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腔镜器械管理流程再造

尹育芳;李韶玲

关键词:腔镜器械, 器械供应, 流程再造, 手术室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腔镜器械管理再造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手术腔镜器械使用和发放的流程进行再造,制定标准并实施.并对流程再造前后日平均腔镜手术量、连台手术等待时间以及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流程再造后日平均腔镜手术量、连台手术因为器械灭菌等待的时间与传统流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程再造后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的满意率较再造前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再造流程优于传统护理流程,使手术腔镜器械的发放和使用流程更加合理、科学.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病房绩效考核细则的制定及实施

    目的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在妇科病房从技术职称、岗位风险、工作量、工作质量、科研教学、工作态度方面制定绩效考核细则,建立各项考核记录,采取积分制作为奖金分配依据.结果 方案运行1年,科室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护理人员的不良行为明显减少.结论 绩效考核细则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公开、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方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制避光病员服用于眼科光动力治疗患者

    目的 探讨自制避光病员服应用于眼科光动力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44例眼科行光动力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做好避光指导并佩戴宽边墨镜.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穿深色长袖、长裤,佩戴帽子、围巾、口罩、手套;观察组着自制避光病员服,并做好穿戴该服的健康指导与护理.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结膜损伤和视网膜损伤;对照组发生轻度皮肤损伤1例;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避光病员服方便患者穿脱,提高患者穿着舒适度,保证避光效果.

    作者:洪欢;罗汉萍;薛朝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状况,分析影响营养达标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肠内营养制剂第3天供给热量能否达到患者需求[104.6 kJ/(kg·d)]的60%,将82例患者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的主要因素.结果 82例患者中17例(20.73%)达标.达标组患者体质量水平、术中出血量、肠内营养不耐受例数显著低于/少于未达标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体质量、术中失血量、肠内营养不耐受对早期营养达标有影响.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质量越重、术中失血量越多、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危险大.

    作者:周飞燕;许勤;陈丽;曹斌;杨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太极云手训练对颈性眩晕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太级云手训练对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与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太极云手练习,均干预3周.采用多功能颈椎检测系统(MCU)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袁评价锻炼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左侧屈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太级云手训练有助于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和提高患者的颈部活动度.

    作者:江苏珍;曹云;刘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患者的监护

    目的 总结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LCOS)患者的监护,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54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35例术后并发LCOS;经严密生命体征监测,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胸腔引流液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LCOS.结果 35例中死亡5例,其他患者经密切监护及采取针对性措施均好转出院.结论 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后LCOS发生率高,严密监护和有效处理可提高换瓣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卫红;凌云;何振爱;刘映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期创伤后成长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期创伤后成长状况,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30例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期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和创伤后成长状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均分为67.33±14.17,欣赏生活维度条目均分高,其次是精神改变、人际关系、个人增强,新的可能性均分低.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月收入、病情、病程等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期患者呈中等程度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性别、年龄、社会支持、病情等为其影响因素.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看到患者心理的积极改变,并针对患者的不同,护理措施有所区别.

    作者:汪娟;张平;宋旭红;李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留置液囊空肠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预防液囊空肠导管置管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肠内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方法 通过对24例留置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胶布“Y”形粘贴固定方式,严格交接班;改进冲管方法,保持导管通畅;改进囊内注入的液体;做好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 有效地解决导管堵塞、拔管困难等护理问题,未出现呼吸困难及缺氧的现象,仅1例导管脱出体外、1例导管在体内打折拔除.结论 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防护置管过程中液囊空肠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作者:洪菁;郭芸;周桂兰;苏梅芳;廖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W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W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52名护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班(72人)和对照班(80人),分别采用WPBL和讲授为主的(LBL)教学法对《外科护理学》中损伤章节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护生进行闭卷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护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教学法有助于掌握知识一个项目外,实验班对WPBL教学法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班对LBL教学法的评价(P<0.05,P<0.01).结论 将WPBL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应用过程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俊玲;陆予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4例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患者实施术前急救、心理护理;术中、术后的护理;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肺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无呼吸衰竭,住院30~35 d痊愈出院.结论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是闭合性胸部创伤的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丁玉辉;罗宇;朱翠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外膜电极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高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心外膜电极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高龄晚期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例晚期心衰经冠状静脉植入左心室电极失败的患者,选择外科手术植入心外膜电极技术心脏再同步治疗.手术由心外科、心内科、手术室护士和导管室护士共同协作完成.结果 3例患者术中电极植入均顺利,术中无即时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心外膜电极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高龄晚期心衰患者是可行的.护理上应注重完善的术前准备,训练患者掌握有效呼吸和咳嗽;术后做好各项监护和疼痛护理,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及卫生经济学分析

    从备皮方式对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面,总结术前剃毛备皮、剪毛备皮、脱毛剂备皮及不除毛备皮的优点及不足,综述各种备皮方法的经济学分析情况,并介绍了国内外备皮方法的应用现状,指出剪毛和脱毛剂备皮法导致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更低;从长远效益来看,脱毛剂备皮及剪毛备皮的成本要低于剃毛备皮法.

