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疼痛护理学组的组建和实践

陈雪莉;刘冬华;杨春玲;闫华;张瑾

关键词:疼痛, 疼痛管理, 护理学组, 质量控制,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成立疼痛护理学组,以提高全院疼痛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择优选取与疼痛管理相关科室的护理骨干为疼痛护理学组成员,并明确学组成员职责;设立学组质控控制体系;制定疼痛质控标准;规范镇痛流程;加强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和教育等.结果 成立疼痛护理学组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率由成立前的82.0%提升至97.1%(P<0.01);患者24 h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由60.0%下降至20.0%(P<0.01);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合格率由45.0%提升至70.0% (P<0.01);疼痛评估合格率由85.0%提升到95.1%(P<0.01).结论 疼痛护理学组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疼痛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而且可以提升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推进疼痛护理学科向专业化发展.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脏手术患者升桥侧卧位适宜腰桥角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肾脏手术患者升桥侧卧位适宜的腰桥角度,确保手术患者的体位安全.方法 将60例安置升桥侧卧位行肾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术前均按常规安置升桥侧卧位,对照组腰桥角度安置为100~120°,干预组腰桥角度安置为121~140°.结果 两组术中尿量异常及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健侧腰部皮肤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血钾和肌红蛋白水平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肌酸激酶水平干预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脏手术患者升桥侧卧位适宜的腰桥角度为121~140°,在充分暴露术野方便医生操作的同时,可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者:侯晓敏;钟奕;姜妤;吴芃;王俊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目的 初步构建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旨在为介入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确定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及权重.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1oo%、88.89%;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57、0.401、0.436(均P<0.01).终确立的评价指标包括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护理临床管理能力、科研学习能力、指导能力7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56项三级指标.结论 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专家意见集中,可信度高,可为介入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与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蔡益民;李玉莲;谭旭妍;郭文慧;丁久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反刍思维对老年结肠造口患者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自我表露、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210例老年结肠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表露指数问卷、孤独感中文简版量表、反刍思维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反刍思维评分为(2.64±0.59)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自我表露为(30.58±8.11)分,处于低水平;孤独感为(14.76±3.79)分,处于高等水平.患者的自我表露与反刍思维呈负相关(P<0.01),反刍思维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1),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反刍思维对自我表露与孤独感起部分中介作用(68.97%).结论 造口对老年患者的自我表露、反刍思维和孤独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关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的思维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提高其自我表露水平,降低反刍思维水平,进而减轻老年肠造口患者的孤独感,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曹立楠;王淑云;杨富国;袁玉艳;梁瑶;王艳;鞠陶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早期防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早期外敷联合康惠尔敷贴防护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果.方法 采用抽签法随机将40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分成4组各10只,双耳均进入实验.将24G动脉留置导管穿刺并留置于兔耳背中央动脉处,每组每2小时动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 mL,然后采用125 U/mL的肝素液5 mL脉冲式推注封管;A组采用3L敷贴固定;B组采用bFGF凝胶外敷+3L敷贴固定;C组采用康惠尔敷贴固定;D组采用bFGF凝胶外敷+康惠尔敷贴固定,置管96 h取活体标本检测.结果 动脉血管壁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动脉管腔充血、动脉血管循环障碍(血栓)程度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其他三组比较,D组动脉血管损伤程度轻(均P<0.05);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动脉内皮细胞增生情况显著优于其他三组(均P<0.05).结论 早期联合运用康惠尔透明贴及bFGF凝胶,能对机械性刺激引起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作者:李茜茜;张莉;王安素;罗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法在关节外科护理隐患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控制关节外科护理隐患,保证病房护理安全.方法 科室建立每周“安全日”,通过互动式晨会讨论发现科内近期存在或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根据事件的性质、类型梳理归类,采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法对发生的各类护理安全隐患事件进行系统归因,提出改进措施,鼓励人人参与、建立科内多方位、多视角的护理安全质量监督模式,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应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法后(2015年3~8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起,护理隐患事件43起,低于2014年同期水平;应用后医护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均P<0.05);科室护理质量综合评分高于2014年同期水平;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逐月升高,每月调查结果均高于95%.结论 应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法对护理隐患事件进行根因分析,可以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对护理安全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桂玲;顾希茜;汪祝莎;张英英;陈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国内外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介绍时间银行内涵及此模式用于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的优势、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的管理及应用经验,并对国内外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进行比较,以了解目前国内该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发展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建立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扩大社区互助志愿服务者的队伍及加强志愿者的培训.

