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帆;陈弟洪;薛欣盛;吴孟航;程华;郑勇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病区均并配有存放药品的冰箱,但全院18台冰箱中16台无法直接读出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导致冰箱冷藏室温度不清晰.为了规范药品管理,我院护理部从2010年5月起为16台冰箱配备了温度监测仪,同时自行设计冰箱温度监测表,经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濮菊芳;李香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编制护理实践中知情同意实现认同问卷,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结合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步确定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173名外科护士和158名外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知情同意实现认同问卷包括传递给患者的信息(13个条目)、给予患者做决定的机会(6个条目)及获得知情同意(6个条目)3个维度25个条目.各个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725~1.000,均值为0.940.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74(护士问卷)、0.947(患者).3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894%(护士)、65.955%(患者).结论 该问卷测量护理工作中知情同意实现情况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柯卉;喻姣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自我效能、高血压防治知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平均得分为(30.32±6.67)分,37.86%处于高等水平.自我效能、高血压防治知识、家庭关系、年龄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针对患者的自我效能、高血压防治知识、家庭关系和患者的年龄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李淑霞;张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软聚硅酮敷料与水胶体敷料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损伤护理中的效果,以寻求佳护理方法.方法 将26例患者(38处皮肤损伤)配对分为观察组(13例19处)与对照组(13例19处),观察组使用软聚硅酮敷料,对照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换药.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的换药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处理皮肤损伤的基础上,软聚硅酮敷料更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损伤愈合.
作者:陈江艳;钱颖;陈文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睡前顿服法对城镇中流动人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寻找有效的服药管理模式.方法 将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的非本市户籍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早餐前顿服法服药,观察组采用睡前顿服法服药,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睡前顿服法能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李艳霞;钟凯惠;孙婵娟;李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不同护理级别及自理能力老年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需求及满足状况,为合理确定患者护理级别、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203例Ⅰ~Ⅲ级护理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Barthel指数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通过访谈了解患者对饮食照顾、排泄护理、卫生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结果 不同护理级别患者存在不同ADL等级;Ⅰ级护理患者的饮食照顾、排泄护理及卫生护理服务需求均过度满足;Ⅱ级护理患者三个方面均存在需求未满足,饮食和卫生需求过度满足.不能自理患者饮食和卫生护理过度满足;部分自理和自理患者三个方面未满足和过度满足共存.结论 以老年住院患者病情为依据和以ADL为依据划分的护理级别都存在需求和满足情况不匹配的现象,建议综合依据患者的病情、ADL来划分护理级别,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何华英;尹世玉;王玫;王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选择留置PICC的真实感受和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例留置PICC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访谈归纳出5个主题,包括PICC信息的获取途径;置管意愿、权衡与决策;担心与顾虑;签署知情同意书时的心态;对后续维护的考量与感受.结论 护理人员应提供PICC专业信息及渠道,结合置管前评估与患者的真实意愿,做出符合患者利益的置管决定.
作者:李全磊;颜美琼;林岑;陆箴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介绍了新加坡护理专业教师培训的理念和方法,护理教学的管理策略.提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师培训和护理教学管理机制.
作者:郭晓琴;韩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青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患病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为提高此类群体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Heidegger现象学方法对10例青年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6个主题:希望得到康复信息;渴望建立长期康复的信心;产生负性情绪;社会适应的改变;缺乏社会支持感;对抗病毒治疗的特殊反应.结论 慢性乙肝疾病本身和社会对乙肝的歧视给青年患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医务人员需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建立长效社会干预体系,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疾病的应对能力.
作者:王嘉颖;汪月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游泳水温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游泳水温控制在37~38℃,观察组39~40℃,检测两组黄疸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观察组游泳第3~5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新生儿游泳水温控制在39~40℃可加速新生儿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效果更显著.
作者:汤华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氧枕是临床科室必备的医疗物品之一,必须处于充盈状态下备用.大部分病区裸露放置,充盈状态下的氧枕有的放置于柜顶,有的置于急救车上或桌面上、下等不起眼的角落,无固定点放置.有的病区制作棉布枕套,但只能起到防尘作用,易被血液、呕吐物浸湿,还需消毒、清洗,增加工作量,成本高.鉴此,笔者用塑料袋制作一次性氧枕套,应用效果好,介绍如下.
