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循证护理

吴红兰;李洪

关键词:高血压, 循证护理, 血液透析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护理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0例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应用性作出评分,确定结论,制定防治对策,再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循证护理干预前后不同类型透析性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益,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护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测量脉率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的人工测量脉率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将100例正常心率患者(正常组)、50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动过速组)、50倒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动过缓组)均分别测定脉率15 s、30 s、60 s,将15 s脉率乘以4,30 s脉率乘以2,各得到60 s脉率,并与60 s实际测得脉率进行比较.结果 心动过缓组在15 s测得脉率与30 s、60 s实测脉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心律正常及心动过速者可用15 s测得脉率乘以4得出1 min脉率;而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需测30 s乘以2才能得出1 min脉率,但在临床应用中尚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作者:陶筱琴;言镜玲;刘静;刘沫;张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锈钢液氮冷冻仪的设计与应用

    在皮肤科传统液氮冷冻疗法以棉签蘸液氮涂搽皮损区致使局部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1],治疗时常多次重复动作,且棉签大小不一,易致皮损局部冷冻不足或超出冷冻范围.

    作者:朱晓麟;李海燕;尤艳;王红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烧伤三号冰敷预防热化疗致灼伤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热化疗致肿瘤患者灼伤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将200例全身热化疗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热化疗过程中行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感觉局部发烫时在胸腹部矩形加温区予烧伤三号湿纱布覆盖,纱布上置冰袋冰敷至治疗结束.结果 观察组灼伤发生率及灼伤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烧伤三号冰敷可有效预防热化疗所致灼伤并减轻其程度,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作者:闻曲;鲁汉英;蔡丹;罗丹;LUO D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环节质量管理中设置首席护理质控师尝试

    目的 探讨首席护理质控师督导在重点护理环节管理中的效果与作用.方法 在全院符合首席护理质控师条件的72名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护士中推荐出26名首席护理质控师,经过培训、讨论制定护理关键环节质控点,有重点地对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并建立追溯机制,追踪整改效果.结果 除基础护理外,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茵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护理环节质量管理中实行首席护理质控师督导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叶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防针刺海绵泡沫胶布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预防针刺伤的方法.方法 将8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0例,均由相同10名护士进行输液操作,对照组输液时用常规胶布固定;观察组用自制防针刺泡沫胶布固定,拔取针头后立即将针头插入泡沫内,将输液器连同泡沫胶布一同置入锐器桶或预处理桶.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不适及局部反应;处理针头时对照组操作者均有恐惧心理,观察组仅1名有恐惧心理;观察组护士被针刺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拔针及处理针头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防针刺泡沫胶布能安全有效防止针刺伤,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胡艳;王海燕;赵君健;任玉秀;张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化学指示卡放置方法探讨

    目的 提高快速压力蒸汽灭茵器内化学指示卡灭茵监测效果.方法 快速蒸汽灭菌时将化学指示卡分别置于纸盒(控制1组)、用纱布包裹(控制2组)、常规裸露放置(对照组).在温度监测及生物监测合格的情况下,比较三组灭菌监测效果.结果 控制1组化学指示卡变色合格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控制2组(均P<0.05),控制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灭菌锅合格的情况下,用纸盒放置化学指示卡,可提高化学指示卡的变色合格率,达到规范消毒效果.

    作者:康洁;徐金美;车平杰;李彩萍;刘宏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自护理论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疒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常规整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Orem自护理论进行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并发症及护理意外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定ADL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并发症及护理意外(除压疮外)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自护理论可降低致残率和护理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卫梅;苏秀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开塞露治疗便秘方法的改进

    开塞露为临床中常用的缓泻剂,但有些患者按常规方法使用后仍不能排便,为此我们将常规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焕梅;刘桂香;王艳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去铁胺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健康教育

    目的 指导家长正确掌握利用除铁灵泵应用去铁胺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方法,提高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除铁质量.方法 对89例重型地中海贫血通过操作示范及健康教育,使家长掌握正确使用除铁灵泵的方法.结果 89例均输注顺利,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中3例发生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经调整进针角度后缓解.42例家长掌握了该项操作,能独立在家中当患儿进行除铁治疗.提高了患儿治疗时的舒适度,节约了患儿和家长用于往返医院的时间,提高了除铁的效果及患儿的生活质量.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使用除铁灵的依从性,方便患儿及家长,提高患儿及家长生活质量.

