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护理干预

林雪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运动疗法,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疗法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饮食、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对照组自行锻炼,干预组对运动疗法中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时机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干预组血压改善明显(均P<0.05),血糖水平控制总有效率达80.00%(均P<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实施护理干预,可使运动安全有效,不但减少了降糖药物的用量,缩短疗程,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患者住院期间人性化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人性化护理服务需求,为更好地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自设调查问卷对160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院环境设施方面(1个维度)6个条目的需求率达44.38%~96.26%,其中以提供报纸杂志、广播需求高(96.26%).护理服务方面5个维度需求中,仪表96.25%~100%,语言89.38%~100%.健康教育80.00%~96.87%,护理服务62.50%~93.75%,患者管理90.00%~96.26%;各维度中分别以护士着装整洁(100%)、护士语言温和而有礼貌(100%)、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96.87%)、做检查前得到相应的指导(93.75%)、与患者交谈(96.26%)需求较高.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对人性化护理服务需求高,护理人员须改变护理理念,针对患者的需求提供行之有效的人性化服务.

    作者:张会芝;吴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对9个病区6 840例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包括全面评估、高危跌倒标识醒目、对高危跌倒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制订住院患者应急预案等.结果 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后住院患者跌倒率由3.80‰下降至0.15‰,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均P<0.01),患者满意度由90.80%上升至98.10%.结论 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可以有效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但尚需不断提高护士心理护理水平,制订更为有效的跌倒危险评估工具,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作者:刘琼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护理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0例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应用性作出评分,确定结论,制定防治对策,再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循证护理干预前后不同类型透析性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益,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护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作者:吴红兰;李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类型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态,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6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炎组)、6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酒精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肝炎组SCL-90总分及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0.01);酒精组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0.01).两组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肝炎组B/C级与A级在押郁、精神病性、饮食睡眠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酒精组除饮食睡眠外,其它各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不同类型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均较差,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韩莲英;郑春英;黄春梅;王亚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踝肱指数对糖尿病足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 了解踝肱指数(ABI)与糖尿病足发生的关系,以有效预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糖尿病足发生.方法 随机选择64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为监测对象,用心电监护仪测量双上臂及双下肢踝部血压,取双侧上臂收缩压平均值(即肱动脉血压指数)和双下肢收缩压低测值(即踝动脉血压指数),计算踝/肱血压指数比值.结果 不同ABI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年龄、病程糖尿病患者AB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ABI越低发生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概率越高,可作为对糖尿病足发生的预测指标;老年及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应成为重点监测对象.

    作者:张玉娟;王玲;吴淑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防针刺海绵泡沫胶布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预防针刺伤的方法.方法 将8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0例,均由相同10名护士进行输液操作,对照组输液时用常规胶布固定;观察组用自制防针刺泡沫胶布固定,拔取针头后立即将针头插入泡沫内,将输液器连同泡沫胶布一同置入锐器桶或预处理桶.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不适及局部反应;处理针头时对照组操作者均有恐惧心理,观察组仅1名有恐惧心理;观察组护士被针刺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拔针及处理针头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防针刺泡沫胶布能安全有效防止针刺伤,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胡艳;王海燕;赵君健;任玉秀;张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开塞露治疗便秘方法的改进

    开塞露为临床中常用的缓泻剂,但有些患者按常规方法使用后仍不能排便,为此我们将常规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焕梅;刘桂香;王艳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废弃麻醉药品盒制作药物过敏试验抢救盒

    临床上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TAT等药物前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操作中用物准备除注射用物外,另需备药物过敏试验抢救盒(下称抢救盒),抢救盒内盛0.1%盐酸肾上腺素1支、地塞米松1支、1 ml注射器1支、2 ml注射器1支[1].

    作者:李小峰;陈磊;刘丹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烧伤三号冰敷预防热化疗致灼伤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热化疗致肿瘤患者灼伤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将200例全身热化疗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热化疗过程中行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感觉局部发烫时在胸腹部矩形加温区予烧伤三号湿纱布覆盖,纱布上置冰袋冰敷至治疗结束.结果 观察组灼伤发生率及灼伤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烧伤三号冰敷可有效预防热化疗所致灼伤并减轻其程度,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作者:闻曲;鲁汉英;蔡丹;罗丹;LUO D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硝酸甘油湿热敷配合负压穿刺法用于小静脉穿刺的观察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湿热敷外加按摩配合负压穿刺法在小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门诊输液患者按日期分为两组,单日为观察组(n=200),双日为对照组(n=200),均选择右手手背小静脉进行穿刺.观察组采用硝酸甘油湿热敷外加按摩配合负压穿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咏穿刺法.结果 观察组热敷后小静脉直径较热敷前显著增加(P<0.01);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中液体渗漏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硝酸甘油湿热敷外加按摩配合负压穿刺法应用于小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且操作简便、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杨杰;韩英慧;郝迎翠;刘妹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医疗服务中心质量管理实施综合绩效考核尝试

