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播散性马来菲青霉病患者的护理

张燕玲;陈映好;吴惠蝶

关键词:马来菲青霉病, 隔离, 护理
摘要:对1例确诊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并马来菲青霉病患者应用激素和伊曲康唑治疗,住院40 d好转出院.提出护理时注意病情变化,加强消毒隔离和患者的保护性隔离,注重心理护理和皮肤伤口护理,是治愈患者的有力保证.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提出重视并尽早发现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雷春玲;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研究课程中SPSS实习课教学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研究课程中SPSS实习课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护理研究课程中,增加4个学时SPSS实习课;由统计学教师负责讲授SPSS知识,并示教SPSS操作程序,学生利用计算机实践操作.结果 实习课程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能与教师积极互动、共同探讨统计分析的方法;每组学生均能较好地分析资料特征,选择正确的统计描述指标和统计推断方法.结论在护理研究课程中增加SPSS实习课,可提高学生正确应用该软件处理科研数据的能力,培养其独立科研的能力.

    作者:杨永丽;赵芳芳;孔繁莹;杨丽;赵秋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播散性马来菲青霉病患者的护理

    对1例确诊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并马来菲青霉病患者应用激素和伊曲康唑治疗,住院40 d好转出院.提出护理时注意病情变化,加强消毒隔离和患者的保护性隔离,注重心理护理和皮肤伤口护理,是治愈患者的有力保证.

    作者:张燕玲;陈映好;吴惠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低年资护士阅读护理期刊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年轻护士阅读护理期刊的现状及影响的因素,制订相应措施改善阅读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2名年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年轻护士处于较低的期刊阅读水平.结论提高年轻护士阅读能力和阅读意识,培养其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势在必行.

    作者:贺喜元;王晓娟;周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预防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EBN)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EBN,即循证后采取早期预防、促进排便训练、心理支持、首次排便监护等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持续时间、排便时心率、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便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及再次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EBN能显著降低AMI患者便秘发生率,从而降低由此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李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效果,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506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4例)和观察组(282例),对照组术后穿刺点用弹力胶布固定,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用自制气囊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侧肢体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出血2例(0.7%),无局部并发症发生,30例(10.6%)患者诉术侧肢体麻木;对照组出血190例(84.8%),131例(58.5%)局部皮肤发生并发症,219例(97.8%)诉术侧肢体麻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气囊压迫止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了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增进了患者舒适感.

    作者:沈小清;边旭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赏识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赏识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9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赏识教育.结果 护生转科时其护理程序综合技能交叉考核成绩为(88.5±5.5)分,出院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率为95.0%±3.0%,护生对实习病区的各项满意度均较高.结论赏识教育可增强护生的自信心,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谢肖霞;吴丽萍;张慧桢;陈秀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压疮患者聚维酮碘敷料的应用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敷料对老年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压疮患者按入住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清创后对照组使用聚维酮碘软膏外搽,观察组使用自制聚维酮碘敷料贴于创面,外加敷料包扎.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痊愈时间[(75.8±36.7)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维酮碘敷料能缩短压疮治疗时间,适合老年患者迁延性伤口的治疗.

    作者:吴湘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现状,为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关爱能力评价表,对四川省4所医学院校579名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评分为189.72±19.57,在各维度中耐心维度得分高,勇气维度得分低;不同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关爱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四年级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评分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均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仍需提高,建议从实践关爱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关爱能力.

    作者:马芳;朱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减压穿刺法在患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减压穿刺法在患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儿按输液单双日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皮穿刺输液;观察组采用减压穿刺法,即降低输液瓶、升高调节器高度进行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回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减压穿刺法进行患儿头皮静脉输液,静脉回血早,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其家属满意度.

    作者:宋海燕;董绳凤;邓群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的护理配合

    对120例行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的患者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积极配合、密切监护及术后健康教育,均一次置管成功,顺利完成诊疗过程,拔镜后0~8 min唤醒,卧床30 min后意识完全恢复,无并发症发生.提示静脉麻醉胃镜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及复诊依从性,科学、周到地配合是其安全有效的保障.

    作者:黄明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及展望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及时间方面需求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高质量的个性化健康教育.

    作者:刘彦;周郁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

    目的 探讨门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方法 对82例门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包括集体教育活动、讨论小组和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责任护士随访评估.结果 患者尿量、总液体清除量、肌酐清除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及主观、客观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均P<0.01).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门诊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春燕;鲁新红;马艳秋;聂建东;张枫;孙玲华;汪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速度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所致不良反应的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用葡萄糖酸钙采用不同给药速度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180例静脉应用葡萄糖酸钙患者分成三组各60例,A、B组将10%葡萄糖酸钙1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ml中分别于10 min、20 min注射毕,C组将10%葡萄糖酸钙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以20~30 gtt/min缓慢静脉滴注.观察患者从注射开始至注射完毕后1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A组(P<0.05,P<0.01),头晕、头痛,心前区不适发生率C组显著少于B组(P<0.05,P<0.01).结论采用不同给药速度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以缓慢静脉滴注效果较好.

    作者:张德荣;张秀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排除静脉留置针残留空气的新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92例采用静脉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排气,观察组改进排气方法.结果 两组排除留置针内空气残留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后的排气方法无空气残留,消除了患者的顾虑,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杨红宁;杨晓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癌症患者放疗全程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放射疗法(下称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放疗的广泛合理应用,使肿瘤治疗的疗效有了较大的改善.为了使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得到更完善、有效的护理服务,减少放疗造成的毒副反应,我科在原有放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设计了放疗全程记录单,从2006年1月至今共应用于360例癌症放疗患者,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颜明明;陈画华;汪小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教师竞聘制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教师竞聘制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方法 将2003级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由任命的临床教师带教;2004级4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由竞聘上岗的教师带教.比较两组教师的教学满意度、综合素质及学生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带教教师教学满意度及综合素质评价的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学生理论、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竞聘上岗产生的带教教师无论从专业理论还是技术操作都能满足学生的教学需要,增加了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闫琰;王伟华;刘亚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压疮预防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通过分析压疮危险因素、临床护士操作可行性及临床效果评价,设计了压疮预防评估表,应用此表对2 384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结果仅1例因家属拒绝翻身致Ⅱ度压疮发生.提示压疮预防评估表预测阳性率符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沈小芳;沈艳婷;汪琪;王久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离子型造影剂(碘)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 006例行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30%泛影葡胺试敏剂进行过敏试验,阴性者进行造影,阳性者待过敏症状消失后,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 ml静脉注射,观察15 min无反应后再全量注射进行造影,观察造影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 006例患者中碘过敏试验阴性者2 001例(99.75%),阳性者5例(0.25%).5例阳性患者行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阴性,注射全量造影后未发生不良反应;2 001例阴性者造影过程中及造影后出现不良反应39例(1.95%).结论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无预测价值.

    作者:闫国兴;张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因素分析其实质与对策

    本文从分析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因素出发,分析总结了护患关系所包含的3个层面的实质内容,认为护患关系是一种救助与求助的关系,也是一种服务与消费的关系,更是一种平等的人际交往关系,并提出护患关系相协调的对策.

    作者:陈田林;陈勇飞;钟双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