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疗机构提前配制皮试用药细节管理现状调查

汤建荣;徐明霞;张莉;张爱华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皮试用药, 提前配制, 管理
摘要:目的 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提前配制皮试液及用药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对提前配制皮试用药细节管理的依从性.方法 随访6所基层医疗机构配制皮试及用药细节管理的状况,发放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皮试用药细节管理认知情况调查表,对执行皮试用药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85.25%的护理人员认为可提前配制皮试液、82.35%的患者采用的是提前配制皮试液,低温保存、复温使用、瓶装保存等认知程度与落实情况不成正比.结论 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落实皮试用药中细节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应高度重视并建立临床皮试用药细节管理制度,以消除基层医疗机构皮试用药环节中的危险因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科肿瘤术后谵妄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胸科肿瘤术后谵妄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入住本院ICU的胸科肿瘤术后93例谵妄患者,评估谵妄及其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规律睡眠周期,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结果 93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53例单纯依靠护理干预症状即可获得缓解,40例需联用药物干预.无一例发生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 及时、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胸科肿瘤术后患者的谵妄症状及其程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小林;鲍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适合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用专家排序法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权重分析.结果 专家问卷的回收率为96.67%,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67,指标的变异系数<0.25,协调系数为0.135~0.310、P<0.01,专业人文素养的权重高于临床护理能力.形成了2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评价,亦可作为学生实习工作的标准.

    作者:陈焕芬;尚少梅;郝树臣;费鸿;张翠华;闫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直角梯形枕在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在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多数患者采用俯卧位,头偏向右侧,但此种姿势嘴角贴近操作台面,经常有胃内容物返流,有导致患者窒息的安全隐患.鉴此,我科设计了直角梯形枕用于ERCP术中,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彭翔;宋国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床旁交接班流程优化

    目的 探讨床旁交接流程优化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分析原有床旁交接班流程存在的不足,对交接班前准备、交接内容、形式、质量督察等进行流程优化,并以自行设计的交接班流程现状调查表及交接质量督察进行评价.结果 3个月后,患者对护士床旁交接班的总体评价显著优于流程优化前(P<0.05),床旁交接班质量提高.结论 床旁交接班流程优化增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交接班质量.

    作者:朱蓓;徐剑鸥;眭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评价病区实习护生带教与护理管理状况,找出相关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方法 自行设计病区临床护理工作及临床带教管理状态调查表,对2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带教问卷总分(52.65±3.77)分,出科操作考核与参与分管床位调查项得满分,护士长是否热心教学调查项得分低;临床护理工作现状问卷总分(64.22±1.48)分;满分项目包括晨晚间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到位、患者安全措施落实、护士的工作行为及态度不受护士长在班与否的影响、护士长每日“四查”、正常开展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与危重患者讨论、病区管理状态等;低得分项目是护工介入护士工作.结论 采用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能客观反映病区实习护生带教与护理管理状况,对改进和提高病区护理、教学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曹文学;王艳;王加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引流术(ENBD)鼻胆管固定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42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固定,观察组采用氧气鼻导管Y型双螺旋固定法.结果 两组均无一例发生脱管;两组鼻黏膜出血发生率、患者舒适度、皮肤美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中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患者痛苦,增加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翟咪咪;张毓萍;鱼晓清;赵书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气管套管配型与清洗灭菌方法的改进

    气管套管主要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借助气管套管以维护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1].通常情况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将气管套管的外套管和内套管插入患者气管内,8h后取下内套管,刷洗干净后煮沸30 min,冷却后套入外套管内,存在一定的弊端.2007年1月,我院将气管套管配型加以改进,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何敏;胡碧霞;袁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节镜手术中改良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关节镜手术中对关节腔持续有效灌注,始终维持关节腔内一定的液体灌注压,是关节镜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以往的关节镜手术常直接在防水台套的排水下方放置接水器具,大量的液体灌注很容易引起灌注液外溢,造成术区及术间地面的污染.从2009年始,我院对开展的关节镜手术使用改良负压吸引装置收集术中外流的灌注液,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玉美;王丽波;齐红霞;杨福珍;崔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9例高龄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制定完善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流程和措施,包括心理评估,肾功能预测手术风险性,术后及时监测病情,加强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 9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围术期死亡,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 个体化和预防性的整体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甜甜;叶国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饮食路径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饮食路径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制定的临床护理饮食路径表进行宣教,指导患者术前术后饮食.结果 两组患者腹胀、便秘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对饮食指导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临床护理饮食路径能帮助患者正确选择术前术后饮食,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钢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68例肝癌患者采取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护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无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1例术后出血及1例胆漏的患者再次开腹手术,其余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住院15.6d.结论 肝蒂横断法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可提高肿瘤切除率,细致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善艳;吕万丽;马勇;孙振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胸腰段脊髓损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胸腰段脊髓损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7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9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指标控制质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控制质量.结果 两组早期功能锻炼时间、患者康复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将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胸腰段脊髓损伤围术期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中,降低了临床医疗风险,促进了患者围术期康复,提升了临床专科护理水平.

