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科内科护理学四位一体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魏秀红;李晓红;毛晓红;田敏;卢国华

关键词:本科, 护生, 内科护理学, 教学模式, 四位一体, 多元化教学
摘要:目的 构建有利于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方法 选择本科护生106人,分为实验班与普通班各53人.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普通班采用常规课堂讲授、实验、见习及实习的教学模式;实验班将4个阶段整体计划,采用情境设置、角色扮演、问题式、小组讨论式等多元化教学模式.结果 实验班理论考试、综合技能操作成绩显著优于普通班(均P<0.01);对教学效果的评价9项中有8项优于普通班(均P<0.01).结论 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四位一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护生的综合能力.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PICC置管并发阴沟肠杆菌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原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发生PICC置管阴沟肠杆菌感染的12例患者的导管行细菌培养,现场调查;针对调查结果采取拔除患者的PICC导管,建立PICC置管、维护室,加强医务人员导管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等措施.结果 12例血细菌培养均培养出阴沟肠杆菌;11例PICC导管、7例穿刺处皮肤、8例肝素帽及1例患者的分泌物亦有阴沟肠杆菌生长;检测工作人员手、室内空气及物品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菌超标.12例均治愈出院;之后PICC置管55例,均未发生阴沟肠杆菌感染.结论 消毒隔离技术执行不严格是引起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的主要原因;针对性防护可防止感染.

    作者:邓爱平;罗学红;李才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水垫联合康惠尔泡沫贴预防肿瘤患者压疮

    导致压疮的诸多因素中,身体组织受压过久是主要的因素,因而减少或减轻局部组织压力是预防压疮发生的主要措施[1].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116例晚期肿瘤患者应用水垫联合康惠尔泡沫贴减轻局部组织压力,获得满意效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持续卧床2小时受压部位压力及血流灌注的测量与分析

    目的 了解持续卧床期间不同卧位体表压力对皮肤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局部皮肤血流变化的差异,为压疮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侧卧位、仰卧位或半坐卧位局部压力的测量,并监测皮肤血流灌注变化.结果 不同卧位其相同受压局部的压力存在差异(P<0.05,P<0.01),其中半坐卧位时骶尾部压力高;持续卧床1h时,各卧位局部血流灌注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持续卧床2h时,仰卧位与半坐卧位骶尾部血流灌注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卧床时间的延长,3种卧位局部皮肤血流灌注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 持续卧床期间,卧床时间和体表压力均影响皮肤血流灌注状况;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卧床患者体表压力及皮肤血流灌注状况的监测,以获取压疮预警信息,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压疮的发生.

    作者:孙艳;崔飞飞;张龙;代彦丽;张纯瑜;姜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科门诊实施分诊分片管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分诊分片管理模式在内科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传统门诊分诊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实施分片管理,即调整岗位和职责、完善服务设施、全面落实健康教育.结果 实施分诊分片管理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及环境卫生各项护理指标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分诊分片管理模式适合内科门诊工作特点,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就医指导护理,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就诊秩序,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作者:余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及其直接因素及间接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袁、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103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对希望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患者希望总均分(31.27±3.59)分,75岁及以上患者希望水平总均分显著低于60~64岁患者及65~74岁患者(均P<0.05);社会支持是希望水平的直接保护因素(P<0.01),积极应对方式(P<0.01)、家庭收入水平(P<0.01)是希望水平的间接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方式是希望水平的间接危险因素(P<0.01).结论 患者希望整体水平中等,但75岁以上患者希望水平偏低.社会支持通过直接路径影响希望水平,家庭收入通过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间接影响患者希望水平.应根据希望影响因素作用模式制定干预措施,提升患者希望水平.

    作者:高云;李亚洁;董文;陈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综合医院癌痛护理策略团队的临床实践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癌痛护理策略团队的工作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癌痛知识和改善肿瘤患者癌病情况.方法 成立癌痛护理策略团队,其成员对所在病区的护士进行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一般镇痛效果不佳患者进行循证跟进,解决疼痛问题;访视姑息治疗的患者及相应的护理人员,了解镇痛用药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等.结果 开展团队形式的癌痛护理后,护理人员癌痛知识评分显著提高,患者癌痛控制水平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以团队形式的癌痛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和患者癌痛控制水平.

    作者:胡丽娟;葛梅;余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其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阐述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与优势,以独特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理念指导中医护理.其古老的中医核心理念与现代护理学科相结合,成为当今中医护理研究的创新课题,旨在将治未病理论作为循证依据引入护理领域中,丰富中医护理内涵,拓展中医护理思路,构建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模式,将传统的中医护理方法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作者:齐彦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动物实验引入基础护理技能训练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建立注射活体动物模型,为护生提供基础护理技能操作为逼真的活体模型.方法 对6只家兔采用2%、4%、6%和8%分析纯硫化钠脱毛,观察脱毛效果;脱毛后选择不同部位,以不同注射途径对本科护生进行静脉、皮内、皮下和肌内注射训练.结果 用4%脱毛剂脱毛效果好;腹部、耳缘静脉可注射5~12次/侧或只,耳缘静脉易穿刺;皮内注射背部、腹部均可注射10次以上;皮下、肌内注射,臀部和前腿根部可注射4~8次/侧,手感好.结论 采用家兔进行注射法训练可行,脱毛宜选用4%分析纯硫化钠.

