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造口术前定位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郭丽

关键词:肠造口, 造口定位, 肠造口术前定位评估表, 革新推广
摘要:为提高手术质量与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行设计肠造口术前定位评估表,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肠造口术前定位评估表给患者以理想的造口定位,并可加强手术医师与造口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达到准确定位目的.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套管配型与清洗灭菌方法的改进

    气管套管主要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借助气管套管以维护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1].通常情况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将气管套管的外套管和内套管插入患者气管内,8h后取下内套管,刷洗干净后煮沸30 min,冷却后套入外套管内,存在一定的弊端.2007年1月,我院将气管套管配型加以改进,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何敏;胡碧霞;袁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引流术(ENBD)鼻胆管固定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42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固定,观察组采用氧气鼻导管Y型双螺旋固定法.结果 两组均无一例发生脱管;两组鼻黏膜出血发生率、患者舒适度、皮肤美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氧气鼻导管在鼻胆管中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患者痛苦,增加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翟咪咪;张毓萍;鱼晓清;赵书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排班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更为科学的护理排班方法.方法 按时间次序,在科内护士工作排班中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对照组)和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改革组)排班,改革组增加段班(7:00~10:00,13:00~18:00),协助实施基础护理,并且固定白班和夜班,每月轮转1次.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排班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工作强度.

    作者:张丽萍;韩博;杨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术后镇痛和抗栓治疗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术后接受硬膜外腔镇痛和低分子肝素防栓疗法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 根据美国区域麻醉和镇痛学会2010年指南,通过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存在问题、建立特定护理安全规程、开展护士培训与考核及加强学科间交流5个环节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硬膜外腔镇痛拔管时点的规范性和拔管后低分子肝素注射时点的规范性及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根据循证指南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规范护理实践,提高护士的知识及能力,促进护理安全.

    作者:童莺歌;刘敏君;李云霞;胡佳瑛;朱红芳;田素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80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80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离职意向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职业倦怠量表及离职意向量表对北京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的158名80后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离职意向进行调查.结果 80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严重,情感衰竭、消极怠慢、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中情感衰竭得分高,离职意向较强;情感衰竭与离职意向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80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离职意向情况严重,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降低80后的职业倦怠感,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张兵;张磊;张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太原市三甲医院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三甲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总体幸福感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太原市2所三甲综合性医院193名临床护士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三甲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评分为(106.33±13.49)分,自我概念总分为(252.59±20.01)分,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概念是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预测因素(P<0.01).结论 自我概念是影响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强临床护士的自我概念而提高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进而促进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培;王宝珠;杨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说课在外科护理学新师资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学新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管理力度.方法 按时间顺序组织教研室30名新教师进行授课技能考核,选择前15名为对照组,课前进行常规的授课试讲;后15名为实验组,课前采用10 min说课+15 min授课试讲的形式,比较两组同行专家评分和学生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专家和学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说课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充分调动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对提高新教师的备课能力和讲课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闫秋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校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高校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为稳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高校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现状调查问卷,随机整群抽样调查6所高校835名护理本科生.结果 护理本科生专业认识普遍偏低,专业认可度低,缺乏积极学习的动力,且重点高校、高年级、调剂志愿录取的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相对更不稳定(P<0.05,P<0.01).结论 高校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要加强尤其是重点高校、高年级以及调剂志愿录取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作者:黄桥;胡翠环;杨纯子;刘茜茜;袁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问题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护生心肺复苏(CPR)操作水平的教学方法.方法 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问题教学法,带教组长根据每位护生操作情况填写问题评估表,护生按照各自评估表反复训练,直至达标.结果 观察组护生心肺复苏考核成绩、心肺复苏操作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问题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心肺复苏操作能力,达到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吴晓燕;谭维;彭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annikin Law教学法在中职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卫生职业院校教育中采用Cannikin Law教学法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198名护理专业中职生随机分为对照组(97名)和实验组(101名),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教学;实验组按Cannikin Law教学法进行教学,即在理论考核中采用间隔坐序排列、交叉阅卷的方法;在操作教学中采用小组负责制.结果 两组考试平均成绩、考试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卫生职业院校教育中实施Cannikin Law教学法教学,可提高中职护生的整体能力及考试及格率.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术前游戏提高儿童麻醉诱导合作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术前游戏对患儿麻醉诱导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术前20~30 min,对照组患儿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1名家长的陪同下进入童趣化诱导间,学龄前患儿进行游戏干预,学龄期患儿采取游戏+认知干预;麻醉诱导时,利用游戏分散注意力,并采用鼓励、奖励等方法使患儿配合麻醉诱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和手术20 min时MAP、HR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学龄前及学龄期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术前游戏使患儿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有效提高患儿麻醉诱导配合程度,减轻焦虑.

