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褚彦香;熊欢;郭敏;杨婷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体位综合征, 改良体位, 预防性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甲状腺患者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2015年6~8月收治我科的8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9~10月89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专项干预小组对甲状腺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原因进行调查,制定计划并实施相关措施,如规范术前体位训练并督导、改良术后体位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6h内恶心、呕吐、头痛、颈椎疼痛、腰肌酸痛、切口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甲状腺患者术前规范落实体位训练以及术后采取改良体位,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有利于切口引流,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后针头皮下停留时间研究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不同注射剂量、不同皮下停留时间与针头滴液的关系.方法 将200例患者按医嘱注射剂量分为75U、150 U、225 U、300 U四组,每组注射后分别停留10 s、12 s、15 s、18 s、20 s,观察针头滴液情况并记录.结果 相同注射剂量不同停留时间针头滴液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针头停留时间的增加,针头滴液率下降,但即使停留20 s,不同剂量针头滴液率仍为8.0%~12.0%.结论 结合临床工作实际,认为不同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注射后针头停留>20 s为宜,以减少药液浪费.

    作者:李晓琴;孙超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孕产妇乳房与哺乳的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实践

    目的 探讨乳房与哺乳的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实践对孕产妇自我照护能力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收住的86例孕妇,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乳房与哺乳的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实践.结果 研究组乳房自我照护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全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哺乳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乳房与哺乳的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孕产妇的乳房自我照护能力和全母乳喂养率.

    作者:房燕娜;尤金雅;陈明珠;徐惠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促进自然分娩产时服务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促进自然分娩产时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4年1~12月传统模式分娩孕妇1 58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采用促进自然分娩产时服务模式分娩孕妇3 39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会阴侧切率、产褥期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产褥期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促进自然分娩产时服务模式有助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产褥期感染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黄璐;熊永芳;谭志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心理学护理干预策略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实施

    目的 探究基于心理学的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对其心理状态及躯体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4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心理学理念的护理干预,包括性格评估、冥想放松训练、术中音乐及抚触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术前1d及术后2d的SAS、SDS评分.结果 两组入院时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SAS和SDS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均P<0.05.结论 基于心理学的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老年骨折手术患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能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状况.

    作者:严建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胎膜早破期待时间对产褥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不同期待时间与产妇产褥感染的影响,提出护理对策促进母婴健康.方法 将920例孕晚期胎膜早破孕妇分为:A组(自然破膜时间至胎盘娩出<12 h,531例);B组(自然破膜时间至胎盘娩出≥12h,但<24 h,307例);C组(自然破膜时间至胎盘娩出时间≥24 h,82例).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分娩方式和产褥感染情况.结果 三组年龄、产次、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分娩方式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阴道分娩率高,其产褥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均P<0.0125).结论 胎膜早破期待时间对产妇分娩方式和产褥感染有显著影响,期待时间越短,自然分娩率较高,产褥感染发生率越低.有效的护理措施在胎膜早破期待治疗中的应用,可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碧来;黄彩兰;邓荣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职业韧性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职业韧性、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无锡及昆山市5所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应用PTSD自评量表(PTSD-SS)、职业韧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测定量表,对126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急诊护士PTSD检出率23.02%,PTSD总分46.65±6.28,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是否省级专科护士、承担中班夜班数护士PT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职业韧性各维度、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需重视急诊科护士PTSD的状况,通过提升急诊护士的职业韧性的水平,增加社会支持,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以降低护士的PTSD水平.

    作者:周守志;林征;金学勤;陶娟;朱月兰;刘士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甲状腺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的预防性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甲状腺患者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2015年6~8月收治我科的8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9~10月89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专项干预小组对甲状腺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原因进行调查,制定计划并实施相关措施,如规范术前体位训练并督导、改良术后体位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6h内恶心、呕吐、头痛、颈椎疼痛、腰肌酸痛、切口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甲状腺患者术前规范落实体位训练以及术后采取改良体位,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有利于切口引流,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作者:褚彦香;熊欢;郭敏;杨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分期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不同阶段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68例神经完全性损伤行神经断端吻合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早期、中期及后期的康复护理,并对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68例患者中,79例患者得到3年以上随访.其患肢神经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总体优良率为81.01%.结论 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行神经断端吻合术后的康复护理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术后早期、中期、后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是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艳;孔祥燕;李冰冰;王天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肿瘤剜除术后患者的同伴支持教育

    目的 探究同伴支持教育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肿瘤剜除术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2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肿瘤剜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引入同伴支持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第4周末社会支持、自我管理效能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前各评价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同伴支持教育应用于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肿瘤剜除术患者,有助于改善其社会支持水平,且能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进而可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

    作者:郝玲玲;李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手术室迹近错误管理研究进展

    阐述手术室常见迹近错误、迹近错误的管理现状及实施迹近错误上报在提高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必要性.并对迹近错误上报、管理流程提出改进方法及建议,从而规范管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作者:陈瑜;袁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盲插鼻肠管管道位置判断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方便、实用的盲插鼻肠管确认管道位置的方法.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实施盲插鼻肠管患者106例,留置胃肠管过程中采用听诊气过水声、回抽液体测pH值、观察回抽液性状及回抽负压试验4种判断方法及回抽负压试验与其他三种联合使用判断管道是否到达肠内,并在置管完成后采用X线摄片检查确认管道末端.分析各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结果 单一方法中回抽负压试验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高,分别为97.4%、71.4%、90.6%;回抽负压试验与其他方法联用时,与观察回抽液性状联用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可高达100%和92.5%.结论 在盲插鼻肠管确认位置的方法中,回抽负压试验联合观察回抽液的方法来判断管道位置与X线摄片判断结果接近,且简单易行.

