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龚美芳;李娟;孙晓

关键词: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 优质护理服务, 信息化建设
摘要:目的 探索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与医院HIS系统实现对接,通过无线网络结构动态性、实时显示患者基本信息,并集患者健康教育、医院及科室介绍、费用查询、满意度调查为一体.结果 自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在神经外科试用以来,患者出院满意度由82%上升至95.8%;每天每名责任护士可节约用于更换床头卡信息的时间约1h;及时更新患者的医疗信息,避免了因医—护、护—护、护—患之间沟通不及时、不正确等造成的信息延误或错误.结论 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的应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护理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与手机使用习惯的关系研究

    目的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探讨手机清洁度与手机使用习惯的关系,为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医院5类20个科室/部门的180名医务人员手机清洁情况进行ATP检测,以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手机使用习惯.结果 180部医务人员手机ATP值低92 RLU,高75 000 RLU,平均4 800.8 RLU,中位数2 604.0(P25=1470.5,P75 =5489.5),手机清洁合格率为5.56%;不同性别医务人员及不同清洁消毒方式及频率的手机A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务人员手机污染严重,手机使用习惯,清洁消毒方法、频率对手机清洁度有一定的影响.医务人员应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接打手机前洗手,使用一次性套袋,每天对手机进行清洁消毒,可保持手机清洁,减少病原菌传播,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发生.

    作者:郑雪梅;平宝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1例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广泛侵袭性毛霉菌感染的护理

    总结1例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广泛侵袭性毛霉菌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做好感染创面和用药的观察与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管理好呼吸道,同时给予营养和心理支持.感染创面1个月后得到控制;3个月后,除右大腿后侧、颈部后侧和双肩部共约2%创面为肉芽组织外,其他创面全部愈合,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全身创面完全愈合.

    作者:陈淼;谭惠仪;潘丽沁;陈丽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护士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衡阳市2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51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心理契约和工作倦怠现状,并探讨两者间关系.结果 护士心理契约中医院责任得分2.98±0.39,高于护士责任的得分(1.78±0.53),护士工作倦怠总均分为2.80±0.55,护士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医院团队责任和护士团队责任可预测情绪衰竭,医院现实责任和医院团队责任可预测玩世不恭,护士团队责任、护士现实责任和护士发展责任可预测成就感低落.结论 心理契约是护士工作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医院管理者应根据护士心理契约中的不足之处,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护士的工作倦怠.

    作者:周艳辉;侯爱和;李文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管道护理中安全管理策略的实施

    目的 探讨管道护理中安全管理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实施管道安全管理策略,包括制订和完善管道护理相关制度及流程;规范管道护理标识;改良管道固定方法;强化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等.结果 实施管道安全管理策略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管道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对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实施安全管理策略后,增强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也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郁新;许超丽;李谨;王静波;周莉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下肢运动操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探讨下肢运动操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126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妇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术前给予下肢运动操指导,术后协助进行下肢运动操锻炼.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58%,对照组为12.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运动操可以明显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姜雪芹;张新颖;臧红霞;王福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Excel定时提醒功能在药品有效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并运用Excel实现定时提醒功能来管理药品有效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Microsoft Excel软件平台下,通过定人、定时、定期收集药品的有效期等相关信息,建立标准化的药品有效期电子表格,并利用Excel所包含的相关函数来实现定时提醒功能,对有效期<30 d、<7d、<0 d(过期)的药品进行三级预警.结果 通过Excel能实现定时提醒功能,可实现近失效期药品三级自动预警.结论 Excel实现定时提醒功能的方法科学、有效,不仅优化了护士的工作流程,而且能提高药品有效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作者:黄馨;杨玉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自制冰眼罩在眼部整形术后的应用

    重睑、祛眼袋等眼部整形美容手术在面部五官整形美容中极为常见.局部冷敷治疗对减轻或防止术后出血、肿胀、淤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普遍选择冰袋冷敷[1],传统冰袋不足之处有:双眼术后需用2个冰袋(左右眼各一),冰袋与术区贴合性差,难以固定,容易移位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自制一种冰眼罩,经临床应用,获医护人员及患者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文娟;冯国华;何雪琴;张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 提升导管护理质量,减少意外拔管,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导管小组在对全院各病区带有导管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29种导管的临床护理操作规范,并完善导管各种规章制度及交接流程、制定转运过程中导管的处理原则.结果 导管标准化程序建立后,各种导管非计划拔管发生数由2012年的35例次降至2013年的16例次.2013年导管固定规范率、标识规范使用率,护理人员对意外拔管紧急处理掌握合格率,首次置管护理文件书写记录合格率,患者对导管自护知识知晓合格率显著高于2012年(P<0.05,P<0.01).结论 导管标准化程序的建立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导管护理规范性,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各种导管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管道护理安全.

    作者:樊小朋;周凯云;朱小英;顾玉英;杨志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索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与医院HIS系统实现对接,通过无线网络结构动态性、实时显示患者基本信息,并集患者健康教育、医院及科室介绍、费用查询、满意度调查为一体.结果 自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在神经外科试用以来,患者出院满意度由82%上升至95.8%;每天每名责任护士可节约用于更换床头卡信息的时间约1h;及时更新患者的医疗信息,避免了因医—护、护—护、护—患之间沟通不及时、不正确等造成的信息延误或错误.结论 无线电子床头卡系统的应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护理质量.