    作者:蔡婷婷;曹梅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晚期妊娠合并脑胶质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8例中晚期妊娠合并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其中4例先行剖宫产术再行开颅手术,1例开颅术后再行剖宫产术,2例开颅术后再行引产术,1倒开颅术后出院待产.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发生,住院13~40 d.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做好胎儿监护,是降低中晚期妊娠合并脑胶质瘤患者和胎儿病死率,减少致残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玉琴;屈清荣;王荟苹;孟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EGDS)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0月收治ICU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76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2例采用EGDS策略;对照组34例采用标准化镇静策略.比较两组48 h内浅镇静达标率、谵妄发生率及ICU住院日.结果 干预组48 h内浅镇静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谵妄发生率及ICU住院日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EGDS策略相对安全、可行,较标准化镇静策略能更有效使ICU机械通气患者达到早期浅镇静目标.

    作者:徐建宁;汪国建;冯洁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降低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目的 降低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康复.方法 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法组建品管圈小组,对50例直肠癌开腹手术过种中发生低体温原因进行真因分析,实施针对性改进并运用于51例肠癌开腹手术过程中的护理管理.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品管圈达标率103.67%,改善率61.48%;团队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等8个条目圈员成长值1.5~2.7.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降低开腹直肠癌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安全,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管理能力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作者:余文静;高兴莲;张晓芳;梅竹;欧阳芬;吕锡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措施探讨

    目的 防止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自杀以及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培训,对手外科收治的30例自杀入院患者进行严格入院精神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巡视,严格交接班,加强服药监护.结果 3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再次自杀或自伤行为,出院时自杀意念及自杀倾向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 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强化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保障自杀患者安全.

    作者:娄湘红;林玲;胡德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本科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分析现行护理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困境,提出护理本科生创业教育需进行观念的创新、课程体系的创新、教育模式的创新及评价方式的创新,实现护理创业实践平台、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和学生志愿社区服务三者有机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重点培养学生创业投入能力、创业实施能力、创业实现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四方面的创业能力,有利于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复合型护理专业人才.

    作者:贾书磊;冯琼;何雪莹;刘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排气康复操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部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排气康复操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部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61),两组术前1d由2名护士对患者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对照组术后6h行常规肢体康复运动,观察组术后6h行排气康复操运动,3次/d.结果 两组术后肩痛程度均降低,术后24 h、48 h观察组肩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72 h两组肩痛程度无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行排气康复操运动,能有效地缓解肩痛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加速康复进程.

    作者:詹笑春;江美英;曹开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宫腔粘连分离联合胶原膜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联合胶原膜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4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分离及胶原膜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阴道护理、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管道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3~4 d.术后随访至1年,55例患者粘连程度均得到改善,月经情况恢复或接近正常;9例月经情况未得到明显改善.2例已成功分娩健康新生儿;2例妊娠中,无妊娠并发症;1例自然流产;其余妊娠情况仍在随访中.结论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联合胶原膜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创伤小;优质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障.

