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兴华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下肢深度烧伤患者足下垂的预防作用.方法 按住院时间先后将72例下肢深度烧伤患者分为对照组扣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踝关节活动度范围、背屈及趾屈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未发生足下垂,对照组发生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综合性康复护理可预防下肢深度烧伤后足下垂.
作者:王飞;赵凤娟;杨静;杨艳丽;李运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在25℃环境中以不同速度静脉注射20%甘露醇对兔耳静脉损伤情况.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兔36只,随机取4只作为对照组,另32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8只.均于兔两耳留置静脉留置针.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kg 30 min注入;另四组给予20%甘露醇5 ml/kg分别于5 min(A组)、10 min(B组)、20 min(C组)、30 min(D组)注射完毕.均8 h给药1次,连续3 d.后1次给药后处死兔,在穿刺点及以上2 cm处取血管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对照组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及血栓形成情况与其余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实验组四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D组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炎症相对较多,A组血栓形成相对较多.结论 注射甘露醇对穿刺部位血管均有损伤;根据注射甘露醇时的速度、持续时间不同,穿刺部位血管的损伤特点不一.
作者:周秀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研制四川省三级中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行为观察量表,为护士长缋效考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由6名护理专家修订的访谈提纲对3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访谈,运用关键事件技术收集行为项目,拟定护士长绩效考评原始行为观察量表;对原始量表进行预试验,即由35名主管护理的领导时175名护士长进行考评.采用项目分析筛选项目初建行为观察量表.结果 访谈收集到380件关键事件,归类获得15项考评指标、150个行为项目的原始量表.经过预试验,用项目分析筛选得到12项考评指标、54个行为项目的行为观察量表.该量表的Cronbach'S α=0.7017~0.9014,因子分析抽取了12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73.589%.结论 基于关键事件技术的工作分析初建的四川省三级中医院护士长绩效考评行为观察量表可以对护士长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开发,以提高护士长的业绩和对工作的成就感、满意度.但此量表还需进行实测以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从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作者:高静;张先庚;王育林;沈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灌肠是将液体由肛门经直肠注入到结肠,达到治疗和清洁的目的.肠造口患者因切除了正常的肛门,灌肠时液体只能由造口处注入结肠.现在临床上只有普通型一次性使用灌肠器,没有供肠造口患者专用的灌肠器.我科自2005年6月开始利用自行制作的灌肠器为肠造口患者灌肠,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郝雅梅;郭丽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常将化疗药物直接植入到肿瘤邻近的组织中及分布的淋巴结区中,以消灭潜在的微小癌灶或化疗敏感肿瘤,或肿瘤切除不净时,局部给予化疗药物发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毛秀丽;曾俊;吴治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教学查房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择外科有护理教学查房任务的病区(8个)实施交叉点评护理教学查房,实施前组建外科护理教学查房交叉点评小组并对她们进行点评能力指导,对带教老师进行提高护理教学查房能力的培训,培训后实施病区交叉点评.结果 实施后护生对教学查房质量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参与者评老师、查房老师自评、点评小组评老师的成绩及护生外科理论、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通过实施病区交叉点评护理教学查房,规范了护理教学查房的管理,提高了带教老师护理教学查房的能力和护理教学查房质量.
作者:梁丽军;陈玉英;黄小萍;马庆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外科患者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胃肠功能差,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腹痛而需要持续肛管排气来解除痛苦.传统的做法足将肛管缓慢插入肛门15~20 cm,远端放入盛有500 ml生理盐水瓶内,妥善固定,悬挂于床旁,由护士观察气体排出情况.
作者:李万霞;常玉兰;付玉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PBL理论框架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卫生学校三二连读(中专大专连读)护理专业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教学依据PBL理论框架设计为5个步骤的教学流程,对照组按传统授课方式教学.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分别是87.78±12.17和81.47±9.9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访谈结果显示以PBL理论框架为指导的教学方法给师生双方以积极影响,学生的交流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综合能力,符合老师和学生的需要.
