老化存在正相关(均P<0.01).自觉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生命意义对社区老年人活力老化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 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严峻背景下,应该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对生命意义的认同感,使老年人拥有正向的活力老化.
作者:李辉;王丽珍;王惠婷;骆俊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二级医院ICU患者家属获取信息的需求及满足情况.方法 便利选取上海市浦东区3所二级医院ICU患者家属110人,采用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中的获取信息维度进行需求程度及满足程度的调查.结果 ICU患者家属获取信息需求得分(3.55±0.39)分,满足得分(2.12±0.36)分;获取信息8个条目未满足率3.64%~81.82%.结论 ICU患者家属获取信息的需求较高,部分需求未能较好的满足;ICU护士应重视患者家属信息需求的评估,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满足其合理需求.
作者:郭晓莉;柏涌海;王沛;傅晓燕;浦方芳;周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综合护理信息化现状和智慧护理概念、组成及特点,分析智慧护理建设对患者、医护人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和意义,并结合实际,规划智慧护理系统构成,探索将建设智慧护理系统落地的途径,提出智慧护理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对策,为推进智慧护理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杨茜;鞠梅;李雨昕;郑思琳;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防跌倒保健操对增强老年人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的作用.方法 以重庆市某老年护养中心自理区招募的100名志愿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名.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防跌倒保健操训练,对照组自愿参加护养中心组织的活动.结果 干预组46名、对照组48名完成全程研究.两组功能伸展测试、坐位体前屈测试及平衡功能测试各项指标存在显著的组间效应;跌倒发生率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防跌倒保健操长期训练,能提高老年人下肢肌力、身体的平衡功能和柔韧性,从而预防跌倒的发生.
作者:李娟;赵庆华;邓洪波;肖明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社区联合家庭干预对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64例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在护士指导和监管下行康复护理联合家庭干预治疗,对照组由护士告知呼吸训练方法并在家自行训练.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 min步行距离、COPD评估测试评分.结果 12个月后,观察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 min步行距离、COPD评估测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康复护理联合家庭干预可改善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增加氧合指数.
作者:周胜兰;严喜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从专科护理发展史、专科护士行业定位等方面介绍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概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专科护士准入条件、核心胜任力、资格认证、工作范围及角色等的人才管理现状;从专科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模式、薪资体系等方面介绍了专科护士岗位管理现状;并且借鉴国内外专科护理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中医护理专科化的基础与必要性,并展望了中医护理专科化可能的发展思路,以期为我国中医护理专科化的发展有所启示.
作者:王晋芳;韩柳;郭海玲;田润溪;高宁;姜雨婷;赵俊强;郝玉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低压间断循环洗胃法在抢救口服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急性口服药物(包括各种农药)中毒患者237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03例,采用传统的留置洗胃法;观察组134例,采用低压间断循环留置洗胃法.结果 观察组洗胃不良反应,出入量平衡、胃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洗胃耐受度显著好于对照组,洗胃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低压间断循环留置洗胃法,可提高洗胃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方珍;谢卫;洪浔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及跌倒伤害.方法 成立由医生、护士、治疗师组成的预防跌倒管理小组,调查并分析2014年康复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及跌倒伤害情况,2015年通过医护治三方团队合作模式有针对性进行预防跌倒的干预.结果2014年跌倒发生率为1.17%,跌倒患者伤害发生率为35.7%,201 5年跌倒发生率降低至0.68‰,跌倒患者伤害发生率降低至12.5%.结论 医护治三方团队合作模式可有效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及跌倒伤害.
作者:李卫卫;陆美艳;宫友慧;姜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对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基本概念及其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处于不同行为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针对性的实施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干预的能力和建立和谐、互动式护患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周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1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数量为1C/U,患者每次均输入5U.结果 18例患者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30 d进行追踪观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2例(因Ⅳ度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执行规范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是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护理重点.
作者:徐丽;唐叶丹;丁迎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优化压疮管理流程,做到环节管理及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在医院信息系统(HIS)建立压疮管理模块,与6级电子病历有效结合,通过压疮监控模块筛查高危患者并进行预警提示,对不同来源压疮数据信息上报,并记录治疗护理措施、压疮愈合等情况.结果实施压疮闭环管理后,2013~2015年压疮发生率分别为0.06%、0.06%、0.08%,低于国内12所医院的调研结果.结论 压疮闭环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够科学分析压疮发生现状,对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进而提高压疮护理和管理质量.