    作者:丁颖;郭梅;汤珏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一站式”杂交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的术中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12例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患者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规范术前准备,制定术中配合流程及应急预案,掌握术中配合要点等.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5~150(112.5±23.2) min.除1例因胎盘大面积植入子宫壁行子宫全切除外,余11例成功保留子宫.10例术中出血<600mL,未使用血制品;2例出血量>1 000mL,输入红细胞4U、血浆400 mL.结论 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术中大出血的发生风险高,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为孕妇及胎儿争取抢救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方方;贾继威;桑桂凤;宋萍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脊柱手术患者Time-out前期病房安全核查的实施

    目的 有效确认脊柱手术患者术前相关信息,保证手术如期进行.方法 将脊柱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82例)和干预组(98例),对照组按常规完成术前准备,术前1d对手术患者术前相关信息进行核查,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自制的Time-out前期病房安全核查要素对手术所需准备项目进行核查,比较两组手术如期进行率及手术安排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手术如期进行率、手术安排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Time-out前期病房安全核查,可有效确认患者术前相关核查的要素,充分发挥手术安全监测、预警作用,保证术前准备到位,利于提高科室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赵兴娥;赵丽萍;谭晓菊;王文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武汉市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伦理的认可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伦理的认可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规范护士伦理道德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理伦理认可问卷,对武汉市3所三甲医院402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护理伦理总体及交流沟通、基本护理操作、平等对待、静脉(口服)给药、保护患者隐私、护理特殊患者的认可得分分别为3.96±0.34、3.98±0.47、4.01±0.54、4.18±0.52、3.87±0.72、4.14±0.47、3.47±0.83;在沟通交流、保护患者隐私及护理特殊患者方面,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认可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基本护理操作、平等对待及保护患者隐私方面,不同婚姻状况患者的认可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住院患者对护理伦理的认可水平尚可,但是仍然有提升的空间.护理管理者在加强护士伦理道德教育,落实人文关怀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同时,要注重伦理学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伦理的认可度,减少护患矛盾,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戴晓婧;卢慧芳;程科;李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利用电子表格配制及管理曲妥珠单抗药物

    目的 避免曲妥珠单抗用药时剂量错误、药液过期及赠药延迟.方法 对12例应用曲妥珠单抗的肿瘤患者利用电子表格管理药物,即采用电子表格准确计算曲妥珠单抗每次使用剂量和剩余量,并通过表格管理剩余药物及进行用药提醒.结果 12例患者用药期间未出现用药剂量错误、药液过期现象,仅1例患者因材料准备不充分出现赠药延迟.结论 利用电子表格可以准确有效计算药量,定期提醒患者用药,避免用药错误及药液浪费,保证用药安全,使患者及时获得赠药.

    作者:陈新华;卜萍;吴青;叶阳阳;王凤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

    目的 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方法 组建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为主题,现况调查影响手术室医护人员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的因素,设定目标,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手术室医护人员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由实施前的62.94%提高到实施后的82.35%,目标达成率112.39%.圈员7项能力提高29.7%~164.3%.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以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旷婉;盛芳;肖斐;李乔;赵体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表、心理弹性量表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型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3个月Harris功能评分为(78.29±16.61)分;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心理弹性总评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术后规律康复锻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理弹性显著影响患者的Harris功能评分(均P<0.01),共解释33.5%的总变异.结论 2型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情况不甚理想,需加强血糖管理、术后规律康复锻炼指导,提高患者心理弹性等,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周卫征;徐向红;张金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广东省不同等级医院用药错误及管理现状的调查

    目的 调查广东省不同等级医院用药错误及管理现状,为制定用药错误的护理质量改善指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一、二、三级医院共66所,采用自行设计的“广东省不同等级医院用药错误发生现状调查表”对各医院护理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各等级医院共上报用药错误494例,护理不良事件4 048例,用药错误占护理不良事件的12.20%;一、二、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及用药错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等级医院使用条形码识别腕带、电子化医嘱系统、口服药分包系统及药物中心配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用药错误类型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患者错误(24.57%)、药物错误(21.88%)、剂量错误(12.48%).结论 广东省各级医院应建立良性用药安全文化,提高医院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从系统和个人的角度采取减少用药错误的措施;建立完善的用药错误监测和报告系统,制定用药安全质量改进指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魏丽君;张振路;史瑞芬;周晓舟;黄惠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