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09年11期文献
  • 用莫菲氏滴管保护吸痰器接头

    临床护理工作中,吸痰器使用后,一次性吸痰管被丢弃,吸痰器清洗消毒处理后处于备用状态,吸痰管连接管接头暴露在空气中,不符合无菌原则和控制医院感染要求.以往常采用无菌纱布包扎接头处,但纱布易污染.因此,笔者用一次性输液器的莫菲氏滴管套在连接管接头处,效果很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凤明;胡早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改良式开裆裤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主要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充分暴露肛门才能操作.传统的操作要将患者的裤子脱掉盖上大毛巾,会阴部暴露面积较大,使患者产生焦虑、羞涩心理,而且在寒冷季节容易受凉.为使肠镜检查更人性化,我科2008年1月自行设计了一种开裆裤,经临床应用1 181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建霞;吴琦琦;金明亮;金润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氧气袋中滑石粉的快速清除法

    人类需要氧气以维持生命,氧疗可以解除血氧过少.在急诊科日常的救护工作中,氧气袋具有相当高的使用频率,致氧气袋的破损率很高.为此,为科内及院外需氧者的新氧气袋充气便成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使用50 ml或100 ml注射器针筒可以快速清除氧气袋内滑石粉,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口头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药物治疗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根本.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医生在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的现象较为普遍[1],护士身居第一线,既是用药的实施者,也是用药的管理者.安全地使用药物,在治疗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为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确保患者抢救治疗准确及时和用药安全,我院采用自行设计的口头医嘱执行单加强对口头医嘱的管理,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衍君;李红芹;王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改进

    静脉留置针具有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患者的痛苦和血管损伤,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利于抢救和治疗的优点.

    作者:刘莉;张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巧制青霉素过敏急救盒

    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青霉素的毒性较低,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高,为3%~6%.属Ⅰ型变态反应的过敏性休克虽然少见,但其发生、发展迅猛,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呼吸循环衰竭[1].为了给抢救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2008年3月我们设计了一种青霉素过敏急救盒,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鲁玉;王秀玲;方慧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巧妙延长一次性使用输氧管

    吸氧目的是为缺氧患者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目前临床多采用中心供氧设备及壁式氧气吸入技术.

    作者:韦芳梅;岑爱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简易消毒瓶架的制作与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各种治疗时均离不开治疗盘,而消毒瓶架又是治疗盘内的基础护理用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不锈钢及有机玻璃消毒瓶架,这两种消毒瓶架在治疗盘中所占面积大、价格高,消毒液有时从消毒瓶中侧漏极易污染消毒瓶架及治疗盘,给清洗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为此,笔者制作了一种简易的消毒瓶架,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付红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应用保护罩预防棉被污染

    目的 探讨防止病房棉被污染的有效方法,保持棉被干燥洁净,消除医院感染隐患.方法 选择病房内新购进的棉被100床,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床,两组棉被经紫外线照射消毒后进行表面采样,送细菌室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组先套棉被保护罩再套消毒过的干净被罩,常规湿式扫床,定期更换被罩;对照组直接套上被罩,常规湿式扫床,定期更换被罩.结果 两组棉被使用后第3、7、14天的菌落总数及各采样点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保护罩防渗阻菌性能良好,可保护棉被免受污染.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软式内镜活检钳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清洗软式内镜活检钳的佳方法.方法 将内镜活检钳人工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和全血后,分别以4种方法进行清洗,A组:手工刷洗;B组:多酶清洗液浸泡加手工刷洗;C组:超声机清洗;D组:多酶清洗液加超声机清洗.用芽孢清除率和隐血试验评价清洗效果.结果 四组内镜钳清洗后存留芽孢数及芽孢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D组芽孢清除率高,达99.91%;以下依次为C组(99.00%)、B组(96.84%)及A组(90.37%).四组内镜钳的隐血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组、B组阳性率显著偏低(均P<0.0083).结论 多酶洗液浸泡可有效去除内镜活检钳污染的血渍,软式内镜活检钳采用多酶洗液浸泡后用超声机清洗能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