    作者:王胜香;谈益芬;李佳;吕岩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老人院护工的循证培训

    目的 提高老人院护工的照护能力和老年人的满意度.方法 对一所老人院的22名护工采取循证和测评的方法了解护工实际情况并编写教材,于每天下午实施理论讲解、一对一指导操作的方式进行4~7个月系统培训.结果 培训后护工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培训前,老年人及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循证培训可提高护工照护能力,提高老年人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李冰娜;叶丹;彭碧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等差递增肠内营养用于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的肠内营养量对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静脉营养支持的基础上,根据患儿每天的体质量计算所需营养总量(15 mL/kg),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平均分配营养量的方法即8次/d均分;观察组采用等差递增公式计算每次的营养量.连续14 d后评价效果.结果 患儿体质量显著重于对照组,胎便排尽及黄疸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胃残留量及每日排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等差递增肠内营养量的方法可循序渐进地刺激患儿肠道,有利于患儿体格发育,效果优于平均分配营养量法.

    作者:王正新;高玉先;杨兆晶;章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五位一体床头牌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有机玻璃制成10 cm×20 cm长方形床头牌,将患者基本信息、护士长、责任医生、责任护士、安全警示标识5类信息制作于床头牌中.结果 医护人员及患者对该床头牌应用满意率均为100%.结论 五位一体床头牌的应用起到了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流程的作用.

    作者:何建云;王训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阅读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阅读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阅读疗法,疗程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HRSD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QOL-100总评及各因子(除精神信仰外)评分较于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阅读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能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魏中华;李会;李亚红;尹焕新;朱永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肝癌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脑碘油栓塞1例的护理及文献复习

    对1例肝癌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脑碘油栓塞患者行吸氧、脱水、保护脑细胞和改善微循环治疗.结果患者脑栓塞治愈.结合国内外15篇个案报道,回顾分析患者诊疗护理过程,探讨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提出肝癌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并发脑碘油栓塞极少见,熟悉其危险因素,可早期预防干预,术后及时发现、积极对症处理,预后多良好.

    作者:周桂娅;何海涛;刘建秦;陈大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发热患者足底敷贴氨咖黄敏的效果观察

    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常会使白细胞下降,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易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发热[1].我科对60例肿瘤发热患者采用氨咖黄敏足底敷贴治疗,降温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少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小儿重症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1例重症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儿进行PE联合CBP治疗53例次,平均4.7(3~7)次/例.治疗前准确进行护理评估;治疗中密切监护,建立及维护好血管通路,积极防治并发症.结果 8例好转或治愈,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出院失访.结论 PE联合CBP治疗小儿重症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疗效好,密切观察病情及合理的护理措施能保证治疗的安全及有效.

    作者:鄢建军;严贺;曾锐;刘慎微;徐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诊临时输液室的责任分区管理

    目的 探讨急诊临时输液室中应用责任分区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输液室42个座位分3个区实施责任小组工作制,责任小组成员负责该区患者输液、观察与健康教育等,护士长或责任组长组织业务学习和进行质控.结果 责任分区管理实施4个月来完成输液16 464例次,输液室铃声由以前每日1 000多次减少到100次左右,患者满意率由91.0%上升至98.3%,用药指导患者满意率达100%等.结论 责任分区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蕊;唐海英;须俊滟;席淑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精神科输液挂卡的设计与应用

    在精神科静脉输液过程中,我院传统做法是将打印的输液单装在静脉输液卡袋内,或用回形针将其固定于输液挂卡上悬挂于输液架上.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上述固定输液单的方式不便于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记录、签名,且在精神科用回形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科利用一次性医用腕带标识制作输液挂卡固定输液单,运用于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透机自带肝素泵静脉补充铁剂用于血透贫血患者

    铁剂的缺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常规静脉补铁是直接在透析管路静脉端推注或将输液管路连接于透析血管路上给药,当铁剂输完后若不能及时关闭体外循环血管路上的输液端夹子或夹子关闭不紧密,易致空气从输液端进入透析管路,引起空气栓塞、透析器凝血等现象.鉴此,笔者对医嘱常规给予静脉补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血透机自带肝素泵静脉输注铁剂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金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肠减压负压球便携口袋的制作与应用

    胃肠减压患者在移动时必须用手端举负压球,使患者不舒适;输液过程中如厕时必须有人协助,给患者带来不便.鉴此,笔者于2011年8月设计制作了胃肠减压负压球便携口袋,于2011年8~11月应用于20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的 建立适合我国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特点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使护理教育评价更加客观合理.方法 在参考教育评价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初步评价体系,通过改良的专家咨询法对评价体系各条目进行2次筛选.结果 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师生因素、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及相应的四级指标.结论 本评价体系涵盖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主客观因素,适用于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和课程分段教学评价.

    作者:胡艳琼;陈先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