作者:魏苏艳;侯铭;王晓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对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网络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实施形式及优势,总结了国内外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研究现状,为国内开展网络行为认知疗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晨;白越;胡明月;陈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粪菌移植(FMT)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粪菌移植治疗.治疗前做好入院宣教、供体护理、受者肠道准备,配制移植菌液,经鼻肠管注入菌液,移植后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饮食指导.结果 经粪菌移植治疗后第12周,11例(36.7%)患者获得临床治愈,18例(60.0%)获得临床改善,1例无效.患者自主排便次数从治疗前的平均1.2次/周逐渐增加,至12周达4.2次/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结论 粪菌移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效果良好.在粪菌移植治疗中,供体筛查的准确性、菌液提取与配制、移植前后患者适应性以及移植后肠康复中饮食、活动指导等是护理的重点.
作者:马春联;彭南海;丁岚;田宏亮;丁超;李宁;张雪莹;葛晓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对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脑脓肿.对患者加强护理,即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发现症状并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包括颅内压增高的护理、肢体运动障碍的护理、发热(抗感染)的护理、心理护理、预防出血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患者移植成功,脑脓肿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出院.提出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控制感染、预防出血、促进造血重建,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可使脑脓肿得到控制,促进康复.
作者:唐琪;李成媛;刘亚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日常生活活动需求的未满足状况,分析影响需求未满足率的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南京市11所养老机构,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和功能活动调查表筛查出258名失能老人,依据2个量表编制未满足需求评估表调查失能老人日常生活活动需求的未满足状况.结果 养老机构失能老人ADL需求未满足率较高的是:平地行走(71.70%)、上下楼梯(59.41%)、坐车出行(69.05%)、娱乐爱好(76.47%)和社会交往(62.64%).11所机构未满足率为32.28%~65.52%,中位数为41.25%.影响养老机构日常生活活动需求未满足的因素有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文化水平、每月医疗照护支出、失能时长以及机构照顾者的年龄和每月收入(P<0.05,P<0.01).结论 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在远距离离床活动和精神需求方面的需求未满足率较高.养老机构服务成效参差不齐.聘用年龄较低的照顾者及提高照顾者的收入水平有助于降低机构失能老人ADL需求的未满足率.
作者:陈申;崔焱;李现文;丁亚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现状及对虐待老人倾向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402人,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文版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照顾者虐待倾向得分中位数为3分,四分位数间距为4分;分值在2分及以下者有146人(36.32%),3分及以上者有256人(63.68%).照顾者积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常模(均P<0.01);照顾者积极应对方式与虐待倾向呈显著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虐待倾向呈显著正相关(P<0.01);照顾者应对方式是虐待倾向的影响因素,积极应对方式是虐老倾向的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方式是虐老倾向的危险因素,应对方式能解释照顾者虐老倾向总变异的29.0%.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趋于消极且其虐老风险较高.护理人员应鼓励照顾者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避免长期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以减少虐老风险,提高照顾质量.
作者:陶秀英;沈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综述国内外家庭肠内营养应用的疾病类型、营养支持途径、配方的选择、相关并发症,并借鉴国外开展家庭肠内营养的经验方法,提出我国家庭肠内营养的发展对策,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肠内营养模式提供思路.
作者:李培培;张丽;于子荞;陈志强;王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为鼻咽肿瘤伴失禁患者制订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循证护理方案.方法 根据1例鼻咽肿瘤患者小便失禁致会阴部皮肤破损、红肿的病情,提出临床问题,计算机全面检索CBM,PubMcd,CNKI,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6~2016年.检索出专家共识1篇,循证实践指南1篇,RCT 1篇,卫生经济学评价1篇,传统综述1篇.经证据评价及综合证据后,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为患者制订有效的护理方案:先去除刺激物,及时处理小便,然后用会阴部冲洗清洗剂温柔地清洗会阴部部皮肤.由于患者会阴部破损,使用既有水合作用又透气的皮肤保护剂,以防止尿液和粪便中的水及化学刺激物的侵蚀.结果 一周的防护措施患者肛周及会阴部皮肤已基本结痂愈合.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为鼻咽肿瘤伴失禁患者制订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方案,可有效防护失禁相关性皮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龙成连;刘丽萍;江锦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