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

程秀玲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剖宫产,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综述文献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危险因素包括妊娠因素、手术因素、并存疾病及并发症因素、其他因素,为孕期、国产期及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DVT的发生.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UPPP联合经口舌根梭形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联合经口舌根梭形切除术,术前注意观察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情况,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8~15 d出院.术后6个月复查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提示通过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海琴;杨慧;康全清;吴彩芹;李智慧;陈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按需夹管排尿法训练膀胱功能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患者膀胱训练方法,减少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将110例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取按需放尿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定时放尿的方法.结果 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观察组为7.27%,对照组为21.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留置导尿患者采用按需放尿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

    作者:李艳芹;张亚琼;张晓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3例髓质性海绵肾并发结石患者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护理

    对3例髓质性海绵肾并发结石患者进行2次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术前留置输尿管导管(导管内注入液体石蜡),术后给予补液、排石、利尿及解痉治疗;对1例合并周期性低钾麻痹患者术前、术后及时补钾.结果治疗1~2周后摄尿路平片示:双肾、输尿管无残留结石.提示ESwL治疗髓质性海绵肾损伤小,安全有效;优质护理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障.

    作者:周春华;刘春桃;刘晓军;汪聪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氩氦刀冷冻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护理

    对1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复发患者采取氩氯刀冷冻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并发症护理.结果1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0~3.5 h.术后2周血压下降,头昏、头痛症状减轻;3个月复查CT示肿瘤缩小30%~60%.随访14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9.0个月.提示科学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氩氦刀冷冻治疗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慧;黄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危险因素包括妊娠因素、手术因素、并存疾病及并发症因素、其他因素,为孕期、国产期及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DVT的发生.

    作者:程秀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枕颈融合植骨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患者的护理

    对32例创伤所致上颈椎不稳患者实施Cervifix内固定系统结合同种异体骨板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75.0%,枕颈融合率为100%.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颅骨牵引、呼吸功能训练、指导颈围的佩戴方法;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各种早期并发症如颈脊髓受损、颈部血肿、喉头水肿、脑脊液漏、椎动脉损伤的观察处理以及康复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姚菊英;李秀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全麻后进食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的禁食时间,为患者尽早进食提供护理依据.方法 将18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按手术部位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即患者麻醉清醒6 h后开始进食;观察组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和麻醉时间的长短,在患者意识清醒且吞咽功能恢复的前提下首先饮少量温开水,如无误咽现象即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比较两组首次进食时间、误吸率、餐前血糖值及患者口渴、饥饿等不适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同手术部位患者进食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误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餐前血糖值(除外头颈部手术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口渴、饥饿、胃不适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在其意识完全清醒且吞咽功能恢复的前提下提前进食,可以缓解患者不适症状,避免血糖降低.

    作者:刘桂梅;莫福琴;曾小芬;陈冬兰;廖学娜;黄晓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放射性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 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增加药液剂量和插管深度等改良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保留灌肠法可提高放射性肠炎治疗效果.

    作者:时彩丽;张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监护

    对149例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多系统综合监测,结果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5例,低血糖昏迷2例,脑梗死2例,均经对症处理存活;1例并发全身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129例无并发症,康复出院.提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监测与护理,保持有效供氧,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和呼吸道管理,控制血压和血糖,重视基础护理.早期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唐莉;余凤翔;黄兰芬;杨双石;杨俊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膝关节镜术后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住院期间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出院后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功能康复训练指导,1个月内每周1次,以后每个月1次.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能使患者获得延续的护理,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黄金怀;蓝丽萍;高竹英;谢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冠心痛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按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包括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以及结合手势语培训和患者现身说法等.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治疗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惠芳;郑红梅;胡乔;符湘云;谢多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下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5例肝脏病变患者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除1例术前为肝癌破裂出血者术中出血较多(2 000 ml)外,余4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提出护士手术物品准备完好,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配合时稳、准、巧、快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邹春梅;陈凌武;叶素金;黄凤仪;陈伟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自发性肾脏破裂出血患者术前急救护理

    对8例自发性肾脏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术前急救护理,稳定生命体征后,其中5例单肾病变患者一期行患肾切除术;3例双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中,1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2例行单肾切除术.结果手术顺利,患者痊愈出院.提出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迅速维持循环功能,积极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保证患者救治成功.

    作者:陈艳梅;韩景璐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先天性房室隔缺损及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术后监护

    对25例先天性房室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婴幼儿行矫治术,术后持续生命体征监护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加强呼吸道管理,正确及时使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及正性肌力药物,积极防治各类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3例,体循环高血压2例;治愈23例,死亡2例.提示婴幼儿先天性房室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密观察各项指标,维持良好的心肺功能,积极防治并发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胡淑霞;谭秀萍;祝金云;谢桂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例门静脉低温灌注联合血管重建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配合

    总结2例门静脉低温灌注联合血管重建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配合经验,包括:术前访视患者,检查备齐特殊用物;术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的速度和量,加强全身保温措施,防止术中大出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等.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好.

    作者:唐莉;程富英;曾俊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本科护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与学习动机调查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的学习动机与心理亚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和学习动机调查表对140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 本科护生的学习动机以外在动机占主导(73.8%);外在动机组护生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较高.结论 外在学习动机不利于促进本科护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师应注意帮助护生提升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王惠珍;夏华安;夏喜安;彭建桔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巨大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对56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术,术后2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复张性肺水肿4例、重症肌无力6例、呼吸衰竭2例、大出血2例、上腔静脉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8例,重点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予以心理支持和对症处理,结果死亡1例,其余均康复出院.巨大纵隔肿瘤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积极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赵云;孟爱凤;马圣香;徐菁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疆维吾尔族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意识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下称维族)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意识的现状.方法 对68名维族大专护生实习前的职业防护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0名汉族护生进行比较.结果 维、汉族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叉(均P<0.05).结论 维族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不容乐观,建议实习前应针对维族护生特点,加强其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的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

    作者:崔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多焦点LASIK手术老视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26例(52眼)老视屈光不正患者应用PAC软件分析处理并行多焦点LASIK手术治疗(老视调节附加+2.5~+3.5 D),同时予以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和准备;术中密切观察、主动配合;术后加强滴药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随访6~42个月,患者均获得较为满意的远视力,无1例发生感染、上皮植入、角膜瓣异常等并发症.提示该手术方式快捷、安全,科学正确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其手术效果.

    作者:刘晓姣;万金方;王晓雄;张宁;曹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士执业考试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手术室新护士参加执业考试的焦虑状况,为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对参加执业考试的41名手术室新护士于考前1周和考后15 d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考前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考后SA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士轮转与否、学历高低对考前、考后SAS评分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在参加执业考试前有强烈的焦虑反应,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其考前焦虑水平.

    作者:吴多育;陈茹妹;俞诗娃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