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压力源与焦虑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朱建军;刘梅瑶;杨琼莲;王娜娜;周璐

关键词:护士, 差错事故, 压力源, 焦虑, 应对方式, 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发生差错事故后压力源、焦虑状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方法 对四川省4所综合医院发生差错事故后的203名护士采用自设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压力源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前3位压力源为:患者或家属发现及发现后投诉致纠纷赔偿,相关部门对当事人、科室的处罚(经济、行政),对当事人及科室通报批评;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SAs总分为(37.76±8.38)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焦虑发生率为83.25%;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常模,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常模(均P<0.01);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压力源评分与积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护理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发生差错事故后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改进管理策略,营造安全文化,引导护士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侧卧位体位垫的设计与应用

    婴幼儿的手术体位一直是困扰手术室护士的一大难题,特别是侧卧位.体位物品大小不匹配或进口婴幼儿体位物品价格昂贵、国产的又很少是其重要原因.如何做到既能很好地安置手术体位,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又能减少成本,是很多手术室护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我院手术室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婴幼儿体位特点,设计制作了婴幼儿侧卧位垫,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妮;曾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胃(肠)咽吻合手术的护理配合

    对28例喉咽癌或颈段食管癌患者行胃(肠)咽吻合手术治疗,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5~10(6.93±5.16)h,术中失血(465.05±102.35)ml;术后恢复普通饮食20例,半流质7例,流质1例;发生并发症2例.提出胃(肠)咽吻合手术难度大、时间长、要求高,巡回护士术前需做好充分的物资和仪器设备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在用盐酸肾上腺湿纱布压迫食管止血时做好心率的观察;器械护士严格执行颈部手术区和腹部手术区器械分开使用,并贯彻无茵观念,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汤银惠;汤秀芸;李绪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改良布朗式牵引装置用于下肢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提高下肢骨折的牵引效果和患者舒适度.方法 将6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布朗式牵引装置牵引;观察组采用改良布朗式牵引装置牵引,即在传统布朗式牵引装置主杆上增设6个垂直升降杆、2个水平收缩架,主杆两侧安装高、中、低3个层次的弧形可活动弓型装置,并外包网眼外罩.结果 观察组骨折复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布朗式牵引装置可提高牵引效果,促进骨折复位.

    作者:张大梅;杨玉芝;黄行芝;杨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冰酸奶预防放射性食管炎效果观察

    放射性食管炎是颈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笔者采用冰酸奶加以预防,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英秀;米爱芬;刘纯一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脑裂头蚴取出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12例脑裂头蚴患者行立体定向活检4例、全切6例、导航下全切2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病史、职业、社会环境、生活习惯、临床症状、检验及影像等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并制订癫痫处理预案,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开颅术护理,预防癫痫发作,严密观察引流情况,并给予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手术床腿板用于摆放折刀俯卧位

    肛肠手术中,传统手术体位安置方法是利用手术床的腰桥对准患者的手术部位,将患者摆成折刀俯卧位.2006年开始,我院利用手术床腿板将患者摆成折刀俯卧位,并成功用于肛肠手术200余例.取得较好效果,得到手术医生的一致认可,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英;曾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改良一次性灌肠器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过程中不适.方法 将240例宫颈癌术前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实验组采用自制三通气囊、负压吸引式一次性灌肠器灌肠.结果 实验组灌肠过程不良反应(除腹部胀气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道清洁满意度及患者依从性显著提高.而灌肠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 改良灌肠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了肠道清洁率.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沈林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

    目的 探讨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05级<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评分<154分的本科实习护生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实习,实验组针对护生的自我效能感状况,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进行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惠沟通能力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护患沟通能力.

    作者:宫叶琴;安秋月;林英;李丽娟;张秀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灌肠生理盐水用量探讨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灌肠生理盐水的合适用量.方法 将63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备21例,观察A组每次灌肠量为150 ml/kg体质量.观察B组每次灌肠量为200 ml/kg体质量,对照组每次灌肠量为100 ml/kg体质量.观察三组患儿第1次灌肠前和后1次灌肠后血电解质指标,术中由同1名主刀医生采用盲法按标准对灌肠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观察三组患儿肛周红肿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A、B组与对照组比较.灌肠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后肛周红肿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P<0.05,P<0.0125);现察A组灌肠舒适度显著优于观察B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灌肠前后血电解质指标无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宜以150 ml/kg体质量计算,可提高灌肠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且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并提高灌肠舒适度.