    作者:李香风;赵红;曹晶;吴欣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胸部手法振动配合环状软骨按压协助排痰效能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以经典效能评估模型(ADC模型)为理论框架,分析和评价了胸部手法振动配合环状软骨按压在备用阶段、运行阶段和结局指标中影响排痰效能的因素,旨在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合理应用和评价胸部手法振动配合环状软骨按压排痰提供依据.

    作者:邱莉;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中失血量对手术患者记忆障碍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术中失血量对手术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82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称重法、计量法统计术中出血量,于术前24 h、术后24 h采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进行记忆功能的测评.结果 282例患者中,发生术后记忆障碍194例(68.8%),其中轻度98例(50.5%),中度93例(47.9%),重度3例(1.6%);术中失血量>400 mL的患者术后记忆障碍发生率高,且程度重(P<0.01).结论 术中失血量对术后患者的记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术中失血量可降低术后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张新华;雷鹏琼;陈长香;姚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密闭状态下可视引流滴数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我国医院使用的引流袋须打开底部活塞,行开放式引流方可通过观察引流物滴数来判断引流的通畅情况.此举不仅使引流物暴露于空气中,增加病房异味,而且盛放引流物的容器易被打翻,造成污染或引起职业暴露,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形成感官上的恶性刺激.鉴此,我科护理人员设计密闭状态下可视引流滴数装置,并与苏州林华器械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成品200件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明;陈艳;应梅;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穴位敷贴加穴位按摩防治全麻术后恶心呕吐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加穴位按压防治全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为防治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将外科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足三里、内关穴敷贴加按压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结果 两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敷贴加穴位按摩防治外科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价廉、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汪仕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可调式助行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设计一种可调式助行器,由上下平行的手臂弓形托、底托及中间起支撑作用的内外套管组成.其根据个人身高调节内套管的长度,使双上臂支撑在手臂弓形托上,双手握住手柄,身体微向前倾,即可推动助行器向前行走.该步行器便于患者站立或步行;减轻患者胸腰部及下肢的负荷;增强患者步态行走时的安全性和平衡性.适用于各种脊柱疾病手术后早期下地行走锻炼的患者,减少卧床并发症.

    作者:王文慧;韩丽前;江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公共保健操对颈肩综合征针刀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公共保健操(公健操)对颈肩综合征针刀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颈肩综合征针刀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千预组教会患者公健操锻炼方法,发放光碟及书面资料,督促患者坚持锻炼,每日2次,每次15 min.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量表(JOA)以及视觉疼痛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VAS、JOA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1.结论 坚持公健操锻炼能提高颈肩综合征针刀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陈杏云;王开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状与对策研究进展

    医疗机构中暴力事件以护理人员发生的概率高.介绍国内外护患暴力、护士间暴力研究的现状及护士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出现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异常.提出应分别从加强沟通、护士自身、政策、医院管理寻找对策,以期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田凌云;李映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便秘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1例老年行全喉切除术后便秘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提出问题,采用与便秘有关的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Pubmed、CINAHL、Medline及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获取护理证据;参照实施深呼吸训练、增加腹压方法训练、补充水分、卧床期间腹部按摩、鼓励下床活动、训练规律排便反射、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鼻饲双歧杆菌等措施.结果 患者逐步恢复排便的力量,大便秘结逐渐改善,每1~3天规律排软便1次,未再发生便秘.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可以对老年喉癌患者喉切除后发生便秘根本原因进行探究、寻找证据,终解决便秘问题.

    作者:田梓蓉;张平;梁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延续健康教育对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出院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健康教育对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出院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对152例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评分≥62.5分的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实施延续健康教育方案,分别比较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1年时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 患者不同时段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时间主效应均P<0.01.结论 延续健康教育方案能使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在出院后对疾病的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和不可预测性保持足量的刺激,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出院后的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任琳;任学芳;郎黎薇;张铮;庞娇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