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内在品质的验证研究

樊落;席淑华

关键词:急诊科,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内在品质, 评价体系, 评价量表, 信度, 效度, 区分度
摘要:目的 建立能客观评价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方法 以通过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下称评价体系)为依据编制自评式问卷,采用此问卷对138名急诊专科护士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评价体系的内在品质进行检验.结果评价体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6,5个一级指标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508~0.972;一级指标与评价体系的相关系数r值为0.701~0.886(均P<0.05);16个二级指标区分度检验,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评价体系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可用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护理管理者可将其作为培养和评价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参考依据.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PBL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信息意识的影响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信息意识的影响,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及实践经验.方法 将2008级护生17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86人)和对照组(84人).对照组进行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实验组进行两个学期的PBL教学.以护理专业大学生信息意识量表及理论成绩评价效果.结果 信息意识总分在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上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对照组干预前、中、后测信息意识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干预前、中、后测信息意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实验组信息意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护理本科生信息意识的提高,且有持久的作用效果.

    作者:王缘;李莎莎;杨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正颌术后患者口腔冲洗方法的改进

    目的 提高口腔冲洗效果.方法 将47例牙颌面畸形正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改良法行口腔冲洗,即将吸唾管放置口角低位处,用1.5%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同时用棉签按先上后下、由后向前擦拭牙面及口腔黏膜.对照组23例行常规口腔冲洗.结果观察组冲洗后牙菌斑指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正颌术后患者采用改良口腔冲洗法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方法.

    作者:吴玲;徐佑兰;陈中会;雷雨;郭青;谭亚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PICC透明贴辅助治疗浅度烧伤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PICC透明贴为二层敷料治疗浅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换药,清除坏死表皮后用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覆盖;观察组用无菌注射器针头刺破水疱,保留疱皮,用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覆盖后外用PICC透明贴.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换药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均P<0.01).结论 PICC透明贴用于浅度烧伤换药,创造了湿性愈合环境,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方华;吴双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全髋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强化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强化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20例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两组全髋置换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康复护理,包括预防术后脱位、术后感染、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术后异位骨化四个方面的强化康复护理;分别于术后2周、12周评价患者的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各时间段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于术后12周干预组的关节脱位、术后感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异位骨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全髋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强化康复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促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作者:杜杏利;方汉萍;方忠;李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石膏绷带折叠方法的改进

    石膏绷带是临床常用的材料.由于固定患者的部位不同,患者身高、体质量及肢体周径的差异,使石膏绷带类型和尺寸不能满足临床固定的要求,常常需用剪刀或手术刀剪裁.我们改进了石膏绷带的断开和折叠方法,应用撕叠石膏绷带的技术,收到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高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瘦型手背掌骨间隙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瘦型手背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的佳方法.方法 将37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瘦型手背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左手采用传统按压法74例次,即拔针即刻以中等力度按压5 min;右手采用改进按压法74例次,即拔针前先用左手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置于患者掌侧穿刺静脉下部位,将掌侧蚓状肌和骨间肌向背侧顶压,间接将位于掌骨间隙的静脉顶压出掌骨间隙.结果 改进按压法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显著少于传统按压法(均P<0.01).结论 改进后的按压法可提高瘦型手背静脉穿刺后的按压效果,有利于保护静脉.

    作者:李丽荣;刘彦希;王红;肖玲;李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例宫颈碰撞癌手术治疗并癫痫发作的护理

    对1例宫颈碰撞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化疗过程中癫痫发作,经及时对症处理和后续针对性护理,治疗按计划完成,癫痫未再发作.住院21 d出院.出院后2个月后复查,结果正常.提出护理人员掌握多专科护理知识,实施综合性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于会敏;马明娜;何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我国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研究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状况,为开展核心能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和万方数据1998~2010年收录的护理核心能力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结果 共检出护理核心能力相关文献108篇,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方法主要为经验与述评(64篇)、调查研究(16篇)及综述文献(14篇);研究对象以专科护士(36篇)、护生(26篇)及通科护士(17篇)为主;研究内容主要为护士核心能力培养(33篇)、护生核心能力培养(22篇)及护士核心能力调查(14篇).结论 国内研究者对护理核心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关注,研究对象广泛,但研究方法及文献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宋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执行表的设计与应用

    设计制作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执行表,纵栏为17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横栏为日期、床号及执行者签名.应用于临床基础护理实践后,夯实了基础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晓红;潘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度子痫前期病史妇女饮食运动强化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干预方法对重度子痫前期病史妇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为降低其远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将55例重度子痫前期病史产后1~3年妇女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和强化组(29例).常规组行常规饮食和运动指导、开放式咨询;强化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按照食物交换份法制定每人每餐饮食方案,每月定期追踪强化.连续干预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强化组收缩压、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分数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5),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常规和强化干预措施均可改善重度子痫前期病史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强化干预措施较常规干预措施更有效.