    作者:陈风华;梁镝敏;曹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皮内注射不同进针方式对DC疫苗诱导乳腺癌患者免疫应答的影响

    目的 比较平行淋巴管与垂直淋巴管两种进针方式对皮内注射树突状细胞(DC)疫苗诱导乳腺癌患者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将20例接受DC疫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平行组(平行淋巴管进针)与垂直组(垂直淋巴管进针).于治疗前、治疗中(第2次回输后1周)、治疗后(第4次回输后1周)检测患者血清IL-2、IL-12、IFN-γ、TNF-α,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并比较两组注射时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IL-2、IL-12、IFN-γ、TNF-α时间主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主效应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行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垂直组(P<0.01).结论 乳腺癌DC疫苗治疗临床回输采用平行淋巴管进针和垂直淋巴管进针都能有效激发肿瘤患者Th1型免疫应答,平行淋巴管进针可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戚美芬;朱玉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皮肤压疮报告观察单的改进与应用

    压疮的预防与监控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反映整体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一直以来,我院护理部都要求不论是在院内发生、院外带入或具有潜在危险的压疮患者,病区必须24~48 h上报护理部,严格按三级监控体系及流程对压疮患者进行管理.为更好地对全院压疮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我院自行设计并改进了皮肤压疮报告观察单,增加了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和压疮效果评价,临床应用1年,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肌皮瓣转移术治疗骶尾部Ⅲ~Ⅳ期压疮的护理

    对12例骶尾部Ⅲ~Ⅳ期压疮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皮瓣转移手术治疗.手术后加强患者管道护理,保持持续恒定负压吸引,维持适当的体位,密切现察肌皮瓣血运,加强支持治疗.结果 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压疮均愈合.

    作者:刘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保冷剂在冷疗法中的应用

    冷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传统的冷疗方法是将冰块砸成小块,或将冰水半满置于市售热水袋内,将盖子拧紧,置于所需部位.不仅操作费时,且冰块锐角或盖子脱落可造成患者不适.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药剂科存放生物制剂的废弃保冷剂行局部冷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翠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康复新龙血竭混合液滴鼻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和龙血竭胶囊内容物混合液滴鼻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康复新液5 ml和龙血竭胶囊3粒的内容物制成混合液滴鼻,对照组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鼻.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新液和龙血竭胶囊内容物混合液滴鼻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溃疡疗效好,且操作方便.

    作者:卢小丽;卢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早期运动能力和抑郁状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早期运动能力、抑郁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于术后第7天测试6 min步行距离.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第7天患者SDS评分38~59(49.62±5.40)分;6 min步行距离为180~400(274.35±60.23)m;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患者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运动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运动能力与SD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早期能够进行简单的肢体运动,但其运动能力并没有完全恢复;其抑郁情绪明显;且运动能力与抑郁状况显著相关.

    作者:孙亚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与评价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CABGCNP)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87例CABG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CABG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按自行编制的CABG-CNP文本实施护理.以分级护理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Barthel指数、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为评价指标.对CABG-CNP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分级护理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得分、患者对护理整体满意度、总住院日和围术期各时间段住院日及总住院费用、手术前期费用和手术后期病室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CABG-CNP可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日,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在当前医疗形势下开展CNP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

    作者:魏红蕾;吕探云;陆敏敏;林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隆乳术后哺乳致单侧巨乳患者行改良双环法巨乳缩小术围术期护理

    对8例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致单侧巨乳患者,行改良双环法巨乳缩小术.结果 8例均手术顺利,切口愈合良好,乳房外形佳.提出术前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完善术前手术区域设计,做好各项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引流情况,做好体位护理、伤口包扎护理.并给予详细的功能锻炼指导.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彭丽;王红梅;李霞霞;黄泽春;欧阳帆;欧阳玉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自制短裤用于髋部手术备皮

    术前备皮是为了减少手术区域皮肤细菌的数量,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1].骨科手术需要开放骨松质和骨髓腔,如果细菌侵入导致感染,则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传统的骨科备皮方法是2.5%碘酊涂搽、75%乙醇脱碘后用无菌敷料包扎,连续3 d准备3次皮肤.每次均需更换无菌敷料[2].此种方法既费时又费力,遇到髋关节、骨盆、股骨疾病需要手术的患者,无菌敷料包扎后活动受限,排尿、排便时敷料固定不妥易滑落、易污染,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和心理压力,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我科自2006年6月试用自制的短裤替代无菌敷料,给患者提供了生活和治疗等多方面的便利,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介绍如下.

    作者:黄大华;徐丽华;孙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肾移植受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方法 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203例出院后的肾移植受者进行调查.结果 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耐力锻炼时间较长.为(117.86±98.29)min/周.体能锻炼时间为(27.41±47.61)min/周,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得分为1.37±0.84,与医生的沟通得分为1.96±0.93.术后时间为6~12个月组患者体能锻炼、耐力锻炼时间,与医生的沟通评分高于术后时间<6个月、>12个月组的患者(P<0.05,P<0.01).结论 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医务工作者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张美芬;张利峰;张俊娥;许红璐;叶海丹;李向芝;陈立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面部轮廓改型术及重建术患者实施感动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开展感动护理提高面部轮廓改型术及重建术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lOO例面部轮廓改型术及重建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施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施组提供感动护理服务.包括制定感动护理服务流程标准.改进服务质量;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服务;发现潜在需求.做好细节护理;创造扣谐、优美、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等措施.结果 两组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夜间巡视、讲解用药、解决问题5项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根据面部轮廓改型术及重建术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实施感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静;周来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