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雷鹏琼;陈长香;姚美
目的 探讨改良导尿管对小儿尿道成形术后引流尿液,缓解患儿排尿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尿道成形术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在新成形尿道内置一管径8~10F的多侧孔短硅胶支架管.观察组则应用8~12F改良导尿管引流尿液,即在导尿管中、下段剪多个侧孔,持续导尿10 d左右后将改良导尿管中段多侧孔段下移至新建尿道处作为短支架管,指导患儿自控排尿.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尿培养均为阴性,无尿路逆行感染.结论 应用改良导尿管引流尿液能有效缓解小儿尿道成形术后排尿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程琳;齐超;吴轶璇;曾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介绍内容依托式(CBI)教学法及其国内外应用状况,分析本科护理教学中CBI双语教学的四个关键问题,即师资队伍的培养、护生情况、教材选择、教学效果评价,为今后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CBI双语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栾伟;陆丽清;钱益萍;钱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音乐放松想象训练(MRIT)联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技术(PCIA)对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围术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15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在此基础上,B组增加MRIT;C组增加术后PCIA;D组采用MRIT联合术后PCIA.采用ELISA法测定术前30 min、术毕和术后不同时间的TNF-α、IL-6、IL-10浓度及BP、HR、VAS评分.结果 四组不同时段TNF-α、IL-6、IL-10,收缩压、舒张压、HR值及VAS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D组优.结论 围术期实行MRIT联合PCIA能获得较好镇痛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地调控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以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
作者:郑丽萍;应燕萍;施莉莉;洪梅;谢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效病例示范对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成功、出院1~6年、生活质量良好的病例,由其撰写康复成功的经历与方法,附照片,置于病区走廊墙上,创建“优效病例示范园地”,冠名“希望之墙”,每次8个病例,每半年更新1次.对100例肿瘤住院手术患者,于术前检查阶段指导阅读各项内容;术后康复阶段再次针对患者的薄弱环节与患者及家属探讨应对术后不适的方法等;出院指导患者学习优效病例适应性调适方法.结果 出院时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 优效病例示范心理干预法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蚁涵纯;钟巧玲;钟就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期创伤后成长状况,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30例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期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和创伤后成长状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均分为67.33±14.17,欣赏生活维度条目均分高,其次是精神改变、人际关系、个人增强,新的可能性均分低.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月收入、病情、病程等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期患者呈中等程度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性别、年龄、社会支持、病情等为其影响因素.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看到患者心理的积极改变,并针对患者的不同,护理措施有所区别.
作者:汪娟;张平;宋旭红;李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太级云手训练对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与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太极云手练习,均干预3周.采用多功能颈椎检测系统(MCU)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袁评价锻炼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左侧屈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太级云手训练有助于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和提高患者的颈部活动度.
作者:江苏珍;曹云;刘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加穴位按压防治全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为防治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将外科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足三里、内关穴敷贴加按压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结果 两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敷贴加穴位按摩防治外科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价廉、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汪仕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人胎盘组织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效果及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妇科门诊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对症处理,增生型营养不良应用1%氢化可的松软膏止痒;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给予2%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涂搽患处等.观察组予以人胎盘组织液加利多卡因在外阴患处皮下注射,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胎盘组织液联合利多卡因外阴患处皮下注射法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疗效满意.而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注射时护理、注射后不良反应的观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刘佳举;张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口服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口服药物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可靠、患者易于掌握等优点.但口服药物种类繁多,很多药物形状、颜色极为相近,对于护士正确识别、准确执行医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此,笔者设计制作了快速药物识别手册,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孙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制避光病员服应用于眼科光动力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44例眼科行光动力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做好避光指导并佩戴宽边墨镜.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穿深色长袖、长裤,佩戴帽子、围巾、口罩、手套;观察组着自制避光病员服,并做好穿戴该服的健康指导与护理.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结膜损伤和视网膜损伤;对照组发生轻度皮肤损伤1例;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避光病员服方便患者穿脱,提高患者穿着舒适度,保证避光效果.
作者:洪欢;罗汉萍;薛朝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减轻输卵管通液患者术中疼痛.方法 将160例继发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输卵管通液术过程中对照组行常规处理,不予镇痛药物;观察组于术前45 min取双氯芬酸钠栓50 mg纳肛,同时行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输卵管通液术过程中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纳肛联合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间,使下床活动时间提前.
