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吕冬梅;杨昌志;许春达;李剑;蔡玉梅;孙涛;曹秋茹;王菲
目的 观察粉剂抗生素溶解后体积的变化,提高给药剂量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19种常用粉剂抗生素,溶入10 mL相应溶媒,充分溶解后记录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 18种抗生素溶解后体积增加,其中11种增量5%以上,5种增量10%以上,多增量达3 mL.结论 临床护士应注意粉剂抗生素溶解后体积变化对注射剂量准确性的影响,加强给药护理的环节管理,确保给药剂量的准确性.
作者:梅玲明;何丽萍;陈素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外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UEX)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知名数据库,纳入中英文发表的成人UEX危险因素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 纳入23篇病例对照/队列研究文献,1篇描述性研究文献及2篇案例系列报告文献,合计15 438例气管插管患者,1 376例UEX事件.Meta分析发现男性、经口插管是UEX危险因素,而烦躁、没有使用镇静剂、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及没有标准的撤机流程亦有可能是导致UEX的危险因素.UEX高危时间段包括夜班、撤机阶段及交接班前后1h.较多患者在身体约束的情况下发生UEX.结论 为降低UEX,需进一步规范身体约束及镇静管理,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高危时间段的监护.
作者:葛向煜;徐建鸣;朱晓玲;胡雁;秦薇;潘文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一套适用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自我管理项目.方法 在文献回顾和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特点,以自我管理理论为基础,自我效能为调节因子,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项目.抽取180例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验证项目的有效性.结果 形成了以健康教育为主、辅以自我效能训练的自我管理模式,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安全用药指导、康复锻炼管理、中医特色康复、自我监测、情志调护、饮食管理、日常生活起居管理、社会支持管理9项.干预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具有中医特色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项目,能有效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运兰;王艳桥;冯玉;王艳;唐晴;王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案追踪法在内分泌科输血安全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个案追踪法原理,应用“追踪地图”、细则评分和座谈等形式对内分泌科8例18例次输血患者进行自我评价.结果 患者权益和沟通得分12.04(满分18分),输血过程医生质控得分12.75(满分25分),护士质控得分28.50(满分34分),护理缺陷重点环节在于护理记录缺陷.结论 个案追踪法能发现输血过程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有利于保障输血安全.
作者:陈静;谢雯俊;刘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两种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8例,将其中的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下穿刺方法,对照组采用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上穿刺方法,比较两组血管瘤、血栓、内瘘狭窄发生率.将剩余的20例患者实施自身对照研究,分别采用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下和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上穿刺各20次,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记录患者疼痛感受.结果 观察组内瘘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下穿刺疼痛程度显著低于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上穿刺(P<0.01);两种穿刺方式的再循环率均为零,对患者透析质量无影响.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下穿刺动静脉内瘘,可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穿刺时疼痛,不影响透析质量.
作者:严贺;金凤兰;童辉;刘慎微;徐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的视频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2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采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制作的康复训练视频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实施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两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高,干预后观察组上述2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运用视频视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更有利于患者偏瘫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艳;刘春英;陈光希;沈晶;余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设计科学、易行的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系统软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建立包括24 h计划报告和护理资源调配查询2个功能模块的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系统,病区管理员每日填报24 h计划报告模块的各项数据,各级护理管理人员通过护理资源调配查询模块功能及时查看、分析各病区的工作量和护理人员在岗情况,合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结果 使用该系统后,调配1名护理人员所用时间由原来的2~3 d缩短为0.5~1.0 d;护理人员对调配工作满意率由原来的90.6%提升到98.1%.结论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系统使用方便、快捷易行,能够节约调配时间,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作者:胡雪芝;颜巧元;刘义兰;鲁才红;熊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两种扩皮角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成功置入导丝后,纵切组90°扩皮即刀刃向上与皮肤垂直扩皮,横切组180°扩皮即刀刃与皮肤平行扩皮.结果 纵切组扩皮后即刻、置管后24 h及7d出血量显著少于横切组,扩皮后疼痛程度显著轻于横切组(均P<0.01);纵切组一次送鞘成功率(100%)高于横切组(90.0%).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扩皮时采用纵切法可有效减少扩皮后出血,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一次送鞘成功率.
作者:徐寅;李蓉梅;傅荣;袁玲;周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为医护人员理解、认识其健康需求,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对17例病程>3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自我管理体验,运用类属法归纳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对自我管理的理解;自我管理中的困惑;自我管理中的情绪;自我管理的动力与压力.结论 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做好知识普及工作;以行为改变为目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重视由自我管理产生的心理问题;自我管理需要来自于家庭、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帮助.