    作者:杨萍;吴开进;莫健莲;杨华;李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制姜醇联用紫花烧伤膏预防长春瑞滨所致化疗性静脉炎

    目的 探讨姜醇与紫花烧伤膏外涂预防长春瑞滨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肺癌手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长春瑞滨所致化疗性静脉炎,实验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姜醇与紫花烧伤膏外涂进行预防,观察并记录输注长春瑞滨2个疗程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外涂姜醇与紫花烧伤膏能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张春桂;陆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实习护生科室轮转安排表的设计与应用

    自行设计一种实习护生科室轮转安排表,表格内容包括轮转科室、时间、周期,表中录入护生的阿拉伯数字序号,护生的排序根据其所在学校使用不同的颜色,每个学校使用1种颜色.将该表应用于护理实习管理,使护生实习轮转安排较系统、直观,可以长期、反复使用,使护生实习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周琛华;熊平;商仕云;李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理技能训练虚拟软件的开发

    目的 研发护理技能训练虚拟软件,提高护理技能训练质量.方法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奥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制护理技能训练虚拟软件.结果 已研制出吸氧操作、呼吸机操作、心电监护仪操作及血糖仪操作4个护理技能训练虚拟软件,虚拟软件的应用使护理技能训练形象化、电子化、自助化.结论 护理技能训练虚拟软件的研制及应用丰富了教学形式和科技含量,深受师生欢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该类软件需多专业高科技密切合作.

    作者:张小来;葛虹;朱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生源地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 探寻社区护理实践的适宜方法.方法护生根据就近、便利的原则选择离家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实习点进行为期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结果 护生自评实习效果收获很大占61.1%,收获较大24.9%,一般9.0%,较差5.0%.97.4%的护生实习后对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前增加,100%认为对护理工作认识增加、工作技能较前有提高,95.5%认为此次实习利于开拓视野,89.3%认为此次实习利于创新意识培养,80.1%认为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合理.结论 生源地社区护理实践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社区护理实践方式,尤其适用于招生规模较大、校址所在地为方言难懂地区的院校.

    作者:李萍;姜丽萍;王世泽;余昌妹;陈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迎接-欢送教学方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入科迎接与出科欢送方式(迎接-欢送教学方式)与传统带教方式在临床教学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将104名实习学生按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实验组采用迎接-欢送教学方式,即入科迎接和出科欢送的方法.结果 实验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100%学生接受此方式,92.3%~98.1%认为利于实习顺利进行、促进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促进同学关系.结论 迎接-欢送教学方式在临床带教中优于传统带教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作者:李燕玲;代艺;喻姣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情境教学法在护生岗前美学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本科实习护生岗前美学培训的佳模式.方法 将2004级84名本科护生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美学培训;将2005级84名本科护生分为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岗前护理美学培训.结果 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培训后护理美学价值取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情境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即将进入临床生产实习护生的美学意识与行为,是实现临床护理美学短期培训教学目标一种快捷、有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黄双丽;李丽华;王莉莉;梁宇;张淑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非药物干预对改善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介绍国内外干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渐进性放松训练、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综合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提出护士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分析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然后根据患者的经济水平、接受能力,首先选择恰当的非药物方法,对避免药物不良反应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刘晓芳;龙秀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儿童癌症长期存活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综述了儿童癌症长期存活者的生活质量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各文献关注的人群种族、文化、年龄等不同及文献作者对生活质量的理解和侧重点不同,儿童癌症长期存活者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儿童癌症长期存活者躯体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心理状态不容乐观.恶性肿瘤的类别、治疗手段、诊断年龄和生存时间等是影响儿童癌症长期存活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国内医务人员有必要对儿童癌症存活者进行终身随访,对他们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

    作者:杨国勇;孙宏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从培养类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导师因素、教育管理、硕士论文、考评体系方面,综述了国内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在各方面予以完善,尤其是临床实践设置和评价体系方面,还需规范和完善.

