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美琴;席淑新;彭峥嵘;傅瑾;冉冰
对1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采用L型覆膜气管支架置入联合胸腔冲洗,改善了患者发热、咳嗽、喘憋等症状.出院1个月后随访,纤维支气管镜复查支架无移位,患者正常生活.提出对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术后严密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做好咯血、咳嗽、严重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胸腔冲洗闭式引流冲洗术需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注意控制冲洗速度和冲洗液温度,巩固了介入治疗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邢丽娟;孔令煜;樊佳娜;王锋琦;刘晶晶;张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中文修订版医院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量表在国内护理人员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 将医院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量表翻译成中文,使用中文版量表对75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量表共18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66,分半信度系数为0.882;采用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园子2个,累计贡献率为65.876%,各条目在所属公因子上的负荷系数均>0.3.结论 中文修订版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宜作为国内医院关于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的评估工具.
作者:毛秋婷;赵梅珍;曾铁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2例鳄鱼泪综合征患者给予2%利多卡因患侧翼腭神经结节注射后,给予95%医用乙醇0.5~1.0 mL注射.结果患者出院时进食流泪症状明显缓解,泪液分泌试验患眼较治疗前减少.提出对此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入院后配合医生做主、副泪腺分泌功能试验,乙醇注射过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术后观察穿刺点渗血渗液、水肿以及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确保了患者安全,巩固了治疗效果.
作者:郭海霞;冯慧萍;王娜;彭立媛;刘希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介绍延续护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期的应用及不足,提出应成立延续护理中心,拓展延续护理的方式和内容,提高延续护理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等措施.
作者:程波;袁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009~2013年我国分级护理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了解护理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分级护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2009~2013年国内正式发表的分级护理文献进行检索,利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文献年度变化、地区分布、期刊分布、内容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国内共发表分级护理相关文献168篇;广东、湖北、北京、山西四省市的发文量较多,共62篇,占总文献量的36.90%;刊录文献较多的期刊是《护理研究》、《全科护理》、《中国护理管理》和《护理学杂志》,4种期刊共收录文献55篇,其载文量占总文献量的32.74%;文献合作度为2.71,合著率为66.07%;研究热点集中在分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共76篇.结论 目前国内关于分级护理的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分级护理日益受到护理管理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分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关于分级护理的研究跨地域、跨机构合作程度不够,地区及单位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作者:李玉乐;吴欣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护士对妇科手术后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评估质量.方法 将妇科54名护士分成两组,实验组(n=27)护士使用自行设计的一级护理信息卡对妇科手术后的182例一级护理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对照组(n-27)护士按常规对妇科手术后的180例一级护理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结果 实验组护理评估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护理服务满意度6个条目中业务娴熟、责任心强、主动关心患者及健康教育到位4条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使用一级护理信息卡可以提高临床护士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评估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建芳;庄秋英;谢丽梅;张新红;王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改革整形科分级护理制度,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 整形科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对护理级别进行重新划分,即病情巡视级别和基础护理级别,医生下达的护理级别为病情巡视级别,不合该级别所包括的基础护理项目,而患者的基础护理级别是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后制定,为患者提供符合病情的分级护理和基础护理项目,使用PDA进行病情巡视.结果 改革分级护理制度后,患者满意度为(97.45±8.88)分,与改革前的(89.85±7.3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级护理制度改革有利于护士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确保护理决策符合患者需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小青;蔡艳丽;李媚;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综合评价早断脐与晚断脐对足月儿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为临床选择佳断脐时机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数据库检索关于延迟断脐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以RevMan5.1软件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晚断脐组出生时血红蛋白浓度、出生后2h内红细胞压积、出生后24~48 h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早断脐组(SMD为0.76、0.02、1.46),出生4~6个月时早断脐组铁缺乏症发病风险高于晚断脐组(OR=0.36);而出生后两组红细胞增多症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OR=2.61,P>0.05).结论 晚断脐是预防婴幼儿贫血的一种较为有效、廉价的途径.
作者:黄蓉;万宏伟;侯燕文;周敏;朱静;朱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实施网络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科室建立QQ群2个,邀请患者加入QQ群,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将宫颈癌预防、筛查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发布在QQ群中,每天各安排一名医生、护士于19:00~21:00在线上答疑,预约入院时间等.结果 实施前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对医生的总体满意率为89.0%,对护士的总体满意率为90.0%,实施后分别提升至99.0%及98.0%.实施后患者放射性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对宫颈癌放化疗治疗患者采用网络开展延续性护理有效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并降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江梅英;林楠;陈小英;林锦霞;叶婷;陈剑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开放性骨折无创口感染患者支架外固定术后负压封闭引流(VSD)水封瓶佳的更换时间.方法 对120例无创口感染的开放性骨折行支架外固定术VSD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每天更换水封瓶1次,B组每3天更换1次,C组每周更换1次.追踪监测水封瓶内引流液、创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VSD留置期间三组创口分泌物、引流瓶内细菌培养阳性率,引流期间堵管、管道破损发生率,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于无创口感染的开放性骨折患者支架外固定术VSD水封瓶每周更换1次不会增加创口感染、引流管堵管、破损的发生率.
