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压疮患者聚维酮碘敷料的应用

吴湘翠

关键词:老年人, 压疮, 聚维酮碘, 敷料
摘要: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敷料对老年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压疮患者按入住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清创后对照组使用聚维酮碘软膏外搽,观察组使用自制聚维酮碘敷料贴于创面,外加敷料包扎.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痊愈时间[(75.8±36.7)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维酮碘敷料能缩短压疮治疗时间,适合老年患者迁延性伤口的治疗.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

    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工作原理、应用指征、术前准备、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进行了综述,旨在保证IABP有效实施,提高其对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玲玲;亢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因素分析其实质与对策

    本文从分析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因素出发,分析总结了护患关系所包含的3个层面的实质内容,认为护患关系是一种救助与求助的关系,也是一种服务与消费的关系,更是一种平等的人际交往关系,并提出护患关系相协调的对策.

    作者:陈田林;陈勇飞;钟双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现状,为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关爱能力评价表,对四川省4所医学院校579名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评分为189.72±19.57,在各维度中耐心维度得分高,勇气维度得分低;不同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关爱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四年级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评分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均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仍需提高,建议从实践关爱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关爱能力.

    作者:马芳;朱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预防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EBN)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EBN,即循证后采取早期预防、促进排便训练、心理支持、首次排便监护等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持续时间、排便时心率、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便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及再次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EBN能显著降低AMI患者便秘发生率,从而降低由此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李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开塞露空瓶用于婴儿给氧

    婴儿低流量给氧在临床很常见,为了改善鼻导管胶布粘贴法给患儿带来的胶布过敏等不适,笔者于2005年8月至2006年5月对氧装置进行改进,采用开塞露空瓶低流量给氧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李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效果,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506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4例)和观察组(282例),对照组术后穿刺点用弹力胶布固定,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用自制气囊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侧肢体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出血2例(0.7%),无局部并发症发生,30例(10.6%)患者诉术侧肢体麻木;对照组出血190例(84.8%),131例(58.5%)局部皮肤发生并发症,219例(97.8%)诉术侧肢体麻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气囊压迫止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了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增进了患者舒适感.

    作者:沈小清;边旭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排除静脉留置针残留空气的新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92例采用静脉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排气,观察组改进排气方法.结果 两组排除留置针内空气残留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后的排气方法无空气残留,消除了患者的顾虑,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杨红宁;杨晓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基础护理技术培训中护理操作示教员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操作示教员在规范临床护士技术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 通过培训护理示教员、成立护理技术培训及考核小组,加强对临床护士操作培训和管理.结果 培训3个季度后除急救技术外,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插管及注射技术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护理操作示教员在护理技术培训中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缪进华;刘世晴;杨惠敏;马金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手肿胀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近年来,由于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动静脉内瘘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但在建立和使用内瘘的过程中,会出现手肿胀、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手肿胀是由于回流静脉被阻断或者动脉血流压力的影响,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如果血管吻合后静脉流出道梗阻,动脉血流通过侧支循环流经手部静脉或尺侧静脉(贵要静脉)或深静脉,严重影响手部静脉的回流,出现肿胀手,早期可以通过握拳增加回流,减轻水肿,长期肿胀必须重新制作内瘘[1].我院透析中心自2000年5月至2006年10月共发生5例,均经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使症状改善.

    作者:任志芳;赵洪梅;毛铁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冬病夏治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对23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冬病夏治贴敷治疗.结果 显效64例,有效135例,总有效率84.3%.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疼痛140例,皮肤发泡50例,均经抽液、涂药等处理好转.提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效果好,贴敷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环境准备,贴敷中正确取穴,贴敷后做好健康指导、加强局部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环;郭红艳;王虹;徐辉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凯西莱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对1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并存低钾血症患者静脉滴注凯西莱致过敏性休克,予以吸氧、补液、升压等抗过敏治疗,建立2组静脉通道输入代血浆及补液后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稳定.提出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停药,护理人员需沉着冷静,正确评估判断病情,果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心理护理,以使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宏世云;宋雪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研究课程中SPSS实习课教学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研究课程中SPSS实习课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护理研究课程中,增加4个学时SPSS实习课;由统计学教师负责讲授SPSS知识,并示教SPSS操作程序,学生利用计算机实践操作.结果 实习课程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能与教师积极互动、共同探讨统计分析的方法;每组学生均能较好地分析资料特征,选择正确的统计描述指标和统计推断方法.结论在护理研究课程中增加SPSS实习课,可提高学生正确应用该软件处理科研数据的能力,培养其独立科研的能力.

    作者:杨永丽;赵芳芳;孔繁莹;杨丽;赵秋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皮炎平预防心电监护仪电极致皮肤损伤

    目的 探讨皮炎平软膏预防心电监护仪电极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82例使用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粘贴电极片前先涂搽皮炎平软膏(观察组);在胸骨左缘按常规方法粘贴(对照组);两组均每日更换部位和电极片.观察监护效果和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发生时间显著迟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炎平软膏可以有效减轻心电监护电极对局部皮肤的损伤,且不影响心电监护效果.

    作者:帅苏蓉;施常琴;朱玫玉;蒋承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提出重视并尽早发现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雷春玲;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及展望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及时间方面需求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高质量的个性化健康教育.

    作者:刘彦;周郁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特需住院患者过度医疗需求行为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对特需住院患者过度医疗需求行为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33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5例)和对照组(131例),住院期间满足对照组各项医疗需求,对干预组的过度医疗需求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住院期间,干预组过度医疗需求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过度医疗需求行为发生率,对患者住院满意度无负面影响.

    作者:孙丽;孙亚玲;熊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压疮患者聚维酮碘敷料的应用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敷料对老年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压疮患者按入住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清创后对照组使用聚维酮碘软膏外搽,观察组使用自制聚维酮碘敷料贴于创面,外加敷料包扎.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痊愈时间[(75.8±36.7)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维酮碘敷料能缩短压疮治疗时间,适合老年患者迁延性伤口的治疗.

    作者:吴湘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碘伏联合贝复济治疗Ⅲ度臀红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Ⅲ度臀红的新方法.方法 将34例患Ⅲ度臀红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在彻底清创基础上观察组采用0.5%碘伏溶液涂于创面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吹干,用贝复济喷雾剂均匀喷于创面,覆盖无菌纱布;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软膏涂于创面.观察两组的疗效及痊愈时间.结果 两组痊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碘伏联合贝复济用于治疗Ⅲ度臀红,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皮肤黏膜愈合,且无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作者:庞继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急诊危重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复杂,抢救任务繁重,救治过程需分秒必争.应用传统危重护理记录单,抢救记录多数只能在抢救结束后补写,容易遗漏或与医生记录有偏差,甚至引发纠纷.鉴此,我科自行设计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记录单,临床应用1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秀华;翟囡囡;张梅;王燕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首次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首次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特点及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需求调查表,对96例首次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率为54.17%,对治疗期望的需求率为66.67%,对心理支持的需求率为48.91%,对周围环境的需求率为54.17%.4个病种在治疗期望和心理支持2个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对周围环境的需求与职业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首次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程度高,需针对患者的需求特点及影响因素,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以提高治愈率和其社会功能.

    作者:张雷;张云;高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