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按摩及抚触对局麻拇外翻术患者生命体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任华;曾毅;田丽云;王静霞;李雯嘉;蔡志艳

关键词:拇外翻, 局部浸润麻醉, 焦虑, 穴位按压, 抚触,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改善局部浸润麻醉下拇外翻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焦虑情绪.方法 将60例拇外翻局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穴位按摩及抚触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中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术后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局麻下拇外翻手术患者实施穴位按摩及抚触可以降低由手术引发的应激反应,缓解焦虑状态.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病院护士职业压力状况的调查及干预

    目的 了解老年病院护士职业压力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 对老年病院内分泌科、老年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骨科、普外科共7个科室的护士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各随机抽取100名护士进行职业压力调查.结果 干预6个月后,护士职业压力总分及5个维度评分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老年病院护士职业压力普遍存在,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护士的职业压力,从而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李建军;郑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专科化管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专科化管理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 将2009~2011年使用的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12~2013年的设为实验组,成立二级库,实施专科化管理,即专库、专柜、专人管理;建立并实施精细、贵重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和使用的规范化流程.结果 实验组精细、贵重手术器械的丢失率和损坏率均低于对照组、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精细、贵重器械使用后等待清洗处理时间、接台使用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科学、规范的专科化管理,能提高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使用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作者:曹艳冰;戴红霞;常后婵;刘新莲;易为群;冯素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临床护士对奖金分配的满意度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奖金分配方案的满意度及对绩效考核的需求,为制定合理的绩效分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38名临床护士,进行奖金分配方案满意度及需求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对奖金分配的满意度仅15.2%~31.2%;42.8%的护士愿意按绩效考核分配奖金;护士认为绩效考核分配应结合工作量、职称、年资、班次、岗位、工作质量等指标,支持率为58.7%~93.5%.结论 为稳定护理队伍,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公平合理的奖金绩效分配方案.

    作者:鱼莉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导道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 规范预防导管滑脱管理,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方法 制定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监控表和导管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将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监控表和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应用于临床并进行动态管理.结果 实施后高危拔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实施导管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能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作者:刘霞;杨贵云;张泓;辜丽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护士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衡阳市2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51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心理契约和工作倦怠现状,并探讨两者间关系.结果 护士心理契约中医院责任得分2.98±0.39,高于护士责任的得分(1.78±0.53),护士工作倦怠总均分为2.80±0.55,护士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医院团队责任和护士团队责任可预测情绪衰竭,医院现实责任和医院团队责任可预测玩世不恭,护士团队责任、护士现实责任和护士发展责任可预测成就感低落.结论 心理契约是护士工作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医院管理者应根据护士心理契约中的不足之处,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护士的工作倦怠.

    作者:周艳辉;侯爱和;李文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QQ群健康指导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QQ群健康指导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骨科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住院期间按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及肢体功能训练,出院时由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告知出院功能锻炼的方法、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骨科护士建立QQ群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结果 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QQ群形式对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可不断帮助患者强化康复观念,提高遵医行为,降低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左金梅;王娜;刘敏;马广平;陈璐;黄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综述应用留置针静脉输液致机械性、化学性、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机械性静脉炎与导管型号、输液量、导管穿刺与固定技术有关;化学性静脉炎与药物性质、输液速度、液体温度、封管技术有关;感染性静脉炎与操作者手卫生、无菌操作、导管拔除或替换时间、输液装置及敷贴更换时间有关;血栓性静脉炎与导管材质、穿刺部位有关.此外,高龄、女性、血液高凝状态及免疫力低下患者是静脉炎的高危人群.提出应提高临床护士对各类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能力,有利于降低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留置针使用效能.

    作者:陶艳玲;周春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 提升导管护理质量,减少意外拔管,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导管小组在对全院各病区带有导管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29种导管的临床护理操作规范,并完善导管各种规章制度及交接流程、制定转运过程中导管的处理原则.结果 导管标准化程序建立后,各种导管非计划拔管发生数由2012年的35例次降至2013年的16例次.2013年导管固定规范率、标识规范使用率,护理人员对意外拔管紧急处理掌握合格率,首次置管护理文件书写记录合格率,患者对导管自护知识知晓合格率显著高于2012年(P<0.05,P<0.01).结论 导管标准化程序的建立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导管护理规范性,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各种导管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管道护理安全.

    作者:樊小朋;周凯云;朱小英;顾玉英;杨志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新型多功能输液架的设计与应用

    手术室是外科患者手术治疗的场所,如何让手术室的设施更符合治疗又方便手术工作人员使用,是管理者的职责之一.为使无菌方盘放置到便捷之处,减少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来回走动的次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笔者于2012年研制出多功能输液架,现已在手术间全面推广应用,非常实用、方便,获手术室工作人员一致好评,介绍如下.

    作者:李莲英;刘燕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孕妇体质量管理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孕妇体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孕妇体质量管理效果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3例孕产妇孕期体质量管理资料,应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体质量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个人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识缺乏、生理状况和行为习惯;支持系统的影响,包括家庭支持、专业指导和环境因素.结论 不断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力度、充分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建立规范的孕期体质量管理模式将有利于提高孕妇体质量管理效果.

