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气管切开梯度堵管的研究

陈黛琪;肖辉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 气管切开术, 梯度堵管
摘要:目的探索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气管切开拔管前的堵管方式.方法将88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气管切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器莫菲氏滴管完全性堵管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肌力恢复的程度进行1/3、1/2的梯度堵管.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堵管的有效率分别为54.5%和100.0%,舒适率分别为22.7%和9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梯度堵管可提高堵管有效率,减少不适感.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序渐进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序渐进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方法时38例学习困难儿童首先选用平衡木、滑板、滑梯、吊缆、拍球、跳绳等进行身体协调训练;然后进行图文、色彩分类识别,图文注意力训练;后通过瞄准心、串球、穿针引线等游戏手段行精细训练.每次60~90 min,隔日1次或2~3次/周,每2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38例学习困难儿童注意力、学习成绩、情绪稳定、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及主动性改善率分别为89.47%、86.84%、84.21%、84.21%、97.37%和71.05%.结论循序渐进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学习成绩、情绪稳定、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协调能力效果明显.

    作者:宋国菊;杨秋萍;肖又姑;尹文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真空负压静脉穿刺抽血拔针方法的改进

    真空定量采血器主要利用负压原理达到采血功能.该采血器使用方便,但在常规拔针时,真空管内负压已消失,而拔针时由于惯性作用致少量血液随针头溢出,给护理工作增加了许多不便,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通过临床实践,笔者改革拔针方法,有效防止了血液外溢,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认知式自助疗法对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式自助疗法对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实施BiPA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通气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式自助疗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BiPAP使用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BiPAP配合技巧、自我护理、注意事项掌握率,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认知式自助疗法的应用可提高BiPAP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潘岁月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薄荷脑与大黄及乙醇敷脐预防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便秘

    目的观察薄荷脑、大黄、乙醇敷脐预防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便秘的效果.方法将84例住院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入院第1天采用薄荷脑、大黄、乙醇敷脐预防便秘,24 h更换1次;对照组不用任何通便药物.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薄荷脑、大黄、乙醇敷脐预防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便秘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范素云;黄美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总结6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注意使用两性霉素B的药物护理、鞘内注药的护理,实施对症治疗的护理,并做好营养治疗及心理护理.

    作者:黄燕琼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寻找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对1712例住院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154例(162例次).感染率9.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常见,占58.6%,其次分别为泌尿道、胃肠道、上呼吸道.急性期、实施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冬春季发病及老年患者等医院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脑血管科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综合管理,重点监控,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医护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王利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学龄期住院患儿心理压力源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学龄期住院患儿心理压力源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对215例学龄期住院患儿,通过访谈记录和问卷调查2种方式,分析导致患儿产生心理压力的有关因素,针对心理压力源制定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担心学习成绩下降和疾病预后以及孤独感是患儿的主要心理压力源,女性患儿心理压力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P<0.05).经护理干预后患儿心理压力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学龄期住院患儿存在诸多心理压力,尤以女性患儿突出.及时制定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其心理压力.

    作者:齐爱华;宋岩;谭桂兰;张桂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麻疹疫苗稀释时防止产生泡沫方法介绍

    麻疹疫苗是儿童计划免疫疫苗之一.在日常接种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稀释麻疹疫苗常常会产生许多泡沫,给吸取准确的剂量带来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疫苗的耗损系数.鉴此,笔者摸索出了一种新的稀释方法,可有效消除泡沫的产生.介绍如下.

    作者:袁诚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管护士负责制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管护士负责制对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62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由经管护士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优良率、对健康教育满意率分别为100.0%、96.3%,对照组分别为82.7%、7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实行经管护士负责制,由经管护士对卒中单元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玲;肖萍;陈黛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认为目前存在学科定位不清、培养目标单一、角色功能模糊、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课题和研究经费困难、师资缺乏、毕业生定位不准以及社会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将护理学划为一级学科,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临床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教育、管理能力,设置个性化课程,并加强国际合作、申请重大课题,成立导师组及加快临床护理专家队伍建设,以完善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用人机制.

    作者:朱海利;陈洪华;张银华;任小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持续胃肠道低负压引流对口服有机磷中毒救治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胃肠道低负压引流在抢救经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的效果.方法将36例AOP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9例)采用传统洗胃、导泻法;研究组(17例)于常规洗胃、导泻后,行胃肠道间断(4~6 h1次)甘露醇或生理盐水灌洗加持续胃管及肛管低负压吸引.比较两组阿托品及解磷定用量、胆碱酯酶上升至正常50%时间、昏迷时间及腹胀便秘、反跳、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阿托品及解磷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胆碱酯酶上升时间、患者昏迷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持续胃肠道低负压吸引能有效清除AOPP患者胃肠道毒物,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彭雅君;孟新科;何卫平;郑瑞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于2005年1~6月应用于精神科病房管理.结果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经济效益显著优于2004年同期(均P<0.01).结论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更民主,有利于护理团队精神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宫兆瑛;刘筱丽;张梅欣;董爱玲;唐松军;刘春兰;王晓霞;张倩;于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士职业紧张的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提出职业紧张是护士的一种职业性危害因素,过度的职业紧张因素持续存在会对工作能力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就护士职业紧张的现状系统地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职业紧张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志清;杜玉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转科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水准越来越高.由于临床各专科划分越来越细,患者因治疗需要而转科的现象较为普遍,患者在转科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如病情变化、引流管脱出等极易增加患者痛苦.为加强安全管理,明确各科责任,将医疗护理纠纷杜绝在萌芽阶段,2005年2月我院设计制作了患者转科记录单,在全院各科使用,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肝炎综合征患儿家长焦虑与社会支持的调查

    目的了解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家长焦虑、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问卷与社会支持问卷对180名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患儿家长焦虑评分为30~68(48.47±9.35)分,焦虑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20,P<0.01).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状态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对总的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有显著影响,职业和年龄对主观支持有显著影响.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家长入院时的状态焦虑水平较高.需对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其积极调动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地减轻焦虑.

    作者:武华;程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氯化钾溶液空瓶在测量尿量中的应用

    尿量的精确测量对于心脏术后患者病情的观察十分重要.临床中我们习惯用量杯来测量尿量,但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心脏病患儿测量不够准确.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用废弃的氯化钾溶液空瓶(容量为200 ml的塑料制品,每小格10 ml)做量杯测量尿量,既准确又方便.临床应用于38例患儿,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开塞露灌肠缓解便秘的效果观察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是直肠癌、结肠癌的诱发因素,亦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常采用开塞露纳肛和肥皂液灌肠缓解便秘,但均给患者带来不适,且效果欠理想.为减轻患者痛苦,我科对180例患者采用开塞露灌肠法,收效甚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彩云;廖光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抚触与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食欲及体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食欲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及微量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抚触,2次/d,非营养性吸吮每2小时1次.结果观察组每天增加的奶量和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抚触与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增加早产儿的食欲,加速体重增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胡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酒浴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酒浴疗法对康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偏瘫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40例)采用中药酒浴液进行坐浴,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60例)除浴液中不加入白酒外,余均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53.3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38.10,P<0.01).结论中药酒浴治疗脑卒中偏瘫,可使药物在药力和酒力的推动下直接而全面地起到通达和疏导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彭淑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患沟通技巧培训与评价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以保证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对全院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情况调查表,对住院患者进行培训前(44例)和培训后(88例)的调查.结果培训后护患关系,语言清晰,内容通俗,使用语言、非语言形式,沟通技巧熟练程度及沟通内容掌握程度较培训前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进行护士沟通技巧培训对密切护患关系、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文炼;陈明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