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不同阶段知识需求调查

闵丽华;张潇潇;吕群;张小建;白萍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健康教育, 知识需求, 知情权, 隐私权, 个体指导, 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 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不同阶段知识的需求,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80例IVF-ET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就诊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试管婴儿的成功率,96.67%需要知道各项检查的目的;在超排卵监测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用药方案和疗效以及超排卵药物的用法及保存方法;在采卵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获得卵子的数量及质量;在移植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获得胚胎的数量及质量.96.67%选择个体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94.44%选择医生或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结论 对IVF-ET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需针对不同阶段的知识需求特点,由医护人员采用个体指导为主方式进行,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患者满意度.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功能医用护理活动板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术后不能说话(如喉癌患者),无法与医护人员沟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采用文字交流的方法因为缺少支撑板,所以书写困难.此外,患者术后一般不能下床,食物放在床头柜上,患者需要侧身或由家属协助进食,十分不便.一般医院为解决上述困难采用移动桌,但是移动桌需占用床侧狭小的空间,且不能调节角度,不方便卧床患者使用.为解决以上困难,我们设计了一种供床上使用的多功能医用护理活动板(下称活动板),经临床使用近100例,效果理想,介绍如下.

    作者:孙鑫;韩晶;张景霞;许丹;郭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大学生(护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测评护生人文素质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Delphi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95.00%;专家的总体权威系数为0.83;两轮调查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84、0.287,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初步确立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5项一级指标以及相应16项二级指标.结论 两轮咨询结果均具有可靠性,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能从多个维度体现护生人文素质的特征,可作为继续深化研究护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依据.

    作者:张立力;王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症状特点及与生存期的关系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症状特点及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 480例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症状以体质量下降发生率高(74.66%),其次为疲乏(68.38%)、食欲减退(43.78%)、疼痛(27.84%)、呕吐(27.70%)等;且以症状群为表现特点,每例患者平均存在5种症状.对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的指标有性别、恶心、呼吸困难、水肿、脱水、吞咽困难、体质量下降、恶病质、KPS评分和生存质量(QOL)(P<0.05,P<0.01).结论 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症状多样、复杂,部分症状可作为预测生存期的指标.需加强对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症状特点的认识,以提高临终关怀的水平,改善患者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玲君;沈伟;赵继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脐带缝扎固定法在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脐带处理方法,降低脐静脉置管并发症.方法 对68例脐静脉置管患儿采用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即当脐静脉插管成功后,用7号丝线在导管进行打结,再将导管两侧的丝线用圆针在脐带断端面的内侧向下由内向外贯穿汇合正反两面环形打结.结果 68例中无1例发生脱管、感染.5例输液不畅、2例渗血;6例给予处理后继续留置,1例拔管.67例置管2~7 d,平均4.6 d.结论 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固定牢固,可有效防止脱管、脐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的应用.

    作者:陈利华;丁志芳;李丽;欧阳平;陶利洁;何燕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三钉头架用于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配合

    将三钉头架应用于613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协助做好微血管减压术体位摆放,稳固安置三钉头架,做好体位护理等;器械护士仔细检查三钉头架性能,确保有效使用.结果术中体位固定稳定牢固,手术顺利进行,术中无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提出巡回、器械护士紧密配合是三钉头架固定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作者:李轶敏;周亚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粘贴膜预防外周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粘贴膜预防外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采用医用愈肤膜粘贴固定留置针;观察组穿刺成功后,于穿刺部位皮肤覆盖1块1.5 cm×2.0 cm浸润50%硫酸镁纱布,再将医用愈肤膜中心剪0.5 cm×0.5 cm开口覆盖纱布固定.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粘贴膜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吕晓;刘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麻醉护理现状调查与专业构建思路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医院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据此提出麻醉护理专业设置思路,为护理院校正式设置麻醉护理专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制的问卷对广东省117所医院麻醉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17所医院麻醉科4项机构设置中除均设立了临床麻醉外,麻醉恢复室、麻醉ICU及疼痛诊疗的设置分别为43所、22所及50所医院;有麻醉医生1 278人、麻醉护士505人,医护比为1∶0.40;手术台与麻醉护士比为1∶0.11,麻醉恢复室床护比为1∶1.00,麻醉ICU床护比为1∶1.91.麻醉护士学历:中专54.1%,专科38.4%,本科7.5%;职称:初级73.8%,中级21.4%,高级4.8%.结论 广东省医院麻醉机构设置不完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学历、职称偏低.尽早设置规范的本科层次麻醉护理专业是从根本上改善上述状况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伟英;陈秀琴;李景田;周丽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目视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目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日常工作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目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分区、工作流程、物资、消毒隔离等各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 实施目视管理后,年手术总台数、物品准备合格率及手术医生满意率均逐年提高.结论 目视管理以视觉信号显示为基本手段,让员工自主性地完全理解、接受、执行各项工作,是直观、高效的手术室管理模式.

    作者:郭月琼;彭虹;熊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广泛全宫切除术患者术前阴道塞纱方法的改进

    目的 减轻广泛全宫切除术患者术前阴道填塞纱布卷(下称阴道塞纱)的痛苦,提高阴道塞纱的效果.方法 将行广泛全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按常规方法行阴道塞纱;观察组术前1 d让患者签署阴道塞纱护理操作同意书,术前先将纱卷前端20 cm浸1.1%碘伏后再行阴道填塞.比较两组塞纱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和塞纱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和塞纱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良后的方法可减轻术前阴道塞纱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不适,提高术者满意度.

