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点评式SBAR交班培训对ICU低年资护士交班质量的影响

王芳;刘伟权;邓娟;何梅

关键词:护士, ICU, SBAR交班, 培训, 交班质量
摘要:目的 评价点评式SBAR交班培训对提高ICU低年资护士交班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57名ICU低年资护士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及SABR交班内容培训,同时对其SABR交班报告进行个性化点评.结果 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的SABR交班质量总分、背景、评估及建议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点评式SBAR交班培训可提高护士交班质量,能够通过标准化的沟通模式促进ICU低年资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理解能力、观察评估及应对能力,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外翻术后并发膀胱巨大结石患儿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1例膀胱外翻术后并发膀胱巨大结石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患儿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肠道准备,术后做好疼痛管理、导管护理、伤口护理、营养干预及预防感染的护理.结果 患儿手术顺利,取出巨大结石,术后14 d出院,随访2个月,未发现腹部疼痛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膀胱外翻术后并发膀胱巨大结石患儿实施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范咏;陈劼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自制颅脑引流固定枕在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应用

    目的 防止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引流管滑脱,提高引流效果.方法 将105例颅脑损伤术后置管引流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置管引流固定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自制颅脑引流固定枕用于引流管固定.结果 干预组引流管滑脱发生率、置管时间及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颅脑损伤术后置管引流患者采用颅脑引流固定枕,可防止引流管滑脱,减少术后出血量及缩短置管引流时间,有利于促进康复.

    作者:刘萍;朱正刚;万雪梅;赵志红;苗向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胸腰椎侧后凸畸形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重建双平面平衡的手术护理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APSO)重建强直性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双平面平衡的手术配合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35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在全麻下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重建双平面平衡;术前行护理体检评估,将器械物品、弓形架及体位架准备调整到位;术中配合麻醉医师及术者,将患者安置于安全适宜的手术体位,在术者的指导下完成脊柱矢状面与冠状面的双平面失平衡矫形护理.结果 35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21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 520.0 mL.术后GK矫正至(32.0±14.8)°,Cobb角矫正至(8.2±3.5)°,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重建满意.术中1例患者出现硬脊膜破裂,立即予严密缝合,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术中未发生截骨相关神经损害、大血管及神经损伤,无臂丛神经损伤和皮肤损伤等体位相关并发症,术后无感染或死亡病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掌握弓形架的特点和手术器械及仪器的性能,术中密切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静;芮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医院陪检人员服务质量的绩效管理

    目的 提高陪检人员素质和陪检质量.方法 针对医院陪检质量不高的问题,对支助中心制定针对性绩效管理计划、绩效考核标准并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绩效管理后,陪检人员考评总得分、陪检工作量、工作质量、不良事件及护士对陪检人员的满意度得分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在医院支助中心采用绩效管理模式对陪检人员进行量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陪检人员专业素质,提高陪检工作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玲琍;张莉;熊宏侠;刘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集束化鼻饲护理预防喉切除患者胃部不适

    目的 探讨集束化鼻饲护理预防喉切除患者胃部不适的效果.方法 将117例喉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鼻饲护理,包括胃管的选择、鼻饲液的选择、鼻饲体位、鼻饲方式与鼻饲速度、胃残留量监测.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胃胀气、烧灼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留置胃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集束化鼻饲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喉切除患者术后胃部不适,缩短胃管留置时间,促进患者舒适.

    作者:田梓蓉;朱晓雪;梁晶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智能腕表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智能终端和可穿戴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智能腕表已经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护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智能腕表在老年人的跟踪定位、健康监测、跌倒监测、运动状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智能腕表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以期为智慧养老应用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洪佳静;王颖;毛海娟;徐玲玲;曹世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1M3S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ICU的实践

    目的 探讨“1M3S”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ICU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5年对心血管外科ICU 3 455倒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于2016年对3 346例手术患者实施“1M3S”护理管理模式,包括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技能、优化服务、保障安全4个方面.结果 2016年心血管外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率显著高于2015年,留置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APACHEⅡ>15分患者压疮发生率、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2015年(P<0.05,P<0.01);2016年危重患者护理质量重点监测各指标得分、各层级护士技能考核得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2015年(P<0.05,P<0.01).结论 “1M3S”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ICU护理质量、护士执业技能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霞;李乐之;李九红;谢娟玉;叶曼;黄伶智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出院计划服务的实施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包括患者评估、计划制定、计划实施与效果评价.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结石防治与双J管留置并发症预防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延迟拔管发生率及出院后6个月双J管脱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出院计划服务模式用于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双J管留置并发症及延迟拔管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彭德清;陈梅芝;唐婷;张燕;卫璠;覃德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实践指南(2017年版)

    第1章 宗旨与目标目前国际尿控协会(ICS)、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已制订了关于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名词规范和相关《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诊治指南》[1-4].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也发布了《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治疗指南》[5-6],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也于2011年发布了第1版《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7-8].为进一步规范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的护理行为,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关于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实践的新观点,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对第1版《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进行修订,以期为我国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开展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意见.

    作者: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普里西特干预对阴茎硬结症患者勃起功能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里西特干预模式对非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的阴茎硬结症Ⅲ型患者的勃起功能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39例非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的阴茎硬结症Ⅲ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9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宣教,干预组患者及其配偶给予普里西特干预3~4周.结果 干预3周后干预组勃起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D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普里西特干预模式有利于改善非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的阴茎硬结症Ⅲ型患者的勃起功能,减轻焦虑抑郁水平.

