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疾病不确定感对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叶云婕;文华;杨艳珍

关键词:鼻咽癌, 初诊, 疾病不确定感, 放射治疗,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疾病不确定感对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35例初诊鼻咽癌接受常规放疗患者.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RTOG/EORTC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进行问卷调查以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分为高分组(73例)和低分组(62例),比较两组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 初诊鼻咽癌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19.57±31.80.低分组放疗反应(除黏膜反应、皮肤反应外)、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高分组(P<0.05,P<0.01).结论 初诊鼻咽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较严重,影响其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特罗凯分子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的护理

    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特罗凯分子靶向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为:皮疹15例,腹泻11例,甲沟炎3例,皮肤干燥6例,口腔溃疡2例,鼻出血1例,肝功能异常2例.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等措施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21例患者均未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中断治疗.

    作者:张碧霓;李秋屏;王喜辉;潘锡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甘露醇外渗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封闭治疗20%甘露醇外渗4 h后局部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7只小白鼠四肢内侧制成20%甘露醇外渗模型.4 h后,随机抽取1只小白鼠于四肢注射部位取材(E组),观察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情况;其余6只按模型部位分为A组(左上肢),B组(左下肢)、C组(右上肢)及D组(右下肢).A组予2%利多卡因2 ml加地塞米松1 mg局部封闭,B组予2%利多卡因2 ml局部封闭,C组予生理盐水局部封闭,D组为空白对照.处理24 h后取材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E组局部组织损伤呈重度表现;A组呈无或轻度表现,轻于B组、C组、D组和E组;B组以中度为主,轻于C组、D组(均呈重度)和E组.结论 甘露醇外渗后4 h组织损伤严重,外渗后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组织损伤加重;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封闭治疗甘露醇外渗4 h形成的局部组织损伤快速、简便并安全有效.

    作者:陶连珊;吴桂梅;刘云;潘利平;张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鼻中隔偏曲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

    我科2007年3月收治1例大面积脑梗死并鼻中隔偏曲致鼻腔狭窄患者,笔者采用吸痰管系带胃管的方法1次将胃管置入,留置3周完成治疗任务后遵医嘱成功拔管,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钟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湿敷治疗血栓感染性静脉炎效果观察

    血栓感染性静脉炎是静脉腔内的感染性炎症,伴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1],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笔者2007年1月起对40例血栓感染性静脉炎患者应用中药汤剂湿敷患处,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熊群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鸟巢式早产儿秤的制作与应用

    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体重增长是关键.因此,我们自行制作一种鸟巢式早产儿秤,以准确测量早产儿的体重,经临床使用109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广玲;渠慎英;高翔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足浴按摩改善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按摩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睡眠障碍的住院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中药足浴按摩组(下称足疗组)40例和口服艾司唑仑组(下称药物组)30例.足疗组每晚睡前采用自制中药药液浸泡双足15~20 min并结合足部穴位按摩5~10 min;药物组每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连续干预7 d后评价疗效,并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足疗组疗效及睡眠质量(除外睡眠期间醒来时间)显著优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 中药足浴按摩可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其效果优于口服艾司唑仑.

    作者:章萍;刘金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抗凝方法探讨及护理

    目的 探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佳抗凝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30例并存高危出血倾向需行CBP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例采用传统的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抗凝;B组8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法;C组13例在B组的基础上,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结果 3组均未诱发或加重出血,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外循环凝血情况、24 h更换滤器、治疗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除B、C组血滤器凝血程度及A、B组更换滤器外,其余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25,P<0.05).结论 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同时,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是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CBP佳的抗凝方法.

    作者:田晓华;张惠;赵爱荣;张智新;陈怡;赵静雯;徐小雨;甘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癌症患者化疗期间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对15例癌症患者化疗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化疗药物外渗、跌倒、自杀倾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安全隐患的发生与患者疾病因素、心理因素、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因素等有关.提出对护士加强化疗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做好化疗安全护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心理疏导、用药护理等,可有效地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使惠者达到佳的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陈凤菊;燕群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5%碘酊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 提高重度压疮治疗效果.方法 将124例3~4期压疮(院外带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庆大霉素湿敷疮面,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5%碘酊加湿润烧伤膏局部外涂,辅以曲颈灯照射.结果 观察组疗效及治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5%碘酊加湿润烧伤膏局部外涂,辅以曲颈灯照射可显著提高重度压疮疗效.

    作者:焦芳霞;张云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进展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征及护理要点进行综述.认为护理人员应重点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各器官功能的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个体化护理,同时对其父母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和存活质量.改善远期成长目标.