    作者:刘英;高兴莲;田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肠造瘘术后患儿造口及肛门同时扩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肠造瘘术后造口及肛门同时扩肛的效果,促进患儿肠道功能恢复,减少Ⅱ期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方法 将72例肠造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行Ⅱ期巨结肠根治术前,采用自行研制的有机玻璃扩肛器行造瘘口扩肛保守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持续3个月.观察组行造瘘口扩肛的同时行肛门扩肛每日1次,每次30 min.结果 观察组患儿肛管蠕动频率、节律及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儿肛管蠕动频率较慢,且幅度低浅,节律性较差.行Ⅱ期巨结肠根治术,术后均恢复良好,观察者肠梗阻及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肠造口术后患儿行肠造口及肛门同时扩肛治疗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功能恢复,使关瘘后上下肠段蠕动功能增强,有效防止术后肠梗阻及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作者:游倩;郭先娥;严辉;高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国内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状况研究进展

    对国内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状况的评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重点探讨护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状况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的状况研究,以期为其进行科学有效地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高秀娟;毕越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自制水囊在右半肝切除术野显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水囊在右半肝切除术野暴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0例右半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水囊组,各20例.传统组采用大纱布垫肝方法,水囊组采用自制水囊方法抬高右肝.结果 两组成本、手术配合护士清点纱布核对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自制水囊在右半肝切除术野暴露中具有应用方便、成本低、减少护士清点核对时间的优势.

    作者:徐海春;刘淑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基层医疗机构提前配制皮试用药细节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提前配制皮试液及用药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对提前配制皮试用药细节管理的依从性.方法 随访6所基层医疗机构配制皮试及用药细节管理的状况,发放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皮试用药细节管理认知情况调查表,对执行皮试用药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85.25%的护理人员认为可提前配制皮试液、82.35%的患者采用的是提前配制皮试液,低温保存、复温使用、瓶装保存等认知程度与落实情况不成正比.结论 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落实皮试用药中细节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应高度重视并建立临床皮试用药细节管理制度,以消除基层医疗机构皮试用药环节中的危险因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汤建荣;徐明霞;张莉;张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施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情境教学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0级三年制护理专科2个班共105人为实验组,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确立5个教学情境,教师以实际临床工作过程为导向,围绕围术期患者的入院评估-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健康教育4个环节开展情境教学.2010级三年制护理专科2个班107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结果 两组《外科护理学》理论及实验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89.52%以上护生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情境的设计表示认可.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融护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能创造探究式学习的气氛,有利于护生更全面地掌握外科护理理论和技能.

    作者:丛小玲;杨艺;许苏飞;李路寰;沈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配合与监护

    目的 探讨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护理配合与监护要点.方法 对24例脑心双死亡的器官捐献者持续严密地进行心电和血压的监测,重点监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电图,及时为医师提供启动和中止ECMO的时机;配合医师进行ECMO的置管与运转以及各参数的监测与维护;做好拟献器官功能的监测与维护等.结果 24例脑-心双死亡的器官捐献者,在脑死亡后等待心脏停跳的过程中全部应用ECMO,ECMO支持时间51~380min.成功获取肝脏24个、肾脏34个、心脏2个、角膜46个,器官热缺血时间全部为0.24个供肝全部有效地用于24位肝移植患者,受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满意,痊愈出院.结论 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中应用ECMO,对捐献者的严密监测、ECMO系统的维护以及对拟捐献器官功能的保护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石英;何洹;易建华;展淑敏;霍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评价病区实习护生带教与护理管理状况,找出相关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方法 自行设计病区临床护理工作及临床带教管理状态调查表,对2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带教问卷总分(52.65±3.77)分,出科操作考核与参与分管床位调查项得满分,护士长是否热心教学调查项得分低;临床护理工作现状问卷总分(64.22±1.48)分;满分项目包括晨晚间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到位、患者安全措施落实、护士的工作行为及态度不受护士长在班与否的影响、护士长每日“四查”、正常开展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与危重患者讨论、病区管理状态等;低得分项目是护工介入护士工作.结论 采用实习护生反馈评价体系能客观反映病区实习护生带教与护理管理状况,对改进和提高病区护理、教学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曹文学;王艳;王加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浓度碘化钾溶液气道湿化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碘化钾溶液湿化人工气道的佳浓度及其对气道组织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2只健康家兔建立人工气道,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0.45%盐水、0.5%碘化钾、1%碘化钾及3%碘化钾溶液滴入家兔的人工气道中,滴注后第7天和第14天,取其气管及肺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同时观察痰液稀化时间及其黏稠度.结果 B、C组痰液黏稠度相对较好,无Ⅲ度黏稠者;A、B、C组痰液稀化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及A、B组肺组织细胞损伤情况显著好于C组(均P<0.05).结论 1%碘化钾是较为理想浓度的气道湿化液.

    作者:王玲琍;乐革芬;钱瑞天;骆丽;熊南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学习型组织文化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学习型组织文化进行护理管理,提高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从更新观念、层级管理、调研基层、加强培训、激励机制等5个方面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并应用于本院护理管理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00名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护士满意度问卷进行实施前后调查;实施前后抽取每名护士所负责患者3例,共1 800例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护士满意度总分及其在管理、工作负荷、与同事关系、个人成长与发展、工作被认可5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在创优知晓、主动服务、基础护理、出院体验、护理管理、红灯呼叫、陪护等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能提高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

    作者:龚丽娜;谢建飞;夏妙娟;胡铃;丁四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