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疼痛护理学组的组建和实践

陈雪莉;刘冬华;杨春玲;闫华;张瑾

关键词:疼痛, 疼痛管理, 护理学组, 质量控制,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成立疼痛护理学组,以提高全院疼痛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择优选取与疼痛管理相关科室的护理骨干为疼痛护理学组成员,并明确学组成员职责;设立学组质控控制体系;制定疼痛质控标准;规范镇痛流程;加强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和教育等.结果 成立疼痛护理学组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率由成立前的82.0%提升至97.1%(P<0.01);患者24 h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由60.0%下降至20.0%(P<0.01);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合格率由45.0%提升至70.0% (P<0.01);疼痛评估合格率由85.0%提升到95.1%(P<0.01).结论 疼痛护理学组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疼痛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而且可以提升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推进疼痛护理学科向专业化发展.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重检伤在群发伤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重检伤在群发伤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东西两院区急诊科接诊的226例群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西院区98例群发伤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新创伤严重度评分(NISS)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分区救治;将同期东院区128例群发伤患者列为观察组,在实施NISS评分后实施分区救治,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初级创伤评估(PTC)方法进行二次评估.结果 观察组病情评估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医护服务、就医环境、治疗效果等方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双重检伤可降低群发伤患者病情评估的漏诊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群发伤救治质量与效率.

    作者:位兰玲;王淑娟;肖雪莹;孙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表、心理弹性量表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型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3个月Harris功能评分为(78.29±16.61)分;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心理弹性总评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术后规律康复锻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理弹性显著影响患者的Harris功能评分(均P<0.01),共解释33.5%的总变异.结论 2型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情况不甚理想,需加强血糖管理、术后规律康复锻炼指导,提高患者心理弹性等,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周卫征;徐向红;张金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验学习圈理论在低年资护士过敏性休克急救培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验学习圈理论在儿科低年资护士过敏性休克急救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病区为单位将儿科低年资护士111人分为对照组(50人)和实验组(61人).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培训,实验组采用经验学习圈理论指导下的培训模式,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积极实践4个阶段.培训结束,组织理论与急救技能考核,并以问卷形式评价培训方法.结果 实验组理论与急救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对培训方法的评价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儿科低年资护士过敏性休克急救培训中应用经验学习圈理论,可提高培训效果,且此培训方法受到低年资护士的肯定.

    作者:朱振云;余艮珍;叶天惠;陈英;陈锦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澳门护理本科生感知临床决策力的调查

    目的 了解澳门护理本科生的感知临床决策力,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版护理临床决策量表对澳门一所护理学校完成本学年临床实习的217名一至四年级护理本科生的感知临床决策力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感知的临床决策力评分为(132.96±7.96)分,不同年级及是否参与高仿真模拟训练的护理本科生感知临床决策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意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年级及参与高仿真模拟训练的护理本科生感知有较好的临床决策力.临床情境学习可增强护理本科生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促进临床信息的综合运用及作出决策.

    作者:袁浩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反刍思维对老年结肠造口患者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自我表露、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210例老年结肠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表露指数问卷、孤独感中文简版量表、反刍思维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反刍思维评分为(2.64±0.59)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自我表露为(30.58±8.11)分,处于低水平;孤独感为(14.76±3.79)分,处于高等水平.患者的自我表露与反刍思维呈负相关(P<0.01),反刍思维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1),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反刍思维对自我表露与孤独感起部分中介作用(68.97%).结论 造口对老年患者的自我表露、反刍思维和孤独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关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的思维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提高其自我表露水平,降低反刍思维水平,进而减轻老年肠造口患者的孤独感,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曹立楠;王淑云;杨富国;袁玉艳;梁瑶;王艳;鞠陶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晚期妊娠合并脑胶质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8例中晚期妊娠合并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其中4例先行剖宫产术再行开颅手术,1例开颅术后再行剖宫产术,2例开颅术后再行引产术,1倒开颅术后出院待产.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发生,住院13~40 d.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做好胎儿监护,是降低中晚期妊娠合并脑胶质瘤患者和胎儿病死率,减少致残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玉琴;屈清荣;王荟苹;孟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童趣化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麻醉诱导配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童趣化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麻醉诱导配合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择期手术的学龄前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诱导护理,观察组在童趣化麻醉诱导间实施童趣化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及麻醉诱导时对患儿焦虑程度、麻醉诱导合作度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进行测评.结果 麻醉诱导时观察组焦虑评分、麻醉诱导合作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其MAP及HR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学龄前患儿实施童趣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前焦虑,提高麻醉诱导配合度.

    作者:邓克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了解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的照顾感受,为采取措施有效提高照顾者积极体验提供参考.方法 对8名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即经历明显的心路历程变化以适应照顾生活,同伴交流以减轻照顾压力,相互扶持,规划未来新生活.结论 尽管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十分沉重,但在长期的照顾过程中,他们开始适应照顾生活,逐渐从重大的创伤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中走出并获得成长.

    作者:罗静文;林海英;万艳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250例,采用黄斑变性生活质量量表(MacDQoL)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对患者进行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结果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对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方面,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购物、业余爱好/休闲活动、个人私事、外出及花费时间;其社会支持得分(60.66±5.31)分;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得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对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方面,社会支持水平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重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社会支持,通过提高社会支持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作者:李姝;程云;许迅;方芳;周意;邵乐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利用电子表格配制及管理曲妥珠单抗药物

    目的 避免曲妥珠单抗用药时剂量错误、药液过期及赠药延迟.方法 对12例应用曲妥珠单抗的肿瘤患者利用电子表格管理药物,即采用电子表格准确计算曲妥珠单抗每次使用剂量和剩余量,并通过表格管理剩余药物及进行用药提醒.结果 12例患者用药期间未出现用药剂量错误、药液过期现象,仅1例患者因材料准备不充分出现赠药延迟.结论 利用电子表格可以准确有效计算药量,定期提醒患者用药,避免用药错误及药液浪费,保证用药安全,使患者及时获得赠药.