作者:鲁娟;吴娇臻;吴小洁;陈珍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选取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常用病情指标设计成量化评估表,将其中的体质量、腹围及左、右卵巢直径4个指标,根据病情波动,量化绘制形成趋势图,同时在表格底部设有24 h出入量、尿量、胸水、腹水、血清蛋白浓度、血清雌二醇(E2)浓度填写栏.此评估表可直观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趋势,节省查阅各种记录单的时间.
作者:彭轩峦;万盈璐;丁颖;刘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口臭、舌苔及口腔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神志清楚的10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按常规漱口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疏肝醒脾汤配合叩齿咽津法进行口腔护理.结果 干预5d后,观察组口腔并发症及肝臭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退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采用疏肝醒脾汤配合叩齿咽津法进行口腔护理能明显减少感染、出血、口腔溃疡等口腔并发症发生,对退苔及消除肝臭味效果显著.
作者:刘倩;郭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尿管拔除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将120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尿管拔除方法;观察组拔管前膀胱充盈训练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后一次夹闭尿管当患者有尿意时尿道内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抽空尿管气囊内液体后再往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0.6~1.0 mL,患者自行排出尿管.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主观舒适感、拔管后至出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改进拔除方法可避免直接拔管对尿道的损伤,有效减少患者在拔管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血尿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冬梅;李莲英;胡敏芝;黄石群;李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关注亲属肾移植供体的健康,探讨回访式护理指导对此类人群的作用.方法 将89例亲属肾移植供者按照其意愿分为参与组5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术后重点教育;参与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回访式护理指导,即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供者保持长期联系,持续教育.2年后,复查相关生化指标并调查其相关的生活行为,比较肾功能损害因素阳性个体发生率.结果 参与组肾功能损害因素阳性个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 回访式护理指导通过正确引导亲属肾移植供体的生活行为方式,有益于肾移植供者的预后和长期自我健康保护.
作者:陈丽丽;杨荆艳;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康复视频示教片在颈椎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颈椎病术后患者按时间顺序分成两组.实验组应用科室自制的康复视频示教片进行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锻炼教育方式.结果 实验组各项功能锻炼技能完全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下床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康复视频示教片通俗易懂,易被患者接受,对促进患者康复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龙彩雪;何海霞;陈建;黄世敏;高艳;关丽;徐瑞茹;冯程程;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综述围绝经期妇女的管理策略现状和管理策略影响因素,其管理策略包括药物疗法、补充替代疗法、中医疗法、生活方式干预、社会支持干预等,旨在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管理水平,并为健康专业人员进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华;汪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9例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杂交手术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接受一期头臂血管重建并腔内血管覆膜支架植入,手术耗时平均347.0 min.术后复查大动脉CTA均无支架内漏及人造血管堵塞等情况发生,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至今均存活.提示对此类患者,护士需同时具备内外科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术前术后需做好意识、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疼痛的监测和控制,术后还需做好引流量、出入量及伤口情况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潘洁;周雁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将超前镇痛护理理念用于食管癌术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管理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将201例食管癌术后压疮高危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101).对照组术后按压疮管理常规制度落实Braden量表评分及各项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压疮管理中融入超前镇痛护理理念,即在可诱发患者剧痛的压疮护理操作前预见性评估疼痛,医生根据评分实施药物镇痛,在实施镇痛后对患者开展压疮护理操作.结果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Braden评分存在时间、交互及干预主效应(均P<0.01),观察组Braden评分提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压疮实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超前镇痛护理对术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管理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董翠萍;汪晖;童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护士锐器伤的行为控制实践与安全器具使用的基线情况.方法 参照CDC预防针刺伤工作手册制定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行为控制实践与安全器具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并对23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锐器伤行为控制实践得分为41.30±5.05,安全器具使用得分为55.19±13.28.不同科室、职称及工作年限的护士锐器伤行为控制实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锐器伤的行为控制实践与安全器具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应推广使用安全器具,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尤其是要重视ICU和低年资及初级职称护士的培训.
作者:梁素娟;陈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股份制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薪酬激励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过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夜班补贴,对非事业编制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激励转正,临床与非临床科室护理人员薪酬拉开差距等方法激励护理人员.结果 实施薪酬激励方法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稳定性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节假日、夜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降低.结论 薪酬激励提高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来文萍;徐红燕;陈伟娣;杜小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