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周雁琼;张红英;兰红珍;陈俊春
目的 探讨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联合面罩持续温湿化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扶舒清鼻导管或面罩给氧,观察组使用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联合面罩温湿化给氧,观察两组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痰培养结果及开放气道时间.结果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开放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痰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O1).结论 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联合面罩湿化给氧可有效提高患者氧疗效果,湿化患者气道,缩短患者气道开放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詹昱新;欧阳燕;廖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通过养老服务中心创客实验室将人文关怀融入高职老年护理学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级高职老年护理方向2个班100名护生按班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融入人文关怀教育;试验组应用养老服务中心创客实验室融入人文关怀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并采用“关怀能力量表”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操作和理论成绩得分、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应用养老服务中心创客实验室,将人文关怀融入高职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可提高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以及理论和操作成绩.
作者:袁翠红;汪为聪;梁春艳;王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实施娱乐疗法改善养老院痴呆老年人抑郁和淡漠的效果.方法 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的行动研究框架,对养老院37名痴呆老年人实施3轮娱乐疗法包括组织绘画、折纸、拼图、园艺、手指操等,评估娱乐疗法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 实施干预后,痴呆老年人抑郁和淡漠症状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 娱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养老院痴呆老年人的抑郁和淡漠症状,促进老年人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灿;李玉芝;张瑞丽;李慧娟;吴景梅;索婉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引入行为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对其自我效能感及内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引入行为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分别按照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进行分阶段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干预后患者的行为阶段状态及内瘘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护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实施行为阶段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作者:郑慧玲;秦艳雷;高晓谨;袁静;陈茂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运动自我效能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家庭运动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5~7月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8~10月38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针对患者运动自我效能进行干预.分别评估患者入组时和出院后4个月的运动自我效能,并嘱患者出院后记录运动日志(包括运动形式、频率、时间和强度等).对完成随访且资料完整的71例患者(对照组37例,干预组34例)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运动自我效能得分和运动频率、时间及强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运动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家庭运动行为.
作者:马潇然;孙国珍;陈媛媛;林红;田金萍;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综述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分析目前该量表的临床测评过程,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国城市修订版相比其他版本在国内信效度较好,然而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3版的测评界值尚存争议,其国内大样本常模尚未建立;临床测评过程中存在测评时间较长;测评操作及分析较复杂且受测对象为注意力短暂、不稳定的婴幼儿,有必要针对该量表的临床测评过程展开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期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任宁;梁政波;夏玮;李媛媛;徐顺清;明钰;聂蓉;张红菱;齐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老年病医院护士休闲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休闲态度量表和休闲态度影响因素调查表对老年病医院18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病院护士休闲态度条目均分为3.85±0.62,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个维度中,得分高的是体闲认知层面,其次是休闲行为和休闲情感方面.影响护士休闲态度的因素得分排在前3位依序是: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4.38±1.06);缺少空闲时间(4.25±1.03);缺乏休闲指导(3.51±1.32).结论 老年病院护士休闲态度整体水平较满意,但是休闲情感和休闲行为有待提高,客观因素是影响护士休闲态度的主要因素,医院管理者应引起重视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作者:龚玉枝;钱新毅;张燕;李建军;徐玉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抢救车专案管理及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原抢救车管理方法及弊端的分析,建立抢救车药品和物品管理新流程,并强化培训与管理.结果 实施抢救车规范化管理后,药品过期和药品标识模糊率显著低于改造前,且护士清点抢救车花费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 抢救车的专案管理,能有效减少药品不规范发生率,实现抢救药品及物品的规范管理,同时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谢宇红;王征琼;陈宇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阐述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必要性、实施现状,影响其实施的因素包括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限制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的主客观条件、选择的动态变化、心力衰竭患者的决策代理人、医护人员与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沟通.并对心力衰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方法进行综述,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参考.
作者:吴小佳;刘光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神经内科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表,为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及合理收费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现场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确定神经内科护理操作项目,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定神经内科159项护理操作项目难度系数.结果 神经内科159项护理操作项目的难度系数介于0.20~1.81.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可作为临床护士工作量统计、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及神经内科的成本核算和护理收费的基本依据.