    作者:王喜华;侯铭;李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其自我效能的关系,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文版)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9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99.25±17.93,自我效能评分为25.27±6.35;生活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较低;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以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燕;姜芬;刘柏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态,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2例正在接受免费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充分协调、优化患者的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护理

    对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以增加全身血液灌注,结果患者行IABP后心功能逐渐恢复,心排指数>2.2 L/(m2*min),SBP 80~100 mmHg,DBP 50~60 mmHg,平均动脉压>90 mmHg,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并停用,入CCU 5~7 d停机拔管.提出护理人员充分掌握IABP的工作原理,了解IABP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处理报警信号,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心电与血压监测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可确保IABP的实施效果.

    作者:胡迪;周舸;柳畅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时间规律的调查

    目的 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跌倒的时间规律,为有效防范跌倒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心内科2001年9月至2008年10月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发生跌倒,占0.28%.其中22例(71.0%)发生在11月至次年2月,24例发生在0:00~9:00.结论 冬季及0:00~9:00是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易发生跌倒的季节和时段,此季节和时段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护士应针对高危季节和时段加强防范.

    作者:武婷;李媛媛;姚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后生理盐水回血方法介绍

    生理盐水回血是血液透析过程中一种用预设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来稀释外循环中的血液,将外循环中的血液稀释成含血量很少的液体以后结束血液透析的方法.生理盐水回血较之空气回血是一种更安全的回血方式.但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时即使把预设的生理盐水回输完毕,管路里的液体颜色还很深,尤其是血红蛋白含量比较高的患者较为常见,易使患者误认为回输不彻底.为减少患者的误解,我们用与静脉壶储血量等量的生理盐水量稀释回输血液,使回输更干净,介绍如下.

    作者:尤金芳;马燕娟;查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将32例存在焦虑(SAS评分≥50分)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肌肉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等综合护理干预.7 d后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SAS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程度.

    作者:宋晨;郭强;丁小容;余颖娟;陆文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日记式认知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日记式认知干预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及血压的影响,为良好控制该人群的情绪及血压提供参考.方法 将54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采用日记式认知干预,即用日记记录负性情绪、每日的饮食及用药等,责任护士阅读患者日记并针对问题采取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除敌对性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它7个因子(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和偏执)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显著(P<0.05).结论 日记式认知干预可以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使血压趋于平稳.

    作者:黄仕善;黄垦;莫玉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治愈出院的2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32例)和对照组(131例),对照组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出院后每3个月深入家庭进行家访并制定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处方,干预时间为1年.采用Mor-ningside 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1年后,研究组MRSS总分、依赖程度、活动能力、社会交往、目前症状和病态行为及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生活质量中的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运动与感觉、精神紧张度、负性情感、正性情感、认知功能、自尊、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工作能力、休闲活动、家庭与婚姻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于兰;詹来英;王爱芹;李荣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的调查

    目的 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对1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60例(38.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抑郁发生率因性别、糖化血红蛋白、病程、并发症数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病程长、并发症多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是其抑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均P<0.01,OR分别为5.183、2.216、3.042).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在常规药物、饮食、运动、血糖监测治疗同时,对病程长、并发症多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者重视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将有利于控制病情,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华;谭卡莉;周杨;段梦君;周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士情绪劳动表现策略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情绪劳动表现策略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制订措施减轻护士的情绪紧张和工作倦怠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工作量表(EL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8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在情绪劳动中,常采用的表现策略是自然表现,其次是深层表现,后是表面表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常模(P<0.01),不同自我效能感水平护士自然表现和深层表现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自我效能感与自然表现、深层表现呈正相关(均P<0.01),与表面表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自我效能高的护士更多运用自然表现与深层表现策略,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可以增加自然表现和深层表现策略的运用.管理者应通过各种措施增强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多地采用自然表现和深层表现策略调节情绪,提高心理应激水平.

