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季一主题情景演示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

高祖梅;陈兰;李宏;张晓琴;孟燕

关键词:护理缺陷, 一季一主题情景演示, 缺陷管理,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一季一主题情景演示活动对修正护理人员错误行为,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析每季度全院护理缺陷发生的类别及数量,确定该季护理缺陷整改的主题,然后将缺陷编制成情景演示剧本,在每季的护理质量讲评会前演示,并组织全体护士观看并展开讨论.结果 90.9%~99.4%护理人员认可一季一主题情景演示,可引起护士对缺陷的重视;同时通过对缺陷的情景再现,强化了护理人员对正确操作的认识,规范了自身行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也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109起下降到2011年的28起.结论 一季一主题护理缺陷整改活动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了患者安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知识态度信念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知识、态度、信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7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急性冠脉综合征反应指数量表(ACSRI)和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知识均分为12.11±2.93,态度均分为14.31±3.01,信念均分为22.71±3.81;患者的知识受住院次数影响;态度受心脏病病史、心脏病家族史、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影响;信念受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类型、居住状况影响.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知识、态度、信念水平偏低,受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医务工作者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知识、态度、信念水平,缩短患者决策延迟时间.

    作者:高晖;曹英娟;赵阳;娄凤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入户技巧

    总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入户技巧,包括细心做好入户前的各项准备,人性化地选择入户时间,规范入户时的礼貌用语等,以提高入户成功率,促进入户服务及时高效地完成.提出社区医护人员运用上述护理技巧,做好重点人群的入户服务,再普及到千家万户,可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

    作者:沈瑞芳;夏清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专职介入护士干预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职介入护士护理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血压影响.方法 将12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围术期由病房当班护士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由专职介入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前和术中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职介入护士实行一对一护理干预,能更充分地做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提高患者心理顺应能力,有利于稳定情绪、稳定血压.

    作者:张文静;梁肖玉;李少芳;古瑞平;郑金燕;陈冰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机短信在患者出院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机短信在患者出院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首次在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告知等方法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机短信形式进行出院指导.结果 两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出院护理时间、出院手续办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将手机短信运用于出院护理中,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缩短患者及家属出院手续的办理时间.

    作者:肖菲;陈冬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国内外预防患者跌倒护理方法研究进展

    探讨国内外预防患者跌倒的常用方法,为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患者跌倒的佳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我国预防患者跌倒的常用方法有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跌倒流程管理方法、不同健康教育模式、专科护士预防跌倒的工作模式、循证护理方法等.国外预防患者跌倒的常用方法有循证护理方法、跨学科方法、职业疗法、不同层次预防跌倒的项目开发等.国内外预防患者跌倒的研究上存在差距,我国可借鉴国外经验,拓宽规模和领域,探索出适合我国的跌倒评估、预防与干预为一体的完整体系.

    作者:王倩;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管路的改良与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透析管路对提高血液透析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的作用.方法 改良透析管路,即将透析管路的泵前补液口(30 cm)延长至80 cm,末端做成输液器的形状,交厂家制作成成品.2012年7~8月分别用常规透析管路(常规组)和改良透析管路(改良组)各1 100套进行密闭式预冲并比较两组工作效率和应用成本.结果 两种透析管路的操作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改良透析管路应用成本相对较低.结论 应用改良透析管路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污染环节.

    作者:何亚娟;程美兰;李建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强化冷凝水控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呼吸机冷凝水的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冷凝水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加热导线型湿化器防止冷凝水形成,观察及比较两组机械通气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0.8%、病死率为17.0%,对照组分别为41.5%、3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强化冷凝水的控制可明显减少VAP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张海燕;缪彩红;汪海燕;陈文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卧床患者变换体位护理垫的设计与应用

    长期卧床患者如不定时变换体位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废用综合征、压疮等,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及时变换体位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对于肥胖、无自主能力的患者,护士在帮助患者变换体位的过程中极为困难.传统变换体位需要多名护士共同协作,不仅费时费力、极易损伤操作者腕部及肩部的肌肉关节,而且由于施力不到位,可能使患者不舒适或体位不正确.鉴此,笔者设计制作卧床患者变换体位护理垫(下称护理垫),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逸婧;白姣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的时间管理研究

    目的 探讨时间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实施血液透析护理常规管理的7 530例次透析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时间管理的8 030例次透析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时间管理能提高护士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帮助护士达成高质量工作目标,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颜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抗生素脑病患者的护理

    对5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抗生素脑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临床症状和治疗的观察护理、饮食和安全护理等.结果 4例症状缓解出院,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提出有效的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于晓霞;王雅琳;徐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理暗示在敏感多疑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暗示对敏感多疑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对32例敏感多疑的肿瘤患者采取语言与非语言的措施进行心理暗示治疗及护理.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显著轻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 暗示疗法能消除敏感多疑患者的不良心理,是促进患者心身健康、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心理护理措施.

