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鲜于云艳
目的 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阶段阴道微生态的变化,提供良好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00例IVF-ET周期中控制性超促排卵患者分别在控制性超促排卵前、后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结果 IVF-ET周期中的患者在COH前有13.0%、COH后有42.0%发生阴道微生态失调,COH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VF-ET周期中的患者在控制性超促排卵后发生阴道微生态失调的比例较高,要加强相关护理,以减少或避免取卵手术的感染,提高胚胎种植率,降低流产率.
作者:鞠慧岩;陈菲;张蕾;刘春华;吴婉华;郐艳荣;徐阳;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利用棘轮结构的单向定位原理及自动锁紧结构研制新型便携式输液架.输液架主干选用方形或六角形不锈钢,由活动支架、固定杆、活动杆A、活动杆B、防滑脱挂钩、输液瓶固定防晃杆、自粘固定带等组成.输液架的可调高度为60~140 cm,整体可收缩为55 cm,载重2kg,自重约1.1kg.使用时只需将活动支架撑开,将活动杆可迅速拉开到所需高度即可,10 s可以完成输液架安装使用.不用时按动棘爪,活动杆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便携式伸缩输液架伸缩灵活,方便迅速,固定牢固.体积小,省空间,可以放入急救箱便于携带取用,方便收藏携带,实用性强.
作者:罗静娣;郑倩卿;范玉梅;梁玉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保障新生儿从出生后在院全过程的身份交接安全,有效杜绝错抱新生儿的严重后果发生.方法 设计制定产科母婴交接核对表,严格规范查对内容及查对方法,认真按照流程规范落实.结果 使用产科母婴交接核对表后未发生一起新生儿交接错误.结论 产科母婴交接核对表的应用使新生儿交接流程严谨、方便、合理,能有效杜绝新生儿交接错误的发生.
作者:王蕊;高琼;刘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癌术后患者使用自制多功能体位支持垫的效果.方法 将96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用传统的枕头、衣物、棉被等作支撑物,观察组将自制多功能体位支持垫用于术后的体位护理.结果 观察组使用自制体位支持垫后,患肢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o.01).结论 自制多功能体位支持垫用于乳癌患者术后的体位护理优于传统方法,患者舒适满意.
作者:陆静;沈耀英;徐娟;顾志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减轻鼻内窥镜术后疼痛.方法 将行鼻内窥镜手术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术后均没有使用镇痛泵和罗痛定等药物镇痛.观察组应用小儿降温贴直接贴敷前额印堂穴,每8小时更换1次;对照组予小毛巾包裹冰垫放置患者前额,冰垫翼绕头粘贴后枕,1h更换1次.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降温贴贴敷前额印堂穴可有效减轻鼻内窥镜术后疼痛.
作者:秦艳芳;卢敏;罗君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患者的佳咳痰方法.方法 将开胸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四组各44例,分别给予自主咳嗽咳痰、指压咳痰(护士在患者锁骨上窝,或在环甲软骨处即喉结下方横行滑动按压气管)、雾化后自主咳痰、雾化后指压咳痰干预.结果 四组日均呛咳、日均疼痛例次,咳痰有效率,3d例均咳痰总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自咳法疼痛率、呛咳率低,但咳痰量也少;指压法、雾化法或二者结合能取得较好效果.临床工作中应视患者情况及护理人力资源选择佳的咳痰方式.
作者:唐正坤;张蕾;曾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滴眼药是眼科的日常工作之一,许多医院都是将眼药发放给患者自行滴药,由于眼科老年患者多,容易出现滴错药或滴眼方法不对,造成疗效降低甚至出现严重后果,故我院由护士统一滴眼药.为方便临床护士进行滴眼药操作,我科制作了眼药车,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 材料与结构
作者:张帆;葛伟;柏晏杰;龚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温鲜牛奶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放疗期间给予复方硼酸溶液含漱,并给予正确的口腔卫生及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在放疗后立即缓慢吸吮低温(4℃)鲜牛奶250 mL,直至全程放疗结束.结果 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温鲜牛奶可减轻鼻咽癌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反应,延迟其发生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罗先娣;林利萍;肖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眼心反射的发生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46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发生眼心反射的情况,根据性别、年龄、眼别、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观察不同组别术中眼心反射发生情况,结果 463例患者术中发生眼心反射286例,占61.77%.不同年龄、手术方式患者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其中老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外路组、联合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内路组(均P<0.0125).结论 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眼心反射的发生率较高,且受手术方式的影响.因此,术中应加强医护配合,及时发现、处理眼心反射,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秦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腹腔脏器囊肿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97例腹腔脏器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治疗前做好患者准备及物品准备,加强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所有囊肿一次性穿刺硬化治疗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超声复查,103个囊肿消失,11个囊肿缩小2/3以上,治疗有效率100%.结论 对聚桂醇硬化治疗的腹腔脏器囊肿患者实行全方位的护理,可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杨双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来我院放射科大C臂导管室及静脉泌尿系造影室做检查患者经常带有导尿管及其他引流袋,由于没有合适的挂钩,经常将引流袋放置于床上,有时引流袋内尿液漏出,弄湿患者衣服及床单,增加了患者痛苦和护士工作量,也带来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鉴此,笔者利用本科已用完的片盒内的白色硬质塑料托片板制作成鱼鳞状夹,应用于各类引流管悬挂及各种仪器导线的收纳,自2012年1月开始使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制作