    作者:陈新华;卜萍;吴青;叶阳阳;王凤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一站式”杂交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的术中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12例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患者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规范术前准备,制定术中配合流程及应急预案,掌握术中配合要点等.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5~150(112.5±23.2) min.除1例因胎盘大面积植入子宫壁行子宫全切除外,余11例成功保留子宫.10例术中出血<600mL,未使用血制品;2例出血量>1 000mL,输入红细胞4U、血浆400 mL.结论 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术中大出血的发生风险高,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为孕妇及胎儿争取抢救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方方;贾继威;桑桂凤;宋萍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措施探讨

    目的 防止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自杀以及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培训,对手外科收治的30例自杀入院患者进行严格入院精神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巡视,严格交接班,加强服药监护.结果 3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再次自杀或自伤行为,出院时自杀意念及自杀倾向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 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强化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保障自杀患者安全.

    作者:娄湘红;林玲;胡德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例经典型枫糖尿症患儿行肝移植术治疗的护理

    对1例经典型枫糖尿症患儿行肝移植术,护理重点包括充分术前准备,营养管理及用药护理,避免发生代谢失调;术后严密监护患儿,加强用药护理,合理的膳食管理,注意皮肤护理,预见性警惕肝动脉血栓及防治肺部感染发生,做好出院健康教育,保障延续性护理实施,以确保肝移植术后的远期疗效.

    作者:雷雪雪;金云玉;臧明翠;于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寻求途径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的寻求途径.方法 选取晚期癌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诠释现象学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资料经分析后,共析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生命感悟(体味生命真谛、对生命的感激);情感寄托(希望、爱、宗教信仰、个人信念);行为突破(坚强面对、器官捐献、后事安排).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通过多种途径寻求生命意义,辨识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寻求途径,对于护士协助晚期癌症患者发现生命意义、提升其生命意义感有重要作用,使其达到善终目的.

    作者:明星;赵继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卧翻身床尿袋放置方法的改进

    目的 对大面积烧伤卧翻身床患者改进尿袋放置方法.方法 将68例大面积烧伤后卧翻身床并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将尿袋放置在翻身床尾端,尿袋延长管放置在患者两腿之间;对照组将尿袋放置在翻身床一侧,尿袋延长管在一侧肢体的上方或下方.比较两组导尿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导管滑脱或尿道损伤、泌尿系感染、导管引流不畅、皮肤受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大面积烧伤卧翻身床留置尿管患者将尿袋放置在翻身床尾端,尿袋延长管放置在患者两腿之间,可降低留置尿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操作的方便性.

    作者:鲁虹言;王淑君;李方容;李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目的 初步构建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旨在为介入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确定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及权重.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1oo%、88.89%;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57、0.401、0.436(均P<0.01).终确立的评价指标包括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护理临床管理能力、科研学习能力、指导能力7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56项三级指标.结论 介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专家意见集中,可信度高,可为介入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与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蔡益民;李玉莲;谭旭妍;郭文慧;丁久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疼痛护理学组的组建和实践

    目的 成立疼痛护理学组,以提高全院疼痛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择优选取与疼痛管理相关科室的护理骨干为疼痛护理学组成员,并明确学组成员职责;设立学组质控控制体系;制定疼痛质控标准;规范镇痛流程;加强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和教育等.结果 成立疼痛护理学组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率由成立前的82.0%提升至97.1%(P<0.01);患者24 h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由60.0%下降至20.0%(P<0.01);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合格率由45.0%提升至70.0% (P<0.01);疼痛评估合格率由85.0%提升到95.1%(P<0.01).结论 疼痛护理学组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疼痛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而且可以提升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推进疼痛护理学科向专业化发展.

    作者:陈雪莉;刘冬华;杨春玲;闫华;张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脊柱手术患者Time-out前期病房安全核查的实施

    目的 有效确认脊柱手术患者术前相关信息,保证手术如期进行.方法 将脊柱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82例)和干预组(98例),对照组按常规完成术前准备,术前1d对手术患者术前相关信息进行核查,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自制的Time-out前期病房安全核查要素对手术所需准备项目进行核查,比较两组手术如期进行率及手术安排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手术如期进行率、手术安排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Time-out前期病房安全核查,可有效确认患者术前相关核查的要素,充分发挥手术安全监测、预警作用,保证术前准备到位,利于提高科室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赵兴娥;赵丽萍;谭晓菊;王文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

    目的 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方法 组建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为主题,现况调查影响手术室医护人员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的因素,设定目标,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手术室医护人员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由实施前的62.94%提高到实施后的82.35%,目标达成率112.39%.圈员7项能力提高29.7%~164.3%.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以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旷婉;盛芳;肖斐;李乔;赵体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菌斑显示剂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菌斑显示剂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口腔护理,操作前后常规评估/评价口腔;干预组将菌斑显示剂用于口腔护理,即操作前根据菌斑显示剂显示菌斑数量及部位指导口腔护理操作,操作后再次使用菌斑显示剂显示菌斑数量.第4天评价口臭发生率、口腔卫生状况达标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口臭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口腔卫生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将菌斑显示剂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能改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提高口腔护理质量,并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柯燕燕;马丽萍;蒲萍;唐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