作者:高焱;贾竹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ICU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的作用,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方法 成立2H品管圈,选定降低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为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并按步骤实施,确认活动效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随机抽查的200份护理记录单中,书写缺陷由活动前的192次减至39次,目标达成率111.7%,进步率为79.7%;圈员8项能力提高.结论 应用品管圈可降低ICU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实现护理文书的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吴艳丽;顿德眉;吴香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发展中文版争论力及获知性测评工具,了解护生争论力及获知性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经前译、小组讨论、专家校译、群体试用反馈及跨文化调整形成中文版争论量表及获知性量表;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教育部某直属大学201名护生进行调研.结果 中文版争论量表和获知性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3、0.78,其2周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79、0.77;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争论量表的因子结构与原量表完全一致,获知性量表的因子结构与原量表大部分一致.护生争论量表得分64.2±8.7,获知性量表得分97.9±11.8;不同年龄.父母婚姻状况护生争论量表总分及趋近争论得分,以及不同学习成绩、家庭收入、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护生的获知性量表总分或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中文版争论量表与获知性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护生争论力处于中等水平,关联获知能力略高于分离获知能力,需加强培养护生的争论力及获知性.
作者:马会娟;蒲林哲;臧渝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腹膜透析是有效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安全简便、易于操作、费用较低,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经济还不富裕、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只在白天进行,夜间需要排空腹腔;间歇性腹膜透析(IPD)每次腹腔内灌注透析液1~2 L并保留30 min,在透析间歇期排空腹腔.由于后1次换液时患者腹腔不保留透析液,若应用现有的双连系统,需携带整个管路,不利于患者活动,且管路固定不佳易牵拉引起管道脱落、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鉴此,我们设计了一次性腹膜透析液引流袋,介绍如下.
作者:李嵘;杨君;李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病区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特殊性质的人文环境.良好的病区环境既能使医疗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又能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利于患者的救治与康复.因此,病区环境质控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设计并制作了环境质控挂图,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女护士排尿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修订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和女性排尿行为信念量表,对济南市3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401名临床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憋尿和排尿地点选择倾向是女护士排尿行为问题大的两个方面,评分分别为2.99±0.79、2.90±0.8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月经状况、工作年限和排尿行为信念是女护士排尿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关影响因素分别可解释排尿地点选择倾向、无尿意排尿、憋尿、用力排尿和排尿姿势变异量的12.5%、9.3%、20.9%、11.3%和10.3%.结论 女护士的排尿行为存在问题,可以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护士群体的排尿行为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提高女护士排尿行为信念来改善排尿行为.健康教育应特别针对年龄大、已婚、月经不规律和低年资护士.
作者:万小娟;张瑜;刘妍;吴臣;王克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计划服务.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出院计划服务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赵秀君;何文英;张兴;常欢;郭立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终末期肾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早期发现营养不良是及时干预的关键.综述了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营养评估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营养评估量表,为临床护士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提供工具,及早发现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
作者:卢湘;白姣姣;王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自我效能在疾病认知与应对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便利抽取137例≥60岁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简易疾病认知问卷、医学应对问卷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效能在患者疾病时间线描绘与面对应对的选择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0.466,效应比=0.502);在患者可控性描绘与面对应对的选择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0.121,效应比=0.230);在患者对疾病结果描绘与回避应对的选择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0.043,效应比=0.208).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模型,自我效能是患者认知疾病与应对方式的中介因素.
作者:姚祚星;朱小佳;杨青;刘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12例脑卒中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进行康复锻炼.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28 d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均P<0.01);干预组干预后3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肢体功能锻炼八步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的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朱小敏;王妮娜;李芸;刘亚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德赛恩液体敷料预防老年患者PICC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26例行PICC置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换药时以聚维酮碘消毒后采用防水敷贴覆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喷涂德赛恩液体敷料.结果 观察组导管感染相关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德赛恩液体敷料用于老年患者PICC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吴育云;支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属性,找出顾客期望的服务需求,为提高儿科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Kano模式自行设计儿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295名住院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3项护理服务需求中,39项为期望属性,19项为魅力属性,2项为必备属性,3项为无关属性;50%魅力属性的一级指标为健康教育.结论 儿科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Kano分析的结果,首先满足患者认为的必备属性,其次为期望属性,后应开发魅力属性,从而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苏颖;李素芳;郑群;秦尚够;李绍焕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