    作者:翁丽;冯丽嫦;刘萍凤;黎琼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耳科手术中精细调节吸引压力的方法

    耳科手术是非常精细的手术,手术中会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金属吸引头来吸引达到清除术野骨渣和废液的目的,吸引器的压力调节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手术进程与手术效果.在以往工作中调节吸引压力有两种方法:一是由巡回护士视术中要求随时调节吸引器压力表;二是使用带侧孔的金属吸引头,由手术医生通过开放、堵住或部分堵住侧孔来调节吸引力的大小.上述两种方法分别使用或共同作用基本能达到调节压力的目的,但其调节的精细度及操作的方便性均不够理想.我科自2007年以来采用输血器调节术中吸引压力,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秦筱静;聂智容;朱良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对留守老人健康教育的作用

    目的 探讨设立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对留守老人健康教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吉首市峒河社区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由带教教师和护生共同负责对小区留守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在建立前和建立后对157名留守老人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设立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后,该社区留守老人健康教育评分中健康咨询、常见疾病防治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对电视疾病治疗广告的识别、上门保健指导以及总评分及格率显著高于设立前(P<0.05,P<0.01).结论 社区护理代办处类似机构集社区护理教学、科研和实践于一身,能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城市社区留守老人的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薛桂娥;楚婷;陈正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抬高床头在胎膜早破孕妇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确保胎膜早破先露部未入盆衔接孕妇正常分娩,提高其舒适度.方法 将74例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枕头低臀高位(抬高床尾15~18 cm),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抬高床头5~7 cm.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脐带脱垂、顺利娩出健康胎儿,羊水流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头晕、纳差、胸闷及心慌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对胎膜早破胎先露部未入盆衔接孕妇适当抬高床头,可确保孕妇顺利分娩并提高其舒适度.

    作者:廖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ICC换药术成本核算

    目的 通过核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换药术项目成本,不断完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方法 综合评估120例次患者PICC换药术所需的护理人员、时间、材料等,根据项目成本核算的有关公式,进行PICC换药术项目成本核算.结果 PICC换药术项目总成本为(44.37±9.43)元.结论 PICC换药术成本的核算为制定PICC换药术项目收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夏春芳;黄凤毛;潘友兰;李玲;熊慧;吴超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虚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特点探讨

    目的 探讨虚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方法 收集1周内不同时段网上家园--天涯虚拟社区内的天涯医院帖子论题数、回应数等信息.结果 天涯虚拟医院工作日均论题数63条,日均回应数为477条;周末分别为48条和294条.工作日7:00~时间段发布论题数占全天论题总数的22.2%,回应数为23.7%;周末分别为10.4%和20.7%.11:30~、18:00~时间段发布论题数和回应数工作日分别为71.4%和67.5%;周末分别为79.2%、66.7%.结论 虚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特点不同于现实医院,应根据单位时间内发布的论题数和回应数决定护士数量;虚拟医院对护士整体素质要求高于现实医院,分诊导医护士多于现实医院.护理工作者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延伸和扩大护理范畴,对虚拟医院予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作者:俞文敏;王杰;周宏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动静脉留置针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常规要逆行置入1根F 5或F 6输尿管导管,然后通过导管不断注入无菌灌洗液,形成人工肾积液,以指导术者穿刺.但由于输尿管导管极细,没有合适的接头连接无菌灌洗液.以往我们采用磨去针尖的金属针头替代,但因取材有限,需重复使用,保管、清洗和消毒繁琐且缺乏安全保证.鉴此,笔者自2006年始将动静脉留置针用于112例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胡皓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造口袋在胃肠道手术后腹腔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造口袋在胃肠道手术后腹腔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例胃肠道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管周渗液或拔管后窦道渗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换药,观察组采用造口袋引流接纳渗液.比较两组窦道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窦道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造口袋辅助应用于胃肠道手术后的腹腔引流可促进窦道愈合,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陈亚;张亚琪;邵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标准分值细化的研究

    目的 改革现有的护理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尽量降低教师评价的主观性.方法 将188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4名,实验组采用分值细化后的考核标准评分,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标准评分.比较同一护生实施同一项操作实验组与对照组2名教师评分的差值.结果 在10项操作技能考核中,2名教师对实验组的评分差异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分值细化有利于提高考核的可操作性,提高考核的公平、公正性.

    作者:庞晓丽;王英;扬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婴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开展针对性的妇女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育儿压力问卷、居住社区育儿环境评估问卷和夫妻情感良好度问卷,对180名婴幼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育儿环境、夫妻情感良好度、母亲职业等为母亲育儿压力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需从改善社区育儿环境、倡导父亲参与育儿、关注专职母亲等方面入手,以降低母亲育儿压力.

    作者:王英;高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电子护理记录单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为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及管理,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有效护理服务时效并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将护理记录单用数字化表达,分为护理记录单首页、一般护理记录单、危重护理记录单、压疮监控记录单与压疮预防监控传报单,根据本病区专科情况制作相应护理记录模板,方便、规范护士护理记录书写.强化PDA功能,用PDA实现护理记录在床旁即时录入,替代原交班记录.结果 电子护理记录单软件将护理记录用数字化表达,既体现护理记录的即时性与准确性,更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时效.

    作者:任爱玲;李素红;薛晓英;王素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不同阶段知识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不同阶段知识的需求,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80例IVF-ET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就诊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试管婴儿的成功率,96.67%需要知道各项检查的目的;在超排卵监测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用药方案和疗效以及超排卵药物的用法及保存方法;在采卵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获得卵子的数量及质量;在移植阶段,100%患者需要知道获得胚胎的数量及质量.96.67%选择个体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94.44%选择医生或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结论 对IVF-ET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需针对不同阶段的知识需求特点,由医护人员采用个体指导为主方式进行,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闵丽华;张潇潇;吕群;张小建;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