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玲华
目的 探讨超声在监测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及异位后调整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533例门诊患者中,291例在B超监测下置管(B超组),242例不在B超监测下置管(无B超组),比较其胸部X线摄片时导管异位情况,并分析X线摄片后对异位导管B超调整位置情况.结果 胸部X线摄片显示B超组异位6例,非B超组异位23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床旁超声可应用于监测置管中PICC异位情况及重新调整异位导管.
作者:刘聿秀;高玉芳;王秀荣;吴欣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碘伏配合冷敷治疗儿童白血病化疗药外渗致静脉炎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80例白血病化疗致静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温热湿敷;观察组先局部冷敷再外敷碘伏治疗,同时采取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创面护理、饮食护理和疼痛护理等措施.结果 两组静脉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碘伏配合冷敷能有效治疗化疗药外渗所致不同程度静脉炎,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张红;孙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对20例经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的患者治疗前完善各项检查、健康教育,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治疗后做好消毒隔离以及健康教育.结果 经10~96 d治疗后,痊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0%.提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减少或避免手术造成的皮肤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秋月;原红;孙万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有些神志清楚患者因不同原因如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等,暂不能用语言与他人沟通,使自己想表达的意愿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为了更好促进护患沟通,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准确的治疗护理,我科自制写字板与患者沟通,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形式人际沟通教育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06级305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155名)和实验组(150名),对照组在人际沟通课程中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形式教学,包括模拟病房、临床实习前期主动介入和模拟招聘等方法.结果 两组教学后人际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教学前后人际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形式人际沟通教育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实际沟通能力和护生就业面试的沟通应对技巧.
作者:金彩云;周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状况,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及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自编医务人员医院暴力发生状况调查问卷,对171名护士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因肇事者醉酒、药物滥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引发的暴力,急诊科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P<0.05,P<0.01);普通病房因患者病情无好转而引发的暴力发生率显著高于急诊科(P<0.05);急诊科施暴源来于患者、患者家属或朋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遭受暴力类型中躯体冲突、威胁性事件或姿势有2种躯体损伤情况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护士无助感和缺乏安全感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未受过正规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显著多于病房护士(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法律、法规、防范暴力知识的培训及心理疏导,以有效防范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谷秉红;潘秀芳;孙宏玉;官锐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执行<患者安全目标>中的效果.方法 将健康教育工作贯彻并逐步落实在6项患者安全目标中,具体包括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提高用药安全;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等.结果 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不断提高;未发生护理事故和严重的护患纠纷;未发生1例手术患者手术方式和手术部位错误;用药、诊疗和处置方面的护理差错发生率逐年下降;3年间住院患者满意率稳中有升.结论 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教育能力是执行<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良好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保障患者安全的作用.
作者:王春秀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住院患者拒绝吸氧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为医疗知识缺乏、担心吸氧加重医疗费用、舒适度改变、心理障碍等.提出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需采取加强医学知识宣教,使其正确认识氧疗的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氧疗中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到位.
作者:李小平;蒋艳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支助中心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方法 运用自制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51名支助中心在职1年及以上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支助中心员工总体满意度得分2.58±1.07,对收入及劳务分配、社会支持、环境及工作条件、工作成就感、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1.66±0.93、2.41±1.16、2.55±1.05、2.65±1.07、3.77±1.02.结论 医院支助中心员工工作满意度总体偏低,有必要针对其特点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芬;朱佳晖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物过敏原皮肤试验,对19例试验阳性者进行食物激发试验,对13例食物激发试验阳性患者采取剔除过敏食物、记录日志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4周、8周后,患者症状频率、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评分和7个维度评分(除挑食外)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静;乔惠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减少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将16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采用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Norton量表和营养评估表对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为可能发生压疮、易患压疮两种,易患压疮用红色的图文并茂标识牌,可能发生压疮的用黄色标识牌,将标识牌在床头卡、患者住院一览表、翻身卡上进行醒目标识,并制定标准化护理措施,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评估标识牌标识系统有醒目的 标识作用,有助于减少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廖春红;唐霞珠;黄北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黄芍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浅度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在做好心理护理、增加营养的同时,对照组按传统法换药,观察组采用自制黄芍膏换药.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黄芍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效果确切,缩短疗程.
作者:许小青;曾梅珍;柯瑞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取成立护理科研组与专家组、对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全程督导,以及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等举措.结果 近3年护理论文发表数逐年上升,论文质量也显著提高,发表护理论文作者群逐渐扩大、学科拓展情况良好.结论 科研论文写作是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科研及其论文写作水平,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倪元红;孙琳;刘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收集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需求文献资料,为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0~2008年发表的有关住院患者及家属需求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154篇,根据纳入标准,纳入文献41篇;其中患者及其家属需求包括护理服务需求23篇(56.1%),心理需求7篇(17.1%),健康教育需求11篇(26.8%).结论 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需求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患者需求与满意度呈正相关;存在问题是住院患者需求调查研究总体还很薄弱,调查研究的范围主要局限在三级以上医院,调查问卷大多为自行设计,有些文章缺乏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作者:邱立;卢敏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护士在参与抢救用药医嘱执行中,不仅是抢救药物治疗的执行者,还应是患者用药前后的监督者.卫生部于2009年推出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目标二为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三为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鉴此,笔者自行设计了抢救用药记录本,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峰;向清平;赵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目前护理人员心理授权及组织承诺现状,提高管理水平,稳定护理队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5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授权方面,护理人员对自主性和工作影响感知较低;组织承诺方面,护理人员理想承诺和机会承诺较低;心理授权与整体组织承诺显著相关(P<0.05,P<0.01),工作意义和工作影响对整体组织承诺具有预测作用(均P<0.01),工作意义的预测力大.结论 心理授权影响组织承诺,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护士心理授权水平,以增进其组织承诺,更好地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兰佳庆;张培莉;杨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背部叩击对老年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老年卒中留痰困难的患者分为诱导前组和诱导组各36例,分别进行留痰操作,留取标本送实验室分别进行目测、涂片、并接种血平板观察细菌的构成情况.结果 两组痰液性状、痰涂片细胞的分布比率,以及菌群分布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两组呼吸道样本菌群分布各有特点.结论 高渗盐水、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背部叩击对老年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留取困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黏稠的痰液起到软化、稀释作用,有利于致病菌的排出.
作者:盛霞;孙永习;李曼;王玉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晚间镇静催眠药物应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05例服用镇静催眠药物患者进行书面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物服用率占40.04%;影响因素主要有医院噪声(37.20%)、生活习惯及环境改变(19.92%)、躯体疼痛或不适(19.72%)、心理障碍(19.10%)、药物因素(5.08%)、社会支持及经济原因(1.63%)等.结论 诸多因素影响着住院患者晚间镇静催眠药物应用,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行为干预,保持安静的医院环境,及时处理疾病及躯体不适,以减少镇静催眠药物的应用.
作者:张春梅;李秀兰;魏秀桂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临床中在进行吸氧、吸痰以及胸、腹腔引流等操作时,输氧延长管与输氧管之间,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与吸痰管之间,胸、腹腔导管与引流袋之间需要添加中间连接管才能紧密连接,过去大多采用玻璃接头作中间连接管.然而,玻璃接头因其在操作及保存时易破碎,现已被逐步淘汰.
作者:黄冰;任道琼;邓世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对2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以明确分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2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诊断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例,醛固酮腺瘤18例.提出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时做好心理护理、检查前准备,选择正确的时间和体位;积极采取水化治疗,检查后加强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色泽、温度情况,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不适及并发症发生,保证检查顺利完成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于明峰;管志敏;周舸;黄烨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