    作者:卢(契);郑修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预防足下垂硬板靴的制作与应用

    足下垂是重型颅脑外伤或脑出血致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采用手向上推握患者的足部并活动踝关节,足部不活动时用被褥、衣物、硬板或垫子保持足底功能位,使足部趾屈位或利用木板或厚纸板,使足关节保持背屈位[1-4],但费时、费力,且效果不确定.鉴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硬板靴,于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用于36例长期卧床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郭小叶;贺慧兰;赵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指导关系理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介绍指导关系理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认为指导关系理论用于临床护理教学,有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临床带教模式,可使职业支持和心理支持相互补充,在临床教学中更应重视指导关系的初始阶段,以改善临床老师与护生的指导关系,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保证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张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两种体位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护理观察

    目的 从护理和临床角度比较仰卧位与俯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效果,探讨仰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130例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住院患者按手术体位分为仰卧位组(53例)和俯卧位组(77例),仰卧位组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时采用腰肋悬空仰卧位;俯卧位组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时采用俯卧位.结果仰卧位组舒适度显著优于俯卧位组(P<0.01);两组出血、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两种体位手术均安全有效,但腰肋悬空仰卧位手术的舒适度更佳,且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王敏;钱卫红;潘铁军;刘昊;李功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黑龙江省手术室患者安全核查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手术室患者安全核查现状,为制定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黑龙江省36所医院10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61.1%~100%的医院核查使用器械与植入物、使用腕带及手术患者安全核查表对患者进行核查;63.9%的医院有专门监管机制对患者安全核查定期检查;92.3%的护士认为应定期对员工进行患者安全核查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 黑龙江省医院对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及手术室护士安全核查相关知识培训情况不乐观;管理者应针对手术患者安全核查的薄弱环节,完善管理机制,保障手术室患者安全.

    作者:王丽波;杨玉美;曹俊环;刘新宇;程洪波;邱礼荣;金春玉;毛静馥;印涛;程金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PICCO监测技术用于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采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技术在重度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4例重度烧伤患者行PICCO技术监测,做好PICCO置管前准备,置管配合,置管后做好导管护理、PICCO校正、预防感染等.结果 5例监测5~10 d,依据监测结果调整补液计划.拔管后,5例患者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 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进行PICCO监测,以及做好各项护理,有利于针对性治疗和患者康复.

    作者:傅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输血管理护理子系统的设制与应用

    目的 利用信息化管理优化临床输血护理流程,完善输血护理管理.方法 设计临床输血管理护理子系统,在43个住院病区护理单元使用,分析输血申请与取血后输血相关护理操作.结果 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临床38 210例次输血申请中21 556例次(56.41%)需要配血标本,其中标本布置15 397例(71.43%);发放血液115 479 U/42 540袋,进行输血确认和输血反馈11 769袋(27.67%)和8 992袋(21.14%).结论 临床输血管理护理子系统的应用有效优化了临床输血护理流程;但标本布置、确认和反馈率低;需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充分发挥该系统的作用.

    作者:彭道波;郭叔珍;周宏珍;赖福才;谢新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肿瘤唤醒麻醉下低龄手术患者的护理

    对4例脑功能区肿瘤患者实施唤醒麻醉下肿瘤切除术.术前访视详细讲解相关知识,输液部位选择患侧下肢,于清醒下导尿;术中改进肢体约束方法,侧放手术灯,用保温毯保温;术后探访患者告知术后表现与应对方法等,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提出针对患者特点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改进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手术配合水平,利于拓展手术适应证.

    作者:王芙蓉;王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自制一次性翻身床防渗湿床套

    临床上大面积烧伤患者因特殊的治疗及护理需卧翻身床,给卧翻身床的患者清创换药时,清洗液、坏死组织的分泌物常从翻身床便孔处渗入床垫,浸湿翻身床的海绵垫,给患者造成不适.鉴此,我们2009年1月自制了一次性防渗湿床套,经临床应用26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翠红;芦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监护仪袖带反向缚扎测量血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200例下肢骨折血压正常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正向缚扎法和改进后的反向缚扎法测量血压,连续6次,取平均值.结果 两组缚扎法所测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反向缚扎法测量血压准确,操作简便,有利于节约成本.

    作者:王秀珉;蔡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型可折叠离被架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临床使用的离被架均为固定式结构,其体积大小不能改变,不能满足离被架下空间与形状的要求,且占用空间大,给安装、拆卸、运输及存放带来不便.为解决以上问题,2009年2月笔者制作了一种新型可折叠离被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魏彦红;刘洋;费政;徐殿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