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平
目的 观察物流传输系统(PTS)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正确使用PTS提供借鉴.方法 将50例/名患者和自愿受试者的血常规标本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 传送至检验科:人工传送,PTS快速传送(6 m/s),PTS慢速传送(3 m/s).结果 3种不同的传送方法 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运用PTS传送血标本能够节省人力资源,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但建议使用PTS慢速传送.
作者:祝二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阐述了专科护士的概念,对国内外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资格认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国外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国内以在职教育为主.提出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应进行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专科培训,并建立权威的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机构进行资格认定,建立一支高素质急救护理队伍,以提高急诊患者的救护质量.
作者:沈红;陈湘玉;王晓静;陈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活检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CQI)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将42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3例)和观察组(21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CQI模式进行护理,建立专职肾活检小组,评估并分析肾活检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肾活检知识知晓率提高(P<0.01),肾活检术后肉眼血尿发生率减少.结论 肾活检护理中采用CQI,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肾活检术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作者:樊蓉;葛梦媛;金晶;邓娜;陈娟;吕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压力管理训练对恢复期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治疗和精神病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知识讲座、分组讨论、个别咨询的方式进行压力管理训练,每周1次,连续6次,每次90 min.干预后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及自我接纳量表评定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自我接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应对方式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求助,较少采用自责和回避的应对方式(均P<0.05).结论 压力管理训练有助于提高恢复期抑郁症患者的应对能力及自我接纳水平,可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减少复发.
作者:李庆霞;刘利;侯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与实习效果的关系,寻求提高护生沟通能力、提高实习效果的新方法 .方法 将60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 带教;试验组在传统临床教学基础上,于实习12周开始对护生进行人际沟通能力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沟通能力与实习效果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后36周两组人际沟通能力与实习效果均显著提高,试验组效果更显著(均P<0.01);试验组护生沟通能力与实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r=0.461).结论 沟通能力培训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习效果.
作者:安秋月;郎玉玲;王莉莉;张淑敏;黄双丽;宫叶琴;李丽华;梁宇;李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PICC导管误入腋静脉后调整回中心静脉的成功率.方法 对5例导管头端误入腋静脉患者,采用模拟定位机监控,先退导管头端至锁骨下静脉入口处,用10 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快速推注,以0.5 cm/3s匀速重新送管4次.结果 5例均一次将PICC导管成功调回上腔静脉.结论 采用模拟定位机监控及10 ml注射器快速推注生理盐水,有利于异位导管快速准确调整到位.
作者:闻曲;鲁汉英;鲍利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0.5%酮康唑联合思密达治疗鹅口疮的效果.方法 将88例鹅口疮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0.5%酮康唑联合思密达,对照组采用制霉茵素甘油联合2%碳酸氢钠治疗鹅口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0.5%酮康唑联合思密达可提高鹅口疮治疗效果,并可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何红;范毅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于洗胃时胃管内序贯注入活性炭和思密达,对照组注入活性炭.结果 观察组达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累计用量、住院时间,中间综合征、反跳、上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活性炭与思密达序贯洗胃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能减少毒素的吸收,减少阿托品用量,防止反跳和中间综合征的发生,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鞠贞会;曲静;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护理本科生162人根据年级分组,2004级82人为对照组,2005级80人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 实施社区护理学教学;实验组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采用综合考核方法 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实践成绩与综合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护生对合作学习模式的认可度为 72.50%~95.00%.结论 合作学习模式为护生刨设了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景,教学效果优于单一授课法,且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莉莉;安秋月;黄双丽;梁宇;张淑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职业疲劳恢复量表、工作内容问卷、医院工作环境的职业暴露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工作不满意量表、贝克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对58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急性和慢性疲劳评分分别为 63.40±21.69、47.14±23.38;不同年龄、护龄、科室和夜班组间急性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科室和夜班组间慢性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影响因素联合预测急性疲劳的变异数为55.30%,慢性疲劳的变异数为61.90%;班次间的恢复是急性疲劳主要的因素、其次为工作要求、睡眠质量、职业暴露、工作控制;而急性疲劳则是慢性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工作不满意、班次间的恢复、焦虑、抑郁、工作要求.结论 护士急性和慢性疲劳程度均较高,急性疲劳主要与工作直接有关的因素有关,而慢性疲劳则主要受间接工作因素的影响,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护士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因素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
作者:方进博;邱昌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及应用状况.方法 以标准化病人或SP为关键词,检索1998~200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标准化病人的文献.结果 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标准化病人文献143篇,文献呈平稳增长趋势;理论研究文献多(40.5%);有关护理教学方面的文献较少(7.7%).结论 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速度较缓慢,特别是在护理教学方面.医学教育者应提高对标准化病人教学的认识,推广对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从而提高医学教学水平.