    作者:王朝霞;杨敏;王慧;高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临床护士对职业审美修养具备条件的认知调查

    目的 了解护士对职业审美修养应具备条件的认知,为实施临床护士审美素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194名护士就职业审美修养应具备的条件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职业价值、职业思想和职业意志方面的认同度不足40%.45.4%护士不认同妆容是体现自身修养的基本条件,57.7% 认同护士应衣着整洁.93.8%赞同工作严谨是自身修养的体现,19.6%赞同身体状态是职业审美修养的必要条件.64.9%护士认为拥有美学理论基础可以提高自身修养,56.7%愿意接受美学培训.结论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加强护士职业审美修养教育至关重要.

    作者:张莉莉;张立杰;景雪冰;李杰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侨乡医院多元和谐护理文化的构建

    护理部应用医院文化理论,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构建侨乡护理文化,措施有培育多元文化护理服务理念,建设护理制度文化,培训护理人员,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文化境界.结果100%护理人员能流利地使用至少2种以上地方方言,以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就诊者;就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从2005年的85%上升到2008的97%.提出针对侨乡医院地域、人文特点发展多元文化护理模式,是促进护理管理质量、适应护理高品质服务需求的有效探索.

    作者:芦雅琳;李锦荣;赵莺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士角色认知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自我角色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护士角色认知问卷调查表,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4所医院73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角色认知正向维度总均分为3.61±0.56,负向维度为2.84±0.27;不同年龄、职称、学历、聘任方式护士角色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职业状态(是否自愿选择护理职业、是否打算一直从事护理职业、是否有职业规划)选择肯定回答的护士角色认知评分显著高于选择否定回答者(均P<0.01).结论 护士角色认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特征及职业态度对角色认知有影响.管理者应重视影响护士角色认知的相关因素,针对性采取干预策略,以提高护士角色认知水平,达到提高护士职业适应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

    作者:叶弘;尹红;蔡博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网络化护士长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设计模式,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的服务器端数据库,使用VB.net 2005开发网络化护士长信息管理软件.每个护理单元护士站的计算机均安装此软件并以医院局域网为依据,建立了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结果我院自该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以来,增强了护士长工作的计划性,使护士长的书写记录更加规范、及时,科学依据及真实性更强;护理部能够动态地掌握全院各护理单元护理管理的实效,管理更加主动.网络化护士长信息管理软件可发挥医院护理工作管理的大效益.

    作者:康瑞;滕倩倩;史迎春;曾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涉外护理单元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

    目的 探讨培养涉外护理单元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内容及方法.方法 对53名涉外护理人员从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和对外协作能力三方面进行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培训.培训前后对护士多元文化的认知、护理操作技能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护士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护理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对涉外护理单元护士开展多元文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其综合能力,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作者:张雪梅;丁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与其生存质量的关系,为预防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提高护理人员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对285名护理人员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由其自行评价过去1年内是否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工作场所暴力类型及原因.结果 180名(63.16%)护士在过去的一年里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基层医院护士是否受到工作场所暴力其生存质量的总体状况、心理、环境、精神支柱维度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工作场所暴力与生存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对护理人员的生存质量有影响,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作者:张茜;张桂青;翟永莉;唐新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目的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方法强化岗前培训;加强消毒隔离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做好陪护人员和患儿的健康教育.结果 就诊患儿419例中,无1例误诊及漏诊,无1例发生医院感染.收治住院患儿228例中,重症3例,无1例死亡.结论 加强消毒隔离和手卫生可切断传播途径,有效避免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切实保护患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刘爱萍;谢红艳;韩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湖南省7所非营利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07名在职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67±5.30;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科室、护龄和职称(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

