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师制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张广清

关键词:导师制, 新护士, 管理
摘要:目的 探索新护士的优化培训模式,尽快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方法 选拔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士为导师,对426名新护士实行一带一培训,为期1年.结果 按期(1年)转正405人(95.07%)、护理文件书写合格404人(94.83%)、护理服务获患者满意评价406人(95.30%),均显著优于常规培训模式(均P<0.01).结论 导师培训制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氧枕用于转运患者供氧

    临床常用救护车或担架转运患者,有时由于转运时间较长,中途需要更换氧枕;或者由于担架或救护车的振动,氧枕容易脱落,造成患者供氧中断.鉴此,笔者将原来单氧枕供氧,改成双氧枕(盖被式)供氧,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花;陈桂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护理本科教育兼职护理教师培养现状和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护理本科教育兼职护理教师的培养现状和培养需求,分析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6所高校142名兼职护理教师的培养现状和培养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47.4%和27.7%认为单位有计划地安排院内和院外培养,43.1%认为很少有机会外出学习和进修;院内外培养内容排在前3位的是护理专业知识、护理实践技能和教育学知识,培养内容需求前3位的是计算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培养形式以院内学术讲座为主(69.2%),院外以短期培训为主(64.0%),46.5%希望参加全脱产培训.结论 现阶段黑龙江省本科兼职护理师资的培养现状不能满足教师的培养需求.为适应兼职教师职业特点,建议建立护理教师培训基地,以职前系统性培养和在职渐进式培养为中心的多层次培养模式,对兼职护理教师进行培养.

    作者:李敏;赵秋利;代秀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锁技术的护理

    对1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保留导管,在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抗生素锁技术,用药14 d后停药,双通道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提出抗生素锁技术可使患者免除拔管痛苦,延长留管时间.

    作者:李凌;沈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胸腔穿刺针的改进

    临床为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抽出积液或积气时,常因穿刺器具不合适而导致操作困难.笔者对胸腔穿刺针和橡皮管进行适当改进,经2年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邓宏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湿性疗法联合3%过氧化氢和龙血竭治疗压疮

    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为60例Ⅱ~Ⅳ期老年压疮患者应用湿性疗法联合3%过氧化氢和龙血竭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男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高其社会应对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77名在职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护生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女护生(P<0.05,P<0.01);男护生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女护生(P<0.05);男护生积极、消极的应对方式共同使用,但使用多的是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自己安慰自己,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等方式;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呈负相关(P<0.05,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所有因子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在教育中,要注意到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加强男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武江涛;吴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护患治疗性沟通研究进展

    从治疗性沟通的概念、意义,患者对治疗性沟通的主观感受及护理人员对治疗性沟通的态度等方面对国内外护患治疗性沟通的现状进行综述,指出患者和护士对治疗性沟通的观点存在很大差异,而患者的主观感受决定护理服务满意度的高低,因此应注重从患者的角度来研究护患治疗性沟通.

    作者:胡芬;王桂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科室护理文书质控管理

    2007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察患者病情和解决患者问题的真实记录,是判定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的重要依据[1].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不仅是衡量护理人员素质、护理管理水平、护理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客观上也反映了医院的护理质量.为使护理文书质量持续稳步提高,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建立科内一级护理文书质控体系,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赵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胸腺肽注射液过敏反应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腺肽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772例静脉滴注胸腺肽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2例)和观察组(400例).对照组输注胸腺肽前不做皮肤过敏试验,输液滴速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调节为40~60 gtt/min.观察组输注胸腺肽前做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胸腺肽,阴性者行静脉滴注胸腺肽,输液开始30 min内将滴速控制在30 gtt/min;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结果 观察组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静脉滴注胸腺肽前行皮肤过敏试验,严格控制输液滴速,严密观察患者反应等,可有效降低胸腺肽过敏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胜芝;詹艳;李海燕;冯晓敏;施灵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心电图机导线固定夹的制作

    心电图机导线多而长,临床使用后易缠绕成团,给下次使用带来不便.我科制作导线固定夹,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艾静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中专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基础护理学(下称基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方法 随机抽取1个教学班62人作为实验班,另一教学班63人作为对照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法按教材内容讲解;实验班在基护课程开课前讲授循证护理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循证护理教学和实践.结果 实验班基护理论成绩、信息载体与场所利用率及对教材知识采取批判性思维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0.05),实验班67.74%~100%护生对该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护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付保芹;李守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注高氧液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价值.方法 将60例心脏停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和输入常规液体,观察组在常规施救的基础上输入高氧液,1 000~2 500 ml/d至神志恢复.结果 观察组血气指标及SpO2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注高氧液有助于改善微循环、迅速提高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提高复苏成功率.

    作者:汪晓攀;李永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家庭访视护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阐述访视护理的特点及发展意义,分析我国访视护理的发展因素、工作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

    作者:袁魁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导师制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新护士的优化培训模式,尽快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方法 选拔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士为导师,对426名新护士实行一带一培训,为期1年.结果 按期(1年)转正405人(95.07%)、护理文件书写合格404人(94.83%)、护理服务获患者满意评价406人(95.30%),均显著优于常规培训模式(均P<0.01).结论 导师培训制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张广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例窄谱UVB治疗银屑病致发热患者的护理

    报告1例窄谱UVB治疗银屑病致发热患者的护理,通过严密观察光疗与发热的关系、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给予针对性的发热护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蔡爱妮;戚新玲;孙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对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FC)进行治疗,并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不良反应的护理.结果 显效2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3.3%.提示护理干预可减轻RA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舒适度,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黄回英;余明华;徐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的效果.方法 28例COPD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及病情稳定出院时均给予雾化吸入指导,出院后继续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疗效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出院时、出院后3、6及12个月检查肺通气功能.结果 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咳嗽、气促、咳痰显著减轻(均P<0.05).结论 长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能改善COPD患者的自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鲜于云艳;张芹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医护人员习得医学英语专业词汇方法浅析

    从词源学和构词法着手,介绍医学英语词汇的词源、构词规律及记忆方法,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习得复杂的医学英语专业词汇.

    作者:陈攻;李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护理专业学生人格特质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为培养心理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子量表手册,对护理、环境、中文3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取护理专业学生8门主要专业课程的期末成绩与其人格特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与中文、环境专业学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等9种主要人格因素方面及怯懦与果断性、创造能力、在新工作环境中有成长的能力3种次级人格因素方面存在显蓍性差异(P<0.05,P<0.01).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成绩与有恒性、自律性及忧虑性3种人格因素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其自身特点,某些人格特质影响学习成绩,应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作者:王研;刘革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护生关爱能力的培养与评价

    阐述了关爱的概念及培养护生关爱能力的意义,指出应从改革课程设置和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关怀性的软性教学环境、培养护生沟通能力方面着手培养其关爱能力;并分析了护生关爱能力的评价现状,提出从护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患者他评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护生关爱能力的发展性评价策略.

    作者:董超群;陈先华;任海蓉;邢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