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交班方法的改进

兰星;陈冬娥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交班报告, 护理记录单, 方法改进
摘要:目的 改进护理交班报告书写方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简化原有交班薄书写内容,利用护理记录单交班.结果 每日节省约90 min书写时间,避免了传统交班报告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的缺陷.结论 护理记录单取代交班报告簿交班可保证交班质量,节约时间成本.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需求,加强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8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生活习惯、相关知识需求及希望获得健康教育途径的调查.结果 在9项良好生活习惯中,仅有2项超过50.0%.她们希望了解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92.8%)和骨质疏松症的症状(87.7%);就医咨询和电话咨询是围绝经期妇女希望获得的主要健康教育途径,分别占83.3%和70.3%.结论 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她们获得更多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知识,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严玲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手术器械卡的制作及应用

    为了加强手术器械包的管理,我科自2006年5月起在手术器械包内放置手术器械卡,收到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潘洛莎;杨泳茹;罗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CO2激光治疗女性尿道口息肉的护理

    尿道口息肉多发生于老年女性,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常见病,过去需要到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治疗.许多老年患者既羞于到泌尿外科接受治疗,又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2005年起我院妇产科门诊实施CO2激光治疗女性尿道口息肉,其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术后愈合快,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萍;王云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大量饮水法预防痔术后尿潴留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预防痔术后尿潴留的方法,减少导尿概率.方法 将200例痔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解除尿潴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饮水1 000~1 500 ml,观察两组排尿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尿困难、尿潴留发生率及导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大量饮水法可使膀胱内尿量迅速增加,促进患者排尿.

    作者:王传英;朱春生;何琴;熊玲;虞曙霞;王兰英;郑双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本科护生不同实习阶段的应激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实习阶段本科实习护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为完善护理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激源问卷,分别在实习早期(实习1个月末)、实习中期(实习4个月末)和实习后期(实习7个月末)对89名5年制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实习护生在心理、工作量、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患者照护、临床实习环境和人际关系6个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实习的各个时期均有30%左右的护生呈中等水平应激,70%左右的护生呈低水平应激,没有高水平和极高水平的应激;护生实习早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与临床实习环境2个方面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实习后期(均P<0.05).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护理临床教学工作者应根据护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孙爱华;郑修霞;孙宏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训练考试,掌握有效的心肺复苏方法,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全院117名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训练及考试.结果 合格率为92.3%.在心脏骤停的判断、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方面存在不少操作细节问题.结论 应认真对待心肺复苏操作训练,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和细节,方能正确灵活运用于临床患者的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惠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相关因素,为进行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20例急性颅脑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GCS评分、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是颅脑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对急性颅脑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以降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作者:阮巧芬;喻军华;叶桂美;刘会长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微创人工单髁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单侧胫股间隙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行人工单髁置换治疗的17例膝关节内侧胫股间隙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17例均获随访,无感染、假体位置不良及松动等并发症.HSS评分由术前73分提高至96分,平均关节活动范围0°~135°.结论 人工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单侧胫股间隙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优良,成功的关键除了把握适应证和手术技术外,康复护理也不容忽视.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开塞露加膀胱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58例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诱导排尿;观察组行膀胱按摩后予开塞露塞肛.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膀胱按摩结合开塞露塞肛可有效缓解产后尿潴留.

    作者:沈淑和;刘秋香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研究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但两组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子宫切除术,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于晓吉;刘巍;谭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初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研究

    目的 探讨出院延续护理服务对初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成立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中心,对110例单胎出院初产妇(家访组)进行家庭随访与电话回访,并与以往仅接受电话咨询的110例单胎初产妇(对照组)进行生理问题等指标的比较.结果 产后4周家访组切口延期愈合、无乳或少乳、产褥感染、产后便秘、下肢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生活态度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成立服务中心进行家庭随访对促进初产妇产褥期生理功能恢复、维护心理健康及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初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毛惠娜;邢誉;王晓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烧伤患儿医疗恐惧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烧伤患儿医疗恐惧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修改后的儿童医疗恐惧量表对45例1~6岁烧伤住院患儿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烧伤患儿医疗恐惧中前4项依次为离开家人,创面换药,静脉输液、采血和住院.医疗操作恐惧分量表得分高.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患儿的陪护需求,减轻患儿疼痛,减少不良环境的刺激,以消除或减轻患儿医疗恐惧.

    作者:高凤英;马亚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护士长手册的改进

    护士长手册是护士长日常工作的记录,我们按照2006年广东省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设计了新的护士长手册,兼有计划、记事、考察、监督、总结等功能.新手册的设计加大了护理部对护士长的监督检查,对护士长管理能力的提高起到较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仇蓉;单明英;贺艳;赖建谊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男性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的调查

    目的 研究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排尿和性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表、门诊面谈及电话随访等方式调查48例65岁以下男性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 d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6.25%,术后1个月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8.33%.不同年龄、手术方式及Dukes分期患者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男性患者直肠癌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需采取针对性护理,促进其排尿和性功能恢复.

    作者:杨家英;邱红根;严俊;朱华;石曼;房民洁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护理

    对7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7例患者均迅速止血,痊愈出院.提出除积极参与产后出血性休克的抢救外,术前予以心理沟通,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及术后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周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专职护士实施手术前后访视探讨

    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是以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而且要保证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得到完整、系统、连续的护理.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1].我科2005年11月至2006年11月改进访视方法,应用于1 227例手术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巧玲;李翠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家庭访视效果评价

    目的 促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方法 对4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进行家庭访视,给予心理康复、肢体功能锻炼指导、健康教育等.结果 出院后半个月与6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等级,疾病相关康复知识技能掌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家庭访视能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促进其膝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何璨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社区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闸北区芷江西社区的229名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229名空巢老人中,63名(27.5%)存在焦虑症状,35名(15.3%)有抑郁症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空巢老人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躯体疾病、宗教信仰、娱乐活动;影响其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躯体疾病、既往职业、子女探望间隔时间、亲友联系.结论 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为躯体疾病种类多、子女探望时间间隔长、既往无职业、与亲友联系少等;政府、民政部门、医护人员、社区居委会及家庭成员应高度重视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体系和干预措施.

    作者:贾守梅;时玉洁;周浩;傅骏;吕斌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在校中专护生循证护理知晓度调查

    目的 了解在校中专护生(下称护生)循证护理知识知晓现状,为在教学中贯彻循证思维、培养循证技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05级在校护生175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 91.91%护生对循证护理一无所知;97.11%护生对循证护理感兴趣,希望了解;仅6.94%护生熟悉计算机操作,分别有13.87%、13.30%护生经常到图书馆和使用Internet获取信息;学习中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图书资料和网络者分别为16.18%、13.29%.结论 护生对循证护理认识不足,未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和充分利用资源,解决问题方式单一.学校教育应增设循证护理的内容,并加强基础课程的训练,开展文献检索知识的学习,增加解决问题的途经.

    作者:付保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巧克力与牛奶作为能量补充剂在分娩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巧克力与牛奶作为能量补充剂在分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进食,观察组进入活跃期后开始口服巧克力及牛奶.结果 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且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活跃期给产妇口服巧克力与牛奶可迅速补充能量和水分,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钟菊晴;周基莲;余昌娥;王琴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