    作者:龚美芳;李娟;孙晓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目视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目视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目视管理中常用的定位、颜色、标识、看板等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对实施目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护理质量中分级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护理安全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者低于实施前(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 运用目视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郎红娟;朱银星;张娜;刘珂欣;赵艾;雷巧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穴位按摩及抚触对局麻拇外翻术患者生命体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改善局部浸润麻醉下拇外翻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焦虑情绪.方法 将60例拇外翻局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穴位按摩及抚触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中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术后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局麻下拇外翻手术患者实施穴位按摩及抚触可以降低由手术引发的应激反应,缓解焦虑状态.

    作者:任华;曾毅;田丽云;王静霞;李雯嘉;蔡志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椎间盘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治疗中重视患者感受,治疗后加强体位、饮食、功能锻炼等指导.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护理,487例患者腰部疼痛症状及行走状况均改善,神经功能JOA评分为(26.55±1.20)分,其中神经功能改善达优275例,良148例,其余患者无明显改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为(2.45±1.26)分,腰部疼痛明显改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16.38±1.19)分,功能障碍明显减轻,随访6~12个月,无一例病情加重.结论 在患者行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全程各个细节的护理、指导,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恢复日常工作及生活.

    作者:周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综述应用留置针静脉输液致机械性、化学性、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机械性静脉炎与导管型号、输液量、导管穿刺与固定技术有关;化学性静脉炎与药物性质、输液速度、液体温度、封管技术有关;感染性静脉炎与操作者手卫生、无菌操作、导管拔除或替换时间、输液装置及敷贴更换时间有关;血栓性静脉炎与导管材质、穿刺部位有关.此外,高龄、女性、血液高凝状态及免疫力低下患者是静脉炎的高危人群.提出应提高临床护士对各类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能力,有利于降低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留置针使用效能.

    作者:陶艳玲;周春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康复期脊髓损伤照顾者护理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了解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护理负担、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16名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进行调查.结果 照顾者护理负担总分(41.01±16.57)分,影响因素为照顾者健康状况及每日照顾时间(P<0.05,P<0.01);照顾者生活质量总分(81.14±11.30)分,影响因素为照顾者护理负担、照顾者健康状况及有无协助照顾者(P<0.05,P<0.01).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护理负担处于中度水平,生活质量较差,照顾者的健康状况及每日照顾时间可影响照顾者的护理负担及生活质量.应合理安排照顾者每日照顾时间,关注照顾者健康状况,采取措施减轻照顾者护理负担,达到提高照顾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李妍;南逸平;张婧珺;刘宁;李小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抗高压PICC在影像检查静脉团注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抗高压PICC在影像检查静脉团注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对42例患者采用抗高压PICC,通过强化高压注射前的评估、重视注射过程中的观察和规范导管的维护,保证经抗高压导管在造影剂静脉团注中的安全应用.结果 42例中1例置管42 d后因躁动脱管仅完成1次静脉团注,1例注射碘帕醇注射液后出现过敏性休克仅完成1次静脉团注,2例导管腔内血栓堵塞经使用尿激酶溶栓后恢复通畅,其余导管无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静脉团注.结论 抗高压PICC能满足患者CT或核磁共振增强检查和输液治疗的需求,提高静脉高压团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冯丽娟;童瑾;孙杉杉;余琪;赵洁;韩学惠;王峻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连续随访强化教育对糖尿病足溃疡复发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连续随访强化教育对糖尿痛足溃疡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外科门诊就医治愈的1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于后1次就医及1个月复诊时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连续12个月的电话随访强化教育.结果 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饮食行为、生活习惯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足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随访强化教育能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知识的掌握,改善其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溃疡的复发率.

    作者:胡辉;李岩;吴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专科化管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专科化管理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 将2009~2011年使用的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12~2013年的设为实验组,成立二级库,实施专科化管理,即专库、专柜、专人管理;建立并实施精细、贵重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和使用的规范化流程.结果 实验组精细、贵重手术器械的丢失率和损坏率均低于对照组、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精细、贵重器械使用后等待清洗处理时间、接台使用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科学、规范的专科化管理,能提高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使用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作者:曹艳冰;戴红霞;常后婵;刘新莲;易为群;冯素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呼吸功能锻炼仪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仪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行肺叶切除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呼吸功能锻炼;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60例设为观察组,常规呼吸功能锻炼基础上采用LEVENTON 1200040型呼吸功能锻炼仪进行锻炼.结果 术后第2天观察组肺复张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老年患者在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使用呼吸功能训练仪可有效地改善呼吸功能,促进术后肺复张.

    作者:刘茜;湖佩琳;翟文佳;廖春丽;王晓晶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 了解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对110例完成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中72例院外康复锻炼依从性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康复锻炼依从性差与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有关(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差,家庭月人均收入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以预防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海卿;席淑新;吴沛霞;叶向红;王苏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创面植入氟尿嘧啶微粒的护理

    目的 总结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肝创面植入氟尿嘧啶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62例肝细胞癌行肝切除后患者术中肝创面植入氟尿嘧啶微粒,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积极处理局部疼痛、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感染等不良反应,对并发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肾功能不全、胆漏的患者加强观察及护理.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肾功能不全、胆漏各1例,经对症治疗均缓解.随访至2014年1月31日.患者术后1、2年的无瘤生存率为83.9%、72.6%.结论 对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肝创面植入氟尿嘧啶患者加强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提高了区域性化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保证了治疗效果.

    作者:郑芹;卢彩霞;薛峰;孙延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