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珠;刘玉芬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英语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48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4周的临床英语带教,包括根据学生基本情况修订带教计划,在交接班、查房和操作过程中进行专业调汇、对话、报告及沟通的培训,组织情景模拟、英语查房或讲座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训等.结果 实习结束时学生英语理论及应用能力成绩显著提高((P<0.05,P<0.01));100%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85.0%以上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对话交流、英语书写、专科英语运用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明显提高.结论 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护理英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专业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
作者:龚婷;孙国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川东北地区护理人员对吗啡的认知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提高本地区护理人员吗啡相关知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吗啡认知调查问卷对川东北地区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21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吗啡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平均低于50%),在吗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癌痛三阶梯用药原则等方面,肿瘤科护士回答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均P<0.01).护理人员接受吗啡相关知识来源较单一.结论 川东北地区护理人员对吗啡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建议继续开展癌痛管理规范化培训,制定相关政策,以加强吗啡使用管理力度,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建萍;高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对37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口服治疗患者,进行疾病及化疗药物相关知识宣教,加强饮食、运动及心理护理,尤其针对高血压合理应用降压治疗及配合分级护理.结果26例出现Ⅰ~Ⅲ度高血压患者中除1例出组,余均顺利完成疗程,未出现高血压危象等严重并发症.提出根据患者血压变化,加强相关知识指导,密切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调整甲磺酸阿帕替尼剂量,是减少高血压不良反应影响的关键.
作者:廖春梅;刘燕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茶水清洗、高浓度氧疗和康惠尔水胶体敷贴三联疗法治疗放射性湿性脱皮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放射性湿性脱皮患者按病区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患者用茶水清洗、高浓度氧疗和康惠尔水胶体敷贴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用甲紫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三联疗法治疗放射性湿性脱皮疗效好,且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宋秋萍;鞠红霞;徐蕾;侯玉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临床危重、手术患者各类置管引流项目较多,而各种引流袋的固定、挂放多采用绳带或简单的挂钩,存在解开不方便,或挂钩不便消毒、不能收合有挂伤的危险、移动不方便等缺陷.汪友兰等[1]设计的多功能挂钩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必须固定在病床上,不同的病床不易契合.鉴此,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可拆卸、可移动的医用引流袋多用途挂钩,临床应用中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殷晓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输液泵的使用解决了高精度输液、超低速输液、超高速输液中滴速控制的问题.但在儿科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和疾病因素,对其使用和维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往使用输液泵以床边口头交接班为主,巡视记录繁琐且不全面,易发生输液泵相关风险事件,常见的风险包括药液弥漫性渗出的风险、输液精度不够即预置量与实际输出量不符的风险等[1].鉴此,我科设计了输液泵记录卡,并于2010年1月应用于临床,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牛晓桂;陈红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低强度激光联合口腔护理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63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按照传统方法口腔含漱治疗;观察组(32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低强度激光疗法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口腔黏膜炎分级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低强度激光疗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周国仙;刘琼;杨华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瘫痪卧床或因病情需要平卧的患者,因现有的普通患服上衣除了袖口、前襟没有其他开口,使穿脱不便,特别是危重患者活动幅度大可加重病情.笔者设计了专门的卧床患者护理服,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高玮;高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构建涵盖护理工作质与量的绩效奖金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护理人员绩效奖金体系中增设护理质量控制系数并提高护理工作量的权重,评价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护理人员绩效奖金体系有助于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爱珠;刘玉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留置鼻空肠管发生堵管的患者寻求有效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留置鼻空肠管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即提出临床问题、检索相关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选出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结果 12例患者治愈10例,好转2例;住院时间20~25 d,插管时间为12~20 d,期间均无堵管现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有效预防及处理其堵管的发生.
作者:刘立芳;贺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伏天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银屑病患者按照证型分别采用药浴1、2号方治疗,同时配合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58例痊愈,29例显效,13例进步;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药药浴对银屑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正确的护理配合能提高疗效.
