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的改进

杨红宁;杨晓青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 排气方法, 革新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排除静脉留置针残留空气的新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92例采用静脉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排气,观察组改进排气方法.结果 两组排除留置针内空气残留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后的排气方法无空气残留,消除了患者的顾虑,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护理优质服务主题活动的探讨

    针对优质服务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开展优质服务主题活动,全院以科室为单位,通过主题创立、申报审核、宣传承诺、品牌展示、品牌完善5个阶段,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有步骤、有成效的优质服务主题活动,有效促进了护士长管理功能的发挥和护理团队精神的培养与建立,对护理队伍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陈艳;陈红宇;付沫;肖继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预防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EBN)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EBN,即循证后采取早期预防、促进排便训练、心理支持、首次排便监护等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持续时间、排便时心率、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便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及再次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EBN能显著降低AMI患者便秘发生率,从而降低由此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李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婚姻支持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婚姻支持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8例DR患者的生活质量、婚姻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无配偶组(45例)、婚姻质量低组(91例)CLVQOL中大多数维度评分和总分显著低于婚姻质量高组(82例;P<0.05,P<0.01).无配偶组、婚姻质量低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及SCL-90总分显著高于婚姻质量高者(P<0.05,P<0.01).有配偶患者婚姻质量中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经济安排、性生活、与亲友关系、角色平等因子分,Olson总分与CLVQOL总体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婚姻支持有利于维持、改善DR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及配偶增强主动寻求、合理利用、适时改善婚姻支持的意识.

    作者:刘洋;李金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现状,为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关爱能力评价表,对四川省4所医学院校579名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评分为189.72±19.57,在各维度中耐心维度得分高,勇气维度得分低;不同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关爱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四年级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评分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均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仍需提高,建议从实践关爱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关爱能力.

    作者:马芳;朱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生临床实习前实施强化技能培训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前进行强化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188名三年制大专护生分为观察组(93名)和对照组(95名).观察组于实习前进行强化技能培训;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基础训练.实习前由实习医院用统一基护操作标准进行考核.结果 观察组护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综合技能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护生实习前的强化培训可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杨桂芝;韦成全;王亚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延长管用于固定蓝光治疗眼罩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重要方法[1],光疗的患儿均需戴防护眼罩及用黑布遮盖会阴,防止蓝光直接照射损伤视网膜和睾丸.2004年10月至2006年7月我们对43例高胆红素血症行光疗的患儿,采用一次性微量泵延长管固定眼罩,取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朱慧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低年资护士阅读护理期刊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年轻护士阅读护理期刊的现状及影响的因素,制订相应措施改善阅读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2名年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年轻护士处于较低的期刊阅读水平.结论提高年轻护士阅读能力和阅读意识,培养其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势在必行.

    作者:贺喜元;王晓娟;周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遥测心电监护仪观察表的设计应用

    通过TDA遥测心电监护仪(美国MEDILINK公司生产),护士在护士站即可同时监测多例患者,临床应用广泛.过去其监护数据均出计算机自动贮存,通过护士不定期观察和调阅了解病情,但这种记录一般只能保持3 d且调阅程序复杂.为了更好地发挥遥测心电监护仪的作用,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我科2006年3月开始采用自制观察表记录监测结果,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临床护士对患者知情同意执行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知情同意的认知及应用情况.方法 从某三甲和二甲医院各随机抽取100名临床护士,采用自制临床护士知情同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知情同意总得分为44.83±5.47,其中知情同意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15.67±3.21,知情同意的临床实施情况得分为29.96±1.79.不同医院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知情同意实施中难的是知情同意的度量把握,其次为与保护性医疗制度相冲突,沟通障碍,认为是医生的事等.结论 临床护士对知情同意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但还需进一步学习,加深认识,以把握知情同意的度量和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作者:杨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速度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所致不良反应的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用葡萄糖酸钙采用不同给药速度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180例静脉应用葡萄糖酸钙患者分成三组各60例,A、B组将10%葡萄糖酸钙1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ml中分别于10 min、20 min注射毕,C组将10%葡萄糖酸钙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以20~30 gtt/min缓慢静脉滴注.观察患者从注射开始至注射完毕后1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A组(P<0.05,P<0.01),头晕、头痛,心前区不适发生率C组显著少于B组(P<0.05,P<0.01).结论采用不同给药速度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以缓慢静脉滴注效果较好.