    作者:尹心红;李乐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为制定合理的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亚健康状态自评表(SRSHS)对一所综合医院12个临床科室的2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3.81%,其中ICU、CCU、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外科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居前5位;不同年龄、工龄、每月夜班数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有关管理者应根据不同人群及科室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作者:曹癸兰;梁静;陈先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透中心护士职业伤害认知及防护行为的调查

    目的 了解血透中心护士对职业伤害的认知和行为,为制订针对性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省、市、区三级医院血透中心的402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伤害认知和防护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职业伤害认知14项中11项认知正确率达66.2%~95.0%,3项认知正确率为41.0%~51.5%;防护行为11项中8项经常实行率为75.9%~98.8%,3项经常实行率分别为65.09%、42.0%和44.5%;职业防护认知和防护行为评分,省级医院显著高于市级、区级医院,市级医院显著高于区级医院(均P<0.01).职业防护认知总分与职业防护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383,P<0.05).结论 省、市、区三级医院血透中心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呈中等水平,防护行为较好,医院级别越高,认知和防护行为越好;认知影响行为.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均引起高度重视,需加强血透中心护士职业防护培训和防护设施建设,尤其应特别重视基层医院,以全面提高血透中心职业防护水平.

    作者:陈云波;荆艳辉;刘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动态血糖监测仪及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中的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提高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胰岛素泵(CSII)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4~12月305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在公司业务员指导下,讲授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护士现场学习,护士长和骨干护士重点学习全部操作,然后在科室推广应用.以2008年4~12月308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CQI理论为指导,制订内分泌专科分层次的培训计划,制定各种操作规范并由护士长全程监督控制.结果 改进后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改进前显著提高(均P<0.01);观察组中使用CSII的患者对护士安装仪器、故障处理和观察巡视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P<0.01);观察组使用CGMS者仪器电缆线折断、局部皮肤炎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护士业务技能的提高,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监测提供保证,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鸣明;杨东平;龚碧波;郭士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缓解期哮喘患儿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缓解期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90例缓解期哮喘患儿按2:1的对照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予口服酮替芬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2年、3年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哮喘患儿于缓解期采用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能有效减少哮喘复发.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安全、方便、疗效好.

    作者:齐玲;胥丹桂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计算机录入式健康教育提示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设计计算机录入式健康教育提示单,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将160例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计算机录入式健康教育提示单结合<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以符合同一单病种健康教育内容的<住院患者指南>为资料结合<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计算机录入式健康教育提示单配合<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可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且具备灵活性、实用性、针对性、具体性优点,易被患者接受和采纳.

    作者:温粤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心理契约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契约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结合的方法对华东、华南、华中等地14所医院402名护士使用自制护士心理契约问卷及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感知到的自身现实责任未履行程度低,为(1.38±0.45)分;医院团队责任未履行程度高,达(2.91±0.82)分,其次是医院现实责任[(2.82±0.81)分].护士离职意愿总分偏高[(2.98±0.52)分].护士心理契约与离职意愿的相关系数为0.348~0.522(均P<0.01).医院责任和护士责任分别共同解释离职意愿变量的20.3%和27.5%.离职意愿显著影响护士责任各维度(均P<0.01).结论 护士知觉到的心理契约不符合水平越高,离职意愿越高;医院团队责任,护士团队责任与发展责任不符合水平对护士的离职意愿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且护士责任与离职意愿互为因果关系.

    作者:陈芙蓉;阎成美;李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社区医务人员糖尿病干预的知识行为及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长沙市社区医务人员关于糖尿病干预的知识(K)、态度(A)、行为(P)的基本情况,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更新、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KAP调查问卷对长沙市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34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医务人员糖尿病干预知识得分26.34±4.78,态度得分18.09±4.74,行为水平得分8.33±3.46.糖尿病干预态度与知识及糖尿病干预行为与知识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r=0.232、0.162,P<0.01、P<0.05).结论 社区医务人员关于糖尿病干预的知识水平较低,态度得分较高,行为水平不能达到理想水平.应通过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态度和知识来提高其行为水平.

