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陆云
目的 探讨气压止血带防皮肤损伤套件对预防骨科四肢手术气压止血带受压部位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骨科四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棉纸作为止血带衬垫;观察组采用气压止血带防皮肤损伤套件,套件中的棉毛套作为气压止血带衬垫,聚氨酯贴膜作为防消毒液积聚的防水膜.比较两组术后止血带袖带布套消毒液残留、皮肤损伤情况及术中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止血带袖带布套消毒液残留及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中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压止血带防皮肤损伤套件可有效预防骨科四肢手术中气压止血带受压部位的皮肤损伤,保证止血效果.
作者:步秀兰;龚荣花;张琴;杨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营养管理团队在家庭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 成立营养管理团队对26例家庭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并由营养专科护士主导实践,对患者进行筛选后,按路径进行规范指导及培训后进行家庭肠内营养治疗,营养管理团队按规范进行监测及随访.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家庭肠内营养治疗,接受并处理患者求助19例次.治疗后2个月营养相关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 由专科护士主导的营养管理团队能够满足家庭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需求,符合医院发展的需要.
作者:吴丽红;张晓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团队心理安全、职业应对效能感现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团队心理安全气氛量表、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 98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团队心理安全气氛、职业应对效能感得分分别为(60.12±6.57)、(33.60±7.93)分,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临床护士团队心理安全气氛、职业应对效能感得分偏低;团队心理安全感越高,临床护士的职业应对效能感越高.需采取措施提高其心理安全感及职业应对效能.
作者:严明琦;康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微信用于疑难伤口会诊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建立伤口微信群及多学科联合会诊微信群,对39例疑难伤口患者通过微信进行伤口会诊.结果 共会诊110例次,接诊到开始伤口处理时间平均为60 min,护士满意度由90.5分上升至98.5分,患者满意度由88.3分上升至95.5分.结论 使用微信进行伤口会诊可缩短接诊到伤口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彭历;代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的自我管理行为与社会支持现状,为改进肠道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问卷(BSSB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对102例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26.35±8.97)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0.71±4.84)分;自我管理行为与社会支持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水平有待改善,增强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其肠道症状的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刘汉梅;张咏梅;赵茂晶;原凌燕;任娜娜;陈晓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管理在伤口/造口门诊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成立门诊标准化伤口/造口护理管理小组,制定伤口/造口门诊标准化工作制度和流程,定期对伤口/造口门诊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检查.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对坐诊专科护士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伤口/造口门诊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标准化管理有利于规范门诊坐诊专科护士的工作行为,提高伤口/造口门诊诊室的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学英;陈冰;阮小玲;廖倩;谢雯;张燕;周廷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瓣膜术后口服华法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心脏瓣膜术后需要口服华法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口服华法林的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采用改良版心脏病自我护理行为评价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自我护理行为及华法林抗凝治疗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晓燕;郭晴晴;张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网格化管理联合走动式服务在综合医院门诊质量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医院门急诊工作环境进行网格单元化,同时设置服务岗位及岗位职责,联合走动式服务,门诊和护理部实时进行反馈及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网格化管理联合走动式服务后,患者对门诊服务总体满意度及门诊服务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门诊医务人员对门诊管理工作的认可率为93.33%~100.00%.结论 在门诊实施网格化管理联合走动式服务,持续改进服务,可有效提升门诊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程明珍;陈军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用压力抗栓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压力.方法 将50例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拟行压力抗栓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1B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同型号压力抗栓泵,治疗压力值A组设为30 mmHg,B组为40 mmHg,每次治疗60 min,连续3d后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颅内压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30 min、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用压力抗栓泵预防深静脉血栓设置30~40 mmHg的治疗压力安全有效.
作者:陆玉萍;王建英;宋燕波;蒋静;徐玲;闫凯旋;黄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外周灌注指数对重症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对200例ICU重症患者通过监护仪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测量外周灌注指数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抽取动脉血气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根据外周灌注指数分为灌注良好组和灌注不足组,比较两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测量准确性(SpO2与SaO2的差异在±3%内).结果 经外周灌注指数测定,灌注良好103例,不足97例.灌注良好组和灌注不足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准确率分别为97.1%、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灌注指数对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的准确性有影响;外周灌注不足时,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准确性下降,建议可同时结合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动态观察患者氧合变化.