作者:白蓉;李亚兰;田晓勤;汪艳红;刘珍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备皮方式对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面,总结术前剃毛备皮、剪毛备皮、脱毛剂备皮及不除毛备皮的优点及不足,综述各种备皮方法的经济学分析情况,并介绍了国内外备皮方法的应用现状,指出剪毛和脱毛剂备皮法导致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更低;从长远效益来看,脱毛剂备皮及剪毛备皮的成本要低于剃毛备皮法.
作者:李香风;赵红;曹晶;吴欣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心外膜电极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高龄晚期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例晚期心衰经冠状静脉植入左心室电极失败的患者,选择外科手术植入心外膜电极技术心脏再同步治疗.手术由心外科、心内科、手术室护士和导管室护士共同协作完成.结果 3例患者术中电极植入均顺利,术中无即时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心外膜电极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高龄晚期心衰患者是可行的.护理上应注重完善的术前准备,训练患者掌握有效呼吸和咳嗽;术后做好各项监护和疼痛护理,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公共保健操(公健操)对颈肩综合征针刀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颈肩综合征针刀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千预组教会患者公健操锻炼方法,发放光碟及书面资料,督促患者坚持锻炼,每日2次,每次15 min.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量表(JOA)以及视觉疼痛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VAS、JOA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1.结论 坚持公健操锻炼能提高颈肩综合征针刀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陈杏云;王开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术腔镜器械管理再造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手术腔镜器械使用和发放的流程进行再造,制定标准并实施.并对流程再造前后日平均腔镜手术量、连台手术等待时间以及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流程再造后日平均腔镜手术量、连台手术因为器械灭菌等待的时间与传统流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程再造后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的满意率较再造前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再造流程优于传统护理流程,使手术腔镜器械的发放和使用流程更加合理、科学.
作者:尹育芳;李韶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W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52名护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班(72人)和对照班(80人),分别采用WPBL和讲授为主的(LBL)教学法对《外科护理学》中损伤章节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护生进行闭卷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护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教学法有助于掌握知识一个项目外,实验班对WPBL教学法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班对LBL教学法的评价(P<0.05,P<0.01).结论 将WPBL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应用过程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俊玲;陆予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源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明确压力源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帮助管理层及助产士本人正确认识和设法减少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助产士的自我效能感.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0名助产士的一般资料、工作压力源、自我效能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助产士工作压力源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41土0.43,显著低于常模(P<0.01),工作压力源与自我效能感呈中高度负相关(均P<0.05).结论 建议从管理角度减少或消除助产士工作压力源,重视激励机制的体现,以提高助产士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助产事业的发展.
作者:郑桂香;张明娜;勾宝华;陶渝;姜梅;翟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滤器后加热法对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CRR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将加温装置连接到置换液的管路上,观察组将加温装置连接到滤器后静脉端血液回输管路上.两组均于CRRT治疗开始3h、6h、12h时测量患者体温及深静脉置管的动、静脉端的血液温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溶血反应相关检验结果.结果 在CRRT治疗不同时段,两组深静脉置管的动、静脉端的血液温度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5;治疗12h时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溶血反应相关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滤器后加热血液回输管路的方式可安全有效地补充CRRT治疗中循环热量,降低CRRT治疗中低体温发生率.
作者:魏培红;冉晓;刘伟权;涂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元情绪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12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运用元情绪量表和社会适应性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患者元情绪得分2.49±0.26;社会适应性得分3.02土0.38;元情绪与社会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元情绪3个变量均是社会适应性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元情绪处于低等水平,社会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元情绪各因素能有效预测乳腺癌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提示护士和家属应该培养提高患者的元情绪水平.
作者:杨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前,我国医院使用的引流袋须打开底部活塞,行开放式引流方可通过观察引流物滴数来判断引流的通畅情况.此举不仅使引流物暴露于空气中,增加病房异味,而且盛放引流物的容器易被打翻,造成污染或引起职业暴露,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形成感官上的恶性刺激.鉴此,我科护理人员设计密闭状态下可视引流滴数装置,并与苏州林华器械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成品200件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明;陈艳;应梅;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