    作者:王井霞;蒋晓蓉;唐四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早期居家康复护理对脑性瘫痪患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居家康复护理对脑性瘫痪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成立康复护理队伍,对94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早期居家康复护理,包括集中强化式现场居家康复指导、定期家访等措施,并督促家长落实训练计划.结果 居家康复护理干预前后患儿GeseLL发育商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的疗效有所提高,其中1~6个月组疗效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 早期居家康复护理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预后较好,并有确切的疗效,尤其在半岁以内开始,效果更好.

    作者:杨晴钫;钱燕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深圳市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名护理管理者、66名护士,社区7 200名老年人、育龄妇女和劳务工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士和医生的比例为0.8∶1,护士与建立健康档案人数之比为1∶4 409;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员以低龄(20~29岁占53.8%)、低学历(大中专占92.3%)、低职称(护士、护师占78.2%)、聘用护士(占67.9%)为主;社区护理工作以治疗为主,占每天工作时间的54.5%;老年人、育龄妇女、劳务工对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较高,占80.0%以上.结论 做好深圳市社区卫生护理工作,必须稳定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增加社区护理人员的数量、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积极拓展社区护理服务内容.

    作者:林环;汪丹;王裕端;郭子平;李一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制石灰乳膏治疗压疮效果观察——附3例报告

    目的 探讨自制石灰乳膏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生石灰、蛋清、菜籽油为药材制成石灰乳膏用于治疗3例压疮患者.护理上做好皮肤、饮食、创面护理,尤其是用药后避免压迫局部.结果 1例敷药7 d后创面结痂,21 d痊愈;2例敷药16~18 d痊愈.结论石灰乳膏具有清热利湿、杀菌消毒、去腐生肌之功效,可以使创面尽快愈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芳;李昌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例压疮伴MRSA感染患者的护理

    对1例Ⅱ期压疮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在全身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陈氏改进型玉红膏治疗局部创面.结果创面换药12 d愈合,细菌培养未见MRSA,住院30 d病情好转.提出加强创面护理使中药发挥大作用,加强病室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加强饮食营养指导和心理护理是促进创面愈合的关键.

    作者:严海珠;王岩梅;王琴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制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气管切开术后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用自制的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对照组按常规使用布衬带为气管外套管固定带,其他护理措施一致.结果 两组皮肤损害发生率、发生程度、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自制的气管外套管固定带有效防止了颈部皮肤的损害,避免了感染,患者感觉舒适,操作简便,耗材低廉.

    作者:吴娟;施雅兰;崔秋霞;陈志芳;赵宏胜;朱建华;单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制棉棒用于静脉穿刺点加压止血

    目的 探索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方法 将入选患者20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传统的指压法;双日采用自制的棉棒按压,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出血和淤血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按压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压式棉棒按压法止血效果优于指压法.

    作者:刘建华;陈春平;尚颖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经胸腹壁静脉置入留置针抢救急危重症新生儿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准确建立急危重症新生儿静脉通道的新途径及新方法.方法 将160例急危重症新生儿随机分为头皮组(按常规采用经头皮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及胸腹壁组(采用经胸腹壁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各80例.比较两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操作时间.结果 胸腹壁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操作时间显著优于头皮组(均P<0.01).结论 抢救急危重症新生儿时,经胸腹壁静脉置入留置针,保证了急危重症新生儿静脉通道的及时建立,保障了抢救用药及时应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瑞荣;靳英华;田素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病理报告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作用

    分析了护理人员对肿瘤病理报告的理解程度及原因,应用肿瘤病理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护理评价、护理诊断、护理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的方法,并阐述了各种肿瘤病理报告的局限性.提出护理人员加强肿瘤病理学知识教育,提升其正确解读肿瘤病理报告的能力,以全面提升临床肿瘤护理水平.

    作者:陶明珠;韩兴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