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芹;伦丽芳;吴清时;康艳桃;袁惠红;钟碧红
目的 探讨下肢弧菌感染性脓毒症患者的创面处理方法及观察护理措施.方法 对8例早期诊断为下肢弧菌感染性脓毒症患者,入院2 h内患肢行多切口切开减压、引流,创面局部外用磺胺米隆加氯霉素纱布包扎,创面半暴露结合远红外线灯间歇照射.7 d左右病情稳定后予以清创术,术后加强创面观察及护理.结果 3例下肢植皮、3例下肢截肢后治愈出院;2例切开减压、引流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自动出院.结论 早期外科治疗后,积极做好创面观察和护理,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提高弧菌性脓毒症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莉莉;周海速;俞继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临床常规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为: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末端进行抽吸;置听诊器于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 ml空气听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观察有无气泡逸出.
作者:邢后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了14例血管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的原因,提出心理护理、血管吻合术后的密切观察,对术后血管危险程度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是其护理重点.
作者:安玉春;刘卫华;张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分析护理专业发展趋势、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现况及我国护理人才培养的弊端,提出护理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推进护理教育改革.
作者:张立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头部按摩对初产妇心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对一陪伴分娩服务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头部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开始时焦虑、抑郁评分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头部按摩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曾三梅;程兰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CAI课件的制作、应用与教学效果.方法 设计手术室护理搡作技术课件文字稿本,收集手术室护理操作录像等素材,利用Authorware形成多媒体CAI课件,将课件与启发式教学、示教等授课方式有机结合,应用于观察组(112人)的教学实践,并与对照组(108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认为CAI课件形象直观、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简单易学,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及心理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等.结论 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CAI课件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孙建玲;李洪岩;李立军;邹继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其一次性脑室引流瓶常规固定在床头,此固定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操作繁琐、调整高度不方便、固定不牢靠等,尤其对烦燥患者不实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制作了脑室引流瓶固定架,2002年以来运用于200多例患者,无1例发生引流管脱出,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淑平;党燕威;钟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当代高等护理专业学生(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为我国高等护理院校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对508名高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职业价值问卷的3个维度中,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保健,发展,声望、地位.不同年级高护生声望、地位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学历高护生保健及声望、地位维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当代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反映了时代特征,尚需加强教育以使他们具有更多的职业奉献精神.
作者:封丹珺;唐晓红;娄凤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集体音乐操在促进乳癌术后患者心理康复中的作用,为患者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集体音乐操对80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1周和干预后2周应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CES-D)和自尊量表(SE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干预后患者SAS、CES-D、SES得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集体音乐操对乳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彩芹;伦丽芳;吴清时;康艳桃;袁惠红;钟碧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术前置胃管是食管肿瘤患者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除了食管3个生理狭窄外,肿瘤也易造成食管狭窄,如菌伞型、溃疡型肿瘤等,操作中很难将胃管顺利置入胃腔内,尤其是胃管伴行营养管时,操作容易失败,反复操作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护理工作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一种新方法,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淑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生理盐水用于会阴切开缝合术后伤口擦洗的效果.方法 按时问顺序将790例会阴切开缝合术后产妇分为对照组371例,观察组419例.分别采用5%活力碘与生理盐水擦洗外阴及伤口,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理盐水擦洗会阴及伤口对伤口愈合亦可起到与活力碘同样的作用,且成本低,对皮肤无刺激.
作者:杨菊香;万九菊;敖巧敏;李其心;杨君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惧怕否定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和自制惧怕否定相关因素问卷对7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5名(82.3%)护理本科生存在惧怕否定心理;主要担心操作技术不熟练、基础知识不扎实(分别为83.5%、39.2%),被患者、家属和带教教师否定(分别为50.6%、39.2%);对被否定的态度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和努力工作、改变看法者分别为62.0%、58.2%;相关因素主要为周围人要求太高和自己还不够努力(70.9%、60.8%).结论 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惧怕否定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认知态度较正确;护理教育界及护理教师应针对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弱点给予支持与疏导,倡导社会正确认识护理本科生,使之以正常心理投入实习.
作者:范宇莹;李秋洁;郭丽;孔繁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阐述了医学除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外,还具有明显的人文属性;在医学实践中需要发扬人文精神,以适应新时代和新技术的发展.提出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指导思想之一;整体护理又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在护理工作中贯彻人文精神,实施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者:刘素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清洁脐孔所致的皮肤红肿、破溃、疼痛等局部反应.方法 将施行腹腔镜手术的160例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分别采用松节油与风油精清洁脐孔,观察两组脐孔皮肤发生红肿、疼痛、破溃等局部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局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风油精用于清洁脐孔,可显著降低脐部皮肤红肿、疼痛、破溃等局部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绮华;邱瑞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连台腹腔镜手术器械快速、有效的灭菌方法.方法 将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分别采用卡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9 min,2%戊二醛浸泡10 h、1 h,3种方法各灭菌50例次,比较其灭菌效果.结果 2%戊二醛浸泡1 h其合格率为80.0%,而卡式高压蒸汽灭菌与2%戊二醛浸泡10 h灭菌合格率均达100%,显著优于2%戊二醛浸泡1 h(均P<0.05).结论 卡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在保证灭菌效果的前提下,缩短了腹腔镜连台手术的等待时间,有利于腹腔镜手术的开展.
作者:郭月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缩短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的方法.方法 按入院顺序将42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法进行膀胱功能重建,观察组采用容量感觉训练法进行膀胱功能重建.观察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尿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主排尿量及排尿正常恢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容量感觉训练法可使膀胱得到合理的容量刺激,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及促进膀胱功能尽早恢复.
作者:何以君;谈菊华;胡淑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肌内注射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肌内注射拔针后采用错位按压法可避免注射处渗血、渗液.
作者:陆伟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产前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针对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制订措施,有针对性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产后进行家居护理,帮助产妇照顾婴儿,提供相关信息等.两组干预后分别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产妇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吴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术后2周比较两组患肢膝关节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肢膝关节恢复效果优者44例(75.9%),良8例(13.8%);对照组分别为22例(37.9%)和13例(22.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芳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护理审美理念指导产后康复,满足产妇对美的需求,为产后护理方式的改善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褥期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审美理念进行产后护理.比较两组体形、体重恢复情况,产妇对产后恢复的信心等.结果 观察组体型、体重恢复情况,营养状况,产后个人卫生情况,皮肤保养情况,对产后康复的信心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用护理审美理念指导产后康复,可更好地促进产妇身体康复,维持良好体形和外貌,增强产妇适应新角色的信心和能力.
作者:郭静;孙健;周燕;金辉;程冉冉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