作者:尹祥广;顾则娟;李瑞玲;周长美;肖蓓;朱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对高危儿过渡期护理现状及认知的体验,为构建高危儿过渡期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2名新生儿科护士进行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 高危儿家长出院后将面临照护能力差、相关知识缺乏等问题,当前过渡期护理存在形式单一,护士相关理论知识缺乏等问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高危儿过渡期护理的重点是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结论 护理管理者需丰富过渡期护理的形式和内涵,加强护士培训,以提高其对高危儿过渡期护理能力.
作者:郭宏卿;倪志红;盛晓郁;赵明娟;阐玉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现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居家照顾者负担量表(CBI)对80名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 80名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得分为54.72±13.15,得分率57.00%.多元回归分析示,影响照顾负荷的因素包括失智老年人患病严重程度、近一年有无意外事件及家庭人均月收入(P<0.05,P<0.01).结论 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照顾负荷,需加强对社区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的关心,在社区开展的失智症护理干预指导及照顾者自我生活干预指导,提高其照护能力,减轻照顾负荷.
作者:刘霞;陈利群;江长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推拿和主动运动在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80例输液外渗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欧莱凝胶或中药金黄膏外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推拿和主动运动康复护理.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推拿和主动运动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输液外渗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婷;邓闪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血糖升高患者急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即在心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同时加强抗疑及对比剂肾病等专项护理.结果患者住院12 d康复出院.提出应重视并做好PCI术前急性血糖升高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护理,以降低对比剂肾病的风险.
作者:王海霞;张春;杨雪梅;龙检;胡春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江苏地区Graves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内分泌科门诊223例Graves病患者进行抑郁及服药依从性调查.结果 63例(28.25%)服药依从性好;患者抑郁状态、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Graves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服药依从性与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心理因素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医护人员需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帮助患者树立长期坚持服药的信念,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率.
作者:周静;薛霞;徐旭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国际艾滋病照护协会于2015年推出HIV连续性照护领域第一份佳实践的循证指南,旨在优化成人及青少年HIV照护连续性.本文解读其中基于循证的36条推荐内容,包括优化HIV照护;提高HIV检测覆盖率,协助患者与HIV照护服务相衔接;提高HIV治疗覆盖率;提高照护持续性,改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优化青少年HIV照护连续性;HIV照护连续性的测量和监测.以期为完善我国HIV阳性患者照护提供思路.
作者:赵蕊;朱政;胡雁;卢洪洲;鲍美娟;张林;杨凤丹;韩舒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老年科病房善别护理流程的建立和实践,构建老年住院患者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方法 建立老年科临终关怀组织架构,制定老年科住院患者善别护理流程,从老年患者入院到死亡后的丧亲安抚,以团队合作方式,提供连续的、一致的全程护理服务.结果 实施3年来患者家属对病室环境、护理服务、巡视沟通、健康教育、临终关怀5个方面的满意率逐年上升,总满意率由94.67%上升至96.20%.结论 开展善别护理能帮助老年患者改变对待死亡的态度,提高家属对死亡的接受度,提升护理服务满意率.
作者:李敏;王峥;陆士银;秦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综述国内外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饮食相关测评工具研究现状,并分析出用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饮食方面的测评工具中,普适性测评工具开发较早且比较规范,而特异性测评工具大多是依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较少经过信效度检验,缺乏针对性强、科学性高、依据理论框架开发的测评工具.因此,提出目前应开发科学性高、实用性强、经信效度检验的饮食测评工具.
作者:周志超;朱雪梅;李会仿;段怀跃;郭娅;于思淼;齐朝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视频结合回馈教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120例住院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区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视频结合回馈教学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7d、出院前COPD评估测试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视频结合回馈教学,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丁芸;沈春萍;夏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新入职护士拖延行为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14~2016年连续3年新入职护士共24人,在入科时采用一般拖延问卷评价其拖延行为,并实施为期3个月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拖延行为干预,干预后再次测评新入职护士的拖延行为.结果 干预前新入职护士拖延行为评分为59.83±3.22,拖延率66.67%(16/24),为低拖延状态;干预后得分53.76±3.52,拖延率29.17%(7/24);干预前后拖延得分及拖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新入职护士拖延行为不容忽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能有效帮助新入职护士克服拖延行为,尽快转化角色,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陈小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