    作者:张德荣;张秀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的护理配合

    对120例行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的患者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积极配合、密切监护及术后健康教育,均一次置管成功,顺利完成诊疗过程,拔镜后0~8 min唤醒,卧床30 min后意识完全恢复,无并发症发生.提示静脉麻醉胃镜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及复诊依从性,科学、周到地配合是其安全有效的保障.

    作者:黄明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压疮患者聚维酮碘敷料的应用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敷料对老年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压疮患者按入住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清创后对照组使用聚维酮碘软膏外搽,观察组使用自制聚维酮碘敷料贴于创面,外加敷料包扎.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痊愈时间[(75.8±36.7)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维酮碘敷料能缩短压疮治疗时间,适合老年患者迁延性伤口的治疗.

    作者:吴湘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内镜治疗的护理

    对16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治疗.通过治疗前的心理护理,16例患者顺利接受ERCP治疗.10例肝外胆管狭窄患者3~4个月后吻合口狭窄治愈,4例胆瘘患者2周内胆瘘愈合,1例移植肝多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样狭窄患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取出少量坏死胆管上皮样组织;另1例移植肝和受者胆管完全分离者再次行外科手术.提出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治疗后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操作规程,预防感染,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莉萍;余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凯西莱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对1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并存低钾血症患者静脉滴注凯西莱致过敏性休克,予以吸氧、补液、升压等抗过敏治疗,建立2组静脉通道输入代血浆及补液后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稳定.提出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停药,护理人员需沉着冷静,正确评估判断病情,果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心理护理,以使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宏世云;宋雪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手肿胀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近年来,由于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动静脉内瘘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但在建立和使用内瘘的过程中,会出现手肿胀、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手肿胀是由于回流静脉被阻断或者动脉血流压力的影响,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如果血管吻合后静脉流出道梗阻,动脉血流通过侧支循环流经手部静脉或尺侧静脉(贵要静脉)或深静脉,严重影响手部静脉的回流,出现肿胀手,早期可以通过握拳增加回流,减轻水肿,长期肿胀必须重新制作内瘘[1].我院透析中心自2000年5月至2006年10月共发生5例,均经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使症状改善.

    作者:任志芳;赵洪梅;毛铁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卒中并存糖尿病患者压疮换药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存糖尿病患者压疮换药的新方法.方法 将39例脑卒中并存糖尿病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采用康复新、甲硝唑加胰岛素换药;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加胰岛素换药.结果 两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康复新加甲硝唑加胰岛素治疗脑卒中并存糖尿病患者的压疮效果更佳.

    作者:李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及展望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及时间方面需求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高质量的个性化健康教育.

    作者:刘彦;周郁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门诊常见护理投诉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统计我院近3年门诊护理投诉,并对其进行调查核实,详细分析原因.结果 近3年门诊护理投诉共78例,其中有效护理投诉42例(53.85%);不同职称、工龄护理人员被投诉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服务意识淡薄、护患沟通不良是门诊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通过转变服务意识,再造流程,增加便民服务等措施能及时化解护患矛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丁小容;吴清香;王琦;吴志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教师竞聘制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教师竞聘制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方法 将2003级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由任命的临床教师带教;2004级4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由竞聘上岗的教师带教.比较两组教师的教学满意度、综合素质及学生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带教教师教学满意度及综合素质评价的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学生理论、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竞聘上岗产生的带教教师无论从专业理论还是技术操作都能满足学生的教学需要,增加了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闫琰;王伟华;刘亚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效果,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506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4例)和观察组(282例),对照组术后穿刺点用弹力胶布固定,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用自制气囊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侧肢体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出血2例(0.7%),无局部并发症发生,30例(10.6%)患者诉术侧肢体麻木;对照组出血190例(84.8%),131例(58.5%)局部皮肤发生并发症,219例(97.8%)诉术侧肢体麻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气囊压迫止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了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增进了患者舒适感.

    作者:沈小清;边旭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