    作者:陈清香;陈水兰;王凡;赵色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集中预约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中预约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12例眼科日间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分散预约模式;2017年3~6月收治的1 227例眼科日间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中预约模式.结果 对照组爽约52例(5.70%),患者到达医院后取消手术65例(7.13%);观察组爽约28例(2.28%),到达医院后取消手术37例(3.02%),观察组爽约率、到达医院后手术取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集中预约模式能有效减少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爽约率和手术取消率,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改善患者住院体验.

    作者:许丹;程灿;肖思瑜;宋湘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再次剖宫术与介入治疗的风险管理

    目的 提高凶险性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术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针对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术患者,组建凶险性前置胎盘团队,制定应急预案及转运流程,建立复合手术临床路径、介入、产科及外科手术依次进行并无缝对接,做好术中配合及新生儿X射线控制及护理,加强环境与麻醉管理等.结果 22倒手术均获成功,其中1例术中出现难治性出血,出血量约5 000 mL,切除子宫后转危为安;22例新生儿存活.结论 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术患者,以团队的力量展开救治与风险管理,有利于手术高效有序进行,从而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陈廷静;罗巧玲;卢蓉;张霞;孙秀梅;李雪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产妇坐月子行为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产妇坐月子行为及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为产妇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坐月子行为依从性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245名社区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产妇坐月子行为依从性量表总分的平均得分为65.10±18.87,得分高的条目依次为坐月子期间不去庙里、避免提重物以及不和先生发生性关系,得分低的条目依次为产后喝杜仲汤、食用腰子猪肝等内脏食物以及食物中不加食盐.31.0%产妇具有抑郁倾向,产妇坐月子行为与产后抑郁不相关(P>0.05).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与坐月子行为无相关性,妇幼保健人员应该加强对产妇坐月子的科学指导和产后抑郁的筛查,防治产后抑郁.

    作者:扈菊英;王颖;刘燕群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门诊导诊服务品质改进

    目的 提高门诊导诊服务品质.方法 通过了解108名中层干部就医体验,找出门诊导诊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导诊服务改进,包括明确导诊人员责任、规范服务礼仪、建立标准化沟通流程、深化优质服务、加强导诊人员培训等,比较改进前后导诊服务质量及门诊患者对导诊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改进后,导诊服务质量、门诊患者对导诊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P<0.05,P<0.01).结论 导诊服务品质改进有利于提高导诊服务质量及患者对导诊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容;邵梦娟;李质;杨晓梅;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腔镜器械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两种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1 000件腔镜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0件.对照组采用手工预处理+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手工清洗+医用煮沸消毒器湿热消毒和保养+压力气枪吹干管腔器械后放入医用干燥拒干燥;实验组采用手工预处理+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搭配专用微创清洗架清洗.结果 实验组目测法及杰力试纸检测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腔镜器械采用手工预处理+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搭配专用微创清洗架清洗可显著提高清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林翠绒;江燕琼;杨月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腹腔镜下行舌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对10例输尿管上段狭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舌黏膜输尿管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口腔护理、肠道准备、术后口腔及饮食护理、切口及导管护理,加强误吸、出血、漏尿等并发症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2例患者术后出现漏尿,经营养支持和腹腔充分引流,手术后18 d和21 d漏尿停止.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张燕;杨荆艳;徐丽芬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血流限制训练在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血流限制训练在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半月板损伤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8例).术后第15天开始,两组均接受监督指导下为期2周的术后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每日2次的直腿抬高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每日2次的血流限制训练.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髌骨上极6 cm及16 cm处大腿周径、平路步行速度、伸膝肌力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均无下肢瘀斑、肿胀、局部压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实施血流限制训练可改善患者术后大腿肌肉体积和步行速度、增加伸膝肌力及加速关节功能康复,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莉;李静;赵冬梅;李箭;宁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模式的临床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模式的临床实践和效果,为麻醉专科护理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名同等学历新进护士随机分为常规培训组和专科培训组各5人.常规培训组由麻醉专科住院医师带教1个月后进入临床工作,专科培训组接受为期3~5年的麻醉专科护理培训.将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7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分别由常规培训组及专科培训组护士给予围术期麻醉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维持期和苏醒期麻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及外科医生对专科培训组麻醉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常规培训组的满意度(P<0.05,P<0.01).结论 进行麻醉专科护理培训后的护士可更好地完成临床麻醉围术期护理,提升麻醉优良率,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和外科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孙贵芝;方郁岚;卢光奎;张卉颖;何绮月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侧孔针头注射器旋转抽药法减少安瓿瓶内残留药量

    目的 探讨侧孔针头注射器旋转抽药手法减少安瓿瓶内残留药液的效果.方法 取连续6d治疗用安瓿注射液共876支,每天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旋转手法组各73支.采用12号20 mL侧孔针头注射器抽吸药液,常规组采用五指轮换法抽吸,旋转手法组以小角度将针头的侧孔紧贴玻璃安瓿瓶壁,手腕旋转带动空针旋转抽吸药液.结果 旋转手法组各型号安瓿瓶内残留药液的总支数及残留药液量显著少于常规组(均P<0.01);不同抽药手法对各规格安瓿注射液平均抽吸及配制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侧孔针头注射器应用旋转抽药法能有效减少玻璃安瓿瓶内残留药液量,提高药物浓度,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黄燕萍;王宗慧;刘慧珠;豆兴芳;李小珍;韦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同质医疗工作模式对护士工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同质医疗工作模式对护士学习与工作主动性的影响.方法 以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同质医疗工作模式1年后进行工作能力与质量的评价.结果 实施同质医疗后护士专科理论、基础理论考试得分、论文发表篇数,业务学习出勤率、护理质量评价及患者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同质医疗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护士工作、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工作能力及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乐革芬;易汉娥;李素云;詹昱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