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霞;丁焱

关键词:宫颈癌, 淋巴水肿, 危险因素, 淋巴结清扫, 放疗
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妇科癌症淋巴水肿问卷电话调查492例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0.93%,严重程度以Ⅰ度为主(占86.41%),中位发生时间为5.5个月.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辅助放疗、持续站立时间是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规律运动锻炼是其保护因素(P<0.05,P<0.01).243例术后联合放疗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淋巴结清扫数目>20枚及术后放疗开始时间<45 d(P<0.05,P<0.01).结论 下肢淋巴水肿是宫颈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年龄大、淋巴结清扫数目多、辅助放疗、长时间站立的患者是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应做好高危人群筛查,及时给予健康教育,并积极探寻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外科腔镜器械过塑图谱在器械交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腔镜器械过塑图谱在器械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12月腔镜手术719例次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交接器械;2014年1~12月腔镜手术753例次设为实验组,应用过塑图谱交接.结果 实验组腔镜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腔镜器械组装检查合格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腔镜器械辨识率、组装检查掌握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腔镜器械过塑图谱应用于器械交接,杜绝了因腔镜器械问题给患者带来的安全隐患,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作者:冯馨;谭洁;宋琦;吕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DPN排班模式在骨科的实践

    目的 评价ADPN排班模式在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6月在骨科实施APN排班模式,2013年7~12月实施ADPN排班模式,即在APN排班的基础上增加1个D班(上班时间为8:00~12:00、14:30~17:30),同时相对延长N班时间.比较两种排班模式下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医生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实施ADPN排班模式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DPN排班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尹晓莉;刘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建立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与规范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基础,结合现行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和患者需求,参考国内外文献和专家访谈形成问卷初稿;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2轮23名专家咨询初步确立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判断系数、熟悉系数分别为0.882,0.942,0.822;确定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41项;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736、0.521、0.627,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科学可靠,有助于客观评价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作者:陈璐;奚兴;Janet Sit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实施

    目的 构建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4 000件外来器械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 000件)和观察组(2 00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操作规程管理.结果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观察组为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建立,可保障外来器械安全供应,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周晶晶;陈晨;陈道兰;黄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信念模式在尿路造口患者行为改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尿路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84例尿路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干预组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进行为期4个月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与随访.结果 干预后3、6个月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健康知识、自我效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用于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造口护理知识的认识和领悟,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自觉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

    作者:张晓丽;乔够梅;白玫;张艳;焦鸿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麻醉护士术后镇痛随访

    目的 探讨麻醉护士应用AIDET沟通模式实施术后镇痛随访的效果.方法 选取胃肠道手术患者1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实施常规术后镇痛随访;标准组(92例)基于AIDET沟通模式实施术后镇痛随访.结果 标准组依从性及对麻醉镇痛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麻醉护士依据AIDET沟通模式实施标准术后镇痛随访,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李新琳;张玲;王丽丽;张兰;郑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改良会阴麻醉预防无保护助产会阴损伤的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会阴麻醉预防无保护会阴助产会阴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自然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按无保护会阴助产法助产;观察组在无保护会阴助产前实施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外阴多点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会阴裂伤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无保护会阴助产前实施改良会阴麻醉,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会阴裂伤程度.

    作者:蔡玉娟;林丽萍;徐忠平;黄月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复用医疗器械灭菌信息记录系统的开发与追溯效果评价

    目的 开发复用医疗器械灭菌信息记录系统,提高信息记录质量与可追溯性.方法 在供应室管理系统基础上,按C/S结构应用Power Builder语言建立复用医疗器械灭菌信息记录系统,包括器械回收、清洗与包装、灭菌、发放、使用登记、跟踪查询模块.结果 应用复用医疗器械灭菌信息记录系统后,灭菌物品记录时间、漏记录数及灭菌包可追溯率显著优于手工记录(均P<0.01).结论 复用医疗器械灭菌信息记录系统可明显提高器械灭菌信息记录质量与可追溯性,进一步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陈琼芳;陈新彬;欧阳葵英;钟玉婵;麦惠雪;曾耀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眼科专业护士岗位核心能力的分层培训

    目的 对眼科护士进行基于岗位的分层培训,促进护士专业发展.方法 建立护士职级标准,制定各职级相对应的核心能力要求,对不同职级、不同亚专业岗位护士进行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分层次培训.结果 2%的护士核心能力达到N4级,8%达到N3级,40%达到N2级,38%达到N1级,12%处于N0级;目前医院已开展白内障、青光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护理专科门诊.结论 对眼科专业护士进行岗位核心能力的分层培训,满足现代眼科学对眼科护理的要求,满足患者对临床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促进护士专业发展.