    作者:李明慧;廖碧珍;张紫琪;王沙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病区护士参与质量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实施前)单纯由护士长和质控员实施病区护理质量管理;2013年(实施后)全体护士参与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质控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将质控结果纳入护士当月绩效考核.结果 全体护士参与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后,病区护理质量指标检查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全体护士参与质量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满意度.

    作者:乐革芬;吴丽娜;许妮娜;田丹英;唐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集中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的排班管理

    目的 探讨集中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的手术排班管理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手术安全.方法 在集中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采用制度化的管理手段、信息化的手术排班方式、流程化的操作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日间手术排班.结果 2013年4~12月,顺利完成日间手术7 740台,日均40台,单日高手术量61台,未发生1例差错事故.结论 信息化手术排班方式能节约大量物力,减少档案的收集与调阅时间,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合理排班和人员安排是日间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更是手术安全的有力保障.

    作者:徐燕;胡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自制无菌吸痰治疗盒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自制无菌吸痰治疗盒在人工气道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经有创人工气道吸痰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自制无菌吸痰治疗盒,每次吸痰时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少量无菌生理盐水注入预冲盒和冲洗盒内(要求预冲和冲洗吸痰管时将生理盐水吸尽).使用前对预冲盒和冲洗盒进行细菌培养取样,并在使用4h、8h、12 h、16 h、20 h、24 h分别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对照组使用常规吸痰盘,使用玻璃瓶装生理盐水作为预冲液和冲洗液,4h更换1次,更换前进行取样细菌培养.对两组护士单次吸痰耗时及患者每日吸痰相关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预冲液、冲洗液使用前取样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使用后4h观察组预冲液为阴性,对照组2例阳性;观察组护士单次吸痰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吸痰相关费用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自制无菌吸痰治疗盒吸痰,24 h更换1次不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并能减轻护士工作量,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作者:徐素琴;杨柳;袁宏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研究进展

    综述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LCF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常见并发症包括低颅压症、颅内感染、堵管、颅内积气和神经根刺激症状等,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尽量保持匀速引流,避免脑脊液回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管路受压,避免引流装置意外分离等.LCFD术后并发症较多,需提供全面精细化护理,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张艳云;汪小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 了解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对110例完成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中72例院外康复锻炼依从性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康复锻炼依从性差与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有关(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差,家庭月人均收入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以预防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海卿;席淑新;吴沛霞;叶向红;王苏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连续随访强化教育对糖尿病足溃疡复发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连续随访强化教育对糖尿痛足溃疡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外科门诊就医治愈的1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于后1次就医及1个月复诊时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连续12个月的电话随访强化教育.结果 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饮食行为、生活习惯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足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随访强化教育能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知识的掌握,改善其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溃疡的复发率.

    作者:胡辉;李岩;吴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麻醉复苏期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识别麻醉复苏期患者医疗处置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改进复苏流程.方法 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工具,对患者麻醉复苏期医疗处置流程进行分析,查找每个医疗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流程不明确、人员职责不清楚及技能培训不到位等关键环节,实施改进措施1年.结果 麻醉复苏期患者医疗风险危机值(RPN)由改进前的1 721降至357,不良事件发生率由改进前的2.40%降至0.97% (P<0.01).结论 运用FMEA对麻醉复苏期患者实施医疗风险管理,有助于规范患者麻醉复苏工作流程,保障了患者复苏期全过程的安全,有利于麻醉复苏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张琼;张际;郑显兰;王寿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呼吸功能锻炼仪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仪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行肺叶切除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呼吸功能锻炼;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60例设为观察组,常规呼吸功能锻炼基础上采用LEVENTON 1200040型呼吸功能锻炼仪进行锻炼.结果 术后第2天观察组肺复张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老年患者在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使用呼吸功能训练仪可有效地改善呼吸功能,促进术后肺复张.

    作者:刘茜;湖佩琳;翟文佳;廖春丽;王晓晶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与手机使用习惯的关系研究

    目的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探讨手机清洁度与手机使用习惯的关系,为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医院5类20个科室/部门的180名医务人员手机清洁情况进行ATP检测,以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手机使用习惯.结果 180部医务人员手机ATP值低92 RLU,高75 000 RLU,平均4 800.8 RLU,中位数2 604.0(P25=1470.5,P75 =5489.5),手机清洁合格率为5.56%;不同性别医务人员及不同清洁消毒方式及频率的手机A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务人员手机污染严重,手机使用习惯,清洁消毒方法、频率对手机清洁度有一定的影响.医务人员应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接打手机前洗手,使用一次性套袋,每天对手机进行清洁消毒,可保持手机清洁,减少病原菌传播,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发生.

    作者:郑雪梅;平宝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穴位按摩及抚触对局麻拇外翻术患者生命体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改善局部浸润麻醉下拇外翻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焦虑情绪.方法 将60例拇外翻局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穴位按摩及抚触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中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术后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局麻下拇外翻手术患者实施穴位按摩及抚触可以降低由手术引发的应激反应,缓解焦虑状态.

    作者:任华;曾毅;田丽云;王静霞;李雯嘉;蔡志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