作者:陈梅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对护理不良事件实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根据事件危险程度针对性处理,增订或修改完善有关制度,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结果 应用追踪管理法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上报率显著提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追踪管理法对护理安全防范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段霞;施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乙醇湿化剂在氧疗不同时间段的浓度、温度变化.方法 将108例肺水肿患者分为25%乙醇组37例、15%乙醇组36例、10%乙醇组35例,分别采用25%、15%、10%乙醇湿化剂进行氧疗.每组患者先行未加温的湿化剂氧疗20min,再行加温后的湿化剂氧疗20 min,观察氧疗10 min、15 min、20 min时乙醇湿化剂温度、浓度的改变.结果 未加温组氧疗后10 min温度即下降至16.1~16.2℃,加温组下降至18.0~18.1℃;乙醇浓度随着氧疗时间的延长均逐渐下降.结论 乙醇湿化剂随着氧疗时间的延长,浓度、温度逐渐降低.建议在输氧管上安置恒温装置以控制吸入氧的温度,或每10分钟更换1次乙醇湿化剂,以确保氧疗效果.
作者:田秋姣;刘欣;黄宏烨;杜雅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是一种黄色澄明油状液体.采用常规方法稀释多西他赛既容易产生大量泡沫,又不易彻底溶解,造成药物浪费及用药量不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稀释方法,介绍如下.方法: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吸取多西他赛专用溶剂,将多西他赛药瓶倾斜60.,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紧贴药瓶内壁(一般在瓶体的1/2处),缓慢将溶剂沿瓶壁注入,再将药瓶缓慢反复倒置混合l min,避免摇动.后静置5 min,即可完全溶解.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ALA-PDT)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尖锐湿疣患者ALA-PDT依从性问卷对13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能完成整个治疗的患者占73.9%,依从性好的患者疣体清除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差者.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依从性无明显影响,月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对尖锐湿疣、ALA-PDT认识不充分及ALA-PDT疗效欠佳是ALA-PDT依从性显著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的依从性影响疗效,依从性主要与患者月收入水平、对尖锐湿疣和ALA-PDT的认知、ALA-PDT的疗效有关,护士应关注患者依从性及认知、疗效对依从性的影响,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杨晶;曾玲玲;张京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以可行性、有效性为原则,提出学校应重视护理伦理学教育、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实践需求、整合教学途径与方法、体现循序渐进和学科渗透、组建协助教学团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科学化考核方式及注重第一堂课的重要性等护理伦理学教育改革措施.
作者:伍永慧;施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常因肢体功能障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或肌张力高,出现手部严重畸形,其手指紧紧并拢呈抓握状,手指掰开困难;指缝不易清洗,常糜烂伴异味,给患者带来痛苦.本科自2009年起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手有严重畸形的患者,使用小毛绒玩具让患者畸形手抓握的方法,改善了护理的难度,促进患者手的康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桂莲;陆一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患者输液治疗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寻求在门诊输液室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向和方法.方法 采用解释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对7名成人患者及5名患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了解其对输液治疗的态度、药学服务需求等,运用类属分析法归纳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包括药品安全使用的需求;药品使用适应证、疗效、方法等相关信息需求;药品价格信息需求;与医护人员沟通的需求.结论 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应关注患者及家属的药学服务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和健康教育,提高其药品使用依从性.
作者:容桂荣;王芳芳;温宇凤;廖数一;秦月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服药信念,并探讨患者的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肾病综合征患者97例,采用服药信念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71±1.54,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了解患者的服药信念,从而帮助选择更合适的方法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刘茜;姜亚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居家访视护理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环境领域问题的访视效果,为社区居家访视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居家访视流程和评价访视成效的模式,随机选择60例居家慢性病患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20例)进行访视,应用居家访视效果评分表对患者存在的问题从认知、行为、状况3方面进行评分,排列问题的优先顺序后进行干预.结果 通过居家访视后,慢性病患者存在问题的认知、行为和状况评分除了收入状况下降外,其他各项评分均有提高趋势,但仅有住所问题的认知、行为评分,收入的行为评分,卫生的认知评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社区护士访视能改变慢性病患者环境领域存在问题的认知和行为,但对存在问题现状的改变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作者:谭晓青;曾丽;朱金萍;张妍;陈传英;刘雪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