    作者:景新华;徐静娟;王德生;王燕毅;王红;潘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妇产科病房噪声调查及控制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妇产科病房中主要噪声来源,探讨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对妇产科病房中等效声级水平进行收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加强宣传、仪器设备噪声的管理、医务人员的管理、工作流程的改进等,比较干预前后妇产科病房等效声级.结果 干预后母婴同室和病房等效声级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均P<0.01),但仍高于国内相关规定.结论 妇产科病房中存在多种噪声源,针对不同噪声源采取合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妇产科病房总体噪声水平.为孕产妇及新生儿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康复环境仍需临床医护人员不断努力.

    作者:闫晓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口腔门诊医护人员急救技能的培训

    目的 为提高口腔门诊医护人员整体的急救综合能力,保障口腔门诊患者的安全.方法 对口腔科门诊25名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操作、理论学习、应急预案流程学习、急救设备的使用等,并成立科室急救小组,建立长期的培训考核机制.结果 培训6个月后,口腔科门诊医护人员的理论、操作技能、应急预案流程和急救设备的使用考核合格率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对口腔科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有助于应对口腔科就诊患者突发事件,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

    作者:林爱英;黄晓冰;周佳卉;刘金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1例颈胸椎Rosai-Dorfman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1例颈胸椎Rosai Dorfman病患者在全麻下行颈胸椎病灶切除+脊柱内固定术,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临床症状缓解,疗效满意.认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处理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廖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肺移植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肺康复护理

    对2例肺动脉高压、3例肺纤维化患者行肺移植手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左心衰竭,给予镇痛镇静、呼吸机辅助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容量控制和预防感染等治疗并辅以肺康复护理.5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1~40(25.6±12.3)d,住院时间40~99(69.4±25.3)d,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随访至今生活质量良好.提出肺康复护理要点,包括构建肺移植ICU专业小组、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上下肢运动、序贯式呼吸功能训练、营养支持等综合性肺康复方案.

    作者:潘红;黄琴红;浦敏华;王俏英;王丽霞;王大鹏;陈静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男性乳腺癌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揭示男性乳腺癌患者就医经历和体验,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对7例男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访谈资料共提炼出9个主题,分别归属于正性、负性体验.正性体验包括理性接受现实和对家庭支持的感知,负性体验包括就医延迟、震惊与绝望、尴尬与不自在、不确定感、不能承担社会及家庭责任、经济负担沉重以及信息支持不足.结论 男性乳腺癌患者负性体验明显多于正性体验,存在较多的社会及心理问题,有必要对男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在公众尤其是在男性群体中普及男性乳腺癌知识.

    作者:张晓霞;余华琴;刘琼芳;刘娟;付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格林模式促进食管癌患者自我管理研究

    目的 提高食管癌患者自我管理的认知和态度,改善和规范其自我管理行为.方法 将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11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58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口头及书面健康教育,发放疾病相关的书面材料供其翻阅,对疑问进行解答.干预组运用格林模式进行干预:通过对食管癌患者及责任护士深入访谈,将影响食管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归为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针对各个因素,相应给予食管癌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微信、QQ等沟通平台,提供影像、图册等学习资料;通过自评、家属督导及考核等进行反馈.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知识、信念、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除社会功能外)、疲劳、疼痛、呼吸困难、睡眠、食欲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以格林模式对食管癌患者自我管理进行评估和针对性强化教育,有效提高了其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董翠萍;汪晖;潜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漫画手册的制订及其在患儿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患儿术前访视效果,提高患儿手术配合度.方法 将10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及包皮环切术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1d按常规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编制适合患儿身心特点的术前访视漫画手册,于术前1d到患儿病床边采用术前访视漫画手册及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访视.结果 观察组入手术室、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期配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术前访视漫画手册及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访视有利于提高访视效果,提高患儿手术配合度.

    作者:何婷婷;许开瑜;叶玲;余雷;杨英;吴荷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以柯氏模型为导向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以柯氏模型为导向,构建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参考国内外文献,以柯氏模型为导向拟定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在江苏省护理专家库中选取手术室护理专家30名,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及百分权重法确立各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60项三级指标.专家积极性92.86%~93.33%、权威值均>0.81;Kendall'sW 0.289~0.597.结论 构建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可初步应用于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评价.

    作者:徐宏坤;周红霞;李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医院过程中临床护士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在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为医院和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不同科室、工龄、学历、职称的临床一线护士11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过程中,临床护士面临两类问题:一是医院转型初期面临的问题,包括硬件、软件、人力配备不足,病源不足且不对口;二是护理培训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护士亟待加强康复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临床护理培训内容与培训师资专科性不强、现有护理制度制约康复护理专科的发展.结论 为促进医院转型成功,在管理上应更加精细、配备必须的硬件软件、加强康复专科培训;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均应重新规划护理职业发展方向,成为懂理论、精技术、会管理的康复专科护理人才.

    作者:乐晓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