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吕桂兰;周婷婷;王青尔;景影;潘凌蕴

关键词:护士主导, 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 腹膜透析, 患者随访
摘要:目的:腹膜透析作为可居家治疗的行为,目前缺乏动态规范的随访制度及出院后延续护理的专业管理队伍,与血液透析相比门诊随访质量较低,文中旨在探讨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行维持性PD治疗的270例慢性肾衰竭随访患者实施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采用自制疾病掌握程度调查表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定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变化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比较患者出院前1d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示出院后1个月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高于1个月;接受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后患者定期门诊随访率从78.3%提高至88.6%;患者出院前1 d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不断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腋臭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腋臭是人腋窝部位散发出令人厌恶的特殊气味,对身体健康无明显危害,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多个因素与腋臭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如基因、激素水平、饮食习惯等,但腋臭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文中就近年来关于腋臭发生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喆辰(综述);章宏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马拉色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与微生物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发现马拉色菌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就临床观察、抗真菌治疗和免疫学研究3个方面对马拉色菌( Malassezia)在银屑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吴凡;李宗辉(综述);桑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对足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活性维生素D独立于调节钙磷代谢外的抗炎、调节细胞凋亡、介导免疫及减少蛋白尿的肾保护作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药物。以临床及动物为基础的多数实验数据均有力证明足细胞是其主要的作用靶点,文中就目前的国内外文献关于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对足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展望活性维生素D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作者:江罗佳(综述);房向东;涂卫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氢气饱和等渗盐水腹腔注射治疗兔创伤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氢气具有抗氧化、抗炎症作用,但对于其治疗创伤性关节炎(traumatic arthritis, TA)的效果鲜有报道。文中旨在研究氢气饱和等渗盐水腹腔注射对兔TA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只新西兰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实验组(n=10)和模型对照组(n=10)。模型实验组腹腔注射氢气饱和等渗盐水8 mL/kg,每3天1次,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等渗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持续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取3组家兔血清及关节液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的含量,结合家兔的行为学表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模型实验组治疗后行为学有明显改善(P<0.05)。膝关节肿胀评分治疗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实验组优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前2个模型组血清及关节液中NO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实验组明显下降,其中血清中NO含量由(79.58±13.46)降至(76.23±12.15),关节液中NO含量由(89.45±14.98)降至(80.36±1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实验组血清中 HA 含量明显下降[(436.82±60.91) vs (340.21±40.57),P<0.05],关节液中显著上升[(1.72±0.37) vs (2.47±0.62),P<0.05]。结论腹腔注射氢气饱和等渗盐水在治疗兔TA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马广斌;黄永吉;严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排队论模型的口腔科门诊医师配置量化分析

    目的:排队论是研究排队系统的一门数学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在对各种排队系统概率规律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解决排队系统的优设计和优控制问题。文章探讨案例医院口腔科门诊患者能接受的长候诊时间,利用排队论模型对口腔科门诊医师配置进行量化分析。方法对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工时测量法和排队论模型,计算口腔科门诊排队系统中的各项运行指标,结合患者能接受的长候诊时间的调查结果,得出合理的医师配置数量。结果患者能接受的长候诊时间为(34.02±7.07)min,门诊工作日上、下午分别配置25名和16名医师出诊为合理。结论利用排队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优化口腔科门诊人力资源配置,为提高服务效果提供科学的参考。

    作者:李朴;欧文斌;叶苓;杨小平;李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VEGF-C mRNA 在前列腺癌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的初步研究

    目的: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文中旨在探讨VEGF-C mRN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以期寻找针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记物。方法应用TaqMan探针法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VEGF-C mRNA在3种前列腺癌细胞系( PC-3、DU145和LNCap)、32例前列腺癌及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实验数据应用2-ΔΔC t进行处理,2-ΔΔC t >2为VEGF-C mRNA高表达,2-ΔΔC t≤2为低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VEGF-C mRNA在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中高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3.31±26.24和194.62±41.36,在LNCap中低表达,相对表达量为1.00±0.00(P<0.0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前列腺增生明显增高(13.67±1.95 vs 11.89±1.63,P=0.004),癌组织中VEGF-C mRNA的高表达与高Gleasson评分、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4,P=0.015)。前列腺癌VEGF-C mRNA高表达者、低表达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2.5%、40.0%(P=0.033)。结论 VEGF-C mRNA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判断前列腺癌预后的标志物。

    作者:张秀梅;顾金松;刘曙;石明;苏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磁珠法试剂与 Trizol 试剂检测肠道病毒核酸的效果观察

