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杨中方;陆伟明;臧悠程;朱天立

关键词: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运动疗法, 综述文献
摘要:近年来,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运动疗法作为妊娠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部分逐渐得到重视.此文时妊娠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实施及安全性、运动疗法对妊娠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效果作一综述,以期为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心理痛苦管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97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150例)和对照组(147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一般性心理指导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以“NC-CN心理痛苦治疗临床指引”为指导,对患者实施心理痛苦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生活质量、行为功能状态.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显著心理痛苦检出率、心理痛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生活质量(除经济困难)、行为功能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程度严重,心理痛苦管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行为功能状态.

    作者:严莉;陈永琴;肖仁梅;贺世春;陈红梅;陈小莉;魏章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早期导尿管球囊扩张联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目的 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方法 将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扩张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扩张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管球囊扩张环咽肌、冰水注入球囊刺激咽喉部.结果 扩张组留置胃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吞咽功能康复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采取尿管球囊扩张联合冰刺激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庄秀;林婵兰;李燕玲;谢文燕;陈楚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生儿疼痛测量评估的研究进展

    综述新生儿疼痛的表现,包括行为表现、生理学反应和生化反应,以及新生儿疼痛测量评估工具,包括一维或多维评估量表及新型的测量工具.提出需研发出实用性较好且精确的疼痛测评工具,并加强护士对新生儿疼痛测评工具的使用意识,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以提高新生儿疼痛管理质量.

    作者:连佳;王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诊疼痛患者与护士疼痛评估的差异分析

    目的 了解急诊患者自我报告疼痛强度与护士评估结果的差异性,为正确评估和处理患者急性疼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NRS数字疼痛评分法,分别由急诊科就诊的58例疼痛患者和急诊科护士进行自评和他评.结果 疼痛程度评分患者为7.59±2.37,护士为6.56±2.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低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利于镇痛治疗护理的实施.护士应相信患者的疼痛主诉、并有效、积极准确地评估疼痛,采取镇痛措施,缓解患者痛苦.

    作者:王云霞;李亚锋;汤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本科护生使用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对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使用及需求现状,为MOOC在护理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某重点高校本科护生253人,采用调查问卷对其MOOC的使用情况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仅有62人(24.5%)知晓MOOC,其中8名本科护生注册MOOC,只有4名修完课程;其影响因素包括学习目标不明确、太忙没有足够的时间、课程内容太过学术化难理解、自制力差、缺乏监督等;护生喜欢的MOOC教学风格依次为语言幽默的表演式、有趣自由的互动式和智慧碰撞的讨论式,并希望MOOC课程能够以高品质画面或声音、贴近生活的纪录片、互动等形式呈现.结论 本科护生对MOOC的知晓率、注册率均低.应打造幽默生动的MOOC课程,并通过高品质的音视频、及时的在线互动、权威的学分认证等方式改善护生对MOOC的使用现状.

    作者:杨洪华;唐懿芳;师亚;王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运用Delphi法构建中医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指标体系

    目的 建立中医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指标体系,为中医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指标体系草案,运用Delphi法对来自10个省市的19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 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4.00%、90.48%,专家权威系数0.867.终确立的方案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其重要性评分为3.68~4.89,变异系数为0.057~0.204.结论 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形成的指标体系对中医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开展有指导作用.

    作者:庄平;张广清;林美珍;叶红;张小培;晏利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痴呆患者走失的预警性干预

    目的 探讨预警性干预对痴呆患者走失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778例痴呆患者分为对照组386例和观察组392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痴呆患者护理常规进行干预,如在患者床头挂“防走失”温馨提示牌,提醒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重点照护此类患者,并加强交接班,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防走失相关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痴呆患者进行评估识别,根据评估结果行预警性干预.结果 观察组痴呆患者走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走失后损伤及2h内获寻率观察组相对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痴呆患者实施预警性干预能有效减少走失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获寻患者的效率,大限度减少患者走失的不良结局.

    作者:陈黛琪;张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直肠滴入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直肠滴入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同时加强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尿微量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下降,肾功能改善.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直肠滴入辅助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春玲;陈露;徐寒松;陈秋媛;邸铁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肺康复训练对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对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倒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专科护理,如氧疗、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肺康复训练,包括呼吸锻炼、有氧运动训练、有效的咳嗽和排痰训练.干预12周后,测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康复组FEV1、FEV1/FVC、6 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PaO2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肺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肺功能和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曾华志;刘洪涛;罗细玲;胡秋桂;董清华;陶曙;马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 评价头部抬高15°俯卧位和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阶梯组(65例)和头部抬高组(67例).三阶梯组接受三阶梯俯卧位,头部抬高组接受头部抬高15°俯卧位,均干预1周.记录俯卧位干预前及俯卧位即刻、5 min、10 min、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 8个时间点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及SpO2.结果 俯卧位不同时间点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及SpO2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1,两组心率的时间效应P<0.01;两组皮肤压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阶梯俯卧位有助于稳定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和SpO2,可维持早产儿更好的生理状态.

