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菌假体内包装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自我防护

俞华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 无菌假体内包装, 自我防护, 革新推广
摘要:髋关节置换术中人工扩髓时造成的血液飞溅无法避免,而个人保护措施大多仅是使用护目镜,当血液飞溅时,术者的护目镜、口罩、面部等均有可能被飞溅的血液污染,同时血液飞溅至操作台、无影灯、麻醉机等设备上,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有时医生会用纱布覆盖,但因手术野被遮挡,影响了对扩髓情况的观察.我院手术室利用无菌假体内包装解决了这一问题,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程度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的局部换药方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且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约为非糖尿病的40倍,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溃疡[1].预防和治疗足部溃疡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53例不同程度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在控制血糖、扩管、营养神经等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局部不同溃疡程度采取不同换药方法,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别艳枝;吴艳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80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80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离职意向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职业倦怠量表及离职意向量表对北京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的158名80后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离职意向进行调查.结果 80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严重,情感衰竭、消极怠慢、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中情感衰竭得分高,离职意向较强;情感衰竭与离职意向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80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离职意向情况严重,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降低80后的职业倦怠感,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张兵;张磊;张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士临床角色发展的行动研究

    目的 发展我国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士临床角色.方法 运用行动研究法指导研究,4名研究者与12名实践者组建行动小组,遵循提出问题、计划、行动和评价4个阶段展开研究,行动小组成员通过小组座谈收集资料,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在提出问题阶段明确高级专科护士角色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计划阶段做准备.结果 国内发展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士以临床护理专家更合适,工作模式以高级专科护士统筹督导的责任小组模式为佳,新角色可能遭遇与科室管理者角色冲突、能力发挥受限、能力与头衔不相符、同事不理解等困难,希望得到宣传、充足的人力以及继续教育的机会等资源,新角色的岗位内容涉及关注危重患者、督导护士和发动改革3方面.结论 行动研究方法可应用于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士角色发展中的研究,有利于护理研究在临床实践中的开展.

    作者:张琦;夏海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排班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更为科学的护理排班方法.方法 按时间次序,在科内护士工作排班中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对照组)和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改革组)排班,改革组增加段班(7:00~10:00,13:00~18:00),协助实施基础护理,并且固定白班和夜班,每月轮转1次.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排班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工作强度.

    作者:张丽萍;韩博;杨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肠造口术前定位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为提高手术质量与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行设计肠造口术前定位评估表,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肠造口术前定位评估表给患者以理想的造口定位,并可加强手术医师与造口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达到准确定位目的.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9例高龄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制定完善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流程和措施,包括心理评估,肾功能预测手术风险性,术后及时监测病情,加强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 9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围术期死亡,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 个体化和预防性的整体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甜甜;叶国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肠造瘘术后患儿造口及肛门同时扩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肠造瘘术后造口及肛门同时扩肛的效果,促进患儿肠道功能恢复,减少Ⅱ期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方法 将72例肠造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行Ⅱ期巨结肠根治术前,采用自行研制的有机玻璃扩肛器行造瘘口扩肛保守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持续3个月.观察组行造瘘口扩肛的同时行肛门扩肛每日1次,每次30 min.结果 观察组患儿肛管蠕动频率、节律及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儿肛管蠕动频率较慢,且幅度低浅,节律性较差.行Ⅱ期巨结肠根治术,术后均恢复良好,观察者肠梗阻及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肠造口术后患儿行肠造口及肛门同时扩肛治疗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功能恢复,使关瘘后上下肠段蠕动功能增强,有效防止术后肠梗阻及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作者:游倩;郭先娥;严辉;高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直角梯形枕在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在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多数患者采用俯卧位,头偏向右侧,但此种姿势嘴角贴近操作台面,经常有胃内容物返流,有导致患者窒息的安全隐患.鉴此,我科设计了直角梯形枕用于ERCP术中,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彭翔;宋国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术后镇痛和抗栓治疗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术后接受硬膜外腔镇痛和低分子肝素防栓疗法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 根据美国区域麻醉和镇痛学会2010年指南,通过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存在问题、建立特定护理安全规程、开展护士培训与考核及加强学科间交流5个环节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硬膜外腔镇痛拔管时点的规范性和拔管后低分子肝素注射时点的规范性及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根据循证指南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规范护理实践,提高护士的知识及能力,促进护理安全.

