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护理观察

张晓玲;马兰;付华;郭玉珍

关键词:尿毒症,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β2微球蛋白,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尿毒症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 将3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透析,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两组各治疗4个月.结果 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尿毒症相关症状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后的HP/HD疗法,清除毒素更彻底,且操作更为便捷,患者依从性高;严格无菌操作,预防空气栓塞,加强巡视观察是其护理要点.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患者走失防范措施的实施

    目的 探讨防范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走失的方法.方法 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走失的防范措施,即对患者进行走失危险因素评估、高危情况告知、防走失知识宣教及防走失护理措施落实,观察实施1年后患者走失发生率.结果 实施走失防范措施后,高危患者的走失发生率由11.11%降至零,与实施防范措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走失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走失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徐习;谢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床头抬高角度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在予以脑血管疾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38例)予以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1组(37例)头部抬高15°~20°;观察2组(37例)头部抬高25°~30°,治疗护理72 h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2组生命体征变化及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25).结论 头部抬高25°~30°有利于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道通畅和分泌物排出,以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作者:戴桂兰;王海霞;李岚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女性尿失禁患者求医态度量表的编制

    目的 编制适合中国女性尿失禁患者的求医态度量表,为尿失禁的相关研究提供可测量工具.方法 在文献检索及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编制尿失禁患者求医态度初量表,并咨询6名专家形成正式量表,包含患者对尿失禁的认知、对尿失禁的情感体验、对尿失禁的求医意向3个维度及12个条目.选取济南市某社区254例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30,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 0.830~1.000;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8.234%,其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 0.751、0.770、0.733;各条目与总分的 Pearson相关系数r为0.256~0.590.结论 女性尿失禁患者求医态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尿失禁相关研究中试用.

    作者:孙涛;管晓萌;杨华;刘静;王克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程序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程序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54例脑卒中患者按照程序实施饮食管理,包括吞咽功能评估、正确选择食物、制作个体化饮食提示卡以及执行喂食程序.结果 早期筛查出吞咽障碍患者265例,无一例因饮食不足而发生脱水、营养不良现象和误吸窒息意外事件;患者对饮食护理的满意度为98.0%.结论 实施程序化管理模式能及早筛查吞咽障碍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护理方案,使患者安全进食.

    作者:许雪华;吴怡卿;卢婉敏;梁淑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自制三角枕应用于截瘫患者预防压疮

    在引发压疮的诸多危险因素中,压力为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减少身体局部持续长时间受压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措施.有研究者提出30°卧位可增加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面积,减轻或避免骨隆突部位受压[1].我科据此原理自制出一种斜坡三角枕应用于截瘫患者,为其翻身侧卧时保持身体斜侧30°体位,以预防压疮发生.2009年11月应用至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代丽;王苹;曾燕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理人员一次性避光输液器的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一次性避光输液器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4个科室234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同时查看当日住院患者避光输液器用情况.结果 当日输液患者避光输液器实际应用率为75.38%.护理人员认为影响避光输液器使用的因素中,不知道哪些药物需要避光等主观因素占10.26%~30.34%,患者因可能增加费用或者不了解避光输液器作用而拒绝使用等客观因素占14.95%~15.38%.结论 护理人员避光输液器实际使用率不足,需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患者的健康教育,以确保需避光药物的规范使用.

    作者:龙德蓉;雷岸江;俞劲;罗万英;何亚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士核心能力与其职业价值观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核心能力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为从职业价值观角度提高护士核心能力提供研究参考.方法 采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湖南省某市4所二甲以上综合医院的33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核心能力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结果 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12.51±22.75)分,职业价值观总分为(87.00±15.84)分;核心能力7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维度分别呈正相关(P<0.05,P<0.01);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发展因素、保健因素是影响其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正确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有利于提升护士的核心能力,建议护理教育单位和护理管理部门可以从重视护生和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入手,以提高护士群体的整体素质.

    作者:唐小细;宋小花;杨满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简易测量尺的制作与应用

    由于瓶装液体瓶壁无细化刻度,并且现有刻度为直立时的刻度,因此,输液过程中的实际液体量不便准确估计,同时,如果医嘱只需要输入一部分液体时剂量也无法掌握,如医嘱甘露醇100 ml或125 ml静脉滴注时临床常常是以估计为准.鉴此,我院设计并制作出简易测量尺,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周利琼;周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重度光气中毒合并ARDS患者的护理

    总结7例重度光气中毒合并ARDS患者的护理特点.早期足量给予糖皮质激素应用、实施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用药的观察与护理等,7例患者经采取有效治疗护理措施均治愈出院.提出护理人员应了解光气中毒的特性及救治方案,准确、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调节呼吸机模式及参数,准确用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美玲;武晓升;韩伟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调查

