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

李虹;张玲玲;陈桂兰;陈建荣

关键词:中医护理, 继续教育, 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 了解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工作的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南通地区7所中医院、1所综合性医院进行中医护理继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 被调查医院中护理人员愿意参加培训比例为87.2%.院内培训(83.8%)是主要途径;三级中医院院内培训比例(94.1%)高于三级综合性医院(43.0%);三级综合性医院自学比例(45.3%)高于三级中医院(2.5%).67.9%的护士认为培训效果较好和很好,培训主要形式为业务讲座、规范化培训、西学中学习班;中医院开展业务讲座、规范化培训、西学中学习班、护理查房、业务技能比武和岗前培训中医护理知识的比例均高于综合性医院.师资不足、教材缺乏、护士积极性低是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医院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存在差异,通过加强师资培训、编写统一教材、丰富培训内容和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可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法,对上海市3所高校的10名已毕业、在医院工作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的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2个主题,主题1:职业期望,包括对职业角色与岗位设置的期待、对专科方向的期待、对工作模式的期待.主题2:就业体验,包括正性体验(临床实践能力强,带来成就感;发展机会与平台多,带来优越感)和负性体验(医院应用与学校培养不衔接,导致迷茫、无奈;工作模式禁锢,导致失落;付出与回报不一致,导致自我价值感低).结论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之间存在差距,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增强医院应用与学校培养间的相互衔接,并且重视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规划,使其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价值.

    作者:杨巾夏;陈翠萍;段霞;贺学敏;李艳艳;张志英;蒋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一起恶性事件对护生心理与认知影响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恶性事件对护生心理的影响及其对待继续“助人”的观点与态度.方法 针对一起恶性护生被害事件,对25名护生进行质性研究分析,采用半结构性访谈了解该事件发生后对护生心理的影响及其对事件、“助人观”的认知,并促使其进行反思.结果 恶性护生被害事件对护生心理普遍造成负面影响,并由此产生了“不再愿帮人”或“逃避助人”的消极态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及讨论,使其重新建构自己的助人观,即“在安全控制的基础上尽力助人”.结论 加强心理疏导,重塑积极的助人观,建立护生助人行为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能有效帮助其客观、理性地认识事件并恢复心理平静;建立“奖善惩恶”的社会风尚及保护“助人者”权益的社会制度能真正让助人者无后顾之忧,使助人成为公众乐意选择的行为.

    作者:罗健;胡娟娟;钱英;张小昊;孙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士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认知及相关经历调查

    目的 了解护士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认知及相关行为,为实施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15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院内安全转运7个条目的认知率为95%以上;实施院内安全转运行为中转运前准备完善,转运中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执行率为96%以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输液外渗、病历不完整及管道滑脱等.结论 护士对院内安全转运的认知相对较好,但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院内转运制度与流程,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保证院内转运的护理安全.

    作者:白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火针联合LED光动力治疗囊肿型痤疮患者的护理

    对54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采取火针联合LED光动力治疗,并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护.1~3次治疗后,54例患者中治愈15例,显效和好转35例.将两种方法有效的结合,配合辨证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范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意愿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出院意愿,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0例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提炼出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不愿出院的3个主题为:自我保健知识及能力缺乏、家庭功能弱化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缺乏了解、信任.结论 需普及老年慢性病防治知识及开展延续护理工作,提高社区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以提高老年患者在社区的就诊率,满足其健康需求.

    作者:周晓艳;周云辉;万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药物准备工时测量

    目的 观察静脉输液药物配置流程改进后的工作耗时情况,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法对54个临床科室静脉药物领退、配置、管理工时进行测量.结果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后,病房护士静脉药物领退、管理、配置工时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建立和完善PIVAS服务可有效节省护理人力资源,减少护士间接护理服务的时间.

    作者:夏英华;朱建英;郁红星;毛燕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误吸风险评估与饮食分级护理预防高龄患者误吸

    目的 探讨饮食分级护理预防高龄患者进食误吸的效果.方法 将126例高龄患者按入院时间排序分为干预组(2013年7~12月,63例)和对照组(2013年1~6月,6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入院时行吞咽功能评分和误吸风险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误吸风险等级实施饮食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进食时误吸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入院时误吸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共发生误吸170次,误吸发生率为5.60%,其中呛咳152次,噎食17次,窒息1次;干预组共发生误吸28次,误吸发生率为0.94%,其中呛咳25次,噎食3次,无窒息发生.两组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高龄患者行误吸风险分级,并实施相应的饮食分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误吸风险,保障高龄患者进食安全.