    肠道病毒属于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该病毒感染性强、致病率高[1-3]。快速检测肠道病毒是治疗手足口病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外常规检测肠道病毒的核酸提取方法是Trizol法,该方法需多次离心、洗涤、吸弃废液等开放操作,过程中易造成污染和核酸丢失,也易导致检测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不理想;而磁珠法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较为先进的肠道病毒核酸提取方法,该方法为常温裂解释放核酸,无需使用水浴或干浴设备,不必反复高速离心,操作方便,且节约成本。本文将肠道病毒核酸的磁珠法提取试剂与常规Trizol法提取试剂进行对比观察,即以“新型的”磁珠法肠道病毒核酸提取试剂为观察试剂,以“常规的”Trizol 法提取试剂为对照试剂,旨在探讨磁珠法试剂的临床检测效果。

    作者:王述莲;邓中平;呼建民;钟礼立;黄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型弥漫性颅脑损伤大鼠海马区Homer1a表达与神经细胞丢失的关系

    目的: Homer1a是惟一在外来刺激后高表达的Homer 家族蛋白。文中观察弥漫性颅脑损伤( diffuse brain injury, DBI)大鼠海马区Homer1a蛋白表达变化、凋亡神经细胞动态变化,以探讨重型DBI大鼠海马区Homer1a表达与神经细胞丢失的关系。方法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n=35)、DBI组(n=69)。 Marmarou′s法建立大鼠DBI模型。对照组不致伤。应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伤后脑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Homer1a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in situ nick-end labeling, TUNEL)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 DBI组大鼠死亡率49.3%;其海马区神经元内细胞器、轴索及毛细血管等超微结构较对照组明显受损;伤后1 h DBI 组存活神经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4.4±5.6)%vs (99.4±0.6)%, P<0.05],伤后72 h降低为显著[(54.7±33.8)% vs (99.2±0.8)%, P<0.05];Homer1a伤后1 h表达显著增高(0.136±0.024),6 h出现峰值(0.178±0.028),高表达状态持续至24 h(0.176±0.027)、48 h (0.145±0.02)和72 h(0.117±0.012)表达下降,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阳性细胞凋亡指数,72 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1.78±3.96)%vs (1.92±0.22)%, P<0.05]。相关分析显示1~24 h Homer1a蛋白表达与存活神经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r=-0.726,P<0.05),与TUNEL阳性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738,P<0.05);24~72 h Homer1a蛋白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数量呈负相关(r=-0.898,P<0.05),与存活神经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842, P<0.05)。结论重型DBI后海马区Homer1a蛋白动态表达可反映神经细胞丢失。

    作者:李建民;赵雅宁;马荣丽;窦娜;陈长香;李淑杏;张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国卒中带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通过对全美不同地区卒中死亡率进行分析,提出了美国卒中带的概念。其后50年间,针对美国卒中带的大量研究证实了卒中发病的地域差异,探索了卒中带的可能成因,这些研究成果为预防卒中提供了依据和动力,降低了全美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比美国,我国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惯、民族聚居性和自然环境差异更大,因而,卒中发病的地域性差异可能更加突出。但在我国究竟哪些区域为卒中高发区域(卒中带)尚无定论,影响我国卒中发病地区差异的原因更无从所知。通过系统回顾近30年来我国卒中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从筛选出的9项高质量卒中发病率研究中,获取了32个省区(包括台湾,除了香港和澳门)和52%的地级区域的卒中发病率[1]。通过对省级和地级区域卒中发病率的比较,提出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藏地区存在一个基本连续的卒中带。卒中带包括9个省级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内蒙古、宁夏、新疆和西藏。卒中带内的居民卒中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的居民( RR=2.16,95% CI=2.10~2.22)。通过对卒中带和非卒中带主要危险因素分布的比较,发现我国卒中带的成因与高血压( R=0.642, P<0.001),肥胖(R=0.438,P=0.014),以及高胆固醇血症(R=0.366,P=0.043)的区域分布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藏地区存在一个卒中带,其可能成因包括高血压、肥胖和血脂异常等常见血管危险因素的地理分布不同,而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徐格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原代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基因敲除小鼠已广泛用于关节疾病的研究中。文中探讨小鼠关节处理方式、消化酶种类及胶原酶消化时间3种因素对获取原代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 FLSs)数量的影响。方法将12只雄性SPF级小鼠,采用打开关节(6只)与不打开关节(6只)的方法处理双后肢,使用Ⅳ、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原代细胞,差速消化法逐代纯化FLSs。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种类、活力与纯度。结果不打开关节处理获得的FLSs数量[(24933±503)个]显著高于打开关节处理获得的数量[(19133±1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连续收集消化单支后肢1~7 h细胞悬液, FLSs数分别为(700±300)、(600±100)、(15200±900)、(5100±800)、(2700±300)、(900±200)、(300±100)个,以3 h的FLSs 数量多。Ⅳ型胶原酶消化所得FLSs 细胞总数[(24900±500)个]明显高于Ⅱ型胶原酶[(18100±40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培养小鼠原代FLSs,建议不打开关节,使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取2~6h消化的细胞悬液进行后续培养。

