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文;方平安;周立智
目的 观察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效果,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506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4例)和观察组(282例),对照组术后穿刺点用弹力胶布固定,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用自制气囊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侧肢体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出血2例(0.7%),无局部并发症发生,30例(10.6%)患者诉术侧肢体麻木;对照组出血190例(84.8%),131例(58.5%)局部皮肤发生并发症,219例(97.8%)诉术侧肢体麻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气囊压迫止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了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增进了患者舒适感.
作者:沈小清;边旭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婚姻支持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8例DR患者的生活质量、婚姻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无配偶组(45例)、婚姻质量低组(91例)CLVQOL中大多数维度评分和总分显著低于婚姻质量高组(82例;P<0.05,P<0.01).无配偶组、婚姻质量低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及SCL-90总分显著高于婚姻质量高者(P<0.05,P<0.01).有配偶患者婚姻质量中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经济安排、性生活、与亲友关系、角色平等因子分,Olson总分与CLVQOL总体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婚姻支持有利于维持、改善DR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及配偶增强主动寻求、合理利用、适时改善婚姻支持的意识.
作者:刘洋;李金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通过TDA遥测心电监护仪(美国MEDILINK公司生产),护士在护士站即可同时监测多例患者,临床应用广泛.过去其监护数据均出计算机自动贮存,通过护士不定期观察和调阅了解病情,但这种记录一般只能保持3 d且调阅程序复杂.为了更好地发挥遥测心电监护仪的作用,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我科2006年3月开始采用自制观察表记录监测结果,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赏识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9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赏识教育.结果 护生转科时其护理程序综合技能交叉考核成绩为(88.5±5.5)分,出院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率为95.0%±3.0%,护生对实习病区的各项满意度均较高.结论赏识教育可增强护生的自信心,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谢肖霞;吴丽萍;张慧桢;陈秀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1 331例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的患者进行检查前后护理和心理护理.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采集图像清晰、对比度好.提示在患者检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安慰、解释和指导,以及放射维护等措施,能帮助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资料.
作者:王永红;何海燕;王琳;陈瑞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特需住院患者过度医疗需求行为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33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5例)和对照组(131例),住院期间满足对照组各项医疗需求,对干预组的过度医疗需求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住院期间,干预组过度医疗需求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过度医疗需求行为发生率,对患者住院满意度无负面影响.
作者:孙丽;孙亚玲;熊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工作原理、应用指征、术前准备、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进行了综述,旨在保证IABP有效实施,提高其对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玲玲;亢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放射疗法(下称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放疗的广泛合理应用,使肿瘤治疗的疗效有了较大的改善.为了使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得到更完善、有效的护理服务,减少放疗造成的毒副反应,我科在原有放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设计了放疗全程记录单,从2006年1月至今共应用于360例癌症放疗患者,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颜明明;陈画华;汪小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行为量表(HPL)对8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自评得分分别为102.75±19.74和124.25±21.86,80例中63例均处于中等水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其各项评分与健康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应重视增加肝硬化患者的压力调解、人际关系、躯体活动和心理健康,促使其采取健康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朱清文;方平安;周立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现状,为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关爱能力评价表,对四川省4所医学院校579名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评分为189.72±19.57,在各维度中耐心维度得分高,勇气维度得分低;不同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关爱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四年级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评分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均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仍需提高,建议从实践关爱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关爱能力.
作者:马芳;朱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门诊常见护理投诉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统计我院近3年门诊护理投诉,并对其进行调查核实,详细分析原因.结果 近3年门诊护理投诉共78例,其中有效护理投诉42例(53.85%);不同职称、工龄护理人员被投诉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服务意识淡薄、护患沟通不良是门诊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通过转变服务意识,再造流程,增加便民服务等措施能及时化解护患矛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丁小容;吴清香;王琦;吴志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教师竞聘制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方法 将2003级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由任命的临床教师带教;2004级4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由竞聘上岗的教师带教.比较两组教师的教学满意度、综合素质及学生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带教教师教学满意度及综合素质评价的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学生理论、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竞聘上岗产生的带教教师无论从专业理论还是技术操作都能满足学生的教学需要,增加了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闫琰;王伟华;刘亚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模式与护理质量、护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间的关系,使有限资源得到大利用.方法 将845名护理人员采用历史对照法分为对照组(393名)和实践组(452名).对照组人员统一排班、统一使用,实践组人员采用分层次使用的模式.并分别对两组人员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队伍稳定程度及对护理职业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 实践组的护理质量、服务质量、护理安全、护理队伍稳定程度及对护理职业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对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护理安全,稳定护理专业队伍和培养人才的关键,对现阶段适应医疗改革及护理学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卜方;陈华荣;陆根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23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冬病夏治贴敷治疗.结果 显效64例,有效135例,总有效率84.3%.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疼痛140例,皮肤发泡50例,均经抽液、涂药等处理好转.提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效果好,贴敷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环境准备,贴敷中正确取穴,贴敷后做好健康指导、加强局部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环;郭红艳;王虹;徐辉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62例难治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双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提出术前正确判断病情变化并随时准备急诊手术;术中备齐抢救用品、默契配合与有效监护;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进行周密的出院指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徐阳;范睿;赵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年轻护士阅读护理期刊的现状及影响的因素,制订相应措施改善阅读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2名年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年轻护士处于较低的期刊阅读水平.结论提高年轻护士阅读能力和阅读意识,培养其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势在必行.
作者:贺喜元;王晓娟;周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提出重视并尽早发现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雷春玲;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由于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动静脉内瘘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但在建立和使用内瘘的过程中,会出现手肿胀、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手肿胀是由于回流静脉被阻断或者动脉血流压力的影响,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如果血管吻合后静脉流出道梗阻,动脉血流通过侧支循环流经手部静脉或尺侧静脉(贵要静脉)或深静脉,严重影响手部静脉的回流,出现肿胀手,早期可以通过握拳增加回流,减轻水肿,长期肿胀必须重新制作内瘘[1].我院透析中心自2000年5月至2006年10月共发生5例,均经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使症状改善.
作者:任志芳;赵洪梅;毛铁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减压穿刺法在患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儿按输液单双日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皮穿刺输液;观察组采用减压穿刺法,即降低输液瓶、升高调节器高度进行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回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减压穿刺法进行患儿头皮静脉输液,静脉回血早,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其家属满意度.
作者:宋海燕;董绳凤;邓群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1例确诊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并马来菲青霉病患者应用激素和伊曲康唑治疗,住院40 d好转出院.提出护理时注意病情变化,加强消毒隔离和患者的保护性隔离,注重心理护理和皮肤伤口护理,是治愈患者的有力保证.
作者:张燕玲;陈映好;吴惠蝶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