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患者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探讨

陈丽静;刘小红;李珍珍

关键词:颅脑损伤, 鼻饲, 鼻饲量, 鼻饲间隔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鼻饲间隔时间,选择佳鼻饲模式.方法 将60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速度、匀浆膳品种、日鼻饲总量相同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每日鼻饲匀浆膳6次,每次200ml,1次/3h;观察组每日鼻饲匀浆膳4次,每次400~450 ml,1次/5h.结果 鼻饲20d后两组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每日鼻饲所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胃休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增加单次鼻饲量及延长鼻饲间隔时间,有利于患者胃休息,不影响其营养状况,且可减轻护士工作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清创手术两用桌的设计与应用

    肢体外伤患者手术部位常需反复清洗、消毒后才能手术,在清创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清洗液清洗创面,易造成台面、地面及手术间环境的污染.为减轻工作量,实现清创、手术同车两桌进行,我们制作了清创手术两用桌,经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爱丽;王淑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在患儿体外循环术后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在婴儿体外循环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对照组采用传统雾化液行超声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雾化吸入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可有效缓解体外循环术后患儿呼吸系统症状,有利于患儿脱机.

    作者:李燕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部手术患者疼痛信念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腹部手术患者的疼痛信念,为有效解除患者疼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疼痛和麻醉性镇痛药信念量表对13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疼痛信念调查.结果 腹部手术患者疼痛信念总分为29.26±2.20,麻醉性镇痛药不良反应评分为14.43±1.25,忍耐疼痛评分为14.86±1.16;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疼痛信念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整体疼痛信念趋负向,需对患者加强疼痛控制知识教育.

    作者:谢冰柯;许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长时间留置尿管拔管时注入药物对排尿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拔尿管时注入药物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单号分为常规组(40例),双号为注药组(44例).常规组患者拔尿管时按常规操作拔除尿管;注药组拔尿管前注入甲泼尼龙、利多卡因、丁胺卡那.比较两组患者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时尿痛、排尿困难及排尿障碍发生率.结果 拔尿管后两组第1次排尿时尿痛、排尿困难及排尿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拔管时注入甲泼尼龙、利多卡因、丁胺卡那能改善拔管后排尿自觉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文琳钊;侯霞;陈媛;湛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患者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鼻饲间隔时间,选择佳鼻饲模式.方法 将60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速度、匀浆膳品种、日鼻饲总量相同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每日鼻饲匀浆膳6次,每次200ml,1次/3h;观察组每日鼻饲匀浆膳4次,每次400~450 ml,1次/5h.结果 鼻饲20d后两组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每日鼻饲所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胃休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增加单次鼻饲量及延长鼻饲间隔时间,有利于患者胃休息,不影响其营养状况,且可减轻护士工作量.

    作者:陈丽静;刘小红;李珍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经皮加压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对110例肱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加压带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患者住院15~45 d,平均20.0 d出院,切口愈合情况均良好;半年随访骨折骨性愈合110例(100%),功能恢复107例(97.3%).无钉孔感染及断钉、滞钉、弯钉等情况发生.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正确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循环、感觉、活动情况.预防钉孔处感染,加强饮食护理及功能锻炼,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嫩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模式和效果.方法 对116名新护士每周集中授课2次,连续3个月,分别进行医院概况与护理现状、护理文书书写等12项专题的岗前培训.结果 新护士认为护理文书的书写及常见护理表格介绍,法律、法规及常见护理纠纷内容的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医院概况与护理现状、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训较为重要.48.28%新护士认为3个月的培训时间过长,可集中在1个月完成;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知识(除职业防护及护士礼仪外)与操作技能水平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根据新护士的培训需求,建立适宜的岗前培训模式,可促进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作者:巴哈尔·阿不拉;颜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身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身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照组(40例)只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和心理反应.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肌电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常规治疗的效果,改善其心理状态.

