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华;刘清杰;徐宗云;周钢
目的 提高手术室器械准备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 采用六西格玛法对器械准备流程进行重组,试行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流程重组后器械准备缺陷率显著低于重组前(P<0.01),合格率相应值由3西格玛水平提升至4西格玛水平;器械准备日工作时数及月消毒费用显著低于重组前(均P<0.01);医生对器械准备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重组前(P<0.01).结论 六西格玛法应用于手术室器械准备工作流程重组,可降低工作缺陷率、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符林秋;许晨耘;柯雅娟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对37例开放性骨折后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其中28例患者经过1次治疗后,创面愈合或为后期植皮创造良好的条件;9例患者经过2次治疗后,创面愈合或为后期植皮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出在进行人工皮肤负压引流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负压引流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童静韬;周方宇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强化心理护理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及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年龄≤35岁、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宫颈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在患者术前1 d及出院前1 d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各1份,于患者出院后3、6、9、12个月均采用性生活调查表及生活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术前1 d及出院前1d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后的性生活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年轻手术宫颈癌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丽嫦;翁丽;叶桂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对1例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行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历时12.0 h,切除肿瘤500 g,住院23 d患者康复出院.提出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和器械物品准备,术中熟悉体外膜肺氧合的操作方法、积极配合手术、密切观察病情等,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冯建萍;王俏丽;徐晔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术中采取保温措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观察组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采取电子加温毯、充气温控毯加强躯体保温,采用输液加温器对输入液体进行加温.两组分别于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90、180、270 min及术毕测量患者肛温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 随着手术的进行,不同时间的体温及各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对照组手术开始后及结束时体温下降,PT、APTT、TT延长,观察组波动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中采取电子加温毯、充气温控毯和输液加温器等保温措施可维持患者的体温及凝血功能.
作者:邓兰芹;米凯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避免护生实习与就业在时间上的冲突,提高护生的就业率.方法 将46名护生的临床实习时间由7月1日提前至4月1日,原第4学期课程压缩在前3个学期完成.结果 护生6月底就业率100%.结论 专科护生临床实习时间提前,可避免临床实习与就业在时间上的冲突,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作者:胡吉芬;陈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改良锻炼方法在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功能锻炼;改良组术后使用镇痛药和肌松药,并按自行设计的膝踝屈伸、并膝下蹲及屈膝锻炼等方法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对照组与改良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而改良锻炼法对于提高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素云;喻姣花;杨晓霞;罗凯燕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ADR)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 针对急诊科发生ADR后应急处理程序不完善的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即细化ADR处理流程,规范ADR记录,强化服务意识等.结果 改进后的ADR处理程序成功救治了57例ADR患者,未发生医疗纠纷及缺陷.结论 改进后的ADR处理程序用于ADR的处置,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ADR导致的医疗纠纷.
作者:汪晓攀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麻醉后恢复室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单位[1].目前各大医院手术室基本都设有麻醉后恢复室,但术前等待室较少.一直以来我院手术室因无术前等待室和护士人员少等原因,手术患者由手术室工人直接接入手术间,手术结束后由工人和麻醉师一起送入PACU或病房,这其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自从开展质量月活动以来,我们将恢复室充分利用,对接患者流程进行了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素红;凌晓红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对25例早期股骨头坏死(Fical分期:1期8例,Ⅱ期17例)患者行髓芯减压加同种异体骨笼植入结合自体骨移植术.术前充分准备,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体位护理及系统的康复锻炼,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切口一期愈合,随访≥1年,效果优21例(84.0%),良3例(12.0%),中1例(4.0%).提示该方法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全方位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高春红;彭凡 刊期: 2007年第22期
为使患病学生在不耽误学习、不影响父母工作的情况下,能得到连续系统的治疗护理,我院儿科于2000年1月起开设了学生方便病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廖传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对30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术中注意手术环境的恒温、恒湿,合理运用抗桥管痉挛药物,避免桥管剥离的损伤,合理运用血管保存液保护桥管内皮细胞,保持手术野视野清晰以利于血管吻合.结果 30例手术成功,术中搭桥2~4根,平均2.8根,无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收缩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均恢复良好,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1个月至2.5年,桥血管仍通畅.
作者:邓桂芬;杨贤云;郭庭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一年级本科护生暑期临床见习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150名一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暑期自主见习动员,137名学生自主回生源所在地的各级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暑期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对护生见习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平均见习(9.5±2.1)d,97.8%护生对见习总体评价较好.结论 低年级护生临床见习是巩固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本科护生综合发展的有效方法.
作者:廖月霞;周华珠;季全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尿量及性状是体外循环手术中的重要监测指标,有助于判断组织灌注、体液平衡、肾功能和心脏功能的状况.与其它手术相比,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尿液的监测有其特殊要求.如需准确收集并记录转流前、转流中、转流后的尿量与性状,在使用利尿剂和血管活性药物后,以及停机后输液、输血时,需观察每分钟尿液滴数,以此判断药物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和输液输血速度.临床实践中发现一次性尿袋测量不够精确,用量杯测量较费时.为此,我院手术室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对体外循环手术中尿液收集测量装置进行改良并应用于113例患者,收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金凤;章一华;林秋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探讨2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再次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早期监护的要点.针对手术的致死危险因素如心律失常、左心室射血分数、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等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王鎏旒;孟蕾;吴晓英;丁璐 刊期: 2007年第22期
术前留置尿管对手术患者至关重要[1],是观察术中血容量和指导补液的一项重要依据.女患者由于尿道短而直,插管比较容易.但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有时会造成尿管误入阴道,对未婚女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鉴此,我们于2006年6~10月摸索出一种新的导尿方法,应用于43例女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100%,无1例误入阴道,报告如下.
作者:邓大琼;易珑;张玉萍;赵华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长工作满意度现状.方法 应用工作满意度量表对68名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长工作满意度总分78.3±10.6,其内在满足显著高于外在满足及一般满足(均P<0.05),护士长工作满意度与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无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 护士长对工作内容、工作稳定性及上级领导方式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对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低.应重视提高护士长的工作满意度,以提高临床管理质量.
作者:杨丽;包桂秋 刊期: 2007年第22期
艾滋病(AIDS)的预防、治疗和护理问题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艾滋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常可合并各种致命的机会感染[1].我院门诊外科换药室2006年5~12月,对9例AIDS致局部组织感染患者换药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方安然;谢晓云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改善重症胸外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将62例重症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心理护理,治疗组进行基础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情绪干预及家庭社会支持疗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SCL-90总分及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重症胸外伤患者的心理应激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杭(王争);刘希红;龚丽娜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现状,提高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意识与能力.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34名护士及186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仅29.5%护士认为心理护理是必须完成的工作,76.1%护士认为缺乏心理护理知识和技能,91.9%护士认为缺乏发挥心理护理的支持条件,52.1%患者首选医生作为心理干预的佳人员.结论 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意识与能力尚需提高,应加强临床护理队伍建设,完善心理护理体系,加大护理人力资源及心理护理资金的投入等,不断提高护士心理护理水平.
作者:林岩;卢玉贞;镇艳 刊期: 200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