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药物干预对改善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刘晓芳;龙秀红

关键词:睡眠障碍, 非药物干预, 认知疗法, 放松训练, 运动疗法, 音乐疗法, 中医外治, 综述文献
摘要:介绍国内外干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渐进性放松训练、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综合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提出护士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分析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然后根据患者的经济水平、接受能力,首先选择恰当的非药物方法,对避免药物不良反应起着积极作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巧制青霉素过敏急救盒

    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青霉素的毒性较低,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高,为3%~6%.属Ⅰ型变态反应的过敏性休克虽然少见,但其发生、发展迅猛,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呼吸循环衰竭[1].为了给抢救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2008年3月我们设计了一种青霉素过敏急救盒,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鲁玉;王秀玲;方慧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为制定合理的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亚健康状态自评表(SRSHS)对一所综合医院12个临床科室的2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3.81%,其中ICU、CCU、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外科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居前5位;不同年龄、工龄、每月夜班数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有关管理者应根据不同人群及科室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作者:曹癸兰;梁静;陈先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将32例存在焦虑(SAS评分≥50分)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肌肉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等综合护理干预.7 d后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SAS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程度.

    作者:宋晨;郭强;丁小容;余颖娟;陆文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动态血糖监测仪及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中的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提高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胰岛素泵(CSII)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4~12月305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在公司业务员指导下,讲授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护士现场学习,护士长和骨干护士重点学习全部操作,然后在科室推广应用.以2008年4~12月308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CQI理论为指导,制订内分泌专科分层次的培训计划,制定各种操作规范并由护士长全程监督控制.结果 改进后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改进前显著提高(均P<0.01);观察组中使用CSII的患者对护士安装仪器、故障处理和观察巡视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P<0.01);观察组使用CGMS者仪器电缆线折断、局部皮肤炎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护士业务技能的提高,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监测提供保证,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鸣明;杨东平;龚碧波;郭士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口头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药物治疗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根本.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医生在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的现象较为普遍[1],护士身居第一线,既是用药的实施者,也是用药的管理者.安全地使用药物,在治疗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为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确保患者抢救治疗准确及时和用药安全,我院采用自行设计的口头医嘱执行单加强对口头医嘱的管理,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衍君;李红芹;王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其自我效能的关系,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文版)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9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99.25±17.93,自我效能评分为25.27±6.35;生活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较低;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以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燕;姜芬;刘柏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巧妙延长一次性使用输氧管

    吸氧目的是为缺氧患者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目前临床多采用中心供氧设备及壁式氧气吸入技术.

    作者:韦芳梅;岑爱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儿童癌症长期存活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综述了儿童癌症长期存活者的生活质量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各文献关注的人群种族、文化、年龄等不同及文献作者对生活质量的理解和侧重点不同,儿童癌症长期存活者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儿童癌症长期存活者躯体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心理状态不容乐观.恶性肿瘤的类别、治疗手段、诊断年龄和生存时间等是影响儿童癌症长期存活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国内医务人员有必要对儿童癌症存活者进行终身随访,对他们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

    作者:杨国勇;孙宏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制棉棒用于静脉穿刺点加压止血

    目的 探索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方法 将入选患者20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传统的指压法;双日采用自制的棉棒按压,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出血和淤血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按压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压式棉棒按压法止血效果优于指压法.

    作者:刘建华;陈春平;尚颖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湖南省7所非营利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07名在职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67±5.30;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科室、护龄和职称(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

    作者:尹心红;李乐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情境教学法在护生岗前美学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本科实习护生岗前美学培训的佳模式.方法 将2004级84名本科护生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美学培训;将2005级84名本科护生分为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岗前护理美学培训.结果 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培训后护理美学价值取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情境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即将进入临床生产实习护生的美学意识与行为,是实现临床护理美学短期培训教学目标一种快捷、有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黄双丽;李丽华;王莉莉;梁宇;张淑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氧气袋中滑石粉的快速清除法