    目的 探讨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对员工进行考评,从而提高员工素质、保障服务质量.方法 根据部门工作特点制定量化考核指标对员工每月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考评;根据月考核成绩得出年终考核结果.结果 考核683人次,月考核成绩≥120分608人次,占89.0%;年度考核共有23人评为优秀员工并受到医院奖励,3人因考评不合格被辞退.结论 自行制定的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可用于医疗服务中心的质量管理,做到考核时有据可依,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李芬;赵光红;朱佳晖;吴美琼;孙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青年慢乙肝与脂肪肝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差异比较

    目的 比较青年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与脂肪肝炎(脂肪肝)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差异.方法 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44例青年慢乙肝患者和4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慢乙肝和脂肪肝患者面对分值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慢乙肝患者回避分值显著高于常模和脂肪肝患者(均P<0.01);脂肪肝患者屈服分值显著低于常模(P<0.05);男性肝炎患者面对和屈服分值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职工/工人、其他职业肝炎患者面对分值均较常模高(均P<0.05);高中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干部/大学生、职工/工人、其他职业的肝炎患者回避分值均较常模高(均P<0.05);农民、职工/工人肝炎患者屈服分值较常模低(均P<0.05).结论 青年慢乙肝与脂肪肝患者因病种、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医学应对方式,应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医学应对水平.

    作者:陈纯柳;陈文娜;彭碧文;陈肖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群体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对3起89例群体性细茵性食物中毒患者采取启动急救程序,有效催吐、洗胃,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观察和分析病情,做好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后遗症,提示科学的护理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的有力保障.

    作者:刘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增大进针角度减轻穿刺疼痛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是患者住院治疗的重要内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一直倍受护理人员关注.我科对82例住院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增大穿刺角度减轻疼痛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周书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鳝鱼血热敷配合针灸火罐治疗面瘫效果观察

    面瘫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多由头面部受冷风吹袭后发病.我科2004~2007年采用鳝鱼血热敷配合针灸火罐治疗面瘫80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程琨;陈惠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应用错误文化分享理论进行护理师资培训

    目的 通过错误文化分享理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主动呈报护理差错的态度及意愿.方法 对120名护士采用三段式培训法,即学习错误文化分享相关理论知识阶段、分析讨论阶段、组织与策划能力培训阶段,培训内容包括相关理论知识讲授、分组讨论和分析、专职教师指导下的情景演练等.调查培训前后护理人员错误文化分享相关理论知识、主动呈报护理错误事件的态度和意愿.结果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错误文化分享理论知识、主动呈报护理错误事件的态度和意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错误文化分享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主动呈报护理错误的态度和意愿.

    作者:刁冬梅;林岩;冼雪红;陈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定时器在药物过敏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定时器在临床药物过敏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药物过敏试验患者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护士执行药物过敏试验时将观察时间记录在治疗单上,届时观察试验结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定时器提示护士准时观察试验结果.分别统计两组患者试验结果准时观察率.结果 对照组试验结果准时观察率为75.0%,观察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药物过敏试验中应用定时器能起到准确报时,及时观察试验结果的作用,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虹;章晓云;李正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人工通便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人工通便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低出生体重儿按出生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予早期人工通便即出生2 h即予腹部按摩后行人工通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通便,即出生20h观察出生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后如24 h仍未排便,即予腹部按摩后行人工通便.结果 两组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排净时间、光疗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早期人工通便可促进胎便及早排出,促进肠蠕动,使早期胃肠喂养顺利,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

    作者:姜红;王一鸣;于凤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人工测量脉率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的人工测量脉率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将100例正常心率患者(正常组)、50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动过速组)、50倒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动过缓组)均分别测定脉率15 s、30 s、60 s,将15 s脉率乘以4,30 s脉率乘以2,各得到60 s脉率,并与60 s实际测得脉率进行比较.结果 心动过缓组在15 s测得脉率与30 s、60 s实测脉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心律正常及心动过速者可用15 s测得脉率乘以4得出1 min脉率;而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需测30 s乘以2才能得出1 min脉率,但在临床应用中尚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作者:陶筱琴;言镜玲;刘静;刘沫;张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拔河式大角度快速穿刺法在肿瘤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拔河式大角度快速穿刺法行静脉穿刺减轻肿瘤患者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469例肿瘤输液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双日采用拔河式大角度快速法穿刺(快速法),单日采用常规方法操作(常规法).结果 快速法静脉穿刺时患者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法(均P<0.01).结论 使用拔河式大角度快速穿刺法行静脉穿刺,可减轻肿瘤患者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万诗燕;鲍幸兰;徐雪琴;王传英;黄金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