    作者:刘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OMOM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OMOM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A、B、C三组各10例.A组检查前晚口服25%硫酸镁200 ml,再饮水1 500 ml,检查当日晨口服20%甘露醇250 ml,并禁食禁饮;B组检查前晚口服25%硫酸镁200 ml',再饮水1 500 ml,检查当日晨口服25%硫酸镁200 ml,并禁食禁饮;C组检查前晚口服25%硫酸镁200 ml,再饮水1 500 ml,检查当日晨口服25%硫酸镁200 ml,并禁食禁饮,检查前1 h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10 mg.结果 B组、C组肠道清洁效果显著优于A组;C组胶囊内镜的胃排空时间较A组,B组显著缩短(均P<0.05);A、B、C组分别有7、8、10例完成全小肠检查.结论 口服硫酸镁加莫沙比利可为胶囊内镜检查提供良好的肠道准备,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作者:张先翠;匡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踝肱指数对糖尿病足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 了解踝肱指数(ABI)与糖尿病足发生的关系,以有效预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糖尿病足发生.方法 随机选择64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为监测对象,用心电监护仪测量双上臂及双下肢踝部血压,取双侧上臂收缩压平均值(即肱动脉血压指数)和双下肢收缩压低测值(即踝动脉血压指数),计算踝/肱血压指数比值.结果 不同ABI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年龄、病程糖尿病患者AB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ABI越低发生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概率越高,可作为对糖尿病足发生的预测指标;老年及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应成为重点监测对象.

    作者:张玉娟;王玲;吴淑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疗法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饮食、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对照组自行锻炼,干预组对运动疗法中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时机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干预组血压改善明显(均P<0.05),血糖水平控制总有效率达80.00%(均P<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实施护理干预,可使运动安全有效,不但减少了降糖药物的用量,缩短疗程,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群体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对3起89例群体性细茵性食物中毒患者采取启动急救程序,有效催吐、洗胃,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观察和分析病情,做好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后遗症,提示科学的护理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的有力保障.

    作者:刘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型吸痰车的制作与应用

    吸痰是临床救治工作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方法.良好的吸痰用物配制及合理的摆放,能提高抢救的及时性,更能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我科于2006年3月研制出一种新型吸痰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周远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拔河式大角度快速穿刺法在肿瘤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拔河式大角度快速穿刺法行静脉穿刺减轻肿瘤患者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469例肿瘤输液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双日采用拔河式大角度快速法穿刺(快速法),单日采用常规方法操作(常规法).结果 快速法静脉穿刺时患者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法(均P<0.01).结论 使用拔河式大角度快速穿刺法行静脉穿刺,可减轻肿瘤患者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万诗燕;鲍幸兰;徐雪琴;王传英;黄金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6例),观察组经辨证分型后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应用青霉素80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疗程2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实验室主要检验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实验室主要检验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外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显著缓解症状,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纪英莲;万文文;陈艳;韩莹;郭伟君;郭晓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人工通便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人工通便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低出生体重儿按出生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予早期人工通便即出生2 h即予腹部按摩后行人工通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通便,即出生20h观察出生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后如24 h仍未排便,即予腹部按摩后行人工通便.结果 两组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排净时间、光疗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早期人工通便可促进胎便及早排出,促进肠蠕动,使早期胃肠喂养顺利,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

    作者:姜红;王一鸣;于凤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护理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0例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应用性作出评分,确定结论,制定防治对策,再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循证护理干预前后不同类型透析性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益,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护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作者:吴红兰;李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鳝鱼血热敷配合针灸火罐治疗面瘫效果观察

    面瘫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多由头面部受冷风吹袭后发病.我科2004~2007年采用鳝鱼血热敷配合针灸火罐治疗面瘫80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程琨;陈惠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硝酸甘油湿热敷配合负压穿刺法用于小静脉穿刺的观察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湿热敷外加按摩配合负压穿刺法在小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门诊输液患者按日期分为两组,单日为观察组(n=200),双日为对照组(n=200),均选择右手手背小静脉进行穿刺.观察组采用硝酸甘油湿热敷外加按摩配合负压穿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咏穿刺法.结果 观察组热敷后小静脉直径较热敷前显著增加(P<0.01);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中液体渗漏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硝酸甘油湿热敷外加按摩配合负压穿刺法应用于小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且操作简便、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杨杰;韩英慧;郝迎翠;刘妹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