    人类需要氧气以维持生命,氧疗可以解除血氧过少.在急诊科日常的救护工作中,氧气袋具有相当高的使用频率,致氧气袋的破损率很高.为此,为科内及院外需氧者的新氧气袋充气便成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使用50 ml或100 ml注射器针筒可以快速清除氧气袋内滑石粉,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心理契约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契约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结合的方法对华东、华南、华中等地14所医院402名护士使用自制护士心理契约问卷及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感知到的自身现实责任未履行程度低,为(1.38±0.45)分;医院团队责任未履行程度高,达(2.91±0.82)分,其次是医院现实责任[(2.82±0.81)分].护士离职意愿总分偏高[(2.98±0.52)分].护士心理契约与离职意愿的相关系数为0.348~0.522(均P<0.01).医院责任和护士责任分别共同解释离职意愿变量的20.3%和27.5%.离职意愿显著影响护士责任各维度(均P<0.01).结论 护士知觉到的心理契约不符合水平越高,离职意愿越高;医院团队责任,护士团队责任与发展责任不符合水平对护士的离职意愿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且护士责任与离职意愿互为因果关系.

    作者:陈芙蓉;阎成美;李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理技能训练虚拟软件的开发

    目的 研发护理技能训练虚拟软件,提高护理技能训练质量.方法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奥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制护理技能训练虚拟软件.结果 已研制出吸氧操作、呼吸机操作、心电监护仪操作及血糖仪操作4个护理技能训练虚拟软件,虚拟软件的应用使护理技能训练形象化、电子化、自助化.结论 护理技能训练虚拟软件的研制及应用丰富了教学形式和科技含量,深受师生欢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该类软件需多专业高科技密切合作.

    作者:张小来;葛虹;朱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目的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方法强化岗前培训;加强消毒隔离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做好陪护人员和患儿的健康教育.结果 就诊患儿419例中,无1例误诊及漏诊,无1例发生医院感染.收治住院患儿228例中,重症3例,无1例死亡.结论 加强消毒隔离和手卫生可切断传播途径,有效避免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切实保护患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刘爱萍;谢红艳;韩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深圳市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名护理管理者、66名护士,社区7 200名老年人、育龄妇女和劳务工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士和医生的比例为0.8∶1,护士与建立健康档案人数之比为1∶4 409;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员以低龄(20~29岁占53.8%)、低学历(大中专占92.3%)、低职称(护士、护师占78.2%)、聘用护士(占67.9%)为主;社区护理工作以治疗为主,占每天工作时间的54.5%;老年人、育龄妇女、劳务工对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较高,占80.0%以上.结论 做好深圳市社区卫生护理工作,必须稳定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增加社区护理人员的数量、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积极拓展社区护理服务内容.

    作者:林环;汪丹;王裕端;郭子平;李一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临床护士对职业审美修养具备条件的认知调查

    目的 了解护士对职业审美修养应具备条件的认知,为实施临床护士审美素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194名护士就职业审美修养应具备的条件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职业价值、职业思想和职业意志方面的认同度不足40%.45.4%护士不认同妆容是体现自身修养的基本条件,57.7% 认同护士应衣着整洁.93.8%赞同工作严谨是自身修养的体现,19.6%赞同身体状态是职业审美修养的必要条件.64.9%护士认为拥有美学理论基础可以提高自身修养,56.7%愿意接受美学培训.结论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加强护士职业审美修养教育至关重要.

    作者:张莉莉;张立杰;景雪冰;李杰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改良式开裆裤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主要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充分暴露肛门才能操作.传统的操作要将患者的裤子脱掉盖上大毛巾,会阴部暴露面积较大,使患者产生焦虑、羞涩心理,而且在寒冷季节容易受凉.为使肠镜检查更人性化,我科2008年1月自行设计了一种开裆裤,经临床应用1 181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建霞;吴琦琦;金明亮;金润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缓解期哮喘患儿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缓解期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90例缓解期哮喘患儿按2:1的对照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予口服酮替芬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2年、3年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哮喘患儿于缓解期采用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能有效减少哮喘复发.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安全、方便、疗效好.

    作者:齐玲;胥丹桂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经胸腹壁静脉置入留置针抢救急危重症新生儿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准确建立急危重症新生儿静脉通道的新途径及新方法.方法 将160例急危重症新生儿随机分为头皮组(按常规采用经头皮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及胸腹壁组(采用经胸腹壁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各80例.比较两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操作时间.结果 胸腹壁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操作时间显著优于头皮组(均P<0.01).结论 抢救急危重症新生儿时,经胸腹壁静脉置入留置针,保证了急危重症新生儿静脉通道的及时建立,保障了抢救用药及时应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瑞荣;靳英华;田素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