作者:王小舟;孙建华;郭海凌;李尊柱;武庚;万朝阳;何怀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相关症状,并探讨症状群的种类和数量.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安德森症状量表-胃肠道肿瘤模块中文版(MDASI-GI)对110例术后化疗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存在多种症状,主要有苦恼、食欲差、悲伤、疲劳、恶心、睡眠不安和瞌睡等;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多个症状间呈正相关,其中相关系数居前5位从高到低依次为悲伤与苦恼、恶心与食欲差、恶心与疲劳、食欲差与疲劳、食欲差与睡眠不安;主成分分析结合方差大正交旋转法,再综合碎石图和聚类分析得出5个症状群,分别为消化道-心理症状群、病感症状群、呕吐-麻木症状群、腹泻-口腔相关症状群、疼痛-腹胀症状群,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74、0.797、0.756、0.802和0.868,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479%.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存在多个症状群,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症状群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症状群管理.
作者:李桂;聂小菲;陈晓莉;裴先波;张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和应用静脉血栓预防管理系统,提高静脉血栓防治工作质量.方法 设计静脉血栓预防管理系统,包括小组简介、通知公告、资料下载、培训与考核、申请会诊、质量控制、问卷调查和讨论专区8个模块,定期更新和推送相关信息.应用前及应用6个月后对270名护士进行血栓防治知识考核,同期评价护士应用满意度及21个病区血栓防治工作质量.结果 静脉血栓预防管理系统应用后护士血栓防治知识、应用满意度及血栓防治质量显著优于应用前(均P<0.01).结论 静脉血栓预防管理系统操作方便,其应用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静脉血栓预防知识,提高静脉血栓防治工作质量.
作者:王慧颖;崔玉洁;朱迎;刘畅;唐敏;盛井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1M3S管理体系在围术期患者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1M3S管理模式,即从规范管理(M,Management)、提高技能(S,Skills)、改善服务(S,Service)、保障安全(S,Safety)4个方面对围术期患者交接中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结果 运用1M3S体系管理后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包括手腕带信息、抗生素、病历资料及手术标记失误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均P<0.01),病房护士对手术室护工的满意度,手术室护工对病房护士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管理前(均P<0.01).结论 运用1M3S管理体系能提高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保障围术期交接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病房、手术室护士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卫红;申海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ICU规范化培训护士科室归属感的心理体验,为促进ICU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12名ICU规范化培训护士,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岗位能力不足、缺乏鼓励,团队融入困难,福利待遇差、职业价值体现不够.结论 ICU规范化培训护士需要提升岗位能力,其科室归属感较低.科室管理者应多关注新护士的内心感受,肯定其工作能力,多鼓励多安慰,形成融洽的科室文化.
作者:章晓真;卫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脊髓损伤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信念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信念问卷对38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信念得分102.28±8.77,文化程度、损伤程度、是否使用循环泵及溶栓药物是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信念的影响因素(调整R2=0.336).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信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对文化程度低和损伤程度重的患者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教育.
作者:刘伟;窦秀云;赵红;赵雅娜;魏洁;张莉;窦玲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应用现场管理-工作关系培训课程对护士长进行人际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65名临床科室护士长随机分成观察组(33名)和对照组(32名).对照组按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应用现场管理工作关系课程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对两组护士长人际技能进行360°评价.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人际技能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现场管理工作关系培训课程能有效提高护士长人际技能.
作者:肖仁梅;周雯婷;严莉;陈永琴;贺世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合理评估其术前认知功能是围术期护理的基础和关键.综述了老年患者术前认知功能评估的重要性,以及目前评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老年患者术前认知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薛丹丹;程云;张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声像视频健康教育在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60例食管癌食管支架置入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传统健康教育基础上结合声像视频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认知度,饮食、日常行为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食管支架置入相关知识认知度,饮食、日常行为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声像视频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相关知识认知度,提高患者的饮食、日常行为依从性.
作者:蒋蕾;邱燕;陶然;张丽琴;郑文萍;杨卓林;王琼波;张艳萍;蒋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预防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20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自制血栓危险因素评估治疗执行表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分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2例患者(2%)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发生7例(7%),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分级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盛英;王航赛;蔡婷婷;曹梅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干预前后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与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家属参与的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家庭功能,调节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
作者:谢雅琴;曾丽霞;肖红;马胜男;赵梨媛;黄莎;方静芝;李璐柳;邹帆;周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