    作者:时亚明;张玉侠;胡晓静;施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辨证施膳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辨证施膳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进行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及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辨证施膳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处理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糖值基本降至正常范围内.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辨证施膳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作者:黄丽亚;符兴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运动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运动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CINAHL、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运动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6篇文献,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对癌症患者C反应蛋白、IL-6水平、TNF-α水平无影响(均P>0.05),可显著提高NK细胞活性(WMD=8.16,95%CI 4.39~11.94,P<0.01).结论 中、小强度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癌症患者NK细胞活性,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汪苗;潘庆;王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医院护理排班对护士身心社灵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护理排班对护士身心社灵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医院护理排班问卷和身心社灵健康量表对33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医院护理排班的认可率为51.80%~86.83%,认可率低的条目是护士人数充足;对护理排班满意和非常满意占79.94%;护士的身心社灵健康评分为(6.30±1.28)分;护士对医院护理排班的认可率及满意程度不同,其身心社灵健康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 护士对医院护理排班的满意度及认可情况还有待提高,医院护理排班对护士身心社灵健康有影响;改善医院护理排班可以提高护士身心社灵健康状况.

    作者:王玉花;谌永毅;刘华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型彩头输液管用于多通道微量泵静脉输注的模拟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新型彩头输液管在多通道微量泵静脉输注时识别的准确性、效率,降低微量泵用药风险及提高抢救效率.方法 模拟微量泵静脉输注试验,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1个操作站,各有5台微量泵,2个操作站所用药物一致.对照组采用5根传统微量泵输液管连接注射器与三通,实验组采用新型彩头微量泵输液管连接注射器与三通.结果 对照组受试者完成所有药物与三通一一对应所用时间为(45.2±18.4)s,平均每种药物对应所需时间为(9.0±3.7)s,实验组用时分别为(15.7±3.1)s和(3.1±0.7)s;对照组91.95%受试者将药物与三通对应操作完全准确,实验组为9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新型彩头输液管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微量泵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有助于降低医疗风险和提高抢救效率;且操作方便快捷.

    作者:伍林飞;陈瑶;唐荔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运动疗法作为妊娠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部分逐渐得到重视.此文时妊娠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实施及安全性、运动疗法对妊娠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效果作一综述,以期为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杨中方;陆伟明;臧悠程;朱天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士实施中医护理技术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对住院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真实体验,明确目前在住院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促进和制约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不同科室、工龄、学历、职称的临床一线护士13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经分析提炼出3个主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存在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实施遭遇的困境,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建议.结论 在住院患者中推广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仅要有政策、管理层面的支持,还必须广泛宣传;重视学科建设,加快培养专业人才;加强风险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作者:周霄云;崔屹;张雅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认知的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认知,为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全国13所护理学院的69名科学学位和56名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实践效果的认可度为49.28%,专业学位为21.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75.36%)认为临床教学能力是临床实践中需要培养的能力,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55.36%)则认为是临床科研能力;与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相比,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认为临床教学能力、临床专业技能更为重要(均P<0.01);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均更愿意成为护理教育者.结论 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认可度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对应具备的临床能力及就业方向存在偏差,应规范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加强专业学位培养定位教育,改善认知,以达到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作者:宋琦;谭洁;何朝珠;钟清玲;黄叶莉;马燕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对基层医院门诊护士开展突发事件实战演练的实践

    目的 通过实施突发事件实战演练,提高门诊护士应对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方法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完善的急救物资,加强人员培训,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现场实景演练活动,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每年进行突发事件实战演练2次.结果 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患者发生突发意外事件45例次,均由护士率先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救治,抢救成功率达到97.78%;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由2012年的89.17%提高至2014年的98.33%;患者的满意率由2012年的90.00%提高至2014年的97.50%,2年来无一例因护理引起的投诉纠纷.2012年、2013年及2014年的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成绩分别为(82.0±2.15)、(90.13±5.74)、(94.69±1.62)分.结论 突发事件实战演练提高了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护密切配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能够有效加强门诊安全管理,提供满意服务.

    作者:朱紫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质量管理工具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对57例次跌倒不良事件采用5W1H方法对跌倒事件进行整理,并绘制折线图、柱状图、柏拉图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跌倒发生的根本原因;用SWOT法分析跌倒管理中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或挑战.采取的改良措施包括修订跌倒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宣教、改善环境、完善设施、强化高危时段的防范、实施跌倒质量管理考核等.结果 跌倒发生率由2012~2013年的0.028%降至2014年的0.009% (P<0.01).结论 应用恰当适宜的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实施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作者:王文杰;王梦荷;陈新;余可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母亲心音联合背景音乐播放对早产儿睡眠及体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母亲心音与背景音乐合成的乐曲对早产儿睡眠时间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早产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乐律组、音乐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早产儿护理常规护理;音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播放背景音乐;乐律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播放早产儿母亲心率音与背景音乐合成的音律.干预15d后比较三组患儿睡眠时间及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 三组睡眠时间及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乐律组患儿睡眠时间及体质量增长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P<0.01);音乐组睡眠时间及体质量增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倾听母亲心音与背景音乐合成的乐曲更能稳定早产儿的情绪,增加睡眠时间,加快体质量的增长.

    作者:彭娟;王吉平;展玉梅;胡爱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