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婵;张敏;胡帆;徐婷婷;吴丽媛;罗琴;聂雷霞;毕华;曾尟梅
目的 开发复用医疗器械灭菌信息记录系统,提高信息记录质量与可追溯性.方法 在供应室管理系统基础上,按C/S结构应用Power Builder语言建立复用医疗器械灭菌信息记录系统,包括器械回收、清洗与包装、灭菌、发放、使用登记、跟踪查询模块.结果 应用复用医疗器械灭菌信息记录系统后,灭菌物品记录时间、漏记录数及灭菌包可追溯率显著优于手工记录(均P<0.01).结论 复用医疗器械灭菌信息记录系统可明显提高器械灭菌信息记录质量与可追溯性,进一步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陈琼芳;陈新彬;欧阳葵英;钟玉婵;麦惠雪;曾耀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构建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4 000件外来器械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 000件)和观察组(2 00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操作规程管理.结果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观察组为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建立,可保障外来器械安全供应,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周晶晶;陈晨;陈道兰;黄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降低床边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对5个监护病区60张床位的床边监护仪报警管理,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使用流程进行分析,查找每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操作流程、规范培训、质量监管等关键环节实施改进措施.结果 实施FMEA管理后,床边监护仪报警管理质量检查结果、护士监护仪使用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床边监护仪报警运用FMEA管理,能降低床边监护仪不报警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尹琴;曹程秀;李琼颖;毛洁敏;刘小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 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以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为主题,进行现状分析及要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 血标本不合格率由第1季度的0.47%降至第3季度的0.22% (P<0.01).结论 由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
作者:葛洪霞;孙雪梅;王雅莉;孟英涛;李荣;李静;管袁夏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在腹部外科术后置有橡胶引流管的患者中运用无负压拔管法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选取腹部外科术后置有橡胶引流管的患者167例,采用传统拔管法的8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无负压拔管法的8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疼痛程度及拔第2根引流管前焦虑水平.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疼痛程度及拔第2根引流管前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无负压拔管法能减轻拔管时患者疼痛不适,降低其焦虑水平.
作者:张博婵;张敏;胡帆;徐婷婷;吴丽媛;罗琴;聂雷霞;毕华;曾尟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新疆多民族地区ICU临终患者家属对放弃治疗的真实体验,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ICU放弃治疗的临终患者家属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名ICU放弃治疗的临终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ICU临终患者家属放弃治疗的真实体验提炼出5个主题:预后差,救治希望渺茫;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经济负担过重;注重患者的生命质量;放弃治疗后表现出复杂的负性心理.结论 新疆多民族地区ICU临终患者家属放弃治疗的原因多样,家属经历严重的负性情绪.需构建更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逐步建立由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的决策共享模式,以减轻家属因签署放弃治疗而导致的巨大心理压力.
作者:谢秀华;余鸿;董正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卵巢癌患者诊疗不同阶段症状群的构成及动态变化,分析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应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自行设计的卵巢癌特异性症状模块、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估量表,对104例卵巢癌患者于手术前3d、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3d、首次化疗结束后行动态跟踪调查.结果 卵巢癌患者术前存在情感、病感、疼痛相关3个症状群,术后存在5个症状群,新增围绝经期症状群、性特征症状群,化疗后存在6个症状群,新增胃肠道症状群;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 卵巢癌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影响生活质量的多个症状群,且随疾病诊疗进展呈现动态改变.医护人员应把握这一特点,动态评估和管理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莉;谢莉玲;王富兰;吴治敏;王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对30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给予切除病变瓣叶并用牛心包重建主动脉瓣叶,均成功修复主动脉瓣,术后11 d内均出院,无不良症状;术后不需口服抗凝药,随访期间牛心包瓣叶运动良好,未见瓣叶钙化、僵硬等结构性衰败现象.提出器械护士术前必须熟悉手术步骤,了解主刀医生习惯,充分准备器械用物,提供精确测量工具,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默契配合;巡回护士耐心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合理安置体位,做好各项保温措施,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和高值耗材,密切关注手术进展,积极供应台上物品,是手术顺利安全完成的有力保证.
