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移植术后早期胆漏患者的护理

高燕娜;陈锷;苏翠玲;刘彩艳

关键词:肝移植, 胆漏, 腹腔引流,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鼻胆管和内支架引流, 免疫抑制剂, 护理
摘要:回顾性分析11例肝移植术后胆漏病例的临床护理.提出肝移植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及量,早期发现胆漏;根据胆汁引流量、胆漏原因、全身情况等给予不同的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大学生(护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测评护生人文素质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Delphi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95.00%;专家的总体权威系数为0.83;两轮调查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84、0.287,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初步确立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5项一级指标以及相应16项二级指标.结论 两轮咨询结果均具有可靠性,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能从多个维度体现护生人文素质的特征,可作为继续深化研究护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依据.

    作者:张立力;王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麻醉护理现状调查与专业构建思路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医院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据此提出麻醉护理专业设置思路,为护理院校正式设置麻醉护理专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制的问卷对广东省117所医院麻醉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17所医院麻醉科4项机构设置中除均设立了临床麻醉外,麻醉恢复室、麻醉ICU及疼痛诊疗的设置分别为43所、22所及50所医院;有麻醉医生1 278人、麻醉护士505人,医护比为1∶0.40;手术台与麻醉护士比为1∶0.11,麻醉恢复室床护比为1∶1.00,麻醉ICU床护比为1∶1.91.麻醉护士学历:中专54.1%,专科38.4%,本科7.5%;职称:初级73.8%,中级21.4%,高级4.8%.结论 广东省医院麻醉机构设置不完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学历、职称偏低.尽早设置规范的本科层次麻醉护理专业是从根本上改善上述状况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伟英;陈秀琴;李景田;周丽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目视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目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日常工作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目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分区、工作流程、物资、消毒隔离等各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 实施目视管理后,年手术总台数、物品准备合格率及手术医生满意率均逐年提高.结论 目视管理以视觉信号显示为基本手段,让员工自主性地完全理解、接受、执行各项工作,是直观、高效的手术室管理模式.

    作者:郭月琼;彭虹;熊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带囊气管导管与气囊导尿管用于大便失禁引流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的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法;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24号气囊导尿管引流法.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肛门周围皮肤及直肠黏膜的完好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均未发现直肠黏膜受损病例.结论 带囊气管导管引流能显著降低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受损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囊导尿管引流法.

    作者:姚国仙;冯丽琴;李向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情境教学法在灾害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灾害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 对197名高职护生进行6个学时的灾害护理教学.以5·12汶川地震为素材,将课堂教学改为实战演习,反复练习组织人员撤离,伤口的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等技术.结果 92.9%护生对灾害护理有浓厚兴趣,90.9%护生认为情境教学法加深了知识的理解,80.7%护生认为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结论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种接近真实场景的教学环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灾害护理能力.

    作者:包龙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拉玛泽分娩法重构分娩的自然法则

    为了促进自然分娩,重构分娩的自然法则,从分娩的现状和背景出发,探求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的原因,引入拉玛泽分娩法的理念,帮助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在分娩支持专家的帮助下,通过拉玛泽分娩法的训练,用自然、健康的方式完成分娩.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传播状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孕妇人群中的发生率及母婴传播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1 000 例血清学检测HBsAg阴性的孕妇进行HBV-DNA检测,阳性者为隐匿性HBV感染,对隐匿性HBV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HBV血清学检测及HBV-DNA检测.统计孕妇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以及通过母婴传播引起新生儿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1 000例HBsAg阴性孕妇中,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病例57例(5.7%),其分娩的新生儿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8例(14.0%).阳性组新生儿母亲HBV-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 孕妇人群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隐匿性HBV感染,并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与母亲血清中HBV-DNA含量密切相关.

    作者:康汉珍;操静;汪晓湘;封秀;贾红;龙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对留守老人健康教育的作用

    目的 探讨设立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对留守老人健康教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吉首市峒河社区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由带教教师和护生共同负责对小区留守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在建立前和建立后对157名留守老人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设立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后,该社区留守老人健康教育评分中健康咨询、常见疾病防治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对电视疾病治疗广告的识别、上门保健指导以及总评分及格率显著高于设立前(P<0.05,P<0.01).结论 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集社区护理教学、科研和实践于一身,能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城市社区留守老人的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薛桂娥;楚婷;陈正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动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综述了动脉留置导管主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管痉挛、感染、局部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护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对动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率,达到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谭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功能石膏绷带外固定车的研制与应用