    作者:肖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患者手术修复的护理

    目的 探讨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患者手术修复喉气管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例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患者实施喉气管修复术,术前加强呼吸道管理,进行深呼吸及排痰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声带活动情况,保证气道通畅,掌握拔除气管插管时机.保持头颈前屈位.避免过早吞咽,防止吻合口瘘.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套管,呼吸、发音和吞咽功能恢复,吻合口愈合良好,住院30~78d康复出院.结论 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根据受损情况采取不同术式,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华;李文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小儿包茎术后护理方法的改进

    包茎术后常规处理方法是行敷料包扎3~5d,休息时用烧伤架支撑棉被.龟头部位术前被包皮包裹,术后裸露,对衣物刺激敏感,易引起疼痛而限制活动;包皮内板、龟头创面渗液易形成粘连、结痂、肿胀;换药揭开敷料过程中患儿常因疼痛不予配合.

    作者:厉莉;姜广荣;饶红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艾叶与苍术熏蒸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在门诊输液室使用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监测消毒前后细菌菌落数,并与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法细菌消亡率为(93.3±4.3)%,紫外线照射消毒法为(81.8±4.5)%,两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法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且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对人体无不良作用.

    作者:黄美华;吕卫群;胡桂根;肖存志;欧阳莉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用于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

    目的 探讨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在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医疗器械全程追溯监管软件对376例手术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行全程管理.结果 所有应用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均具有详细、明确的商品信息,无1例漏报及漏登记,无1例有关应用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医疗纠纷发生.结论 应用植入性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具有明确产品信息、方便登记、信息长期留存和器械质量可追溯的优点,规范了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作者:庄华平;周萍;汤培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妇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渗透教育

    目的 探讨妇科护理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4级本科护生设为对照组(96人),2005级护生为实验组(171人),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操作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69.0%~91.2%护生充分认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结论 在妇科护理实验教学中贯穿人文关怀教育不但顺应了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真正价值,而且还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赵国玺;贾娟娟;陈沁;何小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伦理学视野中的护理审美

    阐述护理道德与护理审美的关系及两者的逻辑趋向,即关怀照顾的超越通向护理审美,护理道德人格走向护理审美人格.提出为提高护士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有必要在护理教育中将护理道德教育与护理审美教育相结合.

    作者:刘丽;李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58例肺癌患者经心包内处理血管行全肺切除术.结果 惠者切口均愈合良好,平均住院24.0d出院.提出术前加强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护理、心理护理,术后保证充分氧供、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心率及心律变化等,可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朱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

    对12例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结果 术后住院10~20d,平均15.0d出院.术后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0.4±2.9)分.随访6~18个月,患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术后1年恢复体育锻炼.提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悉手术步骤,准确熟练地配合手术,正确使用仪器和器械是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冷星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0.45%乳酸钠溶液冲洗辅助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护理

    对3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0.45%乳酸钠溶液冲洗治疗,连续冲洗7~20 d,平均冲洗13.5 d,发生近期并发症6例,其中十二指肠残端出血5例,腹腔内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控制;住院20~52d,平均住院36.0 d出院.提出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正确冲洗方法,做好引流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文琰;童辉;施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缝制反差颜色布边标志识别消毒包布规格

    各医疗单位中用于包装物品或器械的包布规格较多,为节约用料和保持成品色调一致,往往用同一颜色的布料制作成不同规格的包布,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打包前较难从成堆的包布中辨认出包布的规格,尤其是折叠好的包布更难辨认,乱翻、乱找包布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无形中增加工作时间,从而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

    作者:柯雅娟;许晨耘;陈茹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自理理论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0rem自理理论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进行护理,并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锻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患者学习Orem自理理论,同时采用自理理论评估患者及家属的自理能力,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自理能力采用不同的补偿教育系统进行上肢功能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肌力、上肢肿胀程度(容积法)显著优于时照组(P<0.05,P<0.01).结论 应用自理理论科学指导乳腺癌术后惠者进行患侧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有效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作者:郑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前决策经历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前决策经历,为医务人员深入理解患者对治疗决策的反应提供例证和启示.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访问10例住院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对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选择子宫切除术的影响因素包括身心困扰的严重程度、生育功能的完成情况、医务人员的专业建议及家庭重要成员的支持状态;患者术前面临宫颈是否保留抉择时存在决策冲突.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面对治疗方案和预后存在许多未知,患者决策过程中需要家庭和医务人员提供双重支持.

    作者:汪璐;崔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