作者:胡元萍;祝奎;夏燕枝;胡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总结产妇配偶抑郁对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包括引起儿童情感和行为问题、精神障碍、困难型气质和语言障碍,并分析影响机制包括遗传与基因、环境和产妇产后抑郁症,以期为研究产妇配偶抑郁对儿童成长与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丁金锋;王唯;孙玫;唐四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妇科癌症淋巴水肿问卷电话调查492例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0.93%,严重程度以Ⅰ度为主(占86.41%),中位发生时间为5.5个月.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辅助放疗、持续站立时间是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规律运动锻炼是其保护因素(P<0.05,P<0.01).243例术后联合放疗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淋巴结清扫数目>20枚及术后放疗开始时间<45 d(P<0.05,P<0.01).结论 下肢淋巴水肿是宫颈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年龄大、淋巴结清扫数目多、辅助放疗、长时间站立的患者是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应做好高危人群筛查,及时给予健康教育,并积极探寻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作者:王霞;丁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脐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对经脐超细胃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128例手汗症患者,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包括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正确准备手术器械及特殊用品、熟悉仪器性能、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及术毕处置.结果 128例顺利完成手术;随访5~12个月,治愈率100%.结论 认真娴熟的手术配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晓丽;杨玲;朱立桓;林真雅;陈炜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对眼科护士进行基于岗位的分层培训,促进护士专业发展.方法 建立护士职级标准,制定各职级相对应的核心能力要求,对不同职级、不同亚专业岗位护士进行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分层次培训.结果 2%的护士核心能力达到N4级,8%达到N3级,40%达到N2级,38%达到N1级,12%处于N0级;目前医院已开展白内障、青光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护理专科门诊.结论 对眼科专业护士进行岗位核心能力的分层培训,满足现代眼科学对眼科护理的要求,满足患者对临床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促进护士专业发展.
作者:钟玉红;林碧娟;温桂梅;张燕球;谢文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运用系统追踪法发现追溯系统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质量追踪团队,制定质量追踪优先关注流程、内容,应用系统追踪方法对计算机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使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管理追溯系统流程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结果 应用系统追踪后,硬式内镜手术器械包内容物不符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和医生对器械准备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考核成绩合格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系统追踪法可及时发现硬式内镜手术器械追溯系统使用流程的缺陷,有利于有效改进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钱小芳;陈亚岚;林瑾;念金霞;刘桂华;徐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教学医院的护理临床实习与带教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访谈法,初步建立3个护理临床实习与带教质量评价表,然后运用德尔菲法对评价表中的各级指标进行两轮函询.结果 教学医院护理临床实习与带教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护理临床实习质量综合评价表、带教老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表、护理临床实习管理质量综合评价表.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2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33%、100%.结论 教学医院护理实习与带教质量评价体系可靠性较高,可作为教学医院评价护理临床实习与带教质量的评价工具.
作者:杨韵歆;阿依夏木古丽·沙得尔;李星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言语障碍及生存质量的状况,分析言语障碍对患者生存质量的预测作用.方法 方便抽样法选择部分喉切除术后6个月内患者84例,采用言语障碍指数量表和头颈肿瘤治疗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的言语障碍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言语障碍发生率为48.8%;患者生存质量得分118.78±14.90,头颈部特异模块、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维度得分率均低于80%.言语障碍、术后时间、治疗方式、文化程度是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 部分喉切除术后6个月内患者言语障碍发生率较高,言语障碍对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在术后早期启动言语康复很有必要.
作者:吴沛霞;彭峥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介绍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原因、对老年人的影响,老年人慢性疼痛的评估原则与内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老年慢性疼痛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期让更多人关注老年人慢性疼痛、掌握相关知识并能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老年人慢性疼痛.
作者:谭宇添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疼痛日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症和恐惧回避信念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记录疼痛日记,依据疼痛日记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2d后测量患者的恐动症Tampa评分和恐惧回避信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恐动症Tampa评分和恐惧回避信念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依据疼痛日记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恐动症和恐惧回避信念.
作者:刘丽丽;王维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后翻身、床上大小便、颈部制动、有效咳嗽咳痰等护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设定目标,把握现状,制定对策计划并实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颌面部皮瓣移植患者术前训练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田思维;喻磊;邱敏;范满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改良手术体位用物在普胸外科侧卧位手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普胸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侧卧位摆放方法摆放体位,改良组采用记忆海绵侧卧位垫、麻醉架手臂束缚垫及侧卧位隧道垫摆放体位.结果 改良组无体位所致皮肤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体位摆放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医生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改良手术体位用物用于摆放侧卧位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聂志芳;刘秋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腔镜器械过塑图谱在器械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12月腔镜手术719例次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交接器械;2014年1~12月腔镜手术753例次设为实验组,应用过塑图谱交接.结果 实验组腔镜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腔镜器械组装检查合格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腔镜器械辨识率、组装检查掌握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腔镜器械过塑图谱应用于器械交接,杜绝了因腔镜器械问题给患者带来的安全隐患,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作者:冯馨;谭洁;宋琦;吕娇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