    在骨科病房或手术室,经常需要对骨折患者进行石膏绷带外固定.医生在准备石膏时往往缺少合适的操作台面.另外,由于所需用物较多(如橡胶单、石膏绷带、石膏棉、绷带、温水等),护士难以一次备齐,有时石膏绷带型号不合适或其他物品不够用,尚需往返准备间数次,既费时又费力.鉴此,我们于2004年研制了一种多功能石膏绷带外固定车,经多年临床试用,方便耐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祥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造口袋在胃肠道手术后腹腔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造口袋在胃肠道手术后腹腔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例胃肠道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管周渗液或拔管后窦道渗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换药,观察组采用造口袋引流接纳渗液.比较两组窦道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窦道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造口袋辅助应用于胃肠道手术后的腹腔引流可促进窦道愈合,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陈亚;张亚琪;邵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的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为促进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国内具有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58所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目前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主要集中于护理管理(19.22%)、护理教育(18.92%)、临床护理(16.82%)、专科护理(16.22%)、内外科护理(7.81%)、社区护理(6.91%)及心理护理(5.41%).英语、政治、西医综合3门总成绩为硕士研究生入学的标准.结论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呈现多样化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对临床专科护理人员的培养增多.但临床护理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细化,入学考试科目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刘少鹏;张艳芬;罗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患儿的护理

    对1例颅内巨大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儿,术前加强病情观察及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健康教育;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做好特殊超声技术监测脑血流的护理配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患儿手术顺利,住院23 d痊愈出院,无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汪沁芳;曾莹;陈莺;阮亚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功能医用护理活动板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术后不能说话(如喉癌患者),无法与医护人员沟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采用文字交流的方法因为缺少支撑板,所以书写困难.此外,患者术后一般不能下床,食物放在床头柜上,患者需要侧身或由家属协助进食,十分不便.一般医院为解决上述困难采用移动桌,但是移动桌需占用床侧狭小的空间,且不能调节角度,不方便卧床患者使用.为解决以上困难,我们设计了一种供床上使用的多功能医用护理活动板(下称活动板),经临床使用近100例,效果理想,介绍如下.

    作者:孙鑫;韩晶;张景霞;许丹;郭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抬高床头在胎膜早破孕妇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确保胎膜早破先露部未入盆衔接孕妇正常分娩,提高其舒适度.方法 将74例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枕头低臀高位(抬高床尾15~18 cm),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抬高床头5~7 cm.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脐带脱垂、顺利娩出健康胎儿,羊水流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头晕、纳差、胸闷及心慌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对胎膜早破胎先露部未入盆衔接孕妇适当抬高床头,可确保孕妇顺利分娩并提高其舒适度.

    作者:廖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温馨提示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外科手术的迅猛发展,在无菌方面对手术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创建更加洁净的手术室是外科手术发展的必然需要.为了适应其发展,我院自2004年起实行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运行过程中发现在手术毕手术室与供应室交接手术器械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如交接手术器械包的数目与实际数目不一致、夹带等.鉴此,我科推出温馨提示牌,使交接工作更加有效、完善,显著减少了交接错误的发生,提高了双方的合作满意度,介绍如下.

    作者:游月梅;曾俊;卢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虚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特点探讨

    目的 探讨虚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方法 收集1周内不同时段网上家园--天涯虚拟社区内的天涯医院帖子论题数、回应数等信息.结果 天涯虚拟医院工作日均论题数63条,日均回应数为477条;周末分别为48条和294条.工作日7:00~时间段发布论题数占全天论题总数的22.2%,回应数为23.7%;周末分别为10.4%和20.7%.11:30~、18:00~时间段发布论题数和回应数工作日分别为71.4%和67.5%;周末分别为79.2%、66.7%.结论 虚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特点不同于现实医院,应根据单位时间内发布的论题数和回应数决定护士数量;虚拟医院对护士整体素质要求高于现实医院,分诊导医护士多于现实医院.护理工作者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延伸和扩大护理范畴,对虚拟医院予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作者:俞文敏;王杰;周宏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婴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开展针对性的妇女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育儿压力问卷、居住社区育儿环境评估问卷和夫妻情感良好度问卷,对180名婴幼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育儿环境、夫妻情感良好度、母亲职业等为母亲育儿压力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需从改善社区育儿环境、倡导父亲参与育儿、关注专职母亲等方面入手,以降低母亲育儿压力.

    作者:王英;高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护士择业意愿与角色认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护士择业意愿与角色认知、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构建稳定的护理队伍提供管理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择业方式、角色认知及应对方式问卷对73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76.13%护士自愿选择护理职业,81.31%表示将一直从事护理职业,64.94%表示有职业规划;护士的择业意愿不同,其角色认知及应对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色认知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护士对职业的情感尚有待强化,其总体角色认知处于中等稍偏上,面对压力时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护理管理者应从各个方面培养护士对职业的情感与角色认知,从而有利于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李谆;尹红;蔡博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标准分值细化的研究

    目的 改革现有的护理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尽量降低教师评价的主观性.方法 将188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4名,实验组采用分值细化后的考核标准评分,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标准评分.比较同一护生实施同一项操作实验组与对照组2名教师评分的差值.结果 在10项操作技能考核中,2名教师对实验组的评分差异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分值细化有利于提高考核的可操作性,提高考核的公平、公正性.

    作者:庞晓丽;王英;扬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