    作者:唐媚;常山;曹宗锐;罗兴燕;胡松;唐信威;王衍堂;刘阳;邹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Nrf2出核转运机制及意义的研究进展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是C′n′C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是细胞调节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Nrf2完成抗氧化应激基因诱导后快速降解与其转录激活同样重要,而Nrf2的出核转运是在细胞质中快速降解的前提。文中就目前Nrf2出核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段家翔(综述);甯交琳;鲁开智(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配体蛋白聚糖-4脱落在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炎症反应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发展和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在房颤患者尤其是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究竟何种因素促进了炎症反应尚不清楚。文中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4( Syndecan-4)脱落在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但无瓣膜病变及房颤患者为对照组( n=10),60名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术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分为窦性心律组(n=20)、阵发性房颤组(n=20)及持续性房颤组(n=20)。记录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术中获取患者少量左心房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左心房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 iNOS)、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 HMGB1)和Syndecan-4含量,HE染色观察左心房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经Western blot检测,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 iNOS表达水平(1.61±0.10)、(1.67±0.08)较对照组(1.02±0.12)和窦性心律组(1.06±0.11)明显升高,HMGB1表达水平(0.63±0.05)、(0.95±0.10)也较对照组(0.46±0.06)和窦性心律组(0.45±0.07)明显升高,炎症细胞浸润增加,Syndecan-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组织Syndecan-4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增加,提示Syndecan-4脱落可能是左心房局部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

    作者:原晖华;吴韩;李苒;谢峻;李冠男;陈琴花;徐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后循环缺血多表现为眩晕,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文中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 , PCIV)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62例PCIV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纳洛酮2.4 mg,并口服丁苯酞软胶囊;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三七总苷(血栓通)300 mg。疗程均为14 d。2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双侧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 Vm)和收缩期峰流速( Vs)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临床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基底动脉Vm和Vs较治疗前增快[(30.15±3.84)cm/s vs (26.95±3.72)cm/s,(40.87±4.54)cm/s vs (37.16±4.72)cm/s,P<0.05],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Vm和Vs较治疗前增快[(34.47±3.53)cm/s vs (27.53±3.68)cm/s,(42.25±5.29)cm/s vs (35.87±4.85)cm/s,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4.47±3.53)cm/s vs (30.15±3.84)cm/s,(42.25±5.29) cm/s vs (40.87±4.54)cm/s,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8.8%vs 31.7%,93.8%vs 75.6%, 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纳洛酮治疗PCIV,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李同凯;郑会城;高伟;杨秋荻;周岩;赵慧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国快速康复外科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FTS( fast track surgery , FTS)是指采用一系列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围手术期优化措施如术前不采用机械肠道准备、术后胸段硬膜外镇痛、早期进饮食等方式,减轻患者的身心应激,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3]。快速康复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于心脏外科手术[2],其后不断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中,近年来,国内逐渐接受该理念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研究当中,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发表的有关FTS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其研究历史、发展趋势及热点领域等相关信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何凌霄;宁宁;王雅琴;吕娟;廖灯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华东地区33家医疗单位放射诊疗设备机房防护水平调查

    目的:放射诊疗设备的迅速发展对防护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通过调查放射诊疗设备机房防护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提高放射防护水平。方法对华东地区33家医疗单位的拍片机、CT机、伽玛刀、加速器、后装治疗机等设备的许可证及档案进行现场调查,对设备所在机房的面积、墙壁厚度、防护门铅当量及防护泄漏水平进行检测,并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①三甲医院放射诊疗设备检查合格率分别为后装机(100%)、拍片机(99%)、胃肠机(98%)、CT机(98%)、加速器(98%)、伽玛刀(97%)、DSA(94%)、PET-CT(94%)、ECT(90%)、牙片机(84%)和钼靶机(84%);其他等级医院为加速器(100%)、拍片机(91%)、CT机(89%)、胃肠机(80%)、DSA(80%)和伽玛刀(80%)。②核医学、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3种类型设备机房外辐射泄漏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99%、97%。结论华东地区33家医疗单位放射诊疗设备及设施防护水平有待加强,应加强监督,落实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放射防护评价制度,加强放射防护法规和技能的培训。