    作者:钟玉红;林碧娟;温桂梅;张燕球;谢文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多科室协作管理

    目的 探讨多科室协作模式对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的管理效果.方法 对外来器械和植入物建立采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和医务处共同协作的管理模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制定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制度,对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的使用过程实行全程管理.结果 实施多科室协作管理模式1年后,外来器械和植入物接收合格率、清洗质量合格率显著提高,急诊放行率显著减少,术中取出植入物规范回收率由81.41%上升到100%(均P<0.01).结论 采用多科室协作模式对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进行管理,可提高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的各个环节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徐静娟;林素英;倪静玉;俞巧娣;牛洪艳;韩小云;周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科病区高危药品的规范管理

    目的 规范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用药安全性.方法 在病区成立专项小组,在专业药师的指导下制定病区高危药品目录,完善管理制度和使用流程,对护士实行高危药品知识培训.结果 护士高危药品知识知晓率、医生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P<0.01);临床使用高危药品的不良事件由管理前的11例次/年降至4例次/年.结论 规范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可有效降低高危药品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王丽芹;陈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自制膀胱截石位定位消毒铺巾用品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膀胱截石位定位消毒铺巾用品在截石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消毒铺巾方法,观察组采用膀胱截石位定位消毒铺巾用品.结果 两组定位消毒铺巾时间、手术完成时间、患者术后皮肤颜色变化发生率、手术污染程度及手术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采用膀胱截石位定位消毒铺巾用品,能够一次准确定位膀胱截石位中患者臀部的位置,方便手术医生操作,缩短手术时间;能够保持手术床清洁,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者:沈剑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反思学习管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方法,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护理部对护理不良事件实施案例反思学习管理:汇总各病区上报的不良事件,选择严重及发生频率高的不良事件41个,编成案例,由护士自行思考撰写报告,后组织讨论学习.结果 实践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反思学习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反思学习管理使护士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护士的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为护士营造一个安全文化的氛围,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林婵兰;张玉芳;陈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Basel护理服务受限程度量表的修订与评价

    目的 引进并修订巴塞尔护理服务受限程度(Basel Extent of Rationing of Nursing Care Instrument,BERNCI)量表,检验中文译本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方法 通过翻译、回译、专家咨询和预试验形成中文版BERNCI,调查山东省某三甲教学医院176名护士,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中文版BERNCI包括21个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94,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69.65%.中文版BERNCI总体Cronbach's α系数0.95,4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0.89,分半信度为0.91.结论 中文版BERNCI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我国护理服务配给程度的评估.

    作者:杨朝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部分喉切除患者言语障碍及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言语障碍及生存质量的状况,分析言语障碍对患者生存质量的预测作用.方法 方便抽样法选择部分喉切除术后6个月内患者84例,采用言语障碍指数量表和头颈肿瘤治疗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的言语障碍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言语障碍发生率为48.8%;患者生存质量得分118.78±14.90,头颈部特异模块、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维度得分率均低于80%.言语障碍、术后时间、治疗方式、文化程度是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 部分喉切除术后6个月内患者言语障碍发生率较高,言语障碍对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在术后早期启动言语康复很有必要.

    作者:吴沛霞;彭峥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妇配偶抑郁对儿童成长与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结产妇配偶抑郁对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包括引起儿童情感和行为问题、精神障碍、困难型气质和语言障碍,并分析影响机制包括遗传与基因、环境和产妇产后抑郁症,以期为研究产妇配偶抑郁对儿童成长与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丁金锋;王唯;孙玫;唐四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无负压拔管法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腹部外科术后置有橡胶引流管的患者中运用无负压拔管法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选取腹部外科术后置有橡胶引流管的患者167例,采用传统拔管法的8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无负压拔管法的8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疼痛程度及拔第2根引流管前焦虑水平.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疼痛程度及拔第2根引流管前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无负压拔管法能减轻拔管时患者疼痛不适,降低其焦虑水平.

    作者:张博婵;张敏;胡帆;徐婷婷;吴丽媛;罗琴;聂雷霞;毕华;曾尟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床边监护仪报警管理的应用

    目的 降低床边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对5个监护病区60张床位的床边监护仪报警管理,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使用流程进行分析,查找每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操作流程、规范培训、质量监管等关键环节实施改进措施.结果 实施FMEA管理后,床边监护仪报警管理质量检查结果、护士监护仪使用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床边监护仪报警运用FMEA管理,能降低床边监护仪不报警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尹琴;曹程秀;李琼颖;毛洁敏;刘小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系统追踪法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追溯管理的应用

    目的 运用系统追踪法发现追溯系统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质量追踪团队,制定质量追踪优先关注流程、内容,应用系统追踪方法对计算机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使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管理追溯系统流程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结果 应用系统追踪后,硬式内镜手术器械包内容物不符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和医生对器械准备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考核成绩合格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系统追踪法可及时发现硬式内镜手术器械追溯系统使用流程的缺陷,有利于有效改进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钱小芳;陈亚岚;林瑾;念金霞;刘桂华;徐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弹力绷带预防腔镜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医用弹力绷带预防妇科腔镜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中自足部起至大腿根部螺旋状均匀加压缠绕医用弹力绷带.结果 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观察组无一例发生.结论 术中使用医用弹力绷带缠绕患者下肢,能有效预防妇科腔镜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夏丽霞;陈红;赵体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