    作者:邵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清开灵氧气驱动雾化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清开灵氧气驱动雾化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80例COPD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清开灵氧气驱动雾化,2次/d,15 min/次.连续7 d后评价疗效.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PaO2及白细胞计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清开灵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症状.

    作者:齐爱娇;曾小红;胡细娥;夏小莲;华瑰;尹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士情绪劳动表现策略与工作倦怠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情绪劳动表现策略及其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对34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在情绪劳动中采用的表现策略依次为自然表现(3.76±0.64)、深层表现(3.48±0.64)和表面表现(2.58±0.56);随着护龄的增长,自然表现呈上升趋势(P<0.01),表面表现和深层表现呈先升后降趋势;工作倦怠表现为中度情绪衰竭(22.53±11.02)、工作无成就感(36.02±7.98)和低度去个性化(5.37±5.12);表面表现可降低工作成就感(P<0.05),自然表现、深层表现可增进工作成就感(P<0.01,P<0.05).结论 情绪劳动表现策略与工作倦怠显著相关,当情绪体验与职业要求不一致时,深层表现是一种更好的表现策略.

    作者:王慧;杨敏;高伟;王朝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国内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研究进展

    从抗凝荆、采血用具、采血部位的选择,穿刺技巧及标本存放时间和温度5个方面对国内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检测效果.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温州市区空巢老人幸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空巢老人幸福度状况,探讨影响空巢老人幸福度的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温州市区314名空巢和342名非空巢老人,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及影响因素问卷入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人口学资料中婚姻状况、居住形式、月收入、负性生活经历及患病情况5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者总幸福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负性体验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形式、娱乐活动、患病情况的空巢老人幸福度分项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患病情况、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娱乐活动和负性生活事件对空巢老人幸福度有重要影响(P<0.05,P<0.01).结论 温州市空巢老人总体幸福度较高但负性因子较非空巢老人多.关注空巢老人的患病情况、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兴趣爱好和负性生活事件等有利于提高其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

    作者:吴永琴;余昌妹;姜丽萍;祝雪花;李萍;朱晓玲;王永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单的设计与应用

    自行设计老年住院惠者健康教育单,内容包括疾病的诱因及常见表现、活动及休息指导、饮食指导、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治疗用药情况、患者自我护理目标等.该教育单可准确传递健康信息;也可使患者反复学习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培养;并可作为出院介绍单用于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作者:夏漫;肖虹;刘翠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悬挂引流袋粘合挂扣带的制作

    为解决各种引流袋悬挂的问题.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悬挂引流袋粘合挂扣带.自2006年5月应用于临床以来,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宋金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腔单囊管牵引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患者的护理

    目的 提高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或组织肢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三腔二囊管去除食管囊后于胃管腔插入沙氏导丝,经鼻或经口插入2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食管和胃中,牵引下进行内镜注射5%鱼肝油酸纳、组织胶于曲张静脉.术前做好患者与物品准备,术中配合三腔单囊管插入及硬化荆和组织胶注射,术后予以镇痛、并发症观察等护理.结果 14例一次治疗出血停止,6例加用组织胶后出血停止,有效止血率100%.结论 充分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与术者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可提高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救治成功率.

    作者:周燕春;余文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PICC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对PICC固定处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32例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贴于PICC固定处皮肤,对照组单用3M透明敷贴.结果 观察组PICC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相对延迟.结论 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PICC护理中比单用3M透明敷贴更能保证PICC留置时间.有效保护PICC固定处皮肤.

    作者:黄晨燕;何丽娟;王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为培养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所三级甲等医院322名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关怀能力评分低于常模(均P<0.05);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认知和耐心维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其中主管护师显著优于护师和护士(均P<0.05);总是实施关怀率主管护师高(65.4%).护师次之(16.1%),护士低(15.5%).结论 护理人员整体关怀能力较差,尤其是低职称护理人员,护理管理部门应制订针对性计划培训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以提高其关怀意识与能力.

    作者:许娟;刘义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深静脉导管拔管后按压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深静脉导管拔管后佳按压时间.方法 将250例单腔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随机分为A、B、C、D、E五组.患者取平卧位拔管后,穿刺点置2块纱布,操作者左手示指贴于皮肤进针点,中指、无名指,沿血管走向以0.5 kg的力量依次按压3、4、5、6、7 min.结果 五组按压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A组效果显著差于B、C、D、E组(均P<0.005).组效果显著差于C、D、E组(均P<0.005);C、D、E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05).结论 深静脉导管拔管后按压血管时间以5 min为宜.超过5 min作用不大.

    作者:俞莉;冯敏芳;蔡小妮;顾燕敏;陈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