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琴;彭旭玲
为了探讨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方法,对10例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判断其病情变化,针对病情进行监测及护理,配合医生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结果10例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均顺利渡过危险期,痊愈出院.提示心理护理、病理观察、饮食护理是保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岚;宋国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效果,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设计科学的操作技能教学方法,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操作技能教学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操作技能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
作者:李明霞;范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使ICU轮转护士迅速、熟练掌握呼吸道护理的操作技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方法对32名ICU轮转护士进行为期2个月分阶段、有计划、有系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培训过程中每周2次(每次2 h)的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指导,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评价.结果 32名轮转护士理论与操作考核优25名、良7名,均能在ICU独立上岗.结论对轮转护士呼吸道护理操作技能阶段性培训能使其迅速掌握操作技能,综合技能也大大提高.
作者:林惠珠;柳芳登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对训练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作用.方法将101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9名)和对照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训练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即护生按教学目标要求选择病例,发现、分析和解决患者的健康教育问题.结果 89.0%以上护生认为学习的主动性、健康教育水平和沟通能力均得到提高;两组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PBL教学方法拓宽了护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护生健康教育水平,使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训练落到实处.
作者:郑志惠;徐朝艳;陈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胃镜技术是诊疗上消化道疾病常用的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咽喉部、胃肠道刺激症状给患者造成躯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1].鉴此,笔者对2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耳穴按摩,收到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花;董艳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规范整体护理病历书写,提高内涵质量,缩短护士书写时间.方法应用PowerBuilder 9.0软件设计开发整体护理病历信息系统软件.结果整体护理病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强大,具有标准化、个性化等优点.结论整体护理病历信息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有利于规范整体护理病历,提高护理病历的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和质量控制.
作者:鲍凤香;闫秀霞;林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脏神经症患者心理状态.方法对91例心脏神经症(CN)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忧郁的主观感受,并随机抽取SAS>50分患者36例加用症状自评定量表(SCL-90)进行调查,同时应用自编调查表对上述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有应激源存在和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是心脏神经症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91例SAS均分为52.32±10.19,SDS均分54.90±11.70;中、青年组SAS、SDS均分显著高于老年组(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性别间SAS、SDS总分差异不明显(均P>0.05);除偏执与敌对外,本组患者SCL-90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均P<0.05).结论心理因素及应激与CN发病有关,适当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戴小明;刘希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306例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核磁共振增强扫描.认为耐心、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对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保证影像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友芝;刘少欣;高焕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1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家庭ADL训练,内容包括仰卧到床边坐起训练,上肢功能训练,面颊、唇等吞咽相关肌群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起与坐下训练,行走训练等.结果3个月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62.4,与出院时(24.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可独立进食、洗脸、刷牙、穿衣、控制大小便、入厕、短程平地行走.提示加强脑出血术后患者家属教育及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ADL、活动技巧和生存质量.
作者:宋爱武;宋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声音、灯光、新生儿的体位、疼痛、抚触、医疗护理操作等方面说明环境因素对NICU新生儿病情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并根据目前国外临床护理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归纳了改善NICU环境的管理方法,以期对我国NICU的护理质量和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起到促进和发展作用.
作者:陈锦秀;罗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预防化疗后呕吐的方法.方法将64例卵巢癌手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生姜贴敷配合穴位注射止吐药预防化疗后呕吐;对照组予化疗前肌内注射止吐药预防呕吐.结果观察组化疗后呕吐总有效控制率90.62%,与对照组(34.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生姜贴敷配合穴位注射可有效减轻化疗后呕吐发生.
作者:朱慧;卢惠珍;李雪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为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评定,并与120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及组织性4个因子评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矛盾性及控制性2个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在教养方式上,观察组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惩罚与严厉及拒绝与否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父亲的过分干涉及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均存在着诸多问题,此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重要作用,故应对患者家庭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
作者:侯东强;任巧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电脑中频治疗仪预防肌内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效果.方法将106例长期肌内注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在肌内注射前后不做任何处置;观察组在肌内注射后30 min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2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结果 1个月后观察组皮下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脑中频治疗仪是预防皮下硬结的有效方法.
作者:支杭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处理门、急诊输液注射单的佳操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40份输液单,将有1组液体的输液注射单设为A组,2组液体的设为B组,各20张.应用门、急诊输液护理信息系统(实验法)、传统手工记录(对照法1)、医嘱录入系统(对照法2)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法、对照法1、对照法2所用时间(s)A组分别是19.05±1.81、43.42±7.14、28.45±3.16;B组分别是27.98±3.78、70.56±6.98、39.96±3.75.对照法1、对照法2 A组、B组分别与实验法A组、B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门、急诊输液护理信息系统操作快捷,大大加快了门、急诊输液护理操作时速,同时该系统使用简单、记录准确、实用性强,既减轻了护士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余秀颜;刘平;窦宇红;许美芳;蔡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检查工作中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对150例进行眼底检查的早产儿,记录每例临床资料,给予精心科学的术前、术中、术后观察等护理配合.结果患儿与眼科医生配合密切,均安全、顺利完成眼底检查.结论早产儿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抵抗力差,完成眼底检查需要护士进行科学的护理配合,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何红辉;张国明;曾键;黄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临床工作中,操作者掰安瓿时手易被砂轮割破,尤其是实习生或新护士.2003年6月笔者研制了一种简易掰安瓿器,应用于实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许水梅;王秀珉;吕宏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24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的患儿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尚使用0.25‰三氯异氰尿酸溶液对患儿皮损处进行浸泡、湿敷.结果患儿均痊愈,平均住院(7.8±0.9)d.提示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使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唐汇群;胡小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2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22例)和对照组1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保持功能和做医疗体操和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法、冷-温水交替浸泡法、上举患侧上肢、利用意念促使肢体功能恢复等多种康复训练措施.后根据患者手指肿胀发生率、患手指肿胀程度以及简易手功能检查(STEE)评定康复效果.结果康复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手指肿胀程度显著减轻(P<0.01);两组治疗后患肢运动功能均较前显著恢复(P<0.05,P<0.01),而康复组更显著(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秀;蒋丽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干预组(96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功能训练.入院及住院30 d时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吞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吞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功能训练可有效预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明显改善其吞咽障碍.
作者:周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总结22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的手术配合经验.结果应用IABP除1例PCI患者因病重死亡外,21例患者顺利完成CAG和/或PCI.提出全面、细致的手术配合,正确使用反搏机是保证抢救及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麦爱欢;夏令琼;张杏;童玲;李慧敏;范少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