作者:刘春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静脉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将普通外科2个病区中的二病区作为观察组、一病区作为对照组,护士在静脉治疗过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静脉治疗管理模式,观察组按照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实施静脉治疗管理.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穿刺工具选择合格率、药物输注准时率、患者对静脉治疗的满意度及对静脉治疗知识知晓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液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 应用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对静脉治疗患者进行全程控制、全程宣教,可有效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更好地落实健康宣教,进而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敏;聂雷霞;吴丽媛;罗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规范术后疼痛管理,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成立在麻醉医生督导下以疼痛专科护士为主体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制定各级人员职责,完善运作流程,对860例术后患者实施规范化手术后镇痛,包括术前访视,疼痛查房,上报和处理不良事件,建立疼痛档案等.结果 术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51例,5.93%)、皮肤瘙痒(9例,1.05%)和腹胀(27例,3.14%),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术后3d患者静息痛和运动痛评分均保持在3分以下.患者对急性疼痛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5.0%,较上年同期提高20.0%.结论 成立APS实施规范的术后镇痛,可以提高镇痛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冬华;闫华;任晓风;杨春玲;张宗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中护士对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护理药学服务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药学服务问卷对187名护士和150名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84.0%的患者及家属希望护士讲解药学知识;只有18.7%的患者回答护士是其了解药物信息的主要渠道,59.3%的患者回答了解药物信息的主渠道是医生.护士对药学服务自评分显著高于患者的评分(均P<0.01).护士对药物的作用及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不良反应、正确使用等知识的了解,总体水平未达到“比较了解”,了解药物信息的主要途径为药物说明书(占92.5%);影响护士提供药学服务的因素主要是药学知识欠缺和对药学服务的认识不到位.结论 护士提供的药学服务与患者的希望有一定差距,应提高护理人员对药学服务的认识,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护士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作者:周雨希;史瑞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参加助产士产前门诊的孕晚期初产妇的体验,为开展助产士产前门诊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例产前在助产士门诊就诊的孕妇进行深度访谈,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产妇对助产士产前门诊的体验主要有3个方面:助产士关注心理建设;门诊内容更丰富、交流形式更多样、时间跨度长;提高分娩过程的应对能力.结论 助产士产前门诊能使孕产妇在围生期加强心理适应,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产时应对能力.
作者:武晓丹;丁焱;朱春香;谢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膈肌麻痹患儿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5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膈肌麻痹患儿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治肺部感染;拔除气管插管后积极应对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结果 29例患儿呼吸困难症状轻,术后顺利撤离呼吸机;22例反复撤机失败行膈肌折叠术,其中19例膈肌折叠后顺利撤机痊愈出院,3例死亡.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撤离呼吸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评估膈肌功能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并发膈肌麻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吴岚;廖雪丽;杨满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下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FOLFOX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下,提出目前结直肠癌FOLFOX化疗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实证,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按照路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口腔炎、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循证护理指导下的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结直肠癌FOLFOX化疗,对确保化疗方案的实施,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房敏;张红弟;蔡宏宇;张景嫦;苏玉梅;苏晓霞;李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评估ICU护理工作量的方法及效果,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NAS)对ICU住院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护理工作量统计,分析该时间段的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入住ICU时间平均(9.6±8.7)d,NAS得分(56.0±9.7)分.每日护理工作量为187.5~301.2个工时,平均231.4工时.每班需增加1~5名护士.护理工作量与患者病情、通气方式及结局有关(P<0.05,P<0.01).结论 ICU护理人力资源存在不足及分布不均衡现象.采用NAS可预测护理工作量以给予弹性、合理安排有限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程蕾;鲁玫;罗霞娟;刘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126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行手术治疗,111例采用解剖矫治术,另外15例中2例行全腔肺动脉吻合术,4例行解剖矫治术十双向Glenn术(一个半心室矫活术),9例行三尖瓣置换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死亡1例,再手术1例,余124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无明显并发症.随访2个月到12年,超声复查示88例三尖瓣关闭良好,22例轻度反流,13例中度反流,3例重度反流.提示术前应做好手术室、器械物品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做好体位、术中影像采集及保管、温度及病理标本的管理,器械护士准确传递术中所需器械或物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常青;董景梅;张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专业护士培训基地师资规范化培训及管理的模式,提高手术室专业护士培训质量.方法 制定手术室专业护士培训基地规范管理模式及培训基地教师入选条件,动态修订带教计划,构建培训基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带教模式.结果 手术室专业护士培训师资经过规范培训管理后,学员理论、技能成绩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P<0.01).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时间安排三方面的满意度,对带教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操作技术水平和教师对知识掌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规范培训管理前(P<0.05,P<0.01).结论 科学规范化的师资培训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手术室专业护士培训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杨薇;李萍;王晓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