作者:钟玉杰;王敏;于继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60例不同证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痰病证型实施辨证施护,于患者出院后第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应用健康促进生活模式量表Ⅱ中文版测量两组患者生活方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责任、营养、压力管理、身体活动及健康生活方式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辨证施护,能提高其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祝海波;穆欣;王东梅;杨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 将7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均给予保暖、抗感染、静脉营养、留置胃管鼻饲喂养,同时予以妈咪爱及胃蛋白酶助消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腹部按摩,观察患儿喂养不耐受好转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达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均缩短,胃潴留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多潘立酮联用腹部按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
作者:李岩;张凤红;岑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雾化吸入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皆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每次漱口后用参麦注射液20 ml加蒸馏水50 ml雾化吸入,3次/d,每次30 min,至放疗结束;对照组每次漱口后用调成糊状的思密达均匀涂于口腔黏膜,3次/d,至放疗结束.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出现时间为(30.25±1.54) d,对照组为(22.32±1.6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雾化吸入在预防和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兰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讨论法对培养护生职业情感的作用.方法 2003级护生为对照班,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教学;2004级为实验班,采用案例讨论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估护生职业情感.结果 对照班职业态度评分为4.29±1.48.43.64%护生职业态度为中立偏积极;实验班职业态度评分为4.95±1.27,59.15%护生职业态度为中立偏积极.两班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伦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护生的正性职业态度,改变护生专业思想观点和态度倾向.护理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 的改进,注重护生护理职业情感的培养,促进护生形成稳定积极的职业态度.
作者:张俊娥;颜君;高玲玲;古宏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马齿苋湿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48例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将新鲜马齿苋去根、捣烂成糊状,均匀外敷于病变部位;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病变部位.3~5次/d,均连续治疗5 d.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马齿苋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刘淑霞;陈月琴;王君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脑顶核刺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现察组备40例,对照组以扩管药物治疗改善脑循环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小脑顶核刺激.结果 两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脑顶核电刺激可增加脑血流量,有助于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颅脑血液循环,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运娣;何华英;王芸;邹密;郑丽君;马丽;李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认知功能干预对促进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认知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后病情平稳时开始实施康复训练,认知组同时实施认知功能训练.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简易Fugl-Meyer量表、Loewenstein认知障碍成套测验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认知组认知功能、运动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
作者:王海丽;姜运梅;刘敬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并分析出院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回访软件系统,按软件系统设计的内容要求,由1名专职人员以电话回访的形式调查出院患者,并客观真实记录.结果 电话回访出院患者11 002例次,成功访问8 054例次(73.20%);出院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为93.20%,与同期其他部门进行的医疗服务满意度问卷结果(97.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78,P<0.01).记录到批评信息669条,表扬信息331条.结论 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可全面获取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评价信息,发现管理薄弱所在,有利于加强管理职能,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作者:姚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对6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进行1个疗程治疗.结果 用药过程中2例出现血清病,3例出现出血症状,1例出现静脉炎,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好转.治疗后3周至半年,2例惠者血常规指标改善,3例患者由血制品依赖榆注改善为不依赖输注.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保证ATG治疗效果.
作者:顾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