    目的 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水平现状.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对32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状况调查.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总分21.92±6.21,其中平时严格控制饮食、定时用餐得分高,分别为4.07±1.16和3.95±1.21.女性的饮食管理能力显著优于男性,居住在社区的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居住在农村的患者(均P<0.01).居住区域、性别及病程是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 饮食管理水平与居住区域、性别及病程有关,家住社区、女性及病程1~5年的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水平较高.应完善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网络,采用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进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穆艳;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Seminar在基础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级本科学生96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各48人,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Seminar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学教学,Seminar教学法采取报告结合讨论形式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准备、发言、讨论和总结等步骤.结果 实验班基础护理学期末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P<0.01);79.17%~87.50%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法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自学、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与沟通、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能启发思维和扩展知识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结论 Seminar教学法能提高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贺棋;王惠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用引流袋制作三腔二囊管连接管

    三腔二囊管广泛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因三腔二囊管的胃管接口与一次性50 ml注射器的乳头不相匹配,导致胃液抽吸困难或注入药物外漏,临床上常采用一人用止血钳固定、另一人抽吸的方法操作,很不方便.鉴此,笔者于2008年3月始,采用一次性体外引流袋改制成三腔二囊管的连接管(下称连接管)并应用于25例患者,使用方便,介绍如下.

    作者:李家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状况,并分析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复发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家庭环境量表和服药依从性问卷.结果 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12.03±3.19)分,其中约50%患者有不按时服药、自行停药、只在感觉不舒服时才服药等行为,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量表中的矛盾性维度呈负相关(P<0.05),家庭环境量表的知识性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相关,应重视家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及其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娟;李江华;康海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促进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维持时间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维持时间中的作用,为探讨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对109例糖尿病患者采取讲座、抢答和提问的形式进行12次、共计6个月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要求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内容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评价量表,分别在患者接受教育前,教育后6、12、24个月各调查1次共4次,评价其健康行为的维持时间.结果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的综合知识合格率及行为改变评分显著提高(P<0.05,P<0.01),其中行为改变评分6、12、24个月评分相对高于教育前,24个月时评分较6、12个月时降低.结论 健康教育可促进糖尿病患者改变不良行为,但维持时间有限,24个月时患者已形成的良好健康行为有下降趋势,应重视持续强化教育,以巩固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成端翠;石莉芬;肖慧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Norton评分原始切点提高对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提高Norton评分原始切点至17分对老年患者压疮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80例Norton评分15~17分(研究过程中分值未变)的老年住院患者实施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照阶段加强预防教育,教会家属与患者自护技巧;试验阶段采取压疮预防专项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阶段压疮发生率为26.25%,试验阶段未发生压疮.两阶段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提高Norton评分的原始切点至17分,并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规范老年压疮的护理管理.

    作者:夏漫;刘翠娥;穆芷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的预测准确性评价

    目的 评价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MFROP-Com)预测跌倒的准确性,确定评估高危跌倒的佳临界值.方法 使用MFROP-Com对211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跌倒危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准确性.结果 MFROP-Co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当选取临界值为11.50时,工具预测效度的综合评价指标Youden指数高为0.592,此时灵敏度为0.800,特异度为0.792,阳性预测值为80.7%,阴性预测值为78.4%.此评估工具评估老人跌倒与否与实际跌倒发生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592.结论 MFROP-Com在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的筛查中具有合适的临界值、较高的预测准确性,是筛选高危跌倒人群的简便而可靠的评估工具.

    作者:王利维;周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3例矿难事故被困25日获救患者的护理

    3例因煤矿井下透水事故被困25 d获救入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于入院初期成立救护小组紧急对症救护,行营养支持,预防医院感染及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3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14 d后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出院.提出制定周密的综合抢救方案,加强重症、心理、营养及密切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罗玲;江华容;李娟;李雪;吴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照片式患者标识在精神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照片式患者标识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确诊精神疾病患者入院时拍照将其合成为照片式患者标识,护士在操作和治疗时结合照片式患者标识进行患者身份核对.结果 实施1年后,住院患者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和投诉率显著下降,治疗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 照片标识可作为精神科住院患者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身份识别方式.

    作者:蔡燕;侯明如;徐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诊科患者一览表的改进

    急诊科患者一览表,可作为患者重要信息的浏览牌.传统的一览表为一张白色标志卡,由当班护士填写,再采用剪制的各色条状护理级别标记插入一览表以示区别,此一览表整体凌乱,且使用不便.鉴此,我科改进一览表,采用不同颜色的标识,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马者;马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收治大批突发事故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方法 建立急诊护理管理链,包括对全院急诊护理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成立紧急救护领导小组、加强病区及抢救设备的管理,以及制定和实施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结果 紧急救治34起突发事件,405例患者中未发生1例并发症及医院感染,患者及家属对急救护理和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为100%和99.7%.结论 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能使基层医院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急救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春惠;雷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