    作者:王红;杨波;卢慧芳;李瑛;蔡洁;陈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电监护线路保护套的制作与应用

    心电监护仪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尤其在ICU的使用更为普及和频繁.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反复摩擦,心电监护的线路容易产生脱掉外皮的情况,线路脱皮后电缆线裸露在外,极易发生电缆线折断或者损坏.鉴此,笔者利用工作中的一次性输液器及一次性输氧管自制线路保护套,经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夏道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配合与监护

    目的 探讨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护理配合与监护要点.方法 对24例脑心双死亡的器官捐献者持续严密地进行心电和血压的监测,重点监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电图,及时为医师提供启动和中止ECMO的时机;配合医师进行ECMO的置管与运转以及各参数的监测与维护;做好拟献器官功能的监测与维护等.结果 24例脑-心双死亡的器官捐献者,在脑死亡后等待心脏停跳的过程中全部应用ECMO,ECMO支持时间51~380min.成功获取肝脏24个、肾脏34个、心脏2个、角膜46个,器官热缺血时间全部为0.24个供肝全部有效地用于24位肝移植患者,受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满意,痊愈出院.结论 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ECMO,对捐献者的严密监测、ECMO系统的维护以及对拟捐献器官功能的保护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石英;何洹;易建华;展淑敏;霍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基层医疗机构提前配制皮试用药细节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提前配制皮试液及用药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对提前配制皮试用药细节管理的依从性.方法 随访6所基层医疗机构配制皮试及用药细节管理的状况,发放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皮试用药细节管理认知情况调查表,对执行皮试用药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85.25%的护理人员认为可提前配制皮试液、82.35%的患者采用的是提前配制皮试液,低温保存、复温使用、瓶装保存等认知程度与落实情况不成正比.结论 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落实皮试用药中细节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应高度重视并建立临床皮试用药细节管理制度,以消除基层医疗机构皮试用药环节中的危险因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汤建荣;徐明霞;张莉;张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肠造瘘术后患儿造口及肛门同时扩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肠造瘘术后造口及肛门同时扩肛的效果,促进患儿肠道功能恢复,减少Ⅱ期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方法 将72例肠造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行Ⅱ期巨结肠根治术前,采用自行研制的有机玻璃扩肛器行造瘘口扩肛保守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持续3个月.观察组行造瘘口扩肛的同时行肛门扩肛每日1次,每次30 min.结果 观察组患儿肛管蠕动频率、节律及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儿肛管蠕动频率较慢,且幅度低浅,节律性较差.行Ⅱ期巨结肠根治术,术后均恢复良好,观察者肠梗阻及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肠造口术后患儿行肠造口及肛门同时扩肛治疗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功能恢复,使关瘘后上下肠段蠕动功能增强,有效防止术后肠梗阻及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作者:游倩;郭先娥;严辉;高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乳癌患者就医延迟及其疾病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乳癌患者就医延迟和对乳癌疾病认知的现状,为促进乳癌的早期防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就医情况调查表和乳癌相关知识问卷对92例乳癌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乳癌患者就医延迟发生率为31.5%,平均就医延迟时间为(155.7±75.2)d;在疾病认知方面,仅6.5%患者对乳癌知识掌握度高,68.5%患者对乳癌知识掌握度低.结论 乳癌患者就医延迟现象严重,乳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低,乳房自检意识缺乏,有必要对妇女进行乳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和自检技能的培训,提高妇女对于乳癌知识的认知率,降低就医延迟率.

    作者:优铁英;黄金;王雅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学习型组织文化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学习型组织文化进行护理管理,提高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从更新观念、层级管理、调研基层、加强培训、激励机制等5个方面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并应用于本院护理管理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00名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护士满意度问卷进行实施前后调查;实施前后抽取每名护士所负责患者3例,共1 800例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护士满意度总分及其在管理、工作负荷、与同事关系、个人成长与发展、工作被认可5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在创优知晓、主动服务、基础护理、出院体验、护理管理、红灯呼叫、陪护等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能提高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

    作者:龚丽娜;谢建飞;夏妙娟;胡铃;丁四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无菌假体内包装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自我防护

    髋关节置换术中人工扩髓时造成的血液飞溅无法避免,而个人保护措施大多仅是使用护目镜,当血液飞溅时,术者的护目镜、口罩、面部等均有可能被飞溅的血液污染,同时血液飞溅至操作台、无影灯、麻醉机等设备上,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有时医生会用纱布覆盖,但因手术野被遮挡,影响了对扩髓情况的观察.我院手术室利用无菌假体内包装解决了这一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俞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硕士生医院就业优劣势双方认知比较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者与在校护理硕士生对护理专业硕士生(护理硕士生)在医院就业优劣势认知状况及差异.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26名三甲医院护理管理者、53名在校护理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就业优势4个问题的轮廓分析:平行检验、重合检验均P>0.05;水平轮廓检验,P<0.01;对就业劣势5个问题的轮廓分析:平行检验P>0.05,重合检验P<0.01.结论 对护理硕士生就业优势认知上,护理硕士生和护理管理者没有差别,但在就业劣势上认知有差别.护理院校应注重硕士生的临床实践培养,医院护理管理者应给护理硕士生提供可靠的发展平台.

    作者:张平;戴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