作者:王晓荣;侯玉华;宋玉芝;安昕;申世玉;王克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对8例颅骨生长性骨折惠儿在全麻插管下行蛛网膜囊肿切除及颅骨修补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住院8~21 d,平均14.0 d出院.随访6~12个月,无1例复发.护理过程中重视术前患儿心理护理和骨折囊肿部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皮下积液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障手术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汪海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产科工作人员近2年来职业暴露的情况以及暴露后不同阶段的情绪反应,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对43名产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状况以及暴露后1、3、6个月时的情绪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43名产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率达100%.职业暴露后1、3、6个月各症状评分(除待旁人责备求全和容易哭泣外)时间主效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以暴露1个月时评分高,以后逐渐降低.结论 产科医护人员属于职业暴露高危人群,在加强自身防护的同时,管理者应针对不同阶段的暴露人群给予积极心理支持,以利于其心理调适.
作者:郝凤瑞;王培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药加味双黄液氧气雾化联合湿敷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31例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 5例).对照组采用加味双黄液湿敷创面;观察组应用自制加味双黄液氧气雾化联合湿敷.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自制加味双黄液湿敷可用于治疗溃疡期压疮,联合此药氧气雾化创面可提高疗效,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杨伟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脊髓损伤除可致四肢瘫痪或截瘫外,大多伴有排泄的障碍.采用长期留置尿管的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有资料显示,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率高达100%[1].
作者:夏玲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无填塞技术在内镜鼻窦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倒.所有病例于手术完毕后,彻底止血,使创面清洁、创缘整齐、创周鼻黏膜无出血.观察组术腔不予填塞,立即行鼻腔冲洗;对照组术腔给予常规的凡士林纱条填塞,抽出纱条后开始行鼻腔冲洗.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段黏膜形态评分和鼻腔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无填塞技术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加快术腔的清洁,并可抑制黏膜转归竞争期囊泡、肉芽和息肉的生长及粘连的发生,加快术后黏膜的修复.
作者:郭虹;张丹;刘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对26例左室巨大室壁瘤患者行心室内补片成形术治疗.结果 术后2次开胸止血1例,并发严重低,心排6例、室性心律失常3例、脑梗死1例、肺部感染2例、肾功能不全3例.1例严重低心排患者死亡,余25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提出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做好术前的病情观察、术后血压的控制,心律失常的监控,出血渗血的观察及IABP的正确应用等,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裘琦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采用下颌升支后份倒置关节重建术治疗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6例采用下颌升支后份倒置关节重建术治疗的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系统的术后护理和循序渐进的开口训练.结果 26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系统而周密的围术期护理及开口训练是成功治疗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重要保障.
作者:郭霞;孟祥凤;商雪荣;魏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对251例心脏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婴儿进行疼痛干预,包括对其生理指标、行为表现以及烦燥等方面进行疼痛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51例婴儿术后疼痛评估均为阳性,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治愈247例,死亡4例,治愈率98.4%.在重症监护室时间51~312(87.5±31.6)h.提出心脏术后婴儿疼痛应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关注,有效地评估及镇痛护理能减轻婴儿痛苦,促进其康复.
作者:于丽;徐芬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对87例(87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瞳孔成形术,结果手术顺利,术后视力均有所改善,未发生葡萄膜炎、瞳孔粘连、前房出血、高眼压等并发症.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眼眼位固定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术眼,预防并发症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秀娟;杨积荣;魏彩霞;申俊;孙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对1例视网膜毛细血管瘤并发胰头囊肿的VHL综合征患者在术中控制性低血压下行玻璃体切割并瘤体摘除术.患者瘤体成功摘除,预后良好,住院7 d出院.提出加强心理护理、体位指导、饮食护理,对惠者术后病情的观察及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吴培瑜;黄小琼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时30例女性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行双痔吻合器治疗.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或改善,随访3个月至2年,无1例复发.提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和特殊检查;术后加强饮食指导,做好下腹部及肛门坠胀感护理,预防尿潴留、疼痛、出血等并发症,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月兰;张宪英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QC)小组护理活动时提高渗液瘘液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对23例渗液瘘液患者(观察组)采用QC小组活动程序进行管理,即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订对策并实施、效果评价及制订巩固措施等;2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对照组用于渗液瘘液护理10 d的费用为2 000元/例,每周护理工作量为350 min/例,患者满意度65.0%;观察组分别为200元/例、82 min/例、95.7%.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QC小组活动可减少渗液瘘液患者护理费用,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渗液瘘液护理工作量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彭翠娥;谌永毅;陈玉盘 刊期: 200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