    作者:刘林林;迟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导管缝合固定与贴膜固定法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将6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成缝合固定组和贴膜固定组各30例,比较两组导管固定时间、导管脱出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结果 贴膜固定组导管固定时间显著短于缝合固定组(P<0.01),两组导管脱出和CR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贴膜固定组导管脱出率相对高于缝合固定组,CRBSI发生率相对低于缝合固定组.结论 贴膜固定法既可节省操作时间,又可减少CRBSI的发生,适用于急诊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后的固定,但在贴膜固定期间应注意防范导管脱出.

    作者:周姝;陈蓓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生活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人文关怀导向的生活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由医生根据病情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开具分级护理医嘱,护士根据分级护理的要求实施生活护理;观察组在医生开具分级护理医嘱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理念运用至生活护理中,如在充分评估患者的基础上由患者参与决定生活护理的时间、内容、实施者等.比较两组基础护理分数和患者对基础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生活护理有助于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丽凯;李丽萍;何华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二黄归芷膏灌注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辨证施护

    对180例诊断为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采用二黄归芷膏直肠灌注治疗,同时按照中医证型辨证施护,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及日常调护等.治疗2个疗程后,124例痊愈,42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提示二黄归芷膏治疗溃疡性直肠炎配合辨证施护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年姑;沈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需求,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在哈尔滨市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本科、大专、中专护生各5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需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学历的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一般需求,如学历、年龄、带教人数等存在不同;对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态度和老师素质两方面需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需求不同,教学管理人员应根据护生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尽量满足其对临床实践教学的需求,以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和效果.

    作者:赵洪梅;郑守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输血器密闭加水湿化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机湿化器加水时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和舒适度的方法.方法 将8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在患者呼吸机湿化灌上连接无菌输血器和无菌注射用水,形成密闭加水通路持续向湿化瓶内滴注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41例)按传统方法断机以无菌注射用水瓶直接加水.结果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护士操作耗时、呼吸机断开次数及患者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呼吸机湿化器采用输血器密闭加水法在预防感染、维持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保证治疗质量等方面有较好作用,并且成本低,操作简单易行,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吴丹;张维林;冯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保护动机理论在糖尿病高危足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进行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自我效能和糖尿病足相关指标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 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生存质量评分及糖尿病足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临床疗效有效,并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娜;侯爱和;刘丽;高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一季一主题情景演示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季一主题情景演示活动对修正护理人员错误行为,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析每季度全院护理缺陷发生的类别及数量,确定该季护理缺陷整改的主题,然后将缺陷编制成情景演示剧本,在每季的护理质量讲评会前演示,并组织全体护士观看并展开讨论.结果 90.9%~99.4%护理人员认可一季一主题情景演示,可引起护士对缺陷的重视;同时通过对缺陷的情景再现,强化了护理人员对正确操作的认识,规范了自身行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也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109起下降到2011年的28起.结论 一季一主题护理缺陷整改活动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了患者安全.

    作者:高祖梅;陈兰;李宏;张晓琴;孟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责任护士护理查房制度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建立责任护士护理查房制度对综合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00例由护士长选取病例指定一名资历较高的护士进行集体查房,每月1次;观察组100例实施责任护士护理查房制度.结果 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结论 责任护士护理查房制度的建立和施行促进了护理服务的良性运行.

    作者:宋方平;郑兰英;刘咏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捏脊联合腹部按摩护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目的 观察捏脊联合腹部按摩护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于餐后1 h进行捏脊联合腹部按摩护理,2次/d;对照组于喂奶前30 min予以金双歧250 mg口服,3次/d.干预10 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捏脊联合腹部按摩护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优于金双歧口服法,且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卫华;季武兰;鲍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