    作者:孙丽凯;陈俊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框架的构建

    目的 探索适合我国现行卫生政策法规及护理服务模式的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框架,为准确测算护理工作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法及2轮Delphi法,形成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框架.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73,共增加9个条目,调整9个条目,删除15个条目;终构建的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框架的直接护理项目包括护理评估、基础护理、治疗性护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专科护理5个维度96个条目,间接护理项目包括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教学、治疗前准备5个维度19个条目.结论 基于专家咨询构建的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框架具有必要性、科学性及实用性,可作为三级医院护理工作量测定的有效工具,也可为护理人力动态调配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梁新蕊;张玲娟;薛美琴;孙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疗设备相关压疮的发生原因及预防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对于医疗设备相关压疮的高危因素、发病机制是否有别于传统压疮尚无统一观点.本文从常见部位、内因、设备因素、护理因素等方面分析医疗设备相关压疮的特点及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医疗设备相关压疮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娟;张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排痰单次使用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体外振动排痰仪运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辅助治疗时的单次适宜时间.方法 将120例急性加重期COPD住院患者分为5 min、10 min、20 min三组各40例,在规范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体外振动排痰仪辅助治疗,单次使用时间分别为5、10、20 min,2次/d.结果 20 min组日均排痰量显著多于另两组,10 min组日均排痰量显著多于5 min组(均P<0.05);20 min组耐受性显著差于另两组(均P<0.05).三组肺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体外振动排痰仪运用于急性加重期COPD辅助治疗时的单次适宜时间选取10 min为宜.

    作者:杨俊;谭蕾;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糖尿病护理缺陷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糖尿病护理缺陷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按品管圈实施步骤对全院糖尿病护理现状进行调查,确定研究主题,分析糖尿病护理缺陷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方法、措施,逐步落实.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合理饮食、规范轮换注射部位、按时用药及更换胰岛素笔用针头率显著提高(均P<0.01),目标达成率为94.23%,进步率52.48%,圈员7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降低了糖尿病护理缺陷,提高了圈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彭淑华;沈雄山;刘玉萍;余霞;查莹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予以口服左卡尼汀治疗的同时,辅予辨证施治(脾胃虚弱证9例,脾肾阳虚证7例),均以七味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治疗方剂,脾胃虚弱证去赤芍、丹参,加莲子、大枣,脾肾阳虚证去当归,加山萸肉、半夏,连服10 d为1个疗程;按辨证实施生活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等.结果 治疗10个疗程,显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 对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及康复训练,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华丽;尹良芝;余艮珍;朱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的研究进展

    从照顾者负担的定义、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方法等方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进行综述.照顾者负担受患者、照顾者、情感表达及其他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可采取家庭综合干预、自助团体策略减轻照顾者负担.

    作者:王霞;徐蓉;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梗死患者的互动式认知干预

    目的 探讨互动式认知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认知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互动式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遵医行为、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良好率比较,认知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5).患者出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认知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互动式认知干预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健康知识和遵医行为,改善其焦虑、抑郁程度.

    作者:吴拥军;王娜;许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放射科护士参与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的实施

    目的 探讨放射科护士参与PICC置管护理对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84例PICC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及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各42例.对照组置管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放射科人员参与PICC置管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置管依从率、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管依从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化疗药物渗漏、穿刺点红肿、穿刺点疼痛、穿刺点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穿刺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放射科护士参与PICC置管护理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置管依从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肖静琦;曲亚罡;姜文革;戴春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药护协同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药护协同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组(n=50)和协同管理组(n=50),常规组按照常规护理,协同管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药护协同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入院后明确诊断至开始溶栓时间、冠脉有效灌注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协同干预组显著优于常规组,48h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例数协同组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12h、24 h、48 h、7d的LV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护协同管理能够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至溶栓的时间,提高冠脉有效灌注,减少48 h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和缩短住院天数,促进心功能恢复.

    作者:金枝;滕智敏;豆娟;曹艳君;叶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民营医院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状态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民营医院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莆田市2所二级综合性民营医院28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民营医院37.81%临床护士有轻度倦怠,28.98%中度倦怠,12.43%重度倦怠;各维度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衰竭63.25%、个人成就感41.34%、情感疏远27.21%;年龄、学历与月平均收入是影响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民营医院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情况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一状况.

    作者:郑玉仁;蔡鼎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孕产妇护理援外培训效果访谈调查

    目的 了解参与商务部孕产妇护理保健技术援外培训项目外籍学员的培训体验及其对该项目的意见与建议,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通过目的抽样法从参与2014年4~7月商务部孕产妇护理保健技术援外培训项目的25名非洲加纳学员中抽取15名进行访谈.结果 加纳在孕产妇健康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援外培训项目存在着供需不协调、管理组织等方面欠规范化、回访工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结论 建议培训前进行需求调查、明确培训目标、规范培训教材、建立专业化培训团队、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建全回访机制和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定位援外培训.

    作者:孙玫;丁金锋;黄重梅;师正坤;唐四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团队式授权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团队式授权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授权组各45例;分别采用常规糖尿病运动教育和团队式授权教育.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患者运动依从性比较,授权组患者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以授权理论指导的糖尿病运动治疗教育,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

    作者:赵秀君;穆攀;刘丽华;杨俊花;李冰;张爱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专护生专业认同现状研究

    目的 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专护生专业认同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某医科院校大专护生进行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专护生专业认同总分(85.93±8.75)分,处于一般认同水平;不同年级、继续深造与否、生源地、选择护理专业的态度及原因、首要考虑因素的护生其护理专业认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专业期望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浙江地区大专护生(P<0.01);除专业价值观和专业期望维度得分较低外,其余得分显著高于四川地区本科护生(P<0.05,P<0.01).结论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专护生专业认同水平与发达地区的水平相当,处于一般认同水平,受多因素的影响,有待针对性教育,进一步提高其护理专业认同水平.

    作者:杨新丽;赵娟;贺艳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