作者:陈年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护生对优逝期望的了解现状,以为医科院校开展生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优逝量表,对186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总量表得分3.89分,3个维度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3.73)、心理需求(3.90)和社会需求(4.05);91.9%~93.0%护生认为临终患者期待的是“有家人的支持”、“与想见的人见面”,而“没有疼痛”、“能够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没有连接医学仪器或管道”,赞同率分别是69.9%、65.0%、51.6%.结论 护生对优逝期望的了解更多的是在心理、社会层面上,而对更基本的生理层面上的认识仍显不足,医科院校需重视对护生的生死教育,启发护生对生命的深入思考.
作者:王霞;黄海珊;吴辉;曾铁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鼻腔四步检查法应用于经鼻留置胃管前评估鼻腔状况的作用.方法 将需留置胃管的住院患者1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检查评估鼻腔状况,观察组采用鼻腔四步检查法,即一问、二看、三比较、四检查.结果 观察组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97.80%)显著高于对照组(74.72%,P<0.01).结论 鼻腔四步检查法应用于经鼻留置胃管前评估鼻腔状况,可提高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高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部队医院实习护生岗前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 621名部队医院实习护生进行包括护理部负责制、专业组负责制、护理标兵负责制、院级教员负责制、相关部门负责制、学员队负责制体系的岗前培训;培训方式采取集中授课、多媒体教学、互动式示范教学、情景模拟、现场答疑、拓展训练等,以及多种考核方式.结果 通过岗前培训实践,护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10项成绩及教师对其的评价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构建部队医院特色的岗前培训体系有利于实习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张娣;林牡丹;宋慧娜;高艳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军队护理人员战备评估与部署能力现况,为管理者采取措施提高其应对战争和自然灾害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军队护理人员战备评估与部署能力指数量表,对258名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及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能力和军事行动护理能力为中等水平;护理人员急救护理课程学习达96.120%,武器救治课程学习只占29.46%;职称、军衔越高者及经常参加培训人员其临床护理能力、军事行动护理能力维度评分显著较高;军种不同者其战士/生存能力评分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 军队护理人员的战备能力仍需提高,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战备能力的培训,加强武器救治等战备课程的培训.
作者:王红;戴晓婧;卢慧芳;徐燕;廖文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一般使用绷带吊起手腕或用枕头将前臂抬高制动,以利于静脉回流,伤口恢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绷带和枕头不利于前臂抬高固定,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制作了一种前臂制动架,自2009年3月使用以来,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董孝芳;王文君;赵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促进护理本科生创新行为合适的教育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创新行为问卷对402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402名护生创新行为评分(6.84±3.20)分;高年级、班干部、城镇护理本科生的创新行为评分优势显著(P<0.05,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创新行为受学习和生活背景影响,应采取积极措施扩大护理本科生的视野,以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者:李玉丽;曹枫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频次的居家督导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3例COPD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三组,在其出院后分别选择实施每周1次居家督导(干预1组32例)、每周2次居家督导(干预2组30例)及常规出院随访(对照组31例),均干预8周.结果 三组干预前后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疲劳评定量表(FAI)的疲劳严重性因子评分差值、6-MWD测量结果和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OPD患者的家庭呼吸康复训练状况不容乐观,每周2次专业人员督导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朱秀丽;修麓璐;孙秀杰;徐毅君;刘新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尊严疗法对姑息治疗肝癌患者自尊相关压力和希望水平的影响,为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住院并接受姑息治疗的肝癌患者28例,通过个体化的尊严疗法,观察患者干预后1个月自尊相关压力和希望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的自尊相关压力降低,希望水平和各维度水平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尊严疗法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由自尊引起的压力水平,提高患者对生活的希望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命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
作者:戴宏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实践行为与医院安全气候之间的关系.方法 便利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75名护士,应用一般资料问卷、肺结核防护问卷、医院安全气候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总分为(18.71±3.45)分,实践行为总分为(38.15±2.41)分,均为中等水平.医院安全气候总分为(109.42±11.74)分,其中防护设备、沟通、工作环境3个维度与防护知识呈正相关(P<0.05,P<0.01).医院安全气候各维度与实践行为呈正相关,其中防护设备和工作环境对实践行为的影响大(均P<0.01).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展现营造安全文化的态度,尽量提供充足的护理人力资源及防护设备,改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安全气候,有助于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及实践行为能力的提高.
作者:黄冬枚;席明霞;莫文娟;申海艳;卿利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