    作者:童莺歌;刘敏君;李云霞;胡佳瑛;朱红芳;田素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节镜手术中改良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关节镜手术中对关节腔持续有效灌注,始终维持关节腔内一定的液体灌注压,是关节镜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以往的关节镜手术常直接在防水台套的排水下方放置接水器具,大量的液体灌注很容易引起灌注液外溢,造成术区及术间地面的污染.从2009年始,我院对开展的关节镜手术使用改良负压吸引装置收集术中外流的灌注液,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玉美;王丽波;齐红霞;杨福珍;崔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饮食路径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饮食路径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制定的临床护理饮食路径表进行宣教,指导患者术前术后饮食.结果 两组患者腹胀、便秘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对饮食指导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临床护理饮食路径能帮助患者正确选择术前术后饮食,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钢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手术配合及护理的新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对治疗及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及严密监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明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评价病区实习护生带教与护理管理状况,找出相关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方法 自行设计病区临床护理工作及临床带教管理状态调查表,对2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带教问卷总分(52.65±3.77)分,出科操作考核与参与分管床位调查项得满分,护士长是否热心教学调查项得分低;临床护理工作现状问卷总分(64.22±1.48)分;满分项目包括晨晚间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到位、患者安全措施落实、护士的工作行为及态度不受护士长在班与否的影响、护士长每日“四查”、正常开展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与危重患者讨论、病区管理状态等;低得分项目是护工介入护士工作.结论 采用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能客观反映病区实习护生带教与护理管理状况,对改进和提高病区护理、教学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曹文学;王艳;王加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术前游戏提高儿童麻醉诱导合作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术前游戏对患儿麻醉诱导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术前20~30 min,对照组患儿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1名家长的陪同下进入童趣化诱导间,学龄前患儿进行游戏干预,学龄期患儿采取游戏+认知干预;麻醉诱导时,利用游戏分散注意力,并采用鼓励、奖励等方法使患儿配合麻醉诱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和手术20 min时MAP、HR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学龄前及学龄期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术前游戏使患儿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有效提高患儿麻醉诱导配合程度,减轻焦虑.

    作者:刘英;高兴莲;田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太原市三甲医院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三甲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总体幸福感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太原市2所三甲综合性医院193名临床护士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三甲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评分为(106.33±13.49)分,自我概念总分为(252.59±20.01)分,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概念是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预测因素(P<0.01).结论 自我概念是影响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强临床护士的自我概念而提高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进而促进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培;王宝珠;杨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促进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补术后患者康复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补术的患者术后康复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按时间先后将78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优护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优护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护理计划、跟踪指导功能锻炼并给予评价、坚持做好出院随访等.结果 优护组术后180 d、360 d UCLA、功能活动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媛媛;陈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引流术(ENBD)鼻胆管固定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42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固定,观察组采用氧气鼻导管Y型双螺旋固定法.结果 两组均无一例发生脱管;两组鼻黏膜出血发生率、患者舒适度、皮肤美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中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患者痛苦,增加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翟咪咪;张毓萍;鱼晓清;赵书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自制水囊在右半肝切除术野显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水囊在右半肝切除术野暴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0例右半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水囊组,各20例.传统组采用大纱布垫肝方法,水囊组采用自制水囊方法抬高右肝.结果 两组成本、手术配合护士清点纱布核对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自制水囊在右半肝切除术野暴露中具有应用方便、成本低、减少护士清点核对时间的优势.

    作者:徐海春;刘淑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配合与监护

    目的 探讨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护理配合与监护要点.方法 对24例脑心双死亡的器官捐献者持续严密地进行心电和血压的监测,重点监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电图,及时为医师提供启动和中止ECMO的时机;配合医师进行ECMO的置管与运转以及各参数的监测与维护;做好拟献器官功能的监测与维护等.结果 24例脑-心双死亡的器官捐献者,在脑死亡后等待心脏停跳的过程中全部应用ECMO,ECMO支持时间51~380min.成功获取肝脏24个、肾脏34个、心脏2个、角膜46个,器官热缺血时间全部为0.24个供肝全部有效地用于24位肝移植患者,受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满意,痊愈出院.结论 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ECMO,对捐献者的严密监测、ECMO系统的维护以及对拟捐献器官功能的保护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石英;何洹;易建华;展淑敏;霍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适合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用专家排序法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权重分析.结果 专家问卷的回收率为96.67%,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67,指标的变异系数<0.25,协调系数为0.135~0.310、P<0.01,专业人文素养的权重高于临床护理能力.形成了2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评价,亦可作为学生实习工作的标准.

    作者:陈焕芬;尚少梅;郝树臣;费鸿;张翠华;闫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