    作者:赵国良;郑亦军;李勇;周刚;朱乐明;毛树印;杨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咪唑立宾治疗儿童频繁复发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咪唑立宾( mizoribine, MZR)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在国内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病例报道较少。研究采取病例对照的试验方法研究咪唑立宾治疗儿童频繁复发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59例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并按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29例给予MZR +糖皮质激素;对照组30例给予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TW)+糖皮质激素治疗。2组总疗程12个月。观察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葡萄糖苷( NAG)酶、血清清蛋白、血胆固醇、血肌酐、复发频次、平均泼尼松用量。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清蛋白高于对照组[(40.95±6.12)g/L vs (30.25±9.02)g/L],血清胆固醇[(5.45±0.82)mmol/L vs (7.53±2.74)mmol/L]、尿蛋白定量[(0.89±0.52)g/24 h vs (1.63±2.02)g/24 h]、尿NAG酶[(21.43±14.16)U/(g· Cr) vs (41.67±12.35)U/(g· 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3、9、12个月,治疗组平均复发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第3、6、9、12个月,治疗组平均激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56±0.16)mg/(kg· d) vs (0.72±0.34) mg/(kg· d)]、(0.64±0.35)mg/(kg· d) vs [(0.67±0.52)mg/(kg· d)]、[(0.53±0.41)mg/(kg· d) vs (0.83±0.37) mg/(kg· d)]、[(0.34±0.15)mg/(kg· d) vs (0.54±0.26)mg/(kg·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TW联合激素治疗,MZR联合足量激素治疗频复发型NS患儿可减少复发和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提高临床缓解率。

    作者:何旭;夏正坤;高远赋;樊忠民;任献国;高春林;张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 FGFRs)是肿瘤形成中涉及的多个分子之一,并在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回顾FGFR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与发病风险和预后的相关性及FGFRs作为乳腺癌潜在治疗靶点的作用,讨论了靶向FGFR1在临床试验中的多种治疗策略。

    作者:张丽霞(综述);李庆霞(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金属颗粒引起人单核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金属假体以其良好的性质在关节置换中得到广泛应用。文中探讨金属假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刺激对人单核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15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离心后吸取单个核细胞,将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将钴颗粒、铬颗粒、铁颗粒、钛颗粒形成钴、铬、铁、钛颗粒组,并使颗粒浓度终约达到20×109个/mL。对照组加入等渗盐水。分别在刺激后6、12、24、36、48 h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物酶( GSH)含量。结果单核细胞与金属颗粒共培养6、12、24、36、48 h后,经统计学分析各颗粒组MDA、RO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钴、铬、铁颗粒组MDA、ROS水平均高于钛颗粒组(P<0.05);各颗粒组SOD、G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钴、铬、铁颗粒组SOD、GSH水平均低于钛颗粒组(P<0.05)。结论金属颗粒能导致体外培养的单核细胞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降低细胞内的抗氧化物酶水平,钴、铬、铁颗粒的诱导活性强于钛颗粒。氧化应激在金属颗粒介导的骨溶解中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辛林伟;唐际存;李朝旭;王梨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流程管理

    目的:医护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进行轻重缓急的安排,使患者在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文中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的流程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 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流程管理,观察组除常规外增加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流程管理。观察患者住院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7.1%vs 42.9%,P<0.05;80.0%vs 57.1%,P<0.05),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中饮食禁忌、功能锻炼方法、复诊条件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1.4%vs 40.0%;37.1%vs 14.3%;45.7%vs 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健康教育相比, RA健康教育路径流程管理可使患者能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凌昕;李傲梅;王双双;胡林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腹膜透析作为可居家治疗的行为,目前缺乏动态规范的随访制度及出院后延续护理的专业管理队伍,与血液透析相比门诊随访质量较低,文中旨在探讨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行维持性PD治疗的270例慢性肾衰竭随访患者实施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采用自制疾病掌握程度调查表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定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变化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比较患者出院前1d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示出院后1个月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高于1个月;接受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后患者定期门诊随访率从78.3%提高至88.6%;患者出院前1 